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语文>

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教学教案

燕纯2分享

  我们学会忍受和承担。但我们心中永远有一个不灭的心愿。是雄鹰,要翱翔羽天际!是骏马,要驰骋于疆域!要堂堂正正屹立于天地!努力!坚持!拼搏!成功!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沁园春 长沙》教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语文《沁园春 长沙》教学教案一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词的一些体裁知识,能够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诗歌。(准确把握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节奏等)

  2.过程与方法

  抓住关键词语,梳理思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合作探究把握词作的情感脉络,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学习心系天下的人生大境界。

  【教学重点】

  通过品味关键词语,体悟词中描绘的意象以及形成的独特意境,理解诗歌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

  对于诗词的词语的品味,对词人情感世界的把握。

  【学情分析】

  高中生正是价值观、人生理想的形成期,尤其是相对比较淳朴的上进的学生对毛泽东会十分感兴趣,对人生理想抱负也有自己的思索。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对理想抱负的思索,激发他们了解伟人心灵的兴趣;然后可以通过对于词语的品味,而完成诗词的欣赏。

  【知识链接】

  1.词牌由来: 相传东汉明帝有个女儿名沁水公主,她的园林名沁园。后来沁园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吟咏这件事,“沁园春”词牌由此得名。

  2.写作背景: 本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在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国共合作创造了蓬勃发展的大好革命形势。但是,革命应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途经长沙时,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景,回忆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不禁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词。?本词实际上是毛泽东用词的体例所写的现代诗。

  3.文学常识

  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于宋,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又称为“诗余”。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曲子词_。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成为特定词体格式的标题。词牌决定词的格式,与词的内容无关。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根据字数,词分为_小令__、_中调__、长调_,对应的字数要求分别为__58字以内_、__59—90字_、___91字以上。

  【教学过程】

  以诗导诗

  提问:世界上最长的生命体是什么?

  明确:台湾诗人席慕容的回答:诗是何等奇怪的个体/生下来 就会站起来 走开/薄薄的一页 瘦瘦的几行/不需衣衫 不畏冻饿/就自己奔跑到野外/甚至 只要有几句写到谁的心里去/就可以/从商周到隋唐/一直活到所谓的当代

  2.中国诗歌的发展流变

  诗经-楚辞--古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新诗

  3.词牌《沁园春》解

  龙榆生《唐宋词格律》:又名《寿星明》。格局开张,宜抒壮阔豪迈情感。苏、辛一派最喜用之。一百十四字。如陆游《沁园春 孤鹤归飞》、毛泽东《沁园春 雪》。

  “悲秋情节”的民族文化心理

  秋闱、落叶归根的乡土情节、人生迟暮

  5.生自由读

  6.生读生评

  7.教师范读

  【问题探究】

  1.这首词描绘了几幅画面?可以根据内容给画面各加上小标题吗?

  四幅画面;独立寒秋、

  湘江秋景、

  峥嵘岁月、

  中流击水(小标题概括准确即可)

  2.全词中有几个字可以把这几幅画面串联起来,你认为是哪几个字,并简要口述理由.

  答:“立”——“看”——“怅”——“问”——“忆”——“记”

  前人为何悲秋?毛泽东为何颂秋?

  悲秋:科举秋闱、乡土情结、人生迟暮

  颂秋:少年伟人气象、革命形势

  3.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内在联系?

  答:上阕主要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的深秋景色,面对充满生机之景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侧重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青年的特征:他们以天下为己任,肩荷着历史的重任,主宰着民族的命运,指点着祖国的江山,豪情满怀,壮志凌云。同时,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这一问题,即由革命青年以及站起来的全国人民来主宰这个世界。上阕写景是下阕抒情的基础,下阕抒情则是上阕含蓄情感的直接再现、升华。全词借景抒情,由实到虚,由自然情趣到人生哲理,逐层推进,步步深入。(根据本班学情,适当表达)

