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语文教案>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新华分享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怎么写才规范?下面给大家分享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

一、教学目的

1、自读文章,把握阅读散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读能力。

2、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3、托物言志、双线交织的写法

4、理解文章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及所寄寓的深刻含义,加深学生对生活、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二、重点目标:

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抒发的情感,自读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了解自读学情: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贾平凹先生的一篇散文,你自读这篇文章,你读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有所感悟即可,教师要从学生的阅读感受中准确地把握班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难点。

(二)关注课文旁批,理解自读要求:这篇自读课文,编者为我们做了几处旁批?其中哪几处是提问的?你自己能解决问题吗?

编者在《一棵小桃树》中标注了五处旁批。①寻常的情景,不寻常的情感。②课文中一些描写反复出现,比如多次描写小桃树“没出息”。散文中这类地方,往往寄托着深意,要仔细体会。③是什么使我遗忘了小桃树?④“蓄着我的梦”的桃核长成了树,而且真的开了花。作者仅仅在写花吗?⑤“我”的情感在这里来了一个转折,您读出来了吗?

五处旁批,后三处提问,教学中利用这三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内容、作者情感以及相关主旨。

(三)五个旁批当中哪个是告诉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方法的?

即第二处:课文中一些描写反复出现,比如多次描写小桃树“没出息”。散文中这类地方,往往寄托着深意,要仔细体会。

这样引导学生阅读第四段中这棵“没出息”的小桃树的描写,品味语言,感受深意。第四段教师做出指导示范,再放手学生找出并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写这棵“没出息”的小桃树的语句,重在感受品味,课堂上不做细致的研读品析。

(四)同学们,作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写这棵“没出息”的小桃树?——理解小桃树中的深刻含义,理解本文托物言志、双线交织的写法。

(五)最后一处旁批引领思考,即文章第一个旁批“寻常的情景,不寻常的情感”,理解散文阅读重在悟情。《一棵小桃树》的第一段文字研读:“我常常想要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但却终没有写就一个字来。”文章一开头就饱含着作者对小桃树的一往情深,“常常”一词尤见感恩怀念之深。

问:常常想要给小桃树写点文章,但却终没有写就一个字来。如果作者只能写一个字,来写他的小桃树,你觉得,他会写哪个字?以此问把整节课推向高潮,打开学生阅读思维的大门,进一步理解本文复杂深沉的情感和精神内涵,加深学生对生活、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2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孙权劝学》它选自《资治通鉴》,同学们先看一下《资治通鉴》的相关知识。关于司马光,同学们都知道他砸缸的故事,下面再了解一下。

二、感知课文

1、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是朗读。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下面老师读一下,同学们要听准字音、停顿。

2、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看看这几个字怎么读。

3同学们,该你们来朗读了!千万要注意读准字音,还要把握好节奏。

4、好,下面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才能啊?

5、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文章里的人物!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人。公元200年,兄孙策死后,他18岁便继承了孙氏政权,据守江东。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

吕蒙(178-219),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将。安徽阜南人,少依孙策部将邓当。邓当死代领其军。后从孙权攻占各地。曾随周瑜、程普等大破曹操于赤壁。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洲。不久病故。

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6、理清了人物关系,下面我们来疏通文意。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书下注释,来疏通课文,有问题尽量在小组内解决,若组内有疑难,则提出来全班解决。

有哪个词哪句话不理解,提出来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还有两个成语出自本课,看大屏幕;吴下阿蒙: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

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希望同学们能把它们积累下来,并熟练运用。刮目相待(刮

三、研读赏析

理解课文要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进行,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几个问题再读一遍课文。读完了,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这几个问题。

1、孙权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

2、吕蒙读书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在塑造三个人物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好,现在我们来解决这几个问题:

1、孙权劝学,先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不可推辞、孙权劝学可谓善劝。

2、文武双全,有勇又有谋。

3、运用了对话的描写方法。

本文的亮点就是对话描写,我们再仔细揣摩一下:

1、找出孙权劝学“劝”的内容,并揣摩他说话时的语气。

(1)“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此处板书)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邪”表反问语气。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告的不悦,有责备的意味。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什么作用?现身说法,言辞恳切。

2、接下来还有一个人物出场,那就是鲁肃,请二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对话,要求尽量读准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心理?说明了什么?十分惊讶。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的惊人变化。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自得、自豪。

3、我们刚才对人物的语言进行了揣摩,下面请同学们在此基础上再次朗读课文,我相信,这一次,同学们一定会读得更好!

四、拓展延伸

小组讨论这样几个问题:

1、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2、吕蒙由不愿学,到学,再到学有所成,这个变化过程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3、学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明确: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读书学习能使人聪明,更有力量。我们可以通过读书,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让自己成为全面的人。

劝人要讲究策略:

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要爱才但不能忌才;

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最能说明本文的故事);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不能总拿老眼光看待人和事;

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

五、背诵课文

同学们对课文把握的不错。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背背课文,看谁背得又快又准1

六、课堂练习

请看大屏幕,谁能回答这些问题?

七、总结

同学们掌握的真不错。我们来小结一下。

八、布置作业

古今中外有许多劝人读书的名言、格言,请搜集这些名言。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3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张振芳张春梅

一、深情导入,营造气氛

(课前播放《松花江上》,大屏幕上展示东北原野富有地域特色的景物,以东北富有个性的景物吸引学生,唤起学生对祖国锦绣山河的热爱。音乐结束后,师导入。)

师:著名诗人艾青曾这样深情地吟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可以说,对故乡土地的热爱,是人们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之一。当日寇的铁蹄践踏祖国的东北大地,无数东北同胞流亡关内,有家不能会的时候,作家端木蕻良满怀悲愤和思念之情写下了激情飞扬的文章,这就是《土地的誓言》。

二、听读课文,述说感受

师:听老师朗读课文,听读时请请勾画出生字词,注意老师朗读师的语气、语速和重音,然后用一句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教师有感情的朗读文章,学生认真听读,不时圈点勾画。)

学生评说,教师整理:

①文章很有震撼力,听后有热血沸腾的感觉。

②文章语言很有气势,不可阻挡。

③感觉作者的心在不停地跳动,好像是一口气写完的,或者说一气呵成的。

三、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师: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故乡景物的语句并思考:令作者魂牵梦萦的故乡到底是怎样的一方土地呢?建议用“这是一方____________的土地,表现在______________”的句式,把握作者故乡的特征。

(生齐读描写故乡的部分。)

学生评说,教师整理:

①这是一方美丽的土地,表现在“碧绿的白桦林”“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描绘出作者多姿多彩的故乡,令人喜爱。

②这是一方富饶的土地,表现在“黑色的土地”“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金块”“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可见作者的故乡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③这是一方广袤的土地,表现在“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可见作者故乡广阔无垠,一望千里。

④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表现在“孤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故乡充满了神秘色彩。

⑤这是一方和谐的土地,表现在山雕、鹿群、马儿在奔跑,而“秋天,银线丝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和谐社会。

(二)师:故乡真是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图呀!读着这两段文字,我们眼前会浮现美丽、丰饶、神秘而和谐的故乡!体会一下,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

学生评说,教师整理:

①应该用自豪的语气,读出对故乡的热爱和赞美。

②应该用喜悦激昂的语气,读出作者作为一个东北人的骄傲。

③应该读出层次感,有的地方要一泻千里,有的地方需要深沉舒缓。

(此环节需要用实例来训练朗读,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四、细读课文,体味情感

师:细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对家乡是无比的思念。正如文中所说,感情如同江河湖水决堤一样不可遏止,四处“泛滥”。作者“泛滥”的情感主要包含哪些?

学生评说,教师整理:

①思念家乡。

②热爱、赞美家乡。

③渴望尽快回归故乡的迫切心情。

④对故乡惨遭蹂躏的悲痛,对侵略者的罪恶行径的憎恨。

(此环节的重点在④,投影在哀婉的音乐中展示日本侵略者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图片。)

五、再读誓言,深化主旨

师:作者的家乡如此美丽、丰饶,令人难忘,不能割舍。可是现在,土地上却充满着蹂躏,充满着掠夺,多少人背井离乡,多少人妻离子散!美丽和丰饶成为过去,神奇和活力也只能留在头脑中。面对这厚重的土地,面对这多灾多难的家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誓言?誓言中表达了哪些决心?

