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及改进方法
当前小学生作文的水平令人担忧,存在作文中心不明确、内容假大空、层次条理混乱、错字现象严重等问题。小编在此整理了语文学习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及改进方法
一为什么学生陷入“没东西可写”的困境
为了解本校小学生的写作现状,我针对所在学校的四年级共121名小学生,展开了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调查还显示,作文水平不佳的孩子,也普遍存在着作文为兴趣不高、畏惧写作的问题。学生作文优秀率仅为12%,其中字迹潦草、语句不通、结构混乱、错别字多的作文超过30%。而且大部分作文从结构到内容千篇一律,假话、套话比比皆是,作文状况不尽如人意。
在实际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见到学生怕写作文,教师也怕教作文,为什么会这样呢?为此,我又在自己班上做了深入性调查,发现学生不喜欢作文的主要原因是感到“没东西可写”“不知道怎么写”,这是写作文的最大困难点。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我觉得首先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现在的孩子接触社会、接近大自然、参与实际生活的机会不多,他们一方面在网络科技高速发达的现代社会中,相当多的时间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度过的。另一方面,他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几乎都是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长,许多事情都不需要自己动手就被包办代替了,这就造成他们生活经验的不足。此外,作为学生,他们最主要的活动空间就是家庭和学校,活动空间狭小,这些都会造成他们生活体验的不足、实践经验的缺失,因而一遇到写作便觉得“没东西可写”“没话可说”“写不出来”。学生为了 “交差”,只好搜肠刮肚、东拼西凑地写作,有的学生甚至瞎编乱造、抄袭作假,这就导致学生的假话、空话、套话连篇。可见,写作与生活经验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调动他们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这是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
二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的随意与无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许多教师在语文课改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变化却不大,很多仍处于无序教学或随意教学的状态,作文教学的系统性和层次性都不够。面对小学生作文的现状,教师也叫苦不迭,小学生作文应该写成什么样,评判作文优劣的标准是什么,如何科学地、阶梯式地、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等问题,课标中说得也较笼统,教师们大多只能凭着自己的经验来教作文,致使小学作文教学大多呈现低效和散漫状态,这种现象至今也未能得到有效的改变。
在教学中,我曾就一篇记事作文的写作情况,对我班学生的习作进行了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大多写得都是“公交车上让座”“借橡皮”“借水彩笔”这一类的故事,虽然这类事件也确实符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但是在这些雷同事件中,有不少是他们编造出来的,套上“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即可成文。之后,他们往往还要在结尾处,千篇一律地写上一段浮夸的感受和意义。这样的作文不仅内容存在虚假,而且也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事实上,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更是有增无减,作文与学生的真实世界越来越远,几乎没有表达出学生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作文教学也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写一篇作文通常需要三个环节:第一是写什么?第二是怎么写?第三是写得怎么样?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关注到了第一和第三环节,而忽视了学生们感到最困难的第二环节。在写作之前,教师们往往很耐心地指导学生审题,明确作文内容;在写完之后,教师对全班作文进行详尽讲评,让学生清楚自己的作文“写得怎么样”。而对学生最感困惑的第二环节,教师却缺乏有效的指导。从课堂教学来看,主要表现为作文教学的无系统性和随意性。学生就在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形式下进入写作环节,很快就会陷入混沌,这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一样迷茫。如果此时,教师能在黑暗中指点一二,必将会使学生信心大增,能对学生写作起到有力的引导和支撑作用。
三
点几盏“明灯”,指引学生“怎么写”
(一)作文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经验”上
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是学生听到的、看到的、经历的、想到的,都必须由学生主体接收,然后内化为学生自身所具有的认知、经历与体验,这才称得上是学生的经验。这些学生经验,可以是个人已有的经历,也可以是日常的生活经验,更可以是老师有意识组织实践活动。基于学生经验来写作,可以很大地激发他们写作文的兴趣。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学生经验若是丰富,那么自然就会有表达的欲望,从说话到作文便是很自然的过程。
