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原创作品专栏>故事创作>

生活散文:唉,你丢了好多古董!(2)(2)

晓晴分享

  10.木甑

  当木甑出现在灶头的时候,往往是有重大事情来了。

  例如红白喜事,一下子有数十张嘴一百多张嘴在一起吃饭了,普通的锅子蒸不下了,就得用木甑。

  又比如粮食丰收,多到吃不了了,就可以匀出一部分来酿酒。酿酒之前先得把粮食蒸熟。

  我见得最多的木甑上灶是因为要过年了,要踹糍粑了,要蒸年粑了。尤其是要踹糍粑了,半个月之前就开始张罗,用长粒的糯米还是圆粒的糯米,也值得婆婆妈妈讨论好几天;选定了,还要择米,就是把糯米里的粘米一颗颗地剔除掉,这一择也得好几天;然后是洗糯米,跟着通宵晾糯米;最后才是上甑蒸糯米。踹糍粑的糯米不能像平时吃糯米饭那般,软糯,要越犟越好!

  木甑顶上的水蒸气由盛转小,意味着木甑内糯米熟了。还不够,铲一小碗出来,让在场的孩子尝尝,确确实实熟了,才赶紧捧出去,送到舂碓的地方,接着就该踹糍粑了!

  小时候,最喜欢候在灶火旁,等糯米熟了,奶奶铲一小碗给我尝尝。碗里事先已经放了红砂糖,那糯米是热乎乎地甜!

  11.牛轭头

  我曾经是个放牛娃,跟牛打过一阵子交道,所以熟悉牛轭头是干什么的。

  牛轭头是个略大于90度的弯角农具,有一段木头火烤而成的,也有两根木头交叉成榫卯结构做成的,更有天然的90度弯木头直接做成的。它的两端可以栓绳子或者链子,跟犁耙耖子构成一体。

  犁田耙土耖地的动力当然来源于耕牛。牛轭头就架在牛脖颈的上方,牛朝前走,带着牛轭头走,牛轭头和链条绳索一起拖着犁耙耖子走,耕田的动作就是这样一步步达成的。

  牛轭头是坚实的木头做的,涂过桐油,不仅有韧性,也不会遭虫蛀。牛轭头的內弯和耕牛的脖颈摩擦,久而久之,牛脖颈上的赘肉越来越厚实,牛轭头的臂弯也越来越铮亮。

  12.兜羁

  先前,我以为老家人把兜在牛嘴上的半球状的竹笼子叫做“牛兜子”,后来才渐渐明白,应该叫做“牛兜羁”。

  羁这个字,首先认识它是与绊相连的,是为羁绊。它的构字三部分依次是网兜、皮革、马,也就是用皮革做成的套住马嘴的笼子。

  曹植有“白马饰金羁”的名句。饰金羁的白马实在非同常马,那是一位少年英雄的坐骑,少年英雄是谁?可能是汉代名将霍去病,也可能是曹植自喻。

  从曹植的笔下我们更加明白了,羁者,套在马嘴上的笼子也!上图可见者,兜羁,是套在牛嘴上的笼子。牛的命不及马,无皮革更无黄金来装饰。

  为什么要给牛套上兜羁?为的是防备它在耕田犁地的时候偷吃两旁的庄稼苗儿!

  【本文作者:刘鸣飞】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3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