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心的基本修持方法(3):静坐观心(2)
观心第三步:观察的重点不再是念头本身,而是放到念头与念头之间的空白处。
如果能够在专修中自然达到没有杂念的状态,那就深入地观察无念的状态。
如果还有少量杂念,那么可以以一念代万念的方法进行这一步的实修。
比如念诵一句咒语、偈语、佛号、古诗等都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偈语即可。
比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可以四个字一起念,然后深入观察中间停顿处的“空白”,也可以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然后观察字与字之间的“空白”。
念诵的时候建议用心默念,口唇不动,一边念,一边深入观察。
1、体会字在心里的生起和消失;
2、体会字消失之后的空白;
3、慢慢延长字与字之间的空白;
4、深入地感受那空白处的宁静;
5、深入地感受那空白处的清净;
6、深入地安住于空白处的宁静中(这时不用再继续念诵);
7、深入地体会,这空白的宁静,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8、深入地体会,这空白的宁静,会消失吗?有生灭吗?
9、深入地体会,这空白的宁静,会变化吗?会动摇吗?
10、深入地体会,这空白的宁静,它的边界在哪里?
11、深入地体会,这空白的宁静,它有内外之分吗?
12、深入地体会,这空白的宁静,它有善恶之分吗?
13、深入地体会,这空白的宁静,它有垢净之分吗?
14、深入地体会,当字生起的时候,这空白的宁静作为背景依然存在
15、深入地体会,这空白的宁静,有可以把握的实质吗?
16、深入地体会,这空白的宁静,无有实质、当体性空的本质
17、深入地体会,这空白的宁静,虽然没有可以把握的实质,当体性空,但却一直都在,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善无恶,无垢无净.........
18、深入地体会,念头和空白的宁静,哪种才是我们内心的基本状态呢?
19、深入地体会,空白的宁静为体,念头为用,用从体生,还归于体,念似有生,其实无生的本质
20、深深地安住于宁静之中,深深地感受宁静中的安详,就这样静静地安住于宁静与安详中,同时保持觉知清明——深深地记住这个状态,发现心离开了这个状态,就再次回到这个状态,在生活中也同样尽可能回到这个状态......
完成了这二十个方面,观心第三步即算合格。
观心第四步,安住于空白的宁静中,反观“观”本身
反观“观”本身:
1、观,从哪里生起?
2、观,在哪里消失?
3、观,本体在哪里?
4、观,有可以把握的实质吗?
5、观,有善恶之分吗?
6、观,有垢净之分吗?
7、观,会有断续吗?
8、深入地体会,观,无有实质当体性空的本质;
9、深入地体会,观,虽无实体但觉性不灭的本质;(这里需要注意觉与觉性的差别,觉是觉性的具体作用,觉的作用可以发生,也可以不发生,但觉性是能觉的本性,觉性为体,觉观为用)
10、深入地体会,觉性,同时圆满具足性空与性明的特征(亦可说为,同时圆满具足空性与明性的特征);
完成了这十个方面,观心第四步,即算合格。
观心第五步,将第三步的体悟与第四步的体悟融合为一
空白的宁静,本体为心,观之本体亦为心,心,当体即空,当体即明,空而明,明而空,一体无分。
完成了第四步之后,第五步很容易即可以完成,甚至不需要特别去完成,基本上会自然完成。
观心第六步,观照“我是谁”
一边自问[我是谁],一边按照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的方法观照自己的心,观照这个[我是谁],观照这个心里生起的这个[我],有了前面的基础,很容易就可以通过观照清晰地看到这个所谓的我,仅仅是被我们所坚固执着的一个念头而已。
那么在第二步观照念头时,可不可以直接观照[我是谁]呢?也可以的。
观心第七步,安住于明空之心,深入观察身心内外的一切现象
像观察念头一样,去观察所有一切现象的生灭性,去观察一切现象的性空本质,去观察一切现象的意义离不开心灵的特性,去观察一切现象皆如梦如幻的本质。
观心第八步,安住于明空之心,去观察烦恼与痛苦之因
安住于明空之心,深入观察自己修行前后的变化,深入观察自己曾经的烦恼和痛苦,深入体悟这些烦恼和痛苦产生原因,深入体悟这些烦恼和痛苦的另一面的正面的意义。
观心第九步,安住于明空之心,观察从烦恼与痛苦中解脱之道
每个人自己的实修之路,其实就是解脱之道的一种。
深入体会人们内心的各种执着,看清了执着的根源,也就看到了解脱之道。
暂时放下执着的方法与彻底放下执着的方法相结合,对症下药,就可以从烦恼痛苦中解脱。
以上所说的这些步骤和具体内容,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一些调整,如果能够省去这些繁杂的步骤,当下直接明见自心本性,那就更好了。
(待续)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作者:明空如月(公众号 明空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