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考辅导资料>

高考生物大题必背知识点归纳(大全)

艺洁分享

高考生物大题必背知识点:叶绿体呈绿色的椭球形或球形,不需染色,制片后直接观察。线粒体呈无色棒状、圆球状等,用健那绿染成蓝绿色后制片观察等等,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高考生物大题必背知识点归纳(大全),欢迎阅读!

高考生物大题必背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考生物大题必背知识点归纳

1、基因具有双螺旋结构,基因储存的遗传信息指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2、基因可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来控制生物性状

3、产前诊断羊水检查胎心细胞上有关酶的活性

4、基因重组发生在受精过程中吗?

不在,基因重组发生在精子与卵细胞行程过程中,即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及四分体时期

5、激素进入血液后定向运输到靶细胞上,对吗?不对,激素运输至全身各处,但只在靶细胞处发挥作用

6、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哪些?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以及食物网、食物链

7、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本实验的结果是由于单一要证因素引起的

8、目的基因不能直接导入受体细胞来表达,原因是目的基因无复制原点,目的基因无表达所需的启动子

9、以mRNA为材料可得到cDNA,原理是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以合成cDNA(叫做“反转录”)

10、DNA分子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11、DNA分子的三大特性稳定性、多样性、特异性

12、DNA的基本骨架是怎样构成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13、为什么DNA能够进行准确的复制?DNA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能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块;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14、细胞内水分的主要作用是?为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提供液体环境、作为某些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维持细胞的渗透压、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的结构组织

15、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是启动子、插入基因(目的基因)、终止子、抗性基因、复制原点

16、质粒载体作为基因工程的工具,应具备的条件有必须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的酶切分点、必须有自我复制的能力、具有标记基因、分子大小合适、必须是安全的不伤害受体细胞

17、而作为基因表达载体,还需要启动子和终止子

18、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发生在原核生物中

19、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基因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20、密码子与氨基酸之间通过tRNA连接

21、基因突变的内因是什么?DNA分子复制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发生错误,从而造成碱基配列顺序的变化

22、基因突变的五大特点是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少利多害性

2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能遗传给后代吗?属于基因突变的那种类型?原因?能,碱基对的替换;基因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红细胞的结构;是在生殖细胞中DNA复制发生错误,一般传递给子代

24、多巴胺和一氧化氮、乙酰胆碱都可以作为神经递质

25、能够作用于氨键的酶有解旋酶、RNA聚合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键的有DNA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DNA连接酶、限制酶

26、自然条件下,原核生物能发生基因重组吗?一般不能,特殊条件下可以,如肺炎双球菌的转化

27、基因突变的概念: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注意(如果碱基对发生改变,而基因结构为引起改变,即在无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则不属于基因突变)

28、可遗传基因指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即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就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29、在相同时间内,物质扩散进细胞的体积与细胞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细胞运输的效率

30、硝化细胞能将土壤中的NH3氧化成HNO3和HNO2,并利用这两化学反应释放的化学能合成糖类,属于自养型生物

31、丰富度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2、常见的DNA连接酶有E.coli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其中T4DNA连接酶可连接黏性末端和平末端两种

33、生物遗传特点中:可遗传≠可育

34、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种子时一定要是萌发的种子,且二倍体的单倍体加倍时只能处理幼苗,因为单倍体不产生种子

35、花萼、花瓣、花芽都无法进行减数分裂,雌蕊子房的胚珠内与雄蕊的花药内都有减数分裂发生,且前者少后者较多

36、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实细胞内遗传物质储存、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37、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机体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38、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39、动物分层现象是因植物群落的结构组织较复杂

40、A对B敏感,即A与B有相克的作用

41、乳酸菌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接触O2会死亡

42、什么是多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43、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繁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减半的细胞分裂

44、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负责组织细胞的不正常增殖

45、为什么要用Ca2+处理大肠杆菌?未处理的大肠杆菌吸收外源DNA的能力极弱

46、植物筛管细胞可以将光合作用产物运出叶片

47、同种基因在不同细胞内表达出相同结果,原因是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48、Ti质粒可以作为载体,因为Ti质粒上具有T-DNA

49、扦插时常去掉成熟叶片,目的是降低蒸腾作用,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

50、传出神经与效应器的连接部位相当于突触,兴奋在此处单向传递

51、Ti质粒上的T-DNA片段有何特点?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52、细胞分裂、细胞凋亡、细胞分化均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53、真核生物基因由外显子和内含子交替排列组成,转录得到的原始RNA需加工,去掉其中的内含子对应的片段,得到的成熟mRNA完全是外显子(编码蛋白质的序列)所对应的片段

54、细胞传代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会衰老甚至死亡,少数细胞发生癌变,变为不死性细胞

