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孕育百科>产后恢复>坐月子>

坐月子能刷牙吗

映芳分享

  按照老一辈人的思想都说是坐月子不能洗澡,不能洗头,也不能刷牙,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受不了一个月不刷牙。那么你知道坐月子能刷牙吗?现在,学习啦小编来告诉你坐月子可不可以刷牙。

  坐月子能刷牙吗

  民间有产妇做月子期间不能刷牙之说法,认为在产后1个月内刷牙,将来会得牙痛病,并会使牙齿早日脱落。其实,这种说法毫无科学根据,如月子中不坚持刷牙、漱口,会对母婴健康都带来危害。

  在健康人的口腔内,寄生细菌的种类和数量是很惊人的。常见的细菌有乳酸杆菌、链球菌、白色念珠菌,还有多种病毒。产妇的机体抵抗力较正常人低下,需经过一段时间方可复原。这种状态有利于口腔及机体内其他部位的细菌或病毒生长繁殖而易导致感染。

  产妇由于在分娩后需要补充营养,因而甜食比平时吃得多,面食、糖果也较平时增多,食物及残渣留在牙缝里和停留在口腔内的机会多,更会促进细菌或病毒的生长繁殖。这样牙齿就可能被腐蚀、蛀坏,造成牙髓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另外,口腔内的细菌或病毒还可通过衄行传播,引起急性乳腺炎、子宫内膜炎,甚则盆腔炎等。母亲大多有亲吻婴儿的习惯,这样很容易将口腔中的细菌或病毒通过接触传播到婴儿口中,引起婴儿口腔感染或全身疾病。当然,产妇因为产后体质虚弱、牙龈娇嫩,要选择合适的牙刷牙膏和讲究刷牙的方法。

  最好选用三排毛牙刷,这种牙刷刷头小,刷毛质地柔软,轻便灵活,使用时不会伤害牙龈。牙膏要选用刺激性小的普通牙膏,如无口腔疾病一般不宜用药物牙膏。为避免冷水刺激,产妇应当用温水刷牙、漱口。刷牙时动作要轻柔,宜采用“竖刷法”,因为横刷会挫伤牙龈,磨损牙齿。里外牙缝都要刷到。此外,每次进食之后都要漱口,以保持口腔卫生,减少母子的传染病。

  坐月子产妇正确刷牙的方法

  中医学主张产后三天内宜用指刷。方法是:将右手食指洗净,用干净纱布裹缠食指,再将牙膏挤于指上,犹如使用牙刷来回上下揩拭,然后用食指按摩牙龈数遍。指刷有活血通络、牢固牙齿的作用,如能长期使用指刷,则能治疗牙龈炎、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口腔疾患。产妇如素有牙疾者,应当多以指刷为佳。

  漱口有盐漱、含漱、药液漱。盐漱是指每天早晨把约3克盐放进口中,用温水含之,使盐慢慢溶化,并反复漱口冲洗牙齿。这样做,可使牙齿牢固,避免松动。含漱是指每次饭后用温水漱口几遍,清除食物残渣。

  药液漱口是将中草药水煎或水浸泡后用药液水漱口。用药液漱口要根据产妇的不同需求,进行选择使用。比如产后患风火牙痛、舌苔白腻不思饮食者宜用白茫6克、甘草3克,以沸水浸泡或稍微煎煮待温去渣来含漱,此药液有祛风止痛、健胃、防风寒之功效。又如用陈皮6克、细辛1克,用沸水浸泡,待温去渣含漱,能治口臭、牙龈肿痛等。

  产妇只有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保护好自己的牙齿。

  坐月子几天可以刷牙

  妊娠期牙龈炎是许多女性怀孕时的多发病。这是由于女性在怀孕后,体内雌、孕激素突然增多,导致牙龈肿胀,再加上口腔内原有的细菌、食物残渣等,就会进一步刺激牙龈,容易出血并发炎。由于时间特殊,这个病被称为“妊娠期牙龈炎”。

  妊娠期牙龈炎的患者,往往刷牙会出血、口臭等,部分患者还会持续牙痛。临床上,妊娠期牙龈炎一般多见于妊娠期头三个月和妊娠期最后三个月。

  妊娠期前三个月,孕妇体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明显增加,这时的妊娠期牙龈炎最为严重。而孕期最后三个月时,孕妇的黄体酮激素的水平达到最高,也容易得妊娠期牙龈炎。

  是不是妊娠期牙龈炎只有孕妇会得呢?其实生了孩子后的产妇,也是妊娠期牙龈炎的高发人群。

  民间有种说法——月子里不能刷牙,牙齿会酸痛、松动。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恰恰是因为产妇在坐月子期间没有做好牙齿的清洁,得了妊娠期牙龈炎进而使牙齿酸痛、松动了。

  产妇分娩时,体力消耗过大,抵抗力降低,容易被病菌入侵身体致病。同时,高出正常值的激素水平等各项指标往往要分娩后慢慢恢复。所以,坐月子期间产妇千万不要偷懒不刷牙。

  为避免药物对胎儿生长、婴儿哺乳的影响,医生在用药时十分局限,对疾病的治疗很不利。因此,建议孕妇在孕期要注意口腔卫生,勤刷牙、多漱口;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多喝牛奶补充钙质;出血严重时,可适当补充铁剂,预防贫血。同时,产后坐月子期间也不要吃含糖量很高的食物。

猜你喜欢:

1.产妇为什么需要坐月子

2.坐月子上火口臭怎么办

3.去医院探望孕妇送什么

4.夏天坐月子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