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原创作品专栏>随笔写作>

教师谈写字的重要性感想

玉凤分享

  写字,有多重要?

  教我初三教数学的刘老师,是我难忘的一位老师。他是那个乡村学校唯一的正宗师范毕业的科班教师。我之所以喜欢他,是从欣赏他的字开始的。他黑板上的板书,在我眼里简直就是龙飞凤舞,圆润中不失飘逸。原本并不喜欢数学的我,上刘老师的课,就模仿他在黑板上写的字,他在黑板上写的每一句话,都那么好看,每一个公式,都那么漂亮,每一个数字,都那么有魅力。不知不觉地,我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重视起来,认真记笔记,做每一道数学题,我都努力做到一丝不苟,书写整齐。我由对他的字产生好感,渐渐地变成对他的喜欢,进而开始重新燃起对数学的信心。直到现在,我做老师,我在板书的时候,也会想我的学生是不是像我喜欢刘老师那样喜欢我,并进而喜欢我的语文课。

  读师范时,学校非常重视“三字一话”,即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和普通话。由于在学校里练了一些基本功,每逢春节,乡下百姓过年前总要到我家来,请我帮他们写春联。大概有十几年时间,为村民写春联成了我的“寒假作业”。我一放假,家里已经是一卷卷的红纸排好了队,我不由分说,把毛笔墨汁准备好,一直要忙到除夕。虽然常常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冻得手都伸不直,但是看到左邻右舍们拿着对联欢天喜地地回家张贴过年,我的心里也是开心而又自豪的。街坊邻居们中有很多人是我的父辈甚至是祖辈,看到我,总是非常客气地叫我“老师”。就是写几个字,朴实而厚道的农村人,却爱小题大做,我想是对文化的一种尊重吧,想想有些小幸福感。

  那一年,江苏省师资招聘会在南京召开,我冒冒失失地来到江苏展览馆。逡巡中,我走到常州一所中学的摊位前去探听。校长是一位中年男人,看上去有些儒雅风度,问,你有什么材料吗?我这才想起,自己除了人以外,什么也没带。空口无凭。校长倒也通情达理,说,那你就写一份简历给我吧,说完递给我一张空白纸。我连忙写下了自己的从教经历。校长看着我的现场手写体简历,颇为满意地说,“字写得不错”。后来我应约来校课堂考核,听课的老师一直对我黑板上的几个大字印象深刻,说是“语文老师的基本功好”,可以说,这几个字,为顺利通过考核加分不少。

  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需要签字的时候,每当这时,人们看到我的字,总要带着欣赏的眼光说一声:“字真好看,你是做什么的?”我也会带着一丝丝的得意告诉人们“我是教师,字是门面”。

  我当然有自知之明,自己的字,还没好到书法家的水平,只是对得起教师的脸面而已。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对于汉字,可能要比别人多一份敏感,多一份情愫。

  应邀担任新教师招聘评委,一位应聘者板书课题时,写了五个字,在黑板上怎么也写不平,还倒笔画,整体上“五官不正”,七歪八扭,实在是难看。也许是她自己知道,于是擦去重写,还是一样。更令人尴尬的是,这位应聘者设计了一个请学生板书的环节,学生在黑板上的字,与“老师”的字放在一起,两相对比,高下立见,会让人误会是师生的字换了个位。我不由得为这位老师捏了把汗,这可是老师的处女秀啊。是的,字写得不好,并不代表老师的教学水平低,将来果真做了老师可能抓起分数来手段层出不穷,无不用其极,各种优秀、先进照样能获得。我作为评委也不可能对一个老师求全责备,毕竟只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将来的路还很长,有很多机会去弥补不足,况且,一丑也不能遮住其其他方面的优秀。但是,我总觉得这是一个遗憾,我担心她将拿什么站立在学生面前。

  以上这些迂腐的说辞,可能会有人不以为然地反问:现在都啥时代了?电脑时代啦!老师写字不好,可以用多媒体代替;学生将来都敲打键盘了,谁还要用笔写字?有人甚至会言之凿凿地宣称:汉字书写,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去了,不要再抱残守缺了!