55、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56、秋水仙素作用的部位是幼芽或种子,作用时期为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57、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怎样传导的?产生的局部电流刺激临近的兴奋部位,使之产生同样的电位变化,从而进行传导

58、激素与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即将灭活

59、乳腺细胞有较强的分泌能力,省却了从工程菌中提取时的破壁分离等程序

60、叶绿体中产生的ATP不能运出细胞

61、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者

62、胚胎干细胞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工程上具有发育成任意一种组织细胞的全能性

63、胚胎干细胞在饲养层细胞上,或在添加抑制因子的培养基中,能够维持不划分的状态

64、获能的精子和培养成熟的卵子,在获能溶液或专用的受精溶液中完成受精作用

65、不能对转基因食品掉以轻心的原因:反对“实质性等同”、担心出现滞后效应、担心出现新的过敏源、担心营养成分改变

66、溶酶体的作用:“消化车间”,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67、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

68、正式实验前进行预试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69、获取目的基因后,可以采用PCR技术对该基因进行扩增,原理是DNA半保留复制,扩增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氨基酸序列,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

70、若问该营养剂能量用于呼吸__,只能答呼吸散失

71、年龄结构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72、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73、当实验数据相差较大时,为提高数据的可信性,合理地处理方法是随机取样并重复测定

74、向鱼塘定期投放饲料的理由:能量逐级递减、使鱼类获得较高的能量输入

75、选取果蝇做实验材料的理由:繁殖速度快培养周期短、相对性状明显、成本低便于培养、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

76、检测酶的活性的方法:相同时间内,检测底物的消耗速度或产物的生成速度

77、区别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

78、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排出细胞外或被利用

79、检验转基因抗虫棉是否成功的方法:抗虫接种

80、密码子具有简并性

81、中枢神经系统是脑和脊髓

82、反射完成的两个要点:完整的反射弧、适宜强度的刺激

83、阻碍免疫排斥反应,加入某种调节基因使其导入,抑制抗原决定基因的表达,原理是基因重组

84、胚胎干细胞在进行离体培养和诱导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然后才能进行移植

85、细胞有丝分裂将核DNA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但质DNA会随机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86、细胞内外渗滤压相等有利于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87、隔离指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交流的现象

88、感受器产生的能够传导的兴奋称为神经冲动

89、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90、ES细胞具有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的特点

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有哪些

对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认识不到位

1. 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是C,主要元素是C、H、O、N、S、P, 含量较多的元素主要是C、H、O、N。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O, 其次是C、H、N,而在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其次是O、N、H。

2. 元素的重要作用之一是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S是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之一,Mg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Fe是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之一,N、P是构成DNA、RNA、ATP、[H](NADPH)等物质的重要元素等。

3. 许多元素能够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果植物缺少B元素,植物的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就不能正常进行,植物就会“华而不实”;人体缺I元素,不能正常合成甲状腺激素,易患“大脖子病”;哺乳动物血钙过低或过高,或机体出现抽搐或肌无力等现象。

不能熟练掌握蛋白质的结构、功能

有关蛋白质或氨基酸方面的计算类型比较多,掌握蛋白质分子结构和一些规律性东西是快速准确计算的关键,

具体归纳如下:

①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

②若蛋白质是一条链,则有:肽键数(失水数)=氨基酸数-1

③若蛋白质是由多条链组成则有:肽键数(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④若蛋白质是一个环状结构,则有:肽键数=失水数=氨基酸数

⑤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总和-失去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有时也要考虑因其他化学键的形成而导致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少,如形成二硫键时)。

⑥蛋白质至少含有的氨基和羧基数=肽链数

⑦基因的表达过程中,DNA中的碱基数:RNA中的碱基数: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6:3:1。

对细胞周期概念的实质理解不清楚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裂期,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二是不理解图中不同线段长短或扇形图面积大小所隐含的生物学含义。线段长与短、扇形图面积大小分别表示细胞分裂周期中的间期和分裂期,间期主要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该时期没有染色体出现,分裂期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均分。

理解细胞周期概念时应明确三点:

①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周期性;

②分清细胞周期的起点和终点;

③理解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与分裂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各期在时间、数量等方面的关联性。

其生物学模型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线段描述、表格数据描述、坐标图描述、圆形图描述等。

说明:选择观察细胞周期的材料时最好分裂期较长且整个细胞周期较短的物种。因为各时期的持续时间长短与显微镜视野中相应时期的细胞数目成正相关,所以是分裂期相对越长的细胞,越容易观察各期的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

计算DNA结构中的碱基问题时易出错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核酸中碱基数量计算的基础。根据该原则,可推知以下多条用于碱基计算的规律。