比如:我们班在一次以“小动物”为主题的习作课中,有的学生说到“养蚕”时,两眼发光,右手高举,有种强烈的倾吐欲望,他们在写作时,也表现得非常流畅与轻松;而另外一部分学生面对这一话题则面无表情、缄默不语。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前者养过蚕,对此有话要说、有话要写,有一种不吐不快之感,而后者因为没经历过,自然就说不出。由此可见,能否激活学生写作的兴趣,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具有相关的经验。在一次习作题目为《一件有趣的事》的作文教学课上,有的学生一看到题目就若有所思、文思泉涌,而另有一些学生却双眉紧锁,迟迟不能落笔。我询问之下,学生回答:“我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不知道写什么。”听后,我突然灵机一动:“何不把作文教学课改为活动课? ”于是,马上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现场游戏,并且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与感悟。活动结束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快速地写出较为真实、具体的文章。由此可见,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参与实践,积累经验,充实学生写作情感,只有切实经历过某件事,投入过感情,才能在表达的时候流露出真情来。
(二)情境创设有助于学生提取“经验”
写一篇作文,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有实际的经验,这时教师可以根据作文教学的内容,模拟现实生活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引导学生观察、感受、联想、想象,引发头脑中已有的相关生活“经验”,能为写作积累生动的习作素材和情感体验。
特级教师李吉林就特别重视“情境”在教学中的应用。她在《李吉林与情境教育》中指出:“情境根据刺激物对儿童感官或思维活动所引起的不同作用,大致分为实体情境、模拟情境、语表情境、想象情境、推理情境。”在教学中,分角色扮演、音乐背景、语言渲染、课本剧表演等都属于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学生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但这种教学方式,因小学生自制能力比较弱,所以常会有偏离“任务”的现象发生,所以在“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调控课堂秩序,让学生自我约束,并心情舒畅地、积极地参与到“情境”中来。
(三)作文教学的“支架问题”指向梳理“经验”
“支架”原指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用来帮助工人完成伸手不能及的工作,其作用在于“帮助”“协助”,而不是“代替”工人的工作。教学中引入“支架”寓指“教”与“学”的关系,即:教师的“教”只是为学生搭建学习的“支架”,“帮助”“协助”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学生要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主动建构并内化知识和经验,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
在我班的一次作文教学中,尝试用“支架问题”展开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习作3》的作文题是《我的发现》,要求描写自己在生活环境中发现的有趣事物,描写对象既可以写植物,也可以写昆虫。为了能让学生写好作文,我还特意带着孩子们在校园里观察体验了一圈,可回来以后大多数学生仍然觉得这题目太难。观察了那么多植物和昆虫,还是不知道应该怎样选取写作内容,一时举棋不定,难以下笔。我依据这个情景,设计了几个“支架问题”,让学生回答,帮他们整理思路。
1.今天的语文课有哪里不一样?你平时上语文课前是什么心情,现在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来到教学楼下,你发现整个校园变美了,为什么?当时你的心情怎样?
3.你先来到了什么地方,发现了什么有趣的植物(或昆虫)?它是什么样子,什么地方吸引了你,让你产生了怎样联想?(请详细介绍一下。)
4.接着,你又来到了哪里?又发现了什么有趣的植物(或昆虫)?请再介绍一下。
5.在整个校园里,你还看见了别的什么有趣的植物(或昆虫)吗?请总体说说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
最后,经过这样的指导和提示,学生们比较顺利地完成了习作,学到了写作文的方法,这次作文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我们仔细体会上文中的几个“支架问题”,就会发现这些问题具有共同的特点,所有的问题都指向学生最有感触、最有体验的部分,这些问题构成了学生写作的“支架”。这些“支架问题”中隐含了写作方法的指导,写作内容也指向学生的亲身体验。从五个问题的顺序看,它们是按照“观察前的期待—初步观察的感受—细致观察的惊喜—观察后的感慨”的顺序安排的。让学生按这样的顺序的回答问题,就能帮他们整理写作思路。先前学生们觉得写作困难,就是因为他们在观察活动中,接收到了大量的信息,但是信息散乱地存储于脑中。而他们在写作时,处理这么多信息不得方法,思维就显得十分杂乱,造成了无从下笔。现在通过回答问题,帮他们理清了思路,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梳理思绪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也使他们头脑中那些最有体验的信息得到了再现和放大,写起来自然就文思如泉。因为有了问题的牵引,写作的思路也就自然清晰,所有的问题连接在一起就构成了完整的一篇文章。最后在学生完成的作文中,我发现他们写的作文开头、结尾和过渡也十分自然。我能明显地读出学生心理和情感变化的过程,在这一点上“写什么”与“怎么写”就有效地融合起来了。由此看来,这些“支架问题”有效地帮助了学生,为他们的写作指引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