  汉字之美,为何要当作历史的糟粕呢?我曾给学生读一篇文章《汉字是我家》,其中把汉字的神韵写得文采飞扬,学生读了着实有启发:

  沿着那条五千年来游人不断的香径,你一眼就能从众多屋舍中找到它——那一片方方正正的院落,古朴而幽雅。绕着它转一圈,你会发现整个建筑的结构布局神妙而精巧:上下支撑坚固沉稳,器宇轩昂;左右间架规整匀称,谨严和谐;内外组合自由灵活,别有洞天。进得院来,横阔的庭院肃穆气派,竖直的长廊通透豁亮,撇出的飞檐飘逸灵动,捺开的柳墙随风婆娑,点缀的山石疏落有致,折流的清泉丁冬作响,提带的槛栏高低适度,钩连的耳房秀美玲珑……移步换景,处处通幽。

  想不到吧?我家的建筑是古老东方园林艺术的总荟萃!如果走马观花令你目不暇接,那么闲庭信步,细细寻访,你定会得到更多的惊喜。

  ……

  你看,那一个个堂堂正正的“文字方阵”,闪烁着温润心扉的离合神光,辐射着洞悉宇宙的玄思睿智,裹夹着穿越时光的状情伟力……正绵绵不断地向我们送来中华文明的生命元气……汉字的美,体现在形式的规整上。自从人们认识了四声之后,诗文的听觉美感也就产生了。明代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这种描述,就是对诗歌美的规律的总结和提炼。有学者说,一首好诗,“音韵严谨端丽,语言整齐华赡,阅之有珠联璧合之感,读之有敲金戛玉之声。”我们说“沧海桑田”,韩国人说“桑田碧海”;我们说“山清水秀”,日本人说“山紫水明”;韩语里叫“未婚小伙子”为“总角”,出于《诗经卫风 氓》;日语里还说车站为“驿”,越语里称博士为“进士”,院士为“翰林”。可见,汉语言文字的影响力之大。这两年央视有个“汉字听写大会”,不过是小学课堂上惯常的汉字听写,为什么登上荧屏引起了如此强烈的反响和共鸣?有网友评论道:“中国的汉字真是非常值得研究,毕竟是5000年的文化传承,这是中国特有的东西,当然喜欢。”更有媒体总结为“数字时代,唤回书写热情”、“娱乐时代,拯救原创危机”、“喧嚣时代,回归传统文化”。这些声音,说出了收视率高的重要原因。中国传统文化,都丢弃了,才叫“与时俱进”“与世界接轨”吗?

  教学中,我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学生的书法艺术,能拿得十级证书,获奖多多,张贴在教室里或走廊上,不可谓不赏心悦目,令人啧啧称叹,但是作业本上字,却不堪入目。我直感慨,艺术教育原本是一种“无用之用”,然而在现实中都成了一种技术操练,对于美的追求,压根没有由外而内产生一种气质,而是当做了工厂里流水线上一样,做成了熟练工而已。有人得到钢琴十级证书,一辈子痛恨钢琴,练琴时“恨不得把自己的十根手指砍断”。“无用”的东西,在“实用”主义思想面前,常常沦为别人嗤笑嘲讽的对象。有家长坦言,练二胡,不过是为了高考时走个捷径而已。至于什么精神情操,他要反问你,精神多少钱一斤,能让我的孩子考上大学吗?呜呼!

  回到日常教学中吧。学生的字如果写不好,我会告诉他,字首先要写清楚,给别看的,这是一种最起码的尊重;要横平竖直,哪怕是七言诗或五言诗,也要求不横着书写,而是上下对齐,力求一一对应,追求美感。也许,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能做的就是这些了。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作者: 梁增红

  来源公众号: 梁增红

    387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