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随笔写作>

经典情感散文::老地方的回忆(2)

晓琼分享

  门脸也不小。外面尽可停上百辆的自行车。浴室里灯火通明,白白的墙,白晃晃的日光灯被水汽晕开,映在夜色里和风飘忽。

  愣头愣脑裹得严严实实一脸“萝卜丝”的乡下娃,憨憨的浑身寒霜的老农,穿着中山装的乡镇干部、学校的师生,受了温暖水汽的召唤纷至沓来。

  他们用零碎的钱币,换得一条摔在桌上“啪啪” 响的澡筹,踏着木制的拖板,“呱哒呱哒”地走向澡池。

  奋力拉开背后挂着大铁锤的厚重木门,在脚下到池子的瞬间,几乎所有人,都会咧着嘴,叫一声热,这绝不是抱怨的口气,实在是一种对幸福生活的嗷嗷叫唤。

  人在赤裸的时候,思想和语言同样失去了虚伪的包裹。难得的揶揄起城乡之别, 街上人洗澡暖到家 乡下人洗澡暖路上……。家应该是可以慰籍的 而路上却是辛苦的!温馨也罢 苦也罢,快乐的却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的感观刺激。

  在物质生活贫乏的年代,小镇人照样活得快乐、达观和真实。在生活的压力之下,最好不要奢望精神世界的崇高。佛在万千的幻象中,也有拉屎蹲坑的丑陋之象。

  再有学问的先生,在澡堂里也会放下世俗的身份,或“辣村”讲粗话,或作乡人陋语。鲜活的灵魂跳动在坦诚的语言中。

  澡堂的堂倌混迹于此,练得眼光老道,只消打个照面,下回再来,准能叫出你的姓氏名号。甚至可以知道你家有几个儿子、孙子,老大啥样老二啥样。在这里洗澡,堂倌可以让每位顾客,感受到自己是独特的一个,而非人海中一粒不知名的砂粒。

  洗完澡上来,堂倌会先打两把热毛巾烫下头,再给你擦拭背上的水滴,热乎的毛巾在背上走,让你享受生活中你得不到的自信和尊严。

  如果你是常来的熟客,也许在洗罢思饮的时候,还能意外地得到一杯白开水,谁渴了谁不渴,堂倌拿捏得很准。

  躺在木榻上,盖着毛巾,饮着冒着热气的茶水,沉默的人,话也会多起来。乡人常谈,奇闻佚事,时政得失,没有不可以谈的话题。

  茶楼酒肆中“莫谈国是”的禁语,搁在澡堂子里是不合适的。光着屁股说的话,谁也不拿它做呈堂证供。

  老式澡堂暖和,小孩子闷不了多长时间满脸通红,这时一般会有女眷在外等着接孩子。老堂倌会帮着递孩子出去。

  有小孩的地方就会有吃的,澡堂子里也有吃的,凉到心的有新鲜轧的甘蔗汁,热乎乎的有皮卷、兔儿头,搭酒的有油酥莲花瓣(油炸干蚕豆瓣),油炸麻雀等。

  小时候洗澡遇到突发事件最多的是停电,浴室设计时应该考虑到了密闭环境造成的恐惧感,故留有玻璃密封的上窗,借着外面夜色的微光,浴客们安静的洗着澡,只听得“啪啪”的毛巾甩水声,过不了几分钟,照壁里的蜡烛光透了进来,氤氲在水汽中如在梦境……。

  如今,老式的澡堂所剩无几,老辈的堂倌也老了,散了。今年洗过几次老式澡堂,有些破败,不复当年之热闹,只剩老一辈的浴客在苦苦支撑着它的生存。

  新式浴场在规模上也许比早年的要大,但是附丽于旧式澡堂里的人情温暖,已荡然无存了。

  我怀念老式澡堂,人惟求旧,物惟求新。历史的价值,不在于它能告诉我们多少真理;而在于重新面对历史时,我们就会感受到温暖和慰藉。

  阿休,中年文艺散人一个,一个喜欢冒险,喜欢大胆尝试,又好古安于平淡的矛盾体。

  作者|阿休

  公众号:黄桥文学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9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