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养生知识>四季养生>秋季养生>

秋季养生饮食原则简单又实用

慧媛分享

  天气干燥,秋季养生饮食首先要多喝水,粥、汤这些温食也要适当食用,秋季是一个养生的好时节,那么在秋季养生的时候很多人会问了饮食上会有哪些原则,以下是小编推荐秋季养生饮食原则知识,欢迎阅读!

  秋季养生饮食原则

  1、多喝水

  秋季天气非常干燥,多喝水不仅可以起到滋阴润肺的功效,同时可以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在秋季喝水不仅有排毒的作用,同时可以预防高血压。现在普遍人为的每天2000毫升饮水量,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量级,多喝亦不利健康。而且我们在吃饭的时候也会摄入一定的水分,所以也不必苛求特意饮用过量的水。

  当你口渴的时候,就表示你的身体已经严重的缺水了,那是身体像你发出的警告信号。所以,在不渴的时候就要适当的喝水补充水分啦。虽说补充水分很重要,但是一次喝太多,不但不利于吸收,反而会导致水中毒。所以,最好分次饮用,一次不要超过250毫升。

  2、多喝粥

  初秋时节,仍然是湿热交蒸,以致脾胃内虚,抵抗力下降,这时若能吃些温食,特别是食用粳米粥或糯米粥,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功能。《本草经疏》誉粳米为“五谷之长,人相须赖以为命者也”。《随息居饮食谱》谓:“粳米甘平,宜煮粥食,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贫人患虚症,以浓米饮代参汤。病人、产妇粥养最宜。

  粥是此时调节脾胃最好的饮食,秋天的早晨喝碗粥,既可泻秋凉,又能防秋燥。同时,感冒时也建议多喝热粥,因为喝粥有助人体发汗、散热、祛风寒,能够有效促进感冒的治愈。同时,大部分人在感冒后会胃口变差、没有食欲且肠胃消化系统处于欠佳状态,而喝粥可以促进肠胃的吸收。此外,有些药对肠胃的刺激比较大,喝粥可以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3、多喝汤

  在我们所吃的各种食物中,汤是一种营养丰富又最容易消化的食物。经科学调查表明,在6万多接受营养普查的人中,那些营养良好的人,正是经常喝汤的人。因此,喝汤一种极佳的食疗方法。各种煲汤营养都极为丰富,并且易于消化吸收。多喝汤对调节口味,补充津液,增强体质都非常有利,尤其在秋燥的季节。

  健康喝汤,做法很重要。不少人对熬汤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觉得煮得越久,食材里的营养物质就越容易溶解到汤里。实际上,在食材允许的情况下,熬汤的时间一定要尽可能短,否则容易破坏食物中的氨基酸类物质,使嘌呤含量增高,营养成分流失。鱼汤的最佳熬制时间在1小时左右,鸡汤、排骨汤一般在1至2小时左右,在汤中加蔬菜应随放随吃,以减少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的损失,且水面要没过蔬菜,以和空气隔离,从而减少营养损失。

  4、多吃蜜

  秋季养生要防燥。蜂蜜具有润肺止咳、养颜、通便等作用,这个时候吃最合适了。自古以来蜂蜜就是一种纯天然的营养保健品,它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以及多种酶类、有机酸、芳香物质、挥发油、色素等。《本草纲目》中说:”蜂蜜甘平无毒,主治心腹邪气,诸惊痫痉,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合百药。久服强智轻身,不饥不老,延年益寿。“

  大家常用的冲水方法,一般是用温开水冲蜂蜜,很多朋友着急没用耐心,所以总会在水刚开的时候就加入蜂蜜,这样是很破坏里面的营养。应该尽量用温水冲,才不会破坏里面的能量。在平常饮用的果汁,或者奶里面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蜂蜜。充分的搅匀,这就是很有营养的一般蜂蜜果汁了。水果里面还有蜂蜜的甜蜜,很多朋友会喜欢这种味道。

  5、多吃鱼

  秋天是需要进补的季节,但很多人都害怕大量进补导致肥胖,不妨吃点鱼肉,鱼肉脂肪含量低,其中的脂肪酸被证实有降糖、护心和防癌的作用。鱼是很滋补的食物,大家在秋季不妨多吃这些鱼来进补。

  秋季补血养肝非常适合吃带鱼。血不足的人在秋季可多吃青鱼。气血不足的人,特别是女性不妨在秋季多吃鲤鱼,但对于有发肤病的患者则不适合哦!泥鳅有很好的补血养肝功效,可令皮肤更滋润更有弹性,泥鳅还可帮助提高抗能力,大家可不要错过哦!

