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写不出高分作文差在哪
不少同学想写好作文,也读了好多书,结果依然不奏效。原因在哪呢?
只读不思考效果难保证
有些同学的读书状态有问题。宋朝的朱熹说过,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和口到。
同样在读一本书,如今能做到口到的人非常少,读书的时候是否心到,是非常关键的。
在这样一个崇尚快的时代,很多同学走马观花,一本本来应该细读的书,眼都没到,又怎么能心到呢?
有些同学读书的心态有问题。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人人皆知。
那才是真正的读书的状态。为什么能下笔如有神?
第一是读的书多,第二是经常读,要把书读“破”。
就像传说中孔子的韦编三绝,孔子晚年回到鲁国的时候,喜欢读《易经》,读得非常勤奋,把捆扎竹木简的熟牛皮都翻断了。
三国志当中也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句子。
如果能够经常温习所读过的书,时间宽裕的情况下,把一本值得读的书读熟读透,写作真的不是问题。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好书不能只读一遍
可是当今的时代,新书层出不穷,学习任务又非常的繁重,想读书吧,时间真的成问题。
所以很多时候是粗粗的翻过,有些书能够认真的读一遍,已经不错了。
读和写要结合
小学老师通常会布置大家写读后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出发点,但好多同学却不能够认真的对待,不去读相关的著作,只是从网上匆匆的找一篇抄来充数。
其实这边是浪费了学习的机会,小学的时候时间相对宽裕,家长们一定要让孩子在这个时候把该读的书尽量多读一些。
否则初中会慌不择路,高中会兵荒马乱。
不要太关注初中头两作文的分数
学习语文,首先要有本事解决分数的问题。不能提升分数的语文课,应当受到质疑。
学习一定是进步的,分数必须是上升的,但有些情况,分数是螺旋上升的。
比如从小学进入初中,由于写作的状况和作文规则没有磨合好,很多孩子在初一和初二上学期会出现分数下降的现象。
这仅仅是作文分数的下降,而不是写作水平的下降。
作文分数低,很多时候是老师们按照写作的标准来评价孩子,那些不够中规中矩的作文,经常会受到打压。
水平固然重要,对游戏规则的掌握,更不可忽视。
因为这样的原因,很多同学是从初二下学期或者初三的时候作文才成熟的,分数也开始稳定在中高分。
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写作水平的提高,却是分数的胜利,是考试技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