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能防寒的小方法有哪些
冬天天气寒冷,要学会防寒保暖是非常有必要的,怎么做好防寒冷的工作呢?下面是的冬季能防寒的小方法,欢迎阅读。
冬季能防寒的小方法
1.多“点”水
冬天气候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冬天虽然排汗排尿减少,但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正常运作依然需要水分滋养。
方法:每日饮水量应不少于2000~3000毫升。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2.防“点”病
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发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应留意防寒保暖。而为了保暖,开窗换气的时间又比较少,空气流通不够,如此就为各种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条件。同时,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冬季的空气都不够湿润,鼻腔干燥也会给细菌留下更多可乘之机。
方法: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
3.出“点”汗
户外活动可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适当动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健体。
方法:锻炼也要根据个人体质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杜绝打球、登山等剧烈运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应选择日照充足的时候运动,避免受寒,防止诱发疾病急性发作。老年人更应注意保暖,避免过早起床锻炼,以防脑供血不足诱发中风。
4.调“点”神
一入冬就觉得没精神、烦躁不安,还会感到压力大。这是冬季抑郁的症状,俗称“冬季心理流感”。
方法: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一些诸如慢跑、滑冰、跳舞和打球等强度不等的体育活动,这些都是消除烦闷、调养精神的良药。
5.早“点”睡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有句俗语:春困秋乏夏打盹儿,睡不醒的冬仨月。中医讲究春发夏长秋收冬藏,冬天是养精蓄锐的季节。
方法:冬季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益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养生方法
1、 正确泡脚
脚底是人体血气循环的末端,如果血气不足,抵御力就不足,寒气就容易借机入侵。热水泡脚正好送来温热之力,能促进血液循环,驱赶寒气。但是,泡脚不是简单地洗脚,而是用一个高一些的木桶,泡到离膝盖不远的位置,这是因为人体的很多重要的穴位都在这一段儿,泡脚就是同时疏通这些经脉。
2、适当补充营养素
适当补充营养素,推荐维生素E和维生素C,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维生素B族促进代谢;铁和锌,可改善贫血并提高代谢率。每天或每两天吃一粒复合营养素也有帮助,注意一定要吃饭刚结束时服用,以保证吸收率。
3、注意饮食
怕冷的人还要加强饮食调理,提高御寒能力。羊肉、牛肉、鸡肉、鹌鹑、胡萝卜、大蒜、韮菜、辣椒、生姜、香菜、洋葱、花椒、山药、核桃、龙眼、荔枝等食品都属于“温性食物”,它们能促进身体多产热。日本医学家认为,要使人健壮,抵御严寒,最好能多吃些连根带皮的蔬菜,如胡萝卜、山芋、土豆、生姜等,和肉类一起炖熟,连汤服用,可以改善体质。
4、早起床,适当运动
很多人在闲着的时候就喜欢睡懒觉。实际上,若能在周末或节假日一早起床,在太阳升起时进行运动,会有助于体内阳气的提升。不但四肢冰凉的问题能得以解决,身体的各个脏腑功能如气血流动、脾胃运化等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户外防寒方法
1、带足防寒用品,并带足防冻药品,如防冻膏、医用酒精等。
2、注意着装保暖。衣服要扎紧袖口、裤口,扣上领口,放下帽耳,戴好手套。
3、避免接触导热快的物品。良好的传导体互相接触,如金属与赤手或雪与臀部的接触,可使热量加速丧失,引起局部冻伤。
4、严格选择宿营地。尽量避开泥煤地和沼泽地,无直接雪崩危险,又不受其他影响,不致塌陷。要注意风向,特别是风口,强风常可刮跑帐篷,因此要特别注意。
5、注意改善伙食。多吃含脂肪和维生素丰富的食品,以增强身体对寒冷的抵抗力。即使在断食的情况之下,也应尽量寻找食物代用品,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增强抗寒能力。
6、合理有层次的户外着装。以前介绍过冬季的三层着装法,在雪天同样适用,即排汗层、保暖层和阻绝防护层。简单概括起来就是:排汗层为内衣,选用排汗性能好的;保暖层的抓绒衣不可取代;而阻绝防护层的衣服必须拥有防风性,专业的冲锋衣无可挑剔,其它像呢绒、皮毛或皮革质地的衣服也可视情况考虑。
7、增强自身的防寒能力。为避免被寒冷的气候所伤害,提高自身的产热能力才是最根本的方法,这个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增加机体代谢来实现。值得注意的是,传统观念中的喝酒取暖是不正确的。人之所以在喝酒后感到“发热”,是因为酒精能刺激体表血管,使体表的血液循环增加,此时人体反而在丢失热量。
猜你喜欢:
1.冬季防寒小知识
3.冬季外出如何防寒
上一篇:女人冬季如何养生保健
下一篇:冬季最容易得的疾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