  6、多喝茶

  秋季是干燥的季节,人体的多个部位容易出现不适,适当地喝一些养生茶,可以补充身体缺失的水分,调节干湿平衡,防止出现问题,达到养生的目的。此时,以饮用乌龙茶一类的青茶为好,此茶性味介于红、绿之间,不寒不热,既能消除余热又能恢复津液。

  菊花茶是秋季饮茶非常好的选择之一,可以起到清肺去火的效果。菊花茶还可以滋补肝肾之阴,清肝明目,治疗头痛、眼痛、眼花等症状。秋冬时节人体生理功能减退,阳气减弱,对能量与营养要求较高。在秋季泡上一杯暖暖的红茶,不但可以暖身体,还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7、多吃果

  民间有句俗语叫做”秋瓜坏肚“,一些美味的瓜类多属阴寒性质,吃多了会损伤脾胃,因此要适可而止。但一些”果类“却可以多吃。梨可润肺,能够消痰止咳,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苹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钾,不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还可止泻。龙眼有滋补、强壮、安神、补血等作用,对夜间失眠的老人尤为适宜。

  眼下正是葡萄大量上市的季节,葡萄除营养丰富、酸甜可口外,还能帮助机体排毒,解内热。中医认为葡萄可以益气补血、生津止渴、健脾利尿。但要提醒的是,葡萄性偏凉,胃寒的人一次不要吃太多。

  秋季养生小常识

  1、少吃辛辣油炸食物

  秋天气候干燥,极易引起上火,所以,人们在日常饮食中,应多吃一些清热润燥的食物,如雪梨、冬瓜、萝卜、茄子、绿叶菜、苹果、香蕉等。并且要尽量少吃辛辣油炸食物,如炸鸡腿、炸薯条、火锅、麻辣烫、茴香、八角等食物或香料。

  2、忌过量饮食,防止多余热量产生

  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食物丰富,一般人往往都会进食过多。造成摄入热量过剩,进而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使人发胖,我们俗称“长秋膘”。

  其实,这样的饮食方式是绝对不可取的,过多的食物摄入不但会造成脂肪囤积,还会给脾胃带来严重负荷,阻碍消化系统运作,最终导致各类健康问题。

  3、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衣

  秋季昼夜温差大,从健康的角度来说,不宜因贪凉而脱得一丝不挂或衣着过于单薄。由于夏季营养流失较大,所以身体会变得脆弱。如果这时,不注意做好保暖工作的话,随时都可能引发某种潜在疾病。尤其是女性朋友,秋季保暖工作格外重要,万不可拿健康换风度,等到周身病痛时方才后悔!

  4、注意加强锻炼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养生的季节,由于气温逐渐下降,秋高气爽,故而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的最佳时期。建议你可以选择一些喜爱的运动来健身,如晨跑、散步、爬山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但需要注意的是,秋季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为细菌和病毒提供了良好的滋生、传播环境,它们会充斥在整个空气中。所以,在进行户外活动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细菌或病毒进入口腔内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呼吸道疾病。

  5、及时补水,防止秋燥

  秋天气候干燥,因而皮肤水分蒸发快,容易造成皮肤干裂、皱纹增多、咽喉燥痛、大便干结等症状,因此秋天预防秋燥是重要的保健原则。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重视补充机体水分,避免过劳和剧烈运动使津气液耗损。

  除此之外,为了防止皮肤干燥你还可涂擦一些护肤霜。但应注意口唇干裂时不可擦甘油,更不可用舌经常舔嘴唇,以免口唇干燥皲裂情况加重。

  秋季养生保健方法

  1、秋季养生重养肺

  秋季养生注重养肺,饮食上更是要注重滋阴润肺。因为中医上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气候干燥、水分缺乏,最易伤肺,因此秋季养生最重养肺。

  秋季养肺要常喝热水,可以滋润肺脏,缓解秋季干燥天气带来的不适,保持肺部的正常湿润度。另外,秋季养肺还应多吃润肺的食物,梨、蜂蜜、莲子、银耳等都有很好的润肺的功效。

  2、为防秋燥多食水果

  秋燥是秋季常有的症状,人们总是感觉口鼻、咽喉干燥,嘴唇也常常干裂,这是由秋季的干燥气候引起的。而水分颇多的水果对于防止秋燥有很好的效果,可以多食橙子、柠檬和梨等,同时保持愉悦的心情也是十分重要的。

  3、秋冻要合理

  秋季刚来的时候,夏季的余热还没有完全退去,不过日夜温差大,很多人会立即加衣服。其实,马上添衣是不适当的,因为秋天的微寒可以刺激人的大脑,增强机体的耐寒能力,为冬季的来临做好准备。当然,老人和孩子还是需要注意保暖的,不能冻得瑟瑟发抖。因此,秋季养生虽然要秋冻,但是秋冻也是要合理才行的。

  4、贴秋膘要适度

  由于夏季的气候炎热,很多人在夏季都吃不好,就想着在凉凉的秋季补回来,多吃点好东西,长长秋膘。不过,如今人们的饮食热量普遍偏高,还有很多人的体重本身就超标了,因此在秋季并不适合大吃大喝,通过吃肉来贴秋膘,这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是很不利的。秋季贴秋膘要适度,要根据个人的情况来处理。

  5、早睡早起身体好

  一直提倡早睡早起,秋季当然也是不会例外的。早睡有利于收藏阴精,而早起有利于阳气的舒达。秋季早睡早起还能有助于预防血栓的形成,有利于预防脑血管疾病。

猜你感兴趣

1.秋季养生合理膳食

2.秋季养生食物以及注意事项

3.秋季养生食谱

4.秋季养生食谱

5.秋季养生应该吃什么

6.秋季养生有哪些原则

7.秋季膳食养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