(生找出并齐读誓言部分。)

学生评说,教师整理:

①作者想急切回归故乡。誓言说:“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

②作者要为故乡的解放而战斗到底的决心。誓言中说:“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③作者要为故乡解放,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宝贵的生命。誓言中说:“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面前或者我的坟前。”

六、走出课文,延伸情感

师:列宁曾经说过“爱过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请同学们些一句与爱国主义有关的诗文,作为自己的,并简要说说理由。

学生评说,教师整理:

①我用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丹心”指赤红炽热的心,文天祥的这颗心与端木蕻良对故乡的炽痛之情感将永远激励我!

②我选的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我想作为一个爱国主义者必须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③我想选用鲁迅先生“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作为座右铭。尽管祖国处在黑暗中,仍然执着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奉献自己青春和热血,这是对祖国何等坚贞、热烈的爱呀!

师:同学们。黑暗已经过去,端木蕻良的誓言已经实现!中华民族正在走上伟大复兴,任重道远!祖国的腾飞需要在座每一位同学的努力和拼搏。最后老师把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说》中部分语句送给同学们,愿你们铭记于心。

(生齐读投影文字)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过智,少年富则过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略读,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梨花”的象征意思和作用。

2.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构思巧妙,设置悬念、误会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的写法。

3.体会文章描写的朴实民风,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能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4.培养学生修身正己的公德意识。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查找作者彭荆风的资料,雷锋精神的资料,南宋诗人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首先欣赏一首诗,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南宋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这首诗最后一句“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是说,可以预料到来年寒食节,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表达了陆游听到收复西京的消息,异常高兴的心情。作家彭荆风借用这首诗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写了篇散文《驿路梨花》,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探究彭荆风要通过“驿路梨花处处开”表达怎样的情感?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1、关于梨花的诗句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苏东坡.)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苏东坡)

红袖织凌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李商隐)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杜牧)

2、雷锋精神

雷锋(1940-1962),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他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却助人无数。毛泽于1963年3月5日亲笔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读者无不为之动容。“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

3、读准下面重点词语的字音:

着(zháo)急露(lù)宿喷(pèn)香菌(jùn)子

麂(jǐ)子撵(niǎn)走修葺(qì)花丛(cóng)

晶莹(yíng)避(bì)风驿(yì)路立即(jí)

竹篾(miè)火塘(táng)打扰(rǎo)香气四溢(yì)

4、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修葺:修理(建筑物)。葺,修理、修建。

折损:因过分尊重使人承受不起,客套话。

驿路:这里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

迷茫:广阔而看不清楚。

恍惚:不真切,不清楚。

香气四溢:指香气浓郁,向四面飘散。

四、速读故事,初步感受梨花美景

1、思考这个故事写到了哪些人物?

点拨:“我”和老余,瑶族老人,一群哈尼小姑娘,解放军战士,梨花。

2、这篇文章的核心事物是什么?直接描写并贯穿全篇的是什么人?

点拨:本篇的核心事物是小屋,直接描写并贯穿全篇的人物是“我们”。

3、依据“我们”的见闻,本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点拨:

第一部分(1-8)写我和老余正在焦急地赶路之时发现了小茅屋。

第二部分(9-12)主要写小屋帮助“我们”解除了饥饿疲劳,引发我们对小茅屋主人的猜想。

第三部分(13-27)主要写瑶族老人述说小屋主人名叫梨花。

第四部分(28-36)主要写梨花之妹讲出小屋的来历。

第五部分(37)赞美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就像洁白的梨花,开遍神州大地。

五、略读课文,深入探究梨花精神

请同学们略读课文,在课本上圈点勾画做批注,深入探究驿路梨花的含义。

略读方法指导:略读是一种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它要求读者可以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1、文章开头1、2段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点拨: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描写了这里的环境。突出了山的高、大、多,衬托出我们的焦急心情,为下面小屋的出现给我们带来的惊喜作铺垫。

2、作者是怎样对小屋进行细致描写的?这些描写使你对草屋“主人”产生什么样的印象呢?

点拨:“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使我们可以想见小屋主人一颗赤诚的心,火一般的热情,细心体贴人。

“火塘里的灰是冷的。”“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这些描写都表明草屋的主人是那么热心,想得那么细致周到,应有尽有,让过路人“对小茅房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

3、文章如何描写我们在小茅屋吃饭休息的情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点拨:“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这样写突出了在深山中小茅屋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帮助,和我们无比的感激之情。为猜想茅屋的主人做铺垫。

4、课文中的这些人为小茅屋作了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快速阅读课文,填写下面表格。

人物所做好事做好事的目的做好事的时间

我和老余给房顶加草,挖排水沟向哈尼小姑娘学习现在

瑶族老人送粮食,给房顶加草,挖排水沟尽力补上,方便,向哈尼小姑娘学习现在

一群姑娘照料小屋向解放军和姐学习,接姐姐的班前几年,姐姐出嫁后

解放军砍树割草盖小屋向雷锋学习,方便过路人十多年前

梨花照料小屋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解放军盖小屋后

5、说一下到底谁是小茅屋的主人?为什么?

点拨:“我”和老余、瑶族老人、一群哈尼小姑娘、解放军战士、梨花等小茅屋的建造者及所有的照料者都是主人,因为他们都有着一颗为人民服务、方便过路人的雷锋精神,他们都为小茅屋做出过贡献,使小茅屋长期为大家服务。

6、课文有几处描写梨花的语句?这些描写起什么作用?

点拨:

(1)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实写,以自然环境美烘托不平常的小屋,把读者带进优美的意境之中。)

(2)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虚写,以自然美衬托人物美,使自然界的梨花与人物梨花相映生辉。)

(3)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引用诗句,是梨花寓意双关,点明文章的主题。赞扬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以花写人,以花映人,写出了花的美,更突出了人的精神的美。表达了对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的赞美之情。)

六、合作交流,探究文章写法

1、课文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的问题写了哪两次误会和三个悬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点拨:

第一个悬念是,“我们”正焦急时发现小茅屋,却没有人,没有灯。“我们”发生了疑问: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第二个悬念是,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而老人却说“我不是主人”,到底谁是主人呢?第三个悬念是,当“我们”要感谢哈尼族小姑娘时,她说:“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解放军为什么盖房子呢?

第一次误会是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时,他说不是。第二次误会是“我们”和瑶族老人认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然而又不是。

作用:这样写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2、找出本文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本文是什么记叙顺序?这种顺序有什么作用?

点拨:记叙的顺序有哪些?

顺叙:按照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就是顺叙。作用: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倒叙: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作用:能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

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作用:对中心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

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作用: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

本文表示时间的词语:

暮色夕阳西下一弯新月这天夜里第二天早上上个月几年前十多年前

课文描写的顺序:“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瑶族老人为小屋送米--“我们”一起修葺小茅屋--梨花妹妹照看小茅屋--梨花妹妹说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姐姐梨花照料小茅屋。

事件发生的顺序: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哈尼族姑娘梨花照料小茅屋--梨花出嫁后梨花妹妹继续照料小茅屋--瑶族老人借住--“我们”路过这里住宿,瑶族老人送大米,一起修葺了小茅屋。

总结:从全文看,文章采用的记叙顺序是顺叙,而中间又巧妙的穿插了一些故事,使文章曲折有致,构思颇具匠心。

3、课文为什么用“驿路梨花”作标题?并引用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为结尾?

