学习啦>语文学习>语文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一枝白玫瑰》优质教案

李斯分享

  《一枝白玫瑰》讲述了因为车祸,一个可怜的小男孩失去了自己的妹妹和母亲,作者不仅凑钱帮助他买下了洋娃娃和白玫瑰,还亲自去了殡仪馆悼念小男孩的母亲这样一个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故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一枝白玫瑰》优质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语文《一枝白玫瑰》优质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不理解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主要写什么,并能判断文章的重点。

  4、懂得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知道酒驾的危害是很大的,我们要珍惜生命。

  重点难点:

  1、懂得遵守交通法则的重要。

  2、了解课文主要写什么,并能判断文章的重点。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花语中白玫瑰代表纯洁、高贵、天真的爱。

  2、请同学们为“白玫瑰”加上一个量词。

  (枝、束、捧、篮……)

  3、读课题。

  4、师介绍:小说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威廉姆斯·科贝尔。

  二、整体感知

  1、师:这堂课,让我们来听一个关于《一枝白玫瑰》的感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年仅5岁的小男孩和一位与男孩素不相识的老人。

  2、自学课文。

  3.交流。

  (1)接龙读课文。

  (2)理解词语。

  (3)分段并概括段意。

  (4)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填空。

  (5)根据课文内容,继续填空。

  师:小男孩的家庭遭遇到了这么大的不幸,真是令人同情。

  三、复习巩固

  1、齐读课文,要求读通、读正确。

  2、用几句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小男孩的家里究竟遭遇了什么不幸,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下节课来学习课文。

  课后小结

  四、复习巩固

  1、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文中许多的情景都没有展现出来,让我们想象这个不幸却又懂事的小男孩会说些什么:

  3、师:母亲和妹妹走得很匆忙,但是她们是带着爱走的!妈妈,让洋娃娃捎去浓浓的兄妹情——让照片留住您对我的思念——让这一枝白玫瑰永远维系着我们母子的骨肉亲情吧!

  小学四年级语文《一枝白玫瑰》优质教案二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理解“也许”、“几乎”的意思,掌握本课词语个:。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对文中看似矛盾之处提出疑问,并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联系前后文尝试解决问题:“那男孩当然不会和这件事有关”和“那男孩跟这事有关”是不是前后矛盾了。

  3、懂得亲情的珍贵和友情的珍贵。

  重点难点:

  1、用“前后矛盾”法提出问题,深入理解课文。

  2、懂得亲情和友情的珍贵。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理清文脉

  1、出示图片,了解白玫瑰的花语:“你是圣洁的。”

  2、揭示课题:这是一枝普通的白玫瑰,但它背后却有着一段感人的故事。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一枝白玫瑰》。

  3、小老师领读词语,重点理解:应酬、生命垂危、预感

  4、指名分解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5、根据提示的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读中理解,质疑解疑

  1、小男孩为什么送给妈妈白玫瑰?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走进百货商店。作者在圣诞前夕去百货商店为孙儿挑选玩具作为礼物,他在玩具柜前看到一个五岁的小男孩,故事就这样发生了——请你默读课文1-3小节,思考:读了课文后你对男孩了解到了哪些情况?

  (男孩的年龄幼小,家庭遭到不幸,愿望迫切等等)

  2、指名三名学生分角色读1——3小节。

  3、评议朗读,教师随机进行指导朗读。

  男孩对洋娃娃的渴望

  男孩的天真

  男孩的悲伤、兴奋等

  (1)指名评议和朗读

  (2)同桌分角色朗读。

  (3)男女生分角色读1——3小节。

  4、离开小男孩后,作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时时牵挂着小男孩。默读4——6小节,发现什么问题吗?提出来和同学讨论一下。

  (1)预设:“那男孩当然不会和这件事有关”和“那男孩跟这事有关”是不是前后矛盾了?

  (2)小结:小男孩这么小,家庭惨遭不幸,一个美满的家庭转眼就不再完满,作者真不忍去想这么悲惨的事发生在他身上,他更不愿小男孩这么年幼就承受丧失家人之痛,所以他始终安慰自己:男孩不会和这事有关,然而,男孩的叙述和报上的描述却是惊人的相似,预感告诉他:男孩和这事有关,他不得不相信残酷的事实。

  三、以读促情,升华情感

  1、再读课文,划出令你动容之处,反复读一读。

  2、男孩把一枝象征着纯洁、高贵的白玫瑰献给了妈妈,然而他再也不能得到妈妈的爱抚,再也听不到妈妈对他温柔的呼唤,他失去了妈妈,想到这,作者放下了一捧白玫瑰,“含着热泪离开了……”,看到这儿,你想说些什么呢?(小男孩、作者、司机)

  四、总结

  1、课文里出现了两个人物,5岁男孩和作者,请你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对这两个人物做出评价。适时板书:亲情可贵爱心无价

  小结:这枝白玫瑰代表小男孩对亲人的爱,代表“我”对小男孩的同情和真诚的爱心。正是因为有了可贵的亲情、无价的爱心,我们的生活才显得更加美好。让我们珍惜所拥有的亲情,献出一份爱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温馨、幸福……