  沁园春长沙中的炼字艺术

  福楼拜:有几十个词可以描绘同一情景,但只有一个词最为准确,作家就是要找出那个惟一。

  高中语文《沁园春 长沙》教学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⒈把握新诗与现代诗歌的概念,了解什么叫做意象,初步

  进行诗歌鉴赏。

  ⒉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⒊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⒈研究传统文化与诗歌意象间的关系,进而解读诗歌。

  ⒉反复诵读诗歌,体味诗人蕴涵于作品中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诗人博大的情怀,体会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重点

  难点 理解课文的情景关系,体味词中作者的感情。

  初步认识意象,了解意象在诗歌鉴赏中的地位和作用,鉴赏诗歌。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1、播放多媒体《两只蝴蝶》的FLASH,“秋风起,秋叶落成堆”的小部分精彩片断,提问:你看到里面的景象,感受如何?

  2、“秋”是文人笔下无比丰富的意象,你能联想到有关“秋”的哪些诗句?

  3、导语: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文人常常把“秋”与“悲”“愁”联系在一起,然而,在曾写下“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一代领袖毛泽东的笔下,秋天却换了一番景象,现在,让我们一起随着他的所见所思,去神游一遍湘江与麓山吧!

  二、朗读听读整体感知

  1、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要理解诗,更需要多读,通过读让自己置身于诗的境界中,去领悟诗歌不可言说之美。带着以下任务将本诗自由朗读三遍:配合注释疏通字词;了解诗人写作的大致背景;初步把握情感基调,互相评价朗读效果。

  2、 请一学生朗读本词。出示课件,强调重要的音和词。

  3、 有同学说,由于词境的壮阔,可以见到诗人内心的豪迈。是的,本词的基本基调是豪壮的。因为他写于1925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份?

  三、再读鉴赏

  (一)、用幻灯片提问:①、从以往学词的经验来说,词一般分为上下两片,分别做什么?本词是这样安排的吗?

  ②词的上片写了哪些景物?由哪一个词引领?构成了一个什么画面?请结合景物特点,用自己的语言写一段描绘诗中画面的话。

  ③词的上下片由哪个词引出?引出了一番怎样的情景?

  ④结合上下两片,请说出本词美在何处。

  (二)、解决问题,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一些问题。?

  幻灯片:崇高之美:德·康德——数学的崇高,如高山的体积;力学的崇高,如暴风雨的气势。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础——一件事物较之与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那便是崇高。

  中古·孔子——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唯大,唯尧则之。山河的壮丽,博大,巍峨,使词境宏远、开阔,令人豪气顿生,山河越是壮丽,就越能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

  (三)、深入探讨,思考:这首词不仅景美,而且语言更更美。找出词中的重要名

  词、动词和形容词,分组选点进行分析鉴赏,感受其情景交融的妙处。

  (四)、由学生的回答引出板书:

  看:山红 林染 江碧 舸争 鹰击

  鱼翔 (远近相间 动静结合)

  谁主沉浮?

  忆:风华 意气 挥斥 指点 激扬

  是 粪土 (中流击水 豪情满怀)

  同学少年!

  (五)总结全词,放示范性朗读带

  四、吟诵全诗

  五、?拓展探究

  合作探究:出示曹操《观沧海》全诗,提醒学生背诵。

  提问:与《观沧海》相比,你认为谁的情感更为豪壮、深刻,具有震撼力? 学生活动

  1、学生听音乐看画面各抒己见。

  2、学生结合已学和平时积累的回答,老师稍作提示。如:秋风秋雨愁煞人/自古逢秋悲寂寥/悲哉,秋这为气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高中语文《沁园春 长沙》教学教案三

  教学目标

  1.诵读诗词,初步领会诗词的内容。

  2.抓住词中的关键语句,对诗词的中心思想、写作思路和创作手法作深入思考与分析,读懂诗词的内涵。

  3.品味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

  4.把握词作的情感脉络,感受抒情主人公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

  教学重点

  理解词中的主要意象通过阅读,能够体会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领会词中重要的词句的内涵。

