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医学常识>用药指导>用药安全>

噻嗪类利尿药会产生的不良反应

崇基分享

  大家知道噻嗪类利尿药是一种降压药,可单独用于治疗早期高血压。知道服用噻嗪类利尿药会产生哪些不良反应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噻嗪类利尿药的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噻嗪类利尿药的不良反应

  服用噻嗪类利尿药有一些不良反应,大致如下:

  ①低钠血症、低氯血症和低钾血症性碱血症:尤其以低钾血症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预防可采取间歇疗法或与留钾利尿药合用,或及时补充钾盐。

  ②高血糖症:长期服用可致糖耐量降低,血糖升高,停药即可恢复。糖尿病患者服用会使血糖增加,但不严重,因此,糖尿病患者并不绝对禁用该类药。

  ③高尿酸血症:噻嗪类药能干扰尿酸由肾小管排出,使血中尿酸水平升高,对痛风患者可加重病情。

  ④氮质血症:由于噻嗪类药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血容量,加重氮质血症,对于肾功能严重损害者,会诱发肾衰竭

  ⑤升高血氨:该类药有弱的抑制碳酸酐酶的作用,长期应用会导致血氨升高。对肝功能严重损害者,有诱发肝功能异常的危险。

  ⑥高脂血症:可使血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⑦过敏反应:如光敏性皮炎、血小板减少及坏死性脉管炎等。

  噻嗪类利尿药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临床上常用的噻嗪类利尿药分为两种类型:噻嗪型和噻嗪样利尿药。前者包括氢氯噻嗪、苄氟噻嗪等;后者包括吲达帕胺、氯噻酮等。药代动力学:氢氯噻嗪的生物利用度为60%~70%,持续时间为16~24h,95%经肾脏排泄,清除半衰期9~10h;苄氟噻嗪的生物利用度为90%,持续时间12~18h,30%经肾脏排泄,清除半衰期9h;氯噻酮的生物利用度为65%,持续时间48~72h,65%经肾脏排泄,清除半衰期50~60h;吲达帕胺的生物利用度为93%,持续时间24h,经肝脏代谢,清除半衰期18h。

  噻嗪类利尿药的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噻嗪类能增强NaCl和水的排出,产生温和持久的利尿作用,但长期服用可导致低血钾,噻嗪类药物的作用依赖于前列腺素的产生,其作用效果也可被非甾体类抗炎药所抑制。

  2、抗利尿作用:噻嗪类利尿药能明显减少尿崩症患者的尿量及口渴症状,主要因排Na使血浆渗透压降低而减轻口渴感。其抗利尿机制不明确,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3、降压作用:噻嗪类利尿药是常用的降压药,用药早期通过利尿、血容量减少而降压,长期用药则通过扩张外周血管而起到降压作用。

  噻嗪类利尿药的临床应用

  1水肿: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对轻、中度心源性水肿疗效较好,是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主要治疗药物之一。对肾性水肿的疗效与肾功能损伤程度有关,受损较轻者效果较好,肝性水肿在应用本类药物时应预防低血钾诱发肝性昏迷。

  2 高血压病:本类药物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药物之一,多与其他降压类药物合用,可减少后者的剂量,降低副作用。

  3 其他:可用于肾性尿崩症及加压素无效的垂体性尿崩症。也可用于高尿钙伴有肾结石者,通过抑制高尿钙从而抑制肾结石的形成。

  噻嗪类利尿药的基本内容

  ①低钠血症、低氯血症和低钾血症性碱血症:尤其以低钾血症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预防可采取间歇疗法或与留钾利尿药合用,或及时补充钾盐。

  ②高血糖症:长期服用可致糖耐量降低,血糖升高,停药即可恢复。糖尿病患者服用会使血糖增加,但不严重,因此,糖尿病患者并不绝对禁用该类药。

  ③高尿酸血症:噻嗪类药能干扰尿酸由肾小管排出,使血中尿酸水平升高,对痛风患者可加重病情。

  ④氮质血症:由于噻嗪类药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血容量,加重氮质血症,对于肾功能严重损害者,会诱发肾衰竭。

  ⑤升高血氨:该类药有弱的抑制碳酸酐酶的作用,长期应用会导致血氨升高。对肝功能严重损害者,有诱发肝功能异常的危险。

  ⑥高脂血症:可使血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⑦过敏反应:如光敏性皮炎、血小板减少及坏死性脉管炎等。

  噻嗪类包括氯噻嗪、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环戊噻嗪、苄氟噻嗪及氯噻酮等。这类药物能抑制肾曲小管髓襻升支皮质部和远曲小管前段对NaKCl及水的排出。毒性较低,用药过量或久用可引起剂量依赖性药理性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有:1、离子紊乱 2、高尿酸血症 3、高血糖症等。

  噻嗪类利尿药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噻嗪类药物作用于髓袢升枝粗段皮质部(远曲小管开始部位)抑制NaCl的再吸收,此段排Na+量达原尿Na+的10%~15%,尿中除含较多的Cl-及Na+外,还含K+.长期服用可致低血钾、低血镁。本类药物具有碘酰胺基的结构,对碳酸酐酶有轻度抑制作用,所以也略增加HCO3-的排泄。

  2.抗尿崩症作用噻嗪类利尿药能明显减少尿崩症患者的尿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主要用于肾性尿崩症及加压素无效的垂体性尿崩症。其机制与噻嗪类对磷酸二酯酶的抑制作用有关,因此增加远曲小管及集合管细胞内cAMP的含量,后者能提高远曲小管对水的通透性。同时因增加NaCl的排出、造成负盐平衡,导致血浆渗透压的降低,减轻口渴感和减少饮水量,也使胞外容量减少和导致尿量减少。

  3.降压作用它们是重要的抗高血压药物。


猜你感兴趣

1.高血压用药知识大全

2.利尿剂的副作用

3.血压低压高的原因及预防治疗

4.最新的心衰治疗方法

5.高血压的原因及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