1. 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即A=T,C=G;且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 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的两碱基之和(如A+T或C+G)占全部碱基的比等于其任何一条单链中该种碱基比例的比值,且等于其转录形成的mRNA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3. DNA分子一条链中(A+G)/(C+T)的比值的倒数等于其互补链中该种碱基的比值。

4. DNA分子一条链中(A+T)/(C+G)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5. 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其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C+G)的值不同。

对性别决定认识不清

性别是由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以性染色体决定性别为主要方式。雄性体细胞中有异型的性染色体_Y,雌性体细胞中有同型的性染色体__

对大多数生物来说,性别是由一对性染色体所决定的,性染色体主要有两种类型,即_Y型和ZW型。由_、Y两类性染色体不同的组合形式来决定性别的生物,称_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_Y型的生物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用__表示,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则用_Y表示。由Z、W两类性染色体不同的组合形式来决定性别的生物,称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ZW型的生物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而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则用ZZ表示。

对基因突变与性状的关系模糊不清

亲代DNA上某碱基对发生改变,则其子代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

原因是:

①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

②若该亲代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产生的是一个隐性基因,并将该隐性基因传给子代,而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

③根据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

④性状表现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某些环境条件下,改变了的基因可能并不会在性状上表现出来等。

不能准确判断生物的显性和隐性性状

1. 据子代性状判断:

①不同性状亲代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该性状为显性性状→具有这一性状的亲本为显性纯合子;

②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于的亲本性状→该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都为杂合子。

2. 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①具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具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分离比为9的两性状都为显性。

3. 遗传系谱图中显、隐性判断:

①双亲正常→子代患病→隐性遗传病;

②双亲患病→子代正常→显性遗传病。

4. 若用以上方法无法判断时,可用假设法。在运用假设法判断显隐性性状时,若出现假设与事实相符的情况时,要注意两种性状同时做假设或对同一性状做两种假设,切不可只根据一种假设得出片面的结论。但若假设与事实不相符时,则不必再做另一假设,可予以直接判断。

将生长素分布多少与浓度高低混为一谈

易错分析:一是不能正确分析水平放置的生长幼苗在植株不同部位生长素分布情况,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在下部(近地侧)比上部(远地侧)的分布多。

对于植株的茎来说,这个生长素浓度属于低浓度,能促进生长,因而下面的生长较快,植株的茎就向上弯曲生长。同样的生长素浓度,对于植株的根来说,属于高浓度,会抑制生长,因而,根部下面的生长比上面的慢,根就向下弯曲生长。

二是将生长素浓度高低与多少混为一谈,认为多就是浓度高。要注意不同部位生长素分布多少与生长素浓度高低具有不同的含义,前者通常用于说明生长素的分布情况,后者通常用于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情况。

1. ①单侧光:单侧光照射影响生长素的运输,产生植物向光性。向光性产生的内部因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外部因素是单侧光的照射。

②地心引力(重力)→茎的背重力性,根的向重力性。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把植物体横放时受到地心引力作用,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由于根、茎对生长素敏感程度不同,而产生根的向重力性、茎的背重力性。

2. 运用生长素的两重性来解释植物的生长现象时,应首先注意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的是植物的哪个部位(根、茎、叶、果实等),从而判断对其生长是促进还是抑制。

3. 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体现——顶端优势。

①原因: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顶芽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

②应用:果树的剪枝、茶树摘心、棉花打顶等都能增加分枝,提高产量。

4. 除顶端优势外的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

a.根的向重力生长,其中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根生长,而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根的生长,表现出向重力性。

b.除草剂,其中2,4-D就是利用双子叶植物适应浓度较低,而单子叶植物适应浓度较高而制成的,故可在单子叶作物中除去双子叶杂草。

对人体内环境的概念与组成成分理解不深入

易错分析:不知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导致错误的根本原因。

? 辨别某种物质是否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时,首先分清它是否为液体环境中的物质,其次要看这种物质是否存在于细胞外液,如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所处的液体环境,不属于细胞外液,而是细胞内液,因而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 要清楚内环境中各种不同的成分。

①血浆的成分:水,约90%;蛋白质,约7%~9%;无机盐,约1%;血液运送的各种营养物质,如脂质、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核苷酸等;血液运送的各种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氨等;血液运送的气体、激素等,如O2、CO2、胰岛素等。

②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对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mRNA之间的关系模糊

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和结构单位。

每条染色体通常只有一个DNA分子,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每个基因中可以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遗传信息存在于基因中,是指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遗传密码位于mRNA上,是指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遗传信息间接决定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密码子直接控制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在背诵知识点时,可以发散思维,利用自己熟悉的事物和想象来促进记忆。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191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