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原创作品专栏>教育心得>

教师的童年回忆文章:捉蝉

晓晴分享

  秋高气爽,行于林间,偶闻蝉鸣,忽忆童年捉蝉之事,犹历历在目也。

  童年家贫,生活苦涩而单调。捉蝉,一为改善生活,一为增添趣味。

  因蝉所处位置不同,白天黑夜不同,捉蝉之法亦殊。

  白天,当蝉位于地下时,往往用铲子绕树之周围,于土中扒之。用铲子亦讲究技巧,非上下刨,而宜前后剐也。当剐出蝉洞时则更应小心,在洞之周围一层一层去土,直至将蝉捉住方止。若见蝉洞有蝉,而身边无铲,亦有多法取之。可掏之,可钓之,可淹之,不一而足,据洞之深浅曲直,可灵活选择。洞浅,可直接用手掏之。稍深,可用手指钓之。伸一手指自洞口入,活动指端,引蝉夹之,觉指痛,即可向上徐徐拉之,出洞即成也。用此法,手愈痛,则蝉夹之愈紧,故钓出之希望亦愈大,真乃“痛并快乐着”是也。再深,用树枝钓之。手执树枝,自洞口放入,宜轻宜慢,细察之,遇蝉则晃动树枝,轻拉之,待觉枝稍重,提之出洞既可。若洞既深又屈,则以水淹之。以容器取水,自蝉之洞口灌入,水满,蝉惧水,则自出洞而被捉之。此法残忍,非不得已而不用之。

  天黑,蝉自洞出而爬往高处蜕皮,当是时,捉蝉之法摸蝉最宜。条件好的,用手电筒照明捉之;次之,用煤油马灯照明捉之;再次之,仅凭双手在树干之上摸索捉之,因此谓之摸蝉。摸蝉亦有技巧,宜顺着树干自下而上摸之,手掌伸开,成捧物状。或自树干外向树干轻轻捂摸。不可自上而下摸,以免碰之落地,天黑难找。

  天渐明,蝉蜕皮后,爬之愈高。其色自白渐黄渐黑,其身自软渐硬,其翼自皱渐展,其力自弱渐强。当是时,遇险则排溺而飞。

  余幼时亦常捉蜕皮之蝉喂鸡喂鸭。白天捉之,常粘之捂之。粘法有二,其一,就地取材,取一秫秸秆(高粱秆),细端纵向劈开约十公分,开口处以五公分左右细枝撑之,成三角形之平面,平面处再以蛛网覆之,粘蝉之工具即成。用时,每遇蝉,屏息禁声,手执秸秆粗端,以细端平面之蛛网疾盖蝉翼之上,于蝉挣扎之际,速取之放于所备容器中即可。此法因受秸秆长度和蛛网黏度所限,仅可粘低处小蝉(俗称小唧唧)。粘法其二,取好面(小麦粉)一把,兑水和面成团,再浸入水中,以手柔搓去其粉,成面筋方止,用鲜麻叶或塑料纸包之备用。取一长且直之竹竿,梢头再绑以细竹枝,则粘杆成。用时,取一小团面筋缠于竹枝端。蝉鸣响亮,居高声远,可循声而觅。常藏于高树枝叶间,见之,则昂首,伸颈,侧目,凝眸,举杆,待杆端距蝉尺许,以面筋处疾戳蝉翼。若粘之,则速撤杆取之,去其翼,置容器中。粘法捉蝉,唯眼明,心细,手疾,方屡有所获。

  黑夜捉飞蝉,于蝉多之林间,提一马灯置于地,以脚踹树,蝉惊而飞,趋明,常落于灯之周围,速捡之即可。以此法捉蝉,天愈黑,马灯愈明,则效果愈好。

  以上捉蝉诸法,今亦可用也。


  【本文作者:郑标工作室张庆杰(公众号:太和教研)】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68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