  2、课文对人物的语言作了精心的描写,让读者通过人物的语言知道了有关小男孩以及他家庭的不少信息,让我们也来学学人物语言的描写,同时对几种对话形式做复习和巩固。

  小结1——3节中的对话形式: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后;无提示语(补充:课文中还有一种形式未出现,即提示语在中)

  小学四年级语文《一枝白玫瑰》优质教案三

  教学目标:

  1、读课文,知道“生命垂危、预感”等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尝试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感受文中小男孩对母亲和妹妹的真挚情感和作者对这个不幸家庭的深切同情,从而加深对亲人,亲情的珍爱,对生命的珍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师:前不久,我们从《风中的菊花》一课中,认识了一个小男孩。他忍饥挨饿,用乞讨来的钱为去世的妈妈买了一束万寿菊庆祝生日,表达了自己对妈妈无尽的思念和深切的爱。今天,让我们再读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再一次共同感受人世间至深至爱的亲情。

  二、事件导入,启发质疑,整体感知:

  1、师:故事发生在有一年的圣诞前夕,作者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条消息。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

  出示:一个喝醉酒的司机开车撞了一对母女,小女孩当场死亡,那母亲生命垂危。

  理解“生命垂危”

  师:那位母亲是生?是死?两天以后,作者在报纸上看到后续报道。一起读。

  出示:那位母亲死了。

  2、师:这原本是一个温馨幸福的四口之家,可是现在——(出示本课插图)小女儿先去了天堂,母亲也静静地躺在殡仪馆里。留下的是伤心的父亲和年幼的男孩。

  出示:那天晚些时候,我实在无法——静静地坐下去了。我买了一捧白玫瑰,来到给那位母亲举行告别仪式的殡仪馆。

  我含着热泪离开了……

  师:读了这段话后,同学们心中有什么疑问吗?

  (预计:①作者为什么无法静静地坐下去,来到殡仪馆?

  ②为什么要买一捧“白玫瑰”?

  ③为什么含着热泪离开了?

  ……)

  3、轻声读读这个故事,想想:在母亲生命垂危到不幸离开人世的两天时间里,作者和图片上的男孩之间曾经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试着借助这道填空来说一说。

  出示:

  我在百货商店玩具柜台为孙儿买礼物时,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男孩的对话中,我了解到他执意要买洋娃娃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我把自己的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交流填空。

  5、引读第一节。

  6、小结,板书:相遇:相知:相助

  7、师生配合读填空。

  三、学习第二、三节,了解小男孩的不幸遭遇:

  1.师:原来,在那个圣诞节前的夜晚,作者和小男孩之间曾经经历了相遇、相知到相助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者的心情也渐渐地发生了变化。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相关的内容,划出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

  2.交流,出示:

  ①我有点好奇,弯下腰,问他:“亲爱的,你要把她送给谁呢?”

  ②我的心几乎停止了跳动。

  3.原先只不过是有点好奇,可到了后来,作者竟然震惊到心几乎停止跳动。小男孩究竟对他说了些

  什么?令他的心情在短短的时间里,发生了如此明显的变化?请同桌同学,分角色读一读作者与男孩间的这番对话,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

  4.分角色交流,师生配合读。

  5.小结:那个虽然只有五岁,可却那么纯真、懂事、重情重义的小男孩又一次出现在了我们眼前,让人看得心疼。也难怪作者愿意出钱,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

  四.学习四、五、六节,感受作者的同情之心:

  1.导入出示:我心里安慰着自己——那男孩当然不会和这事有关。

  我始终无法忘记——那商店里的小男孩,有一种预感告诉我,那男孩和这事有关。

  这两句话之间有矛盾吗?

  2.重点感受“安慰”和“预感”的内涵。

  3.解答之前所提的问题。

  4.小结:一捧白玫瑰,包含着作者对这个不幸家庭的深切同情。一枝白玫瑰,则寄托了小男孩对母亲的深深热爱和无尽思念。作者被男孩的心意所打动,故事就以这枝白玫瑰为名。

  出示课题:一枝白玫瑰(有感情地齐读课题)

  5.体会:作者为什么会含着热泪离开殡仪馆呢?(板书:相见)

  作者的眼前出现了这样一幅悲伤的画面——

  出示填空:

  我看到了那位母亲躺在那儿,手拿一枝白玫瑰,怀抱着一个漂亮的洋娃娃和那男孩的照片,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又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含着热泪离开了……

  6.想象说话。

  7.引读全文。

  五、总结:

  读了这个故事,我们的眼睛也湿润了。这枝白玫瑰伴随我们一起,静静地聆听着,悄悄地绽放着。此刻,它要向我们倾诉的是:亲人永远是你最亲最近的人,亲情永远是人世间至深至爱的情。生命永远是可贵的。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珍爱亲人、珍视亲情、珍惜生命)


相关文章:

1.小学四年级语文《苦糖》优质教学教案三篇

2.小学四年级语文《出塞》优质教案三篇

3.小学四年级语文《马诗》优质教案模板

4.小学四年级语文《渔歌子》优质教案

5.小学四年级语文《真正的愤怒》优秀教案范本

    295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