点拨:“梨花”一语双关,既是自然界的梨花,也是梨花姑娘,还是雷锋精神的象征。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达到了和谐的统一,自然而深刻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意思。

结尾“驿路梨花处处开”,作者在这里以花喻人,喻示雷锋精神就像洁白的梨花,在祖国大地处处开放,照应题目和开头,深刻地揭示了主题。

七、联系实际,发扬梨花精神

同学们,这篇小说所写的朴实民风是否让你感动?读完后,你对“公德”这个概念有什么想法?联系现实,和班上的同学讨论这个话题。

点拨:这篇小说所写的朴实民风让人感动,偏远的山区,雷锋精神得到发扬光大,人人为人民服务,就像那美丽的梨花处处开放,表现出我们社会良好的社会公德。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将雷锋精神得到发扬光大,为人民服务。

八、课堂小结

同学们,梨花是洁白的,给人以纯洁的感受,梨花姑娘也是美的,所有为小茅屋的存在做过贡献的人都是美的,因为他们身上闪耀着雷锋精神。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雷锋精神在祖国的边疆生根、开花,我们的人民群众已经表现出良好的社会公德。相信,只有我们不忘初心,将雷锋精神谨记心头,我们的未来一定是“驿路梨花处处开”。

九、布置作业

1、运用本文设置悬念、误会的手法写一件事。

2、课外背诵有关梨花的诗句。

板书设计:

驿路梨花

彭荆风

这是谁的房子?(悬念)

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误会)梨花

主人家到底是谁?(悬念)雷锋精神

哈尼小姑娘是主人。(误会)

解放军为什么要盖小茅屋?(悬念)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积累词语,学习本课出现的生字、词,并学会运用。了解诗人光未然及音乐家冼星海。

②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充分展开想象,体会歌词中体现出的英雄气魄,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

③理解歌词中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朗读,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理解歌词中反复等修辞方法的作用。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结合语言环境的学习体会语言运用的好处。

3、情感与态度目标:

①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②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树立为中华的腾飞而发愤读书志向。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

教学难点:

领会诗歌的内涵,理解意蕴丰富的词语的深刻含义。

学法指导:

美美地听——深情地读——细细地品——尽情地说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点拨法、美点寻踪法、延伸拓展法。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让我们聆听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的《黄河颂》,感受黄河的英雄气势。﹙多媒体播放黄河的壮阔画面,录音机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第一、二部﹚

板书课题:黄河颂

二、整体感知

1、自主学习:

读教师分发的材料,了解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自学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美美的听,多媒体播放《黄河颂》,让学生仔细聆听,进入诗中雄浑壮阔境界。

3、深情地读

一读: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速和语调。

二读:有感情的朗诵,把握诗的内容,领悟诗的意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读: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让小组的其他同学给提出指导性的意见。

四读:小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每人只读一个方面的内容),看看谁最有感染力。(也可以男女之间合作朗诵)

三、课堂探究

1、细细地品

(一)自主探究:

可以对歌词做批注,然后自由交流读书感受。

(二)合作探究:

将你所不懂的问题或在自主过程中的其它质疑提出来,与小组同学共同探究。

2、尽情地说

①各小组选一代表,交流小组的讨论结果。(给优胜小组以鼓励)

②教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学生,要求学生以“我欣赏这首诗的﹙﹚,因为﹙﹚”的句式说话。

教师小结:

美是多元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同学们以个性的眼光发现诗歌独特的美。美在旋律,美在语言,美在画面,美在风格,美在意象,美在情感。真是美不胜收。让我们齐诵这首歌。

学生齐诵《黄河诵》,教师拨放《黄河诵》音乐。

四、课堂拓展

教师提供《长江之歌》歌词,学生阅读。

五、课堂小结

穿越炮火纷飞的岁月,烈士的鲜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手挽手,心连心,以黄昏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坚强,捍卫祖国的尊严,捍卫民族的利益。

六、课外作业

课外搜集有关黄河的诗句、俗语、故事等,进行归类整理后,在班上进行展示。

七、板书:

序曲黄河伟大坚强

黄河颂主体望---颂中华魂

尾声学习黄河精神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6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小说,把握故事情节,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学习小说人物的精彩描写方法。

三、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小说题目“绝品”的含义。四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理解和学会诚信做人的原则。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情节,培养概括、归纳的能力。

人物的精彩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

从多个角度理解“绝品”的含义,学会做人的原则。

教学方法:

阅读赏析法、讨论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装裱前后的字画比较导入,激发学生对字画装裱的兴趣。

二、作者介绍

谈歌,原名谭同占,1954年生于河北保定。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城市守望》、《家园笔记》、《黑风白日》、《认识你真好》;中篇小说集《大厂》、《城市热风》、《我曾让你傻半天》等。

三、整体阅读

(一)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复述小说故事情节。

(二)说说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

学生自由谈。

(三)小说中哪些内容可以称为“绝品”?

学生自由讨论,言之成理即可。

教师适时引导,最后归纳小结:画“绝”、技“绝”、人亦“绝”。

(四)根据以上讨论,说说小说以“绝品”为题有何深意?

本文标题一语双关,既点明画品之绝,更点出人品之绝。

四、品味咀嚼

(一)一“绝”——画(唐代珍品)

提问:从文中哪些语句可见此画为“绝品”?

(二)二“绝”——装裱技艺

(三)三“绝”——人

1、小说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

常先生、刘三爷、王商人、马氏

2、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谁?你认为谁是小说的主要人物?

引导学生理解,小说是围绕“绝品”而展开情节:“收——藏——送”,而这其中的主体即是刘三爷。

3、简单分析归纳常先生和王商人的形象。

五、布置作业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7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伛(   )             愧怍(   )

攥(   )             滞(   )笨

翳(   )             骷髅(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荒pì(   )            ②取dì(   )

③tā(   )败            ④huáng(   )恐

3.比较下边这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①句在表达上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________(文体),材料琐碎,但是经过作者的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作者以________为线索,兼用________顺序和________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课文写老王,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一曰“________”,二曰“________”。

(一)语段点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①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以上文字写了两层意思,第一层叙述了老王去世前一天硬撑着给“我”送香油、鸡蛋,第二层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是文段最后一句话,请问:作者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并不好,她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作者为什么感到“愧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迁移过关

一次课堂上做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效果不十分好。下课后,曹老师紧锁双眉若有所思地离开了教室。下午刚要放学,(a)只见曹老师拿着实验仪器歉意地出现在教室门口,a“请大家晚走一步,上午的实验没做好,中午我想了想是因为玻璃管在作怪,我想了个弥补的办法……”没等老师的话说完,同学们自动地回到座位上。(b)不知是哪位同学关上了灯,也不知是谁拉上了窗帘。苍白色的火焰“突”地燃起来了!在教室里,(c)它显得格外明亮。b火光一闪一闪地映着曹老师兴奋的脸庞,几滴汗珠滚过她额上浅浅的皱纹……蓦地,掌声响起来了,经久不息!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并指出加粗字的含义。

①若有所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久不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室静悄悄的”是从文中abc三处中的(   )处抽出来的。

3.文中划曲线的地方运用的是什么描写?

①a处:________。②b处:________。

4.这段文章运用的叙述人称是________。

5.“曹老师紧锁双眉若有所思地离开了教室”,老师“思”的内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师为什么一定要弥补这个实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经久不息”的掌声说明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yǔ zuò zuàn zhì yì kū lóu 2.①僻②缔③塌④惶3.①句说“镶嵌在门框里”,运用了夸张手法,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4.散文彼此交往逻辑时间善苦

(一)1.作者内心的不安和惭愧2.①虽然作者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不好,但相比于身体有残疾,无固定收入、生活贫困的老王来说,作者感到自己还是幸运的,这里表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②这是因为作者感觉到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二)1.①好像在思考什么问题。若,好像②经过很长的时间不停止。息,停止,没有的意思2.b3.①语言描写②外貌描写4.第三人称5.实验没有成功究竟是什么原因6.为了让学生对实验的现象有一个清晰的印象,把这一知识掌握得更牢固。说明曹老师的工作责任心很强7.说明学生被曹老师的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所感动,用掌声表达对老师的感谢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懂得无所畏惧、敢于而且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貌似强大的东西的深刻道理。

2、翻译文言文;学习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理解本文内容和寓意。

3、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教学重难点:

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2、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大家一定会经常遇到一些成语,成语来源有很多,有源于口语的,历史故事的,古书中名言警句的摘录或节缩的,外来语等等,其中有不少来源于我国古代寓言故事,“黔驴技穷”就是其中一例,它来源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而要正确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我们就必须先来一起接触这篇寓言。

二、作者简介

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文。这阶段虽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黔之驴》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则。《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作者认为这三首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故称“三戒”。

三、正音、读文

1、学生自读课文,幻灯片显示易读错字,由学生读出,师生共同补充订正。

黔qián窥kuī骇hài遁dùn

噬shì狎xiá踉liáng憖yìn

2、听课文朗读录音后正音。要求:听准字音;基本了解故事大意。

3、学生举手朗读。

4、集体朗读。

四、串译全文

师生共同解答疑难文言词语的含义。

1.字词释意

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船载以人:连词,相当于“而”。

至则无可用:到了却以为神:把(它)作为

蔽林间窥之:躲避偷看稍出近之:靠近

莫相知:一方对另一方虎大骇:害怕

远遁:逃跑以为且噬己也:将咬

然往来视之:但是益习其声:渐渐

终不敢搏:始终益狎:更

驴不胜怒:能承受蹄之:用蹄子踢

虎因喜:因此计之曰::盘算

技止此耳:只断其喉:咬断

尽其肉:吃尽乃去:才离开

2.请学生结合已知字词意思翻译全文

3.幻灯片显示参考译文.