  教学难点

  抓住作者内心的情感,同时把握作者是怎样运用写作手法的,是怎样来体现自己远大的抱负和革命情怀的。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谈起诗歌,人们总喜欢把诗经、楚辞、汉赋相提,唐诗、宋词、元曲并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毛泽东一生酷爱古典诗词,在他一生中,大量阅读古典诗词。毛泽东在打仗时是“用兵真如神”,而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则是“用字真如神”。

  毛泽东用古典诗词形式写现代精神,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他生前同意并公开发表的诗词有39首,其中以“沁园春”为词牌的长调只有两首,一首是我们初中学习的《雪》,另一首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长沙》。长沙是毛泽东革命人生的起点,让我们追寻伟人的闪光足迹,走进伟人的崇高心灵。

  沁园春是词牌名,那么什么是词呢?词是我国诗歌中的一种特殊文学体裁,特点是每首词都有词调,叫词牌,例如本词的词牌叫“沁园春”。词牌与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有些词在词牌下另有标题或小序,表明主题或写作缘由。如本词的“长沙”就是小标题,词又分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沁园春·长沙》属于长调,有114字,分为上下两阕。

  二、初读感知

  (一)教师范读。

  (二)学生齐声朗读,教师指导点拨。反复诵读,助学生渐入佳境。

  (三)词作一般都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这首词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三、解读文本

  (一)思路理清

  1.划分节奏。

  2.学生朗读这首词,找出生字词并解释。

  (二)品析上阕

  1.问:上阕是围绕那个字来描写景色的?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上阕所绘之景。作者是怎么来构画这幅秋景图的?

  “看”字来描写的 (“看”——寒秋景致)

  上阕写景:描绘湘江绚烂的秋景图

  秋景图: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学生讨论这里抓住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为什么说这些词语富有表现力?

  染:用拟人手法,写出秋色之深浓。

  击:显示出雄鹰展翅奋飞,搏击长空之强劲有力。

  翔:突出鱼在清澈见底的水中自由轻快地游动,犹如在天空飞翔。

  (这里不拟定标准答案,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2.请用两个以上的形容词准确概括这幅秋景图的特点。如果要在原文里找出一句话来表达画面特点,是哪一句话?

  色彩绚烂、生机勃勃 “万类霜天竞自由”

  3.词人是从哪些方面、什么角度来描绘绚丽多采的秋景的?

  四个方面:山上、江中、天空、水底

  四个角度:远眺、近观、仰视、俯察

  4.大家都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这幅画中实境的游客,你会有什么感觉?

  进行想像力的训练

  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诗人所描绘的绚丽多彩的秋色图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分为四步:

  (1)勾勒形态:将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的轮廓……勾勒出来。

  (2)染上颜色:把黑白屏变成彩色荧屏,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

  (3)使画面动起来:秋风送爽,吹动满山的枫叶,像熊熊燃烧的烈火;江水流淌,大小各式船只争发;雄鹰在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轻快地嬉戏……

  (4)让画面更细致、逼真,在脑海中来几个特写镜头:船上耀眼的白帆,游鱼的细鳞,水底的沙石……

  描述画面:

  远眺:群山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枫林树林经霜变红,好像被染过一样;

  近观: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

  仰视:雄鹰在广阔的天空里矫健有力地高飞;

  俯察:鱼儿在江中轻快地畅游。

  (宇宙万物都在这深秋时节,争取生存的自由)

  5.作者是什么感觉?置身于这样一种万类多姿竞自由的蓬勃画境里,作者何来“怅”慨?为何会发出“谁主沉浮?”,这一发问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是由于当时革命形势,反动统治对革命进行疯狂的压迫,诗人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慨,显示了青年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宏大胸襟与高远志向。

高中语文《沁园春 长沙》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1.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2.高中必修一语文《沁园春长沙》优质教案范文三篇

3.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案教学设计

4.高一语文课文《沁园春 长沙》教材视频

5.高一语文必修1《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6.高一语文课文《沁园春 长沙》教材视频

7.语文高一课文《沁园春长沙》教学反思

    418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