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验的随笔:一个实验组的倒叙
学习啦:一个实验的流程想必大家都觉得习以为常,那么如何倒过来会怎样的呢?下面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 一个实验组的倒叙》这篇文章!
一个实验组的倒叙
到两点还有半个钟头了,再看看还能怎么改啊?至多到四十五分就过去了。”
“这个还能怎么改,没有的东西也讲不出来,反正把ppt上有的东西说一遍就可以了吧。”
三个人百无聊赖地坐着,坐标是学院大楼里的小咖啡厅。
反正忙活了半年,关于这个项目该做完的也全部做完了。有什么纰漏的话只能说是天不遂人愿,以及时间不足。
所以关于半个小时之后的这场答辩,我们处于“随他去吧”的状态。
三个星期前写完了结题报告,一个星期前收到了答辩通知,然后在最后这二十四个小时里才终于收到了指导老师的各种指导,把早就准备完成的东西改了又改。ppt模板标准化,删掉冗余的文字和图片,反复推敲字体和间距的尺寸,以及把一组又一组数据重新分析。加急的工作状态让人产生了寝食难安的感觉,更为沉重的则是“不管怎么去改良总是会被挑出刺来”的无力感。
看着午夜十一点多老师留下的评语,“科研数据不是美术,要实事求是”,把最后一组数据的图表修改好,实在是懒得再去想该用什么方式来说明“对后续研究的想法和建议”。算了算了,反正做过的都做了,到时候随机应变,其他的明天再想。
和小组成员达成了“睡觉要紧”的一致决议。
“完全是一头雾水,都想不出我们做了什么有什么可以写进去的。”
前一天下午在办公室里对学姐这么说。
结题报告期限是周三而现在是周二晚上。
把前前后后集合了大家全部智慧与意志的文字部分全盘排列在文档上,描述着Eds、xrd、Sem等种种测量结果,回忆着实验时的各种细节和现象并将其夹杂其中。努力地试图撰写合格的总体结论,抱怨着项目时间不足加上某学校内部机构的消极怠工导致的成果不足,最后发现页面的数量远远超过了规定。
在内心嘶吼着痛斥了种种不近人情的规则,手上的工作还是没办法停下来。删掉刚刚插入的文字,一遍遍调整文字和图表的大小,就这么把精简工作一路做下去,时间就这样像是落入了黑洞。
在最后剩下的页面空白上写完了致谢词,聊天记录全是惶急情绪的小组微信群里总算有了‘总算做完了’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