4.补充强调

船:用船(名作状)至:到了

稍:渐渐且:将要

蹄:用蹄子踢(名作动)止:只仅

尽:吃光(用做动词)断:咬断

五、问题研讨

观看视频动画,对比思考以下问题。

1、动画相对于文字要形象,但是无法体现作者的写作技巧,经不起推敲。现在我们来研究课文,请同学们找出描写老虎动作和心理的词语。

动作的有:蔽、窥、遁、近、视(之)、荡倚冲冒、跳踉……

心理的有:以为神、觉无异能者、莫相知、终不敢搏、以为且噬己也、技止此耳……

2、谁来分析这些词语的妙处?

初见驴时,虎“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驴一鸣,虎大骇,远遁”,“骇”“遁”,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接下来“稍出近之”、“往来视之”、“近出前后”直至“荡倚冲冒”而激怒驴,写虎再三试探,处处可见虎的.生性大胆和工于心计;最后的“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等语句,句式短促,节奏鲜明,写出虎干脆利落、志得意满的情态。

心理词语与动作相映衬,最初,虎见到驴形体大,是个“庞然大物”,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所以非常害怕驴;又因为虎通过多次观察,知道驴的本领只不过“鸣”和“蹄”,“技止此耳!”没有什么别的能耐,才吃掉它。

这些语句生动逼真地描绘了虎对驴的认识的全过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且使其波澜起伏,引人人胜。

3、故事的寓意在哪里?

这则寓言叙写了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表现了老虎的机智勇敢和驴子的外强中干。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

4.从这则寓言中你知道哪些成语,说说它们的意思?

黔驴之技: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

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点伎俩也用完了

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这三个成语多用于贬义,讽刺人的技能低劣,遭遇无法解决的窘境等等。

六、小结

通过学习《黔之驴》我们又掌握了几个文言文词汇,深刻理解了故事的寓意,一次性学习了三个成语,更感受了中华语言文字的博大精神,受益匪浅。

七、课外延伸

1.为本次课所学的三个成语造句。

2.搜集两个有成语出处的语言故事。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9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详略得当以及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够准确把握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并体会本文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提高语言分析的能力。

【学习重点】

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学习难点】

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情。

【使用说明】

1、在充分预习,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学案。

2、认真限时完成,规范书写;小组合作讨论,答疑解惑。

【自学导航】

一、预习点兵。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理解下面词语。

深不可测:

莫名其妙:

震悚:

3、文学常识

(1)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来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主要著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2)散文

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这种文体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形式自由,写法灵活,表达含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

散文按照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记叙散文,即以记人叙事为主的散文。这类但闻在表现手法上,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成分。内容上要求有真情实感,即叙写真人真事。

抒情散文,即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法是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

议论散文,即以说理为主的散文。这种说理长借助生动的事例、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表达,文学色彩较浓。其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意境深邃,语言凝练。

4、相关链接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也是我国第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全书18篇,约31000字。五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全书内容,以五藏山经5篇和海外经4篇做为一组;海内经4篇作为一组;而大荒经5篇以及书末海内经1篇又作为一组。它以描述各地山川为纲,记述了许多当地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

二、走进长妈妈。

1、课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情,重点写的是哪件?

2、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AB层同学必掌握)

3、从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中,可以看出作者在刻画阿长时,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AB层同学必掌握)

4、作者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真实的再现了长妈妈的形象。使我们了解了长妈妈这个鲜活的人物。你能总结长妈妈的形象吗?

5、结尾两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A层同学必掌握)

6、质疑问难: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难要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的,请把它写下来。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抒情文字的特点和写法。

(2)学会抒情的两种方法。

2、过程与方法

了解抒情文字的特点和写法,在写作实践中,能够采用多种抒情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善于发现自身、人类、社会及自然的美;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快乐,感受幸福。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各种抒情方式方法,特别是托物言志这种抒情方式的把握。

难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并通过抒情这一表达方式写出来。

教学时数:2——3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话题探讨:

1.美是什么?

美是一种感觉,美是一种心态,东西很多,需要人们去发现,去认识。不同时代的人、同一时代的不同人,对于美都会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理解。浩瀚无边、气势磅礴的大海美,晶莹剔透的露珠也美;高山的险峻美,石子的光滑也美;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繁华的都市美,茅草屋篱笆墙牧童樵夫恬静的山村也美。

美是拂面的春风,美是七色的彩虹;美是优雅的体态,美是动人的声音;美是勃勃的生机,美是高尚的品德……可以说,美无处不在。你发现这些美了吗?

2.你的心目中,什么是美呢?

预设各种可能:

美是一种潮流,美是一种时尚。

美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统一的标准,对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有“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的赞美诗句,对唐明皇的贵妃杨玉环大诗人白居易有“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名句。

美,是一道波,在心头滑过,从触觉进入心灵;

美,是一朵花,在眼前绽放,从视觉进入心灵;

美,是一首歌,在耳际萦绕,从听觉进入心灵;

小结:美离我很近,却无法触摸;美离我很远,却似乎又离心灵很近。既然美是这样的,我们就要捕捉美,创造美。方法之一——学会抒情。

二、学习抒情

这个单元作文训练的话题是“美的发现”。那么,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吗?你发现过生活中那些被人忽略的美吗?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要有一颗发现美的心。

同学们,怎样才能发现美呢?

一是多多投入审美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发现美的能力;

二是扩大知识面,渊博的知识无疑有助于我们发现客观事物的美;

三是丰富生活阅历,阅历越广,体验越多,就越能发现美。如果我们发现了美,又怎样将美好的情感表达出来,和大家分享呢?那就要学会用“抒情”这种表达方式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当然,学习抒情不仅仅是个学习技巧的问题。尤其要紧的,应在日常生活中陶冶熔炼自己的感情。“人生经验愈丰富,事理观察愈深刻,情感也就愈沉着,愈易融化于具体的情境。”(朱光潜语)

抒情的关键在于把感情融化于具体的形象。或寓情于事,如“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好,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不言惜别而惜别自见;或寓情于景,如“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不言悲凉而悲凉自见。同学们应认真体味、学习。

抒情,特别要注意下边几点:

情要真实。虚假的感情不仅不能感动人,反而令人反感,甚至厌恶。白居易说: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根情”,“情”是文章的根本。作者内心一片真情,倾吐在文章中,文章就震撼人心。

情要健康,向上,能鼓舞人心。消极颓废的感情不应该写入文章。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巴金的《小狗包弟》抒发的都是健康的感情,因此感人至深,使人读过后久久不能忘怀。因此,同学们写作文要抒发那些积极进取,昂扬向上,反映当代中学生进取精神的风貌,弘扬时代主旋律的感情,消极颓废的思想不应该写入文章。具体地说,应特别注意:谩骂老师、家长,谩骂高考制度,揭露中国社会腐败、黑暗,自己如何不学习,抽烟、喝酒、逃课、泡网吧、早恋等等,在平时作文、考试作文尤其是高考作文中绝不许出现。

三、怎样抒情:

1.什么是抒情

抒情是直接或间接地抒发内心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抒情,是文章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的重要手段。抒情,是抒情诗、抒情散文的主要表述方法;在叙事性的作品中,它常常与叙述、描写、议论等结合运用。在议论说理的文章中,作者一般很少直抒感情,而是通过对某种观点的论证,体现作者的爱憎感情。

