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原创作品专栏>美文欣赏>

人生哲理感悟美文:父母的人格,就是孩子的教养(2)

邱惠分享

  3

  所有的教育,都发生在亲子的心照不宣之间

  我一个朋友的老公开了一家营销公司,在国内具有不小的影响力,但当我第一次见她老公的时候,对他满身的书生气感到疑惑:这样一个满口之乎者也的人,能在客户那里获得信任和好评吗?

  然而,在随后与朋友的交谈中,通过两件事情,我就找到了答案。

  一次是过年前,我约朋友出来见面,她却说自己作为家庭财务大臣,年底有几件要事要忙,不能出来见我。

  我说不就是要准备回老家的开销吗?有何紧急的?

  她说,回家的钱不着急,但是给贫困山区孩子的学费一定要趁早寄。

  我这才知道,她老公自开企业以来,一直在资助几个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而且这个事情一直是默默进行,甚至连自家孩子都没有透露过。

  另外一件事情,发生在今年年初,有一次和朋友吃饭,她无意间透露了老公最近的烦恼,一个员工因为工作疏忽,错过了参加一个大客户的竞标,损失了十几万的违约金。

  我想当然的问:你老公会让那个员工赔这个钱吗?那个员工会离职吗?没想到朋友这样回答我:这么多钱,他哪里赔得起啊!也没有离职,如果表现好,明年开春会按照惯例涨工资。

  我顿时目瞪口呆,并为此前自己的狭隘感到惭愧。也因此,我终于搞清楚了她老公为什么会凭借一己之力将公司规模越做越大,因为有他宽厚的人格做奠基。

  而他们的儿子呢?虽然他们都尚年幼,并不知道父亲具体在做什么事情,也极少去父亲公司观摩,然而,就在这潜移默化中,他们便习得了父母的宅心仁厚。

  他儿子与我儿子有过一段同学时光,虽然孩子之间偶有摩擦,但是他儿子的大方却显露无遗。记得有次我儿子放学因为被老师留下而闷闷不乐,他为了帮我儿子转换心情,对他说:我有最新的魔幻车神,明天拿来送给你!

  我儿子立即眼睛一亮,心情开始由阴转晴。又一次,我儿子去他家玩,看到他一堆的好书,就津津有味的看起来,他又不等我儿子开口,就立即大方的说:你喜欢什么书?我可以送给你的!

  这样的爽快和大方,在一个七岁的孩子身上并不多见,这足以见得他已经从父母的影响中,拥有了宽厚和大度的品德。

  4

  我们听了那么多课,看了那么多书,为什么还养不出理想的小孩?

  我一个读者曾给我抱怨:为什么我那么用心的培养孩子,而我的儿子却无论是社交还是学习,都比不上其他的孩子?

  我对他问了两个问题;你是如何用心培养孩子的?你的孩子又有哪些令你不满意的地方?

  她答:我给他报了很多补习班,还给他她报了国学课呢。结果她成绩很一般,人缘还很差。这真是太令我沮丧了。

  对话的一来一回中,我了解到,这个妈妈不仅对孩子,对公婆和老公都有很多的不满意。

  可她浑然不觉,她这些抱怨和不满不仅影响了她的生活质量,还内化到了孩子心里,让孩子的能量和精力也都放在了挑剔和抱怨上面,既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更无法获得好的人缘。

  补习班和国学课有用吗?其实对于性格的塑造来说,父母和家庭才是第一影响来源。父母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以及气度和胸襟,不用言说,已经于日常生活中,渗入到了孩子的身体里,直到构成他们与父母相似的人格。

  人格既以成型,除非孩子在成人后具有超强的觉醒力和改变自我的动力,否则他那些与父母相似的问题将伴随终身,成为一生都无法跳脱的束缚和障碍。

  我特别喜欢的一句话是:养育就是父母的修行。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做好自己本身,让孩子自发去模仿和学习。那个给乘客发耳机的妈妈,即使不给孩子报任何补习班,孩子将来就算不能成就一番大业,也能因为有良好的品德而收获幸福的人生。

  那个一脚将微微踢飞的母亲,即使倾家荡产去找教育资源培养孩子,孩子也很难逃脱她的影响,成为一个对世界有爱,善于处理同伴关系,并具有宽厚品德的人。

  而我的朋友一家,从没要求过孩子一定要分享,但孩子却自发从父母的言行中获得了仁善的讯息,并据为己用。

  因此,所谓教养,并非任何正规形式的教育,也不局限在书本和教室里,而是来自父母自身人格的影响力。


  本文作者: 周周,多家媒体签约作者,终身学习的妈妈,擅长亲子教育,婚姻情感的文章。

  微信公众号: 周周的茶话会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一篇:感人的经典文章:9岁男孩帮环卫工妈妈挺举垃圾桶

下一篇:人生感悟:母亲到底是受害者,还是施害者

3859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