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尿药的不良反应
利尿药是通过促进体内的电解质和水分的排出,而增加尿量的一大类药物,那么利尿药的不良反应是什么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利尿药的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利尿药的不良反应
1.电解质紊乱
低钾、低钠、低氯、低钙、低镁是伴随着利尿剂的利尿作用的常见副作用,在大剂量、长疗程、应用襻利尿剂的情况下尤其容易发生,且低钾和低钠血症最常见。低钾血症可以引起乏力、心律失常、肠蠕动紊乱(甚至肠麻痹)、洋地黄过量;低钠血症引起倦怠、嗜睡、烦躁甚至昏迷;低钙血症引起心律失常、肌肉痉挛、抽搐等;低镁血症引起心律失常。
2.体位性低血压或血压下降
利尿剂引起血压的变化常见于老年人、血容量不足、同时应用扩血管药物或大剂量静脉应用襻利尿剂的情况下。在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利尿剂情况下加用ACEI时,为避免首剂低血压的发生,需要从小剂量开始,必要时在停用利尿剂1~2天后加用ACEI。
3.血尿酸升高、痛风
是大剂量长期应用利尿剂的不良反应。在心力衰竭患者比较常见。应定期测定血尿酸水平,必要时加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呤醇。
4.糖耐量减低
也是大剂量长期应用利尿剂的不良反应。应尽量减少用药剂量以避免之,对于剂量不能降低的患者,应注意适当减轻体重、增加活动量。
5.脂质代谢紊乱
为大剂量长期应用利尿剂的不良反应。表现为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升高,必要时采用调脂药物治疗。
6.氮质血症
常见于药物引起循环血容量不足的情况下,如大剂量使用利尿剂、或与其它扩血管药物合用时。在心力衰竭患者,与利尿剂有关的氮质血症比较常见,治疗的方法包括适当减少利尿剂或ACEI的剂量,必要时适当扩容。
利尿药的服用方法
应从小剂量开始服用:
除治疗急症外,多数利尿药首次服用通常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逐步加至治疗量,以减少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应在每天早晨口服:
大多数利尿药为每天口服一次,应当安排在早晨口服。一方面由于药物口服后1-2小时发挥疗效,6-12小时达到高峰,持续时间约16-18小时。患者早晨服药后白天尿量增加方便排泄,夜间药效消失利于睡眠。另一方面与服用每日一次的降压药相同,因人体血压每天的高峰期在白天,而利尿药一般都有降压作用,早晨服药既利于发挥降压疗效,又可防止夜间血压过低。
宜在饭后服用:
多数利尿药可引起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饭后或进食时服用不仅可减少胃肠道反应,还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长期服用不宜突然停服:
口服利尿药治疗慢性疾病有时需长期服用,小剂量的利尿药与降压药合用治疗高血压病也需要长期口服。患者在停药时应逐渐减量,突然停服不仅可能使疾病“反跳”,还可能引起钠、氯及水的潴留。
长期服用需调血钾:
由于利尿药作用机理不同,有的为排钾利尿药(如氢氯噻嗪),有的为留钾利尿药(如螺内酯、氨苯喋啶)。患者血钾过低或过高,可导致心律失常、肝昏迷等症。所以长期服用排钾利尿药需适当补钾盐,如多吃柑橘类高钾食品或口服氯化钾,也可将排钾利尿药和留钾利尿药小剂量联合用药。
警惕药物不良反应:
利尿药的主要不良反应是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也可直接损害肝脏。因此如使用不当可出现血容量不足、低钠、低钾、低氯、低钙、低磷、低镁及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等。此外,各种利尿药尚有各自不同的不良反应:如听力减退、高尿酸血症、肾石症、肾功能减退和渗透性肾病等。特别是老年人、孕妇、哺乳妇女、糖尿病、痛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剂量和用法,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2.吃利尿药的副作用
3.利尿剂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