记叙中运用抒情表达方式,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2.抒情的方式方法:

从上述表述中可见,抒情分为两类: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抒情往往不会单独出现在文中,它常与记叙、描写、议论等结合在一起。一般来说,直接抒情一般要与议论结合在一起,而间接抒情一般与叙述、描写结合在一起。这“结合”,要求自然,不能牵强,切忌空泛、虚浮,无病呻吟。

3.各种抒情方式方法概述:

(1)直接抒情法

又称直抒胸臆法。直抒胸臆,就是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直抒胸臆的特点是:不要任何“附着物”,而是思想感情直截了当地宣泄;不讲究含蓄委婉,而是思想感情毫无遮掩地袒露。这种直陈肺腑的抒情方式,往往显得坦率真挚,朴质诚恳,很能打动人心。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介绍志愿军战士的几个英雄事例后,写下了这样一段抒情文字:

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的一种人,这种人是什么一种品质,他们的灵魂是多么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作者饱含深情,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志愿军战士的无比崇敬和热爱之情。

(2)间接抒情,具体又有如下几种:

①借景抒情法

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通过对花鸟草木的描写来抒发亡国的忧愤、离散的感伤。在写作中,抒情而不直写情,绘景而不止写景,借景抒情,情以景兴,能使文章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②触景生情法

触景生情,是指触及外界景物而引起情思,发为感叹述怀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先写景,再抒情;也可以先抒发对景物的感受,然后再描写景物;还可以把二者交织起来,一边写景,一边抒情。写景是为了抒情,笔在写景,却应当“字字关情”。如刘白羽的《急流》就是一篇运用触景生情法的佳作。文章的前一部分主要是写景,作者首先是描写闽江江水的绿,再写江中急流的险,然后笔锋一转,重点描写急流中的飞舟。写“绿”,写“急流”,写“飞舟”,都是为写船上的勇士作铺垫。面对这幅急流飞舟、惊心动魄的画面,作者触景生情:在那紧急关头,是急流勇进,还是急流勇退呢?结论是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因为“只要你稍微一怯弱,一动摇,那船便会撞碎在尖厉的岩石上”。作者抒发了不畏艰难险阻,急流勇进,知难而上的革命情怀。情从景出,扣人心弦。

③咏物寓情法

咏物寓情,是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咏物寓情的关键在于“寓”。它的特点是,只描写物象,不直接抒情,作者将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对物象的具体描绘之中,通过比喻、拟人、象征等方式,委婉曲折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流沙河的《藤》,就是运用了咏物寓情的手法。

他纠缠着丁香,往上爬,爬,爬,……终于把花挂上树梢。丁香被缠死了,砍作柴烧了。他倒在地上,喘着气,窥视着另一株树……

这里写的是“藤”,但影射的是那种趋炎附势、踩着别人的肩膀向上爬的人。作者把自己对这种政治投机商的愤恨与蔑视的感情,寄寓在对“藤”的物性的描写之中,达到了形象性与抒情性的高度和谐与统一。咏物寓情,将思想感情化作生动的形象和具体的画面,不仅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作者的思想观点,而且文章也因此而显示出情意深邃、韵味隽永的艺术魅力。

④咏物言志法

咏物言志,是指有感于外物而述志抒怀的方法。它与咏物寓情的区别是:咏物寓情只状物,不直接抒情;以状物代替抒情;咏物言志既状写事物,也直接抒怀,因物生情,有感而发。如许地山的《落花生》就是咏物言志之作。文章首先“咏物”,描写花生的可贵品质:“它只把果实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人把它拔出来。”然后“言志”,说明做人的道理:要做有用的人,不能做表面好看而对别人没有益处的人。咏物言志,既有物象,又有情志,情志因物象而显得具体,物象因情志而饶有韵味。二者相融相汇,相映生辉。

⑤融情于事法

融情于事,指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让感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感染读者。这种渗透着感情的叙述,读者品味起来就更觉得真诚可亲。如朱自清的《背影》,写父亲给儿子道别时买橘子的那一段叙述文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这一段叙述文字,朴实无华,把慈父的爱子之情和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⑥融情于理法

融情于理,就是把感情寄寓在说理之中,理中含情,既可以使情具有深度、厚度,又可以使理闪烁出充满个性色彩的情思.拨动人的心弦。如林觉民的《与妻书》就是一篇融情于理的美文。为了向妻子最后一次表白自己的心志和爱憎,作者并非情意缠绵,泪语柔情,而是以理代情:“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作者将爱妻之情与“勇于就死”之理熔为一炉,以含情之笔说理,以明理之言诉情,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⑦托物言志

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其次,描述时,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托物言志,是间接表现主观主题思想的方式(也即间接抒情方式)之一。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托物言志常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

托物言志属于作文的整体手法,是以物写人,通过赋予意象某种人格化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感。托物言志(广义的托物言志应该包括象征,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托物言志)是作者通过对物象描写和刻画(托物)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志向(言志)。如李忱的《瀑布联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作者以不贪恋溪涧而冲奔大海的瀑布表达自己“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的豪情壮怀。

托物言志是借富有特征的自然景物来寄托情思的一种表现手法。如季羡林的《清塘荷韵》,通过记述荷花艰辛的生命历程,表达出对生命顽强、坚韧的赞美。作者寄情与物,将纷繁复杂的人生感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予以体现,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所谓“一花一天国,一沙一世界”。

可见,托物言志既是一种间接的抒情方式,又是着眼于整篇文章而言的一种表现手法。不要把它单一看作

示例

石榴

郭沫若

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丽,那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烈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剪刀也都剪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

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刺变为中国式的金盅,殷、周时代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

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盅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

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有朋友从昆明回来,说昆明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腴,有酸甜两种,酸者味更美。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

雨荷

张晓风

有一次,雨中走过荷池,一塘的绿云绵延,独有一朵半开的红莲挺立其间。

我一时为之惊愕驻足,那样似开不开,欲语不语,将红未红,待香未香的一株红莲!

漫天的雨纷燃又漠然,广不可及的灰色及绿色中竟有这样一株红莲!像一堆即将燃起的火,像一罐立刻要倾泼的颜色!我立在池畔虽不欲捞月,也几成失足。

生命不也如一场雨吗?你曾经无知地在期间雀跃,你曾经痴迷地在其间沉吟——但更多的时候你得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湿,那些无奈与寂寥,并且以对晴日的幻想度日。

可是,看那株红莲,在雨中怎样地唯我而不忘我,当没有阳光时候,它自己便是阳光!当没有欢乐的时候,它自己便是欢乐!一株莲花里有怎样完美自足的世界!

一池的绿,一池无声的歌,就在这美丽的湖畔——岂只有哲学书中才有真理?岂只有研究院中才有答案?一笔简单的雨荷可描绘出多少形象之外的美德,一片亭亭青叶支撑了多少世纪的傲骨!

倘有荷在池,倘有荷在心,则长长的的雨季何患?

还有我们学过的宋周敦颐的《爱莲说》、茅盾的《白杨礼赞》都是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名篇。望同学们反复诵读这些文章,领会托物言志类文章的写法。

四、布置作文

课本“写作练习”写作指导:

第一题要求写出自然美,在自然美中融进自己的感情。小路、流水、山峦、森林、天空、大海……都是实体事物,因此首先要求用写生的办法把它们表现出来,要写得准确,写出它们的特点和个性,尤其是写出它们的美。同时,也要把赞美之情不落痕迹地融化在描写之中。

第二题是写一幅风景画或一张风景照片中的自然美景,以及美景中的一些细节,同时把自己心动的感觉写出来。在这里,关键是找到画或照片中的美,找到心动的感觉,如果找到了,再用文字把这美和感觉表达出来。当然,写风景美和写自己的感觉应是乳水交融的。

第三题是用动情的笔墨把自己的一种经历写出来。这些经历似乎都是细节,都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是细节,就容易碰到,在题目列举的四种中,学生不难找到。即使不在这四种中,也可以,只要这种经历给了自己心灵以震撼或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四题是要求写关于美的名言在自己心底留下的印象,或者引起的情感的波动、思想的升华。在这方面有体验的学生可以完成这道题。

第五题要求写“我青春的色彩”,应该说这道题每个学生都能写,都能大大抒发一番关于青春的情感。要注意的是,切勿写得空泛。要把情感融化在具体的形象之中。

五、教后反思:

当前学生的作文中流露消极颓废思想很严重,这是应试作文的一大忌,我们必须加以纠正这一现象,为此在这节作文课上我反复强调这一点,我想更重要的是在以后的整个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使他们对学习、对生活充满信心。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查资料了解邓稼先,感受科学巨人的献身精神和“纯正”人格,获得人生启迪。

2、熟读课文,理解并概括文章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朗读课文,体会文章饱含感情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难点]

找出文章中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展示预先准备的中国第一枚原子弹、氢弹实验的照片和相关的新闻报道(有条件的可以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

教师:谁来说说原子弹、氢弹实验成功的重大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回忆散文《邓稼先》,感受这位科学巨人无私的献身精神和“纯正”的人格魅力。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速读课文,概括每个小标题下的具体内容。

教师指导:概括文段的内容可以用下列形式A.用文段的中心句;B.抓住文段中的关键词语,用自己的话连缀成句子;C.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完全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组讨论:全文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和第六部分跟文章的中心内容关系并不紧密,能否去掉?

明确要点:A.第一部分是全文的背景,把邓稼先放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中来写,既让读者更清楚了解邓稼先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所做的巨大贡献;也是作者“大手笔”的体现。B.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更是邓稼先光辉一生的写照,也是作者与邓稼先友谊的写照。

三、研读探究

1、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段,反复朗读,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归纳:第一部分最后一小节,第二部分最后两小节,第三部分第九、十小节,第四部分最后一小节,第五部分第五小节,第六部分。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通过找抒情的语段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方法最简单、最直接,学生最易掌握,此教学环节不但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而且教会学生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

2、精读课文第三部分,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

读:有感情地朗读第三部分;

辨:哪些语段是记叙,哪些语段是议论、抒情;

析:记叙语段和议论、抒情语段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有什么好处?

悟:对我们的写作有何借鉴意义?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归纳:在记叙基础上抒情、议论,情感更真挚感人,观点更让人信服;如果没有记叙作基础,那么抒情、议论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四、巩固拓展

讨论:邓稼先的哪些精神和品质值得你学习?

练笔:叙述你所知道的邓稼先的故事,发表你的看法,表达你的感情。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归纳:邓稼先是一位才华出众,意志坚强,信念坚定,敬业爱国,人格纯正的科学家。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结合课文后思考练习进一步阅读课文。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及重要的文学常识,积累成语,翻译课文。

2、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背诵课文。

3、反复朗读课文,揣摩文中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各自说话时语气、神态和心理,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4、明白后天学习的重要性,重视学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识记重点字词,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成语导入,激引兴趣

提问“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意思,那么同学们知道这个成语是最早描述的是哪个人物?(吕蒙),那么咱们今天就来学习《孙权劝学》一文,看看吕蒙是怎样做到了“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二、题目、作家作品简介

(一)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由同学来介绍一下相关资料。[课本P112页注释]

1、《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人们可以从这本书所记载的丰富史料中,了解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状况,得到宝贵的经验,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就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2、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二)文中的几个人物: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国君。吕蒙,字子明,三国时期吴国的名将、鲁肃,三国时吴国名将。字子敬,临淮东城人。

(三)写作背景:在的赤壁之战前后,孙权既要北拒曹操,又要防止刘备鸠占鹊巢,所以在招揽人才、巩固势力的同时,劝勉臣下读书明理,提高自身素质。孙权劝吕蒙注意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四)题目解说:《孙权劝学》写的就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多读史书、兵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那么,孙权究竟是怎样劝吕蒙的呢?我们先来听一听录音,初步了解一下文章的内容;注意听的时候要掌握字、词的读音,注意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

三、读译课文,理解文意

(一)读一读

1、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同学们听是不是读准了字音、读清了句读。学生评议后,强调易错字音、难读语句。

字音:卿(qīng)邪(yé)涉(shè)孰(shú)即更(gēng)刮目相待

几种句式的朗读:

主谓句中主语与谓语之间要停顿,如“权/谓吕蒙曰”,“蒙/辞以军中多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宾短语中动词与宾语之间要停顿,如“见/往事耳”;

四、字句

2、节奏,如“但当/涉猎”,“与蒙/论议”,“士别/三日”,“结友/而别”,总之,朗读时要以不读破句为前提。

3、给课文画上朗读提示符号。(见课本记号)

4、齐读课文,熟悉内容。

(二)译一译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读文章,疏通文意,有疑问的划出来。

1、文中出现的几个古今异义词

①博士古义:古代研究经学的官职名称今义:学位的一级

②但古义:只,仅仅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③见古义:了解今义:看见

④及古义:到了??的时候今义:以及

⑤过古义:到今义:经过

⑥更gēng古义:重新今义:更改、更正

(或gèng更加)

2、重点句子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倒装句)

理解:“蒙以军中多务辞”,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以:拿,用,介词。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理解:不过是要你广泛浏览群书,了解往事罢了。

③卿言多务,孰若孤?

理解:你说事务多,谁能像我(有那么多事务)?

④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理解:(从)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看),(你)不再是(当初)吴下的那个学识尚浅的阿蒙了!

⑤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理解:一个人跟你几天不见面,(你)就要去掉老眼光重新看待他。

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理解:兄长怎么认识事物(或明白事理)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三)说一说

请学生理一理文章的写作思路,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本文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听劝开始学习,学业大有长进的故事。全文紧紧围绕一个“学”字来展开故事情节:、

孙权劝学(详写)——吕蒙就学(略写)——鲁肃赞学并与蒙结友(侧面描写)。学生根据这一思路再次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四)议一议

整篇文章故事情节的展开都是通过人物对话来展现的,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那么请大家把人物对话部分先挑出来,然后体会一下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

1、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揭示学习的必要性)

“不可不学!”应该是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孙权劝学》教案决,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朗读时应体现语重心长,谆谆告诫的口吻,“不可不学”应重读强调。)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揭示学习的目的、方法)“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人物怎样的心态?

(“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见往事耳”应重读强调。同时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略带责备的意味。朗读时应注意体现这一点。)

(3)卿言多务,孰若孤?(委婉批评,揭示学习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反问句,对吕蒙辞以多务的理由加以彻底否定。同时,运用对比、反问,“孰若孤”要重读强调,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现身说法,谈读书好处意在鼓励吕蒙求学,)

(五)演一演

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扮演孙权、吕蒙与鲁肃,然后进行对话表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语气,体会说话时人物的心境,演完后学生作点评。

【小结】

五、课外延伸,体验反思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3

《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以下《孙权劝学》语文教案,欢迎也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子停顿。

(2)、利用课文注释读懂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3)、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

(4)、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文章开卷有益的主旨,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兴趣,让每位学生都能成为“乐知者”。

重点与难点

(1)、理解、运用文中的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2)、理解文章主旨。

(3)、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4)、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自读质疑、合作探究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利用多媒体)

1、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2、播放动画故事《司马光砸缸》

3、显示春秋时代的一个故事: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根据以上三则资料,提问:(多媒体显示)

(1)、由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这首歌是《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我们能想到有关三国的一些人物和故事。

(2)、对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那么,谁知道司马光是怎样的一个人?

(指名同学介绍)

(3)、请哪位同学用现代汉语说说这则故事的意思?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这是师旷劝晋平公学习的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中的师旷很巧妙地点明,老年时读书虽然赶不上少年和壮年时,但与摸黑走路相比较,还是好得多。从而成功地说服了晋平公,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活到老,学到老。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同时也说明,开卷有益的道理。

导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确,乱世出英豪。三国,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可谓水火不容。然而,曹操又曾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究竟有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对手曹操的称赞。对于孙权,也许我们更多的是了解他当帝王的一面,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孙权劝学》,来看看他生活中的另外一面。

(多媒体显示课题)《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二、作家、作品、人物简介(多媒体显示)(提醒学生注意划线部分)

1、司马光(1019――1086),北宋杰出的史学家和散文家,字君实,陕州夏县涑(sù)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世称“涑水先生”。自幼嗜学,尤喜《左氏春秋》;及长,学识更为渊博。仁宗(赵祯1023--1063,北宋第四代皇帝)宝元(1038——1040)初中进士,英宗(赵曙1064——1067)继位前任谏议大夫,神宗(赵顼,1068——1085)熙宁(1068——1077)初拜翰林学士(唐时始设此官,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兼顾问,参予机要,宋代以后权位日低)、御史中丞(官名,始于周期,东汉以后专司弹劾之任)。他在政治上是保守派,顽固地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因而曾自请任西京御史台(御史府长官),退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哲宗继位后任尚书左仆射(yè)(秦始设,后分左右,即正副宰相),上任后立即废除新法,数月后,卒。追赠太师,温国公,谥(shì)文正,著作收在《司马文正公集》中

2、《资治通鉴》简介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北宋司马光撰。294卷,又考异、目录各30卷。司马光初成战国至秦二世八卷,名为《通志》,进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奉命设书局继续编撰,至神宗元丰七年(1084)完成,历时19年。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222种。帮助编撰者有刘攽、刘恕、范祖禹等,各就所长,分段负责,先排比材料为“丛目”,再编成“长编”,然后由司马光总其成,删订定稿。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全书贯1362年史事,有“考异”以明取材不同之故,有“目录”以备查阅之用,为历史研究工作提供了较系统而完备的资料。注释主要有宋末元初人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清初严衍著《资治通鉴补正》,为《通鉴》拾遗补缺,刊正错误,也做了一些工作。

3、关于吕蒙

吕蒙(178――219),三国汝南富陵(现在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字子明。少依孙策部将邓当,当死,代领其部属。从孙权攻战各地,任横野中郞将,后随周瑜、程普等大破曹操于赤壁。初不习文,后听从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鲁肃称其“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蜀将关羽,占领荆州。不久病死。

三、正课

(一)、读一读

1、老师范读或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朗读停顿,准确断句。

3、学生再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如:(1)、“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惊讶的语气)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二)、译一译

1、参考注释,根据平时的积累,疏通文义,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1)、重点字词:[初]当初。[谓……曰]对……说。[掌事]掌管国家大家。[孰若]与……相比如何。[遂]于是,就。[但]只不过。

(2)理解下面句子含义。

a、蒙辞以军中多务。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这是一个状语后置的句子。以:拿,用,介词。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应理解为: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c、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擦。摩。刮目:擦眼。待:相看待

(3)根据学生翻译情况教师进行修正补充。

(三)议一议

1、吕蒙是怎样从“吴下阿蒙”而变为让人“刮目相待”的?

(听从了孙权的劝告,“就学”。)

2、孙权又是怎样劝学的?体会他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1)、“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

3、鲁肃为什么会对吕蒙“刮目相待”?

(因为他从与吕蒙的谈话中,发现吕蒙才略大增,与先前的“吴下阿蒙”判若两人。)

4、吕蒙学有所成,课文直接表现这一点没有?是怎样表明的?

(没有直接表现吕蒙的才学大增,学有所成,而是从鲁肃的言语中侧面表明的。)

5、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6、“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

7、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四)练一练

1、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也作“刮目相看”。刮:擦。

(造句随堂提问)

2、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呢?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作为肩负建设祖国重任的中学生来说,知识对我们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今天的学习生活呢。联系课文,把自己的感想写出来。

四、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本文在写作上以对话为主,言简意赅,生动传神,富于情味。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希望同学们多读书,不断完善自己。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劝学就学赞学

孙权——→吕蒙←——鲁肃

(善劝)(肯学)(爱才)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启示:肯学、勤学

附原文与翻译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朗读节奏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4

重点:

学习本文在具体事件的叙述中注意人物语言动作描写的特色。

难点:

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文中所写人物的崇高品质和鲜明的性格特征。

2.体会文章运用小标题,使文章层次清楚的手法。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后讲解:两弹指原子弹和氢弹。原子障是利用铀、钚等原子核分裂所产生的原子能进行杀伤和破坏的一种高效能炸弹;氢弹的威力比原子弹大得多。元勋,立大功的人。邓稼先,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弹主要理论设计者。

2.介绍邓稼先的主要事迹:邓稼先,安徽人,核物理学家。为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隐姓埋名28年,在戈壁荒漠艰苦创业,先后领导完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理论方案和一系列的模拟试验,为两弹的研制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被国际社会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的邓稼先。

(二)阅读要求

1.讲明本文属人物通讯,在阅读中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

2.了解本文利用小标题的形式和三个小标题以过程为序的特点。

3.用红笔在文中画出生词和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并理解词义。

(二)、词的落实

(三)析文章的结构

本文由一个引子和冠以小标题的三个部分组成。

1.引子:(引起正文的文字)从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研制原子弹有许多科学家失踪写到邓稼先,引出他那一段失踪的经历。

2.第一部分:要放一个大炮仗。写邓稼先先接受使命,参加原子弹研制工作,从此销声匿迹。

3.第二部分:艰苦创业的年月。写邓稼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原子弹的理论设计,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事迹。

4.第三部分:这里就是战场。写邓稼先再接再厉,为氢弹的研制成功付出了巨大代价的事迹。

提问:按小标题安排文章层次,可以以时间、空间为序,也可以以人物性格为序,本文的小标题以什么为序

回答:以邓稼先参与两弹的研制工作的过程为序。

提问:能不能具体说说

回答:本文先写邓稼先接受使命,写到原子弹的研制,进而写到氢弹的研制。

提问:三个部分的标题设置是以研制工作的过程为序,作者在写这三个部分的内容时,是否仅仅叙写了过程

回答:不是仅仅写过程,而是在过程的叙述中表现人物的精神。

老师点拨:人物通讯多注重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如果仅仅叙述故事的情节、过程而忽略了写人,就与人物通讯手要求相悖,因此,这三个部分中,在叙写过程的同时作者牢牢抓住人物精神和性格特征来写,人物就鲜活起来了。

提问:作者在第一部分中侧重表现邓稼先的什么精神品质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回答要点:写他的崇高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感情。主要写他接受任务时的复杂心情,和妻子彻夜长谈的情景。

提问:邓稼先告诉妻子他要调动工作,并没有提到关于参加原子弹研制的消息,这写出了他性格特征的哪一方面

回答:严守国家机密,即便是亲人也不肯吐露一字。原则性强。

提问:邓稼先与妻子的谈话中,你觉得哪一句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和他献身祖国的品质

回答: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死了也值得!

老师点拨:这一部分重点写他接受任务那一天的激动心情:听到消息时的惊恐、胆怯,想到不能与妻、子一起生活的惆怅,想到能为祖国研制核武器时的激动与喜悦,作者把人物复杂的情感全部浓缩在他与妻子说的一句话中,质朴无华,非常真实地表现了他当时的心情,突出了他为祖国利益而义无反顾和无私无畏!他的举动源于他对祖国的挚爱,文中写到他冲破阻挠回到祖国和战争年代颠沛流离的往事,就揭示了他思想感情的基础

提问:作者在第二部分中侧重表现邓稼先的什么品质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回答要点:写他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主要写他克服困难,一切从头干起,终于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

提问:在原子弹的研制过程中,他们都遇到了哪些困难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回答:物质条件极差,前苏联的背信弃义,国外资料的严密封锁。

提问:作者写这些目的是什么

回答:突出当时条件的艰苦、创业的艰难,为更好地刻画人物服务。

老师点拨:这一部分作者把重点放在表现邓稼先把全部精力用在工作上的无私奉献精神。他废寝忘食、含辛茹苦,精心勾画原子弹理论计算的轮廓,认真计算种种数据,自1959年秋接受任务仅用了一年时间,就高效高质完成了理论研究工作,终于迎来了原子弹一声爆响!

提问:作者在第三部分中表现了邓稼先什么精神品质是怎样表现的

回答要点:写他哪里最危险就出现在哪里的献身精神,通过写他组织参加并圆满完成氢弹的设计工作来表现的。

老师点拨:第三部分写邓稼先再接再厉,为氢弹的`研制成功付出了巨大代价事迹。重点写他作为一名组织者和参加者身先士卒,哪里危险就出现在哪里文章先概括叙述他与同伴的艰苦努力,详写在一次地下核试验前,他与大家冒着刺骨寒风和零下三十多度严寒排除故障的故事,以用开庆功会时因过度劳累而晕倒、抢救一夜苏醒后问的第一件事,突出了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的崇高精神。

(四)板书设计

两弹元勋邓稼先

顾迈南

一结构与内容

引子:(引出正文)

接受使命,参加研制:重点写激动心情。(爱国情怀,崇高使命)

扎实敬业,完成设计:重点写敬业精神。(扎实严谨,艰苦创业)

再接再厉,无私奉献:重点写献身精神。(身先士卒,献身祖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分析本文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内容

二、分析本文写作特色(学生讨论,老师归纳)

1.过程为序,各有侧重。

本文以邓稼先与两弹研制工作的过程为序,从接受使命写到原子弹研制,进而写到氢弹研制。文章不仅仅写了过程,而是在过程的叙述中表现人物精神。三个部分各有侧重,这样写,既能使读者了解整个过程,又有重点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每个局部各有侧重,而全文整体上又比较全面地展现了人物的面貌。

2.点突出,详略得当。

写一个人物经历,尤其是时间跨度较大的,不平凡的经历,就必须对生活素材有所选择,有所取舍,突出重点。本文既有面的交待,又有点的概述,在详略安排上,作者独具匠心,把点与面两者交融,既照顾全局,又突出重点。

2.注重细节,刻画人物。

本文在具体事件的叙述中注意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如在写邓稼先参与地下核试验的研制这一事件时,写得最为详细,为读者讲述了一个有情节,有具体场景的故事,其中对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十分细腻动人。十分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精神世界。

3.环境描写,烘托人物。

本文多处写到核武器研制的艰苦环境。作者写环境的艰苦对表现人物的崇高精神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两弹元勋邓稼先》一课,这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邓稼先身上的浓浓的爱国情怀和无所畏惧的科学精神以及自己在面对生死的坦然。课文围绕着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开始展开讨论。学生们都比较投入,很快的就从课文中找出了关键的语句和关键的字词。例如焦急、颤抖、难过、平静、异常兴奋、奔跑等词语还结合着他们体会到的人物的心情来阐述了自己的想法有理有据。

好多孩子都被邓稼先身上那看淡生死的坦然所折服。正在这时班里的石城旭又高高的举起了他的手,迫不及待的想发表他的想法。老师,我认为邓稼先不应该主动放弃国家给他治疗的机会,我觉得他这样做是不明智的!他的话还没说完教室里就一片哗然。为什么因为我觉得他是一位科学家,他为祖国做了那么大的贡献国家给他治疗是应该的。虽然他会花费国家的钱在治疗但是他活着要比他死了更有价值,因为他可以再为国家进行研究这时好多孩子都举起了手想来说服他他的病情很严重已经不能再做更多的贡献了,想想国防部长在得知他的病情后手都颤抖了邓稼先已经知道他的病是不能痊愈的,治疗他的病所花费的金额完全可以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中,那样会比邓稼先余生做的贡献更大他的病情严重,癌症是很疼的,他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啦!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的很热烈。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5

教学目标:

1、感受善良的人性

2、体会文章语言特点

教学重难点:目标1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活中有很多小人物,他们虽然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善良的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老王》中的人物就是这样。

二、朗读课文

1、范读,正字音

2、自读,初步感受

三、形象分析

1、自读课文,试用一个词概括老王给你留下的印象,并根据课文内容做一点说明。

孤苦(亲人很少),凄凉(身体不好,生活条件差),老实厚道(他需要钱,可是做生意从不多收一分钱),善良……

2、着重分析老王“善良”的表现

提示:找出能表现老王“善良”的地方,说说自己的感受

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3、思考: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文中的“我”也是一个善良的人

表现: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钱。

作者的善良还表现在关心老王的生活,三轮改成了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作者关切的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

作者的女儿也像她一样善良,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他大瓶鱼肝油。

四、情感体验

1、怎么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在作者看来,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2、“我”和老王的交往过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要有平等的观念。在作者那里,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不过是幸运与不幸造成的差别。所谓幸与不幸,包括天赋条件、成长条件、生理条件,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

要有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要求社会关心个人、同情个人,尊重个人对社会作出贡献,尊重人格,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并促进全体劳动者的全面发展。作者一家对老王是怀有这种精神的。

要关爱弱势群体。知道老王有夜盲症,作者的女儿就送了大瓶鱼肝油。他们总是照顾老王生意,坐他的车,让他挣点钱。老王收钱常常客气,他们总是照原价付。平板车不敢坐了,还是关心老王是否能维持生活。总之,对不幸者怀有一颗爱心,才能这么关心人,爱护人。

3、你周围有类似于老王的人吗?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学完这篇课文之后,你觉得你今后又将会以怎样的心态对待他们?

五、语言品味

比较下边每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1句在表达上的好处

1、⑴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⑵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车工人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2、⑴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⑵我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3、⑴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⑵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站立在门口。

本题揣摩语言,引导学生细心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1、⑴句“前任”一词简练之至,大词小用,又很风趣。

2、⑴句“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3、⑴句说“镶嵌在门框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

六、试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老王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一部分

本题就文取材,进行练笔,借以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人物思想感情。以老王为第一人称,就要描写老王的心理活动,要在领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像。

范文:

(一)最近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吃药也不管用,我想我的日子快走到头了.

这几天,总是睡不着,脑子里像走马灯似的,变换着一个个人影,有的清晰,有的模糊,有的还在,有的早走了,好像一辈子就这么几天里又重新过了一遍。最后,我想起了钱先生和他的太太。他们是好人,可这个世道……

……

我站在钱先生家门口,拎着用最后的钱换来的香油和鸡蛋,反正我也用不着什么钱了。身子的确是不行了,走了不远的路就好像干了一天的活似的,腿肚子直颤。我想敲敲门,没想到整个人就扑在了门上,我挣扎着立好,站好。

门开了,开门的是钱太太,她先是愣了愣,然后眼里分明地露出害怕。我不由有点害怕,她会不会认不出我了呢?会不会赶我走呢?

这时她说话了:“啊呀,老王,你好些了么?”

我放心了,看来她还认得我,我一高兴,就进了屋,随即又有些后悔,明知道自己的样子吓人,干吗还要进屋呢?我把手上的东西一递:

“这些……给你的……你和钱先生……好人……”

不知怎么的,嘴不听使唤,话也说不清楚,幸好她接过去了。然后,她往屋里看看,转身走过去,我一下明白了。

“我不是要钱。”

“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人。”

我沉默了,看着她进去,拿了钱出来,我接过钱和包鸡蛋的布,转过身子,走出了门。

(二)已经好些个月了,身体也不见得有些起色。最近反而是越来越差了。开始几个月还去杨先生(杨绛,这里的先生是指老师的意思,下文同。)家里,可这些日子实在是无法走动了,也就只好躺在床上了,那一点钱也不够看病。我知道我大限已快到了。

眼前桌子上还放着那曾经装着鱼肝油的空瓶子,我忍着剧痛,费力的从床上下来,走出门,手里攥紧这最后的钱去买了一瓶香油和又大又圆的鸡蛋包裹在布里。又朝着杨先生的家走去。到了门口,我边敲着门边倚在门框上。我实在是没什么力气了。不一会儿,杨先生出来了,她见我先是一愣,又吃惊地问:“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大概是见我瘦成这副模样,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罢。我只“嗯。”了一声,把手上的东西小心翼翼的递了过去。她连忙接过手道:“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留给我们吃?”我明白她是为我着想,但这是我最后的一点心意了,“我不吃。”杨先生很感谢我,他转身就进屋,我知道她是去拿钱的,便连忙止住她,用了全身的力气沙哑道:“我不是要钱。”她也忙给我解释。

我在心里叹了口气,算了,现在我也没这个力气再去阻止她了,随她吧。我一手拿着布,一手握着钱。手里似乎有一股暖流温暖了我。腿有些发麻,便一瘸一拐的走了回去。我闭上眼,舒了口气,终于可以安心地走了。

    2196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