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考辅导资料>

高考前最后一周考生如何准备

业鸿分享

高考前一周整理好基础理论,调整休息时间,饮食清淡,放松心情,按考试时间做模拟答题,高考考场上可能就不会那么紧张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前最后一周考生如何准备,欢迎大家来阅读。

高考前最后一周考生如何准备

高考前一周考生如何做好准备

对于我们高考学子来说,在这最后的备考日子里,心态是最最重要的,很多同学是既紧张又心里空空,更甚者已然陷入自我怀疑,越看书越觉得欠缺很多,甚至生出需要再读一年的想法,这是非常不可取的。首先要相信自己,你已经学到很多东西,它们已经与你融为一体,然后就被你忽略了,你只看到了你没有掌握的。相信我,就算年级第一,他也会觉得自己还有知识没搞懂。知识是无限的,没有人无所不知。其次,就算烦躁、恐惧,高考时间是既定的,不会因为你焦虑就改变什么,倒不如坦然面对,着眼当下,不去考虑结果,同学们可以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按计划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这样不至于茫然无措,最后几天能静下心按部就班的学习是非常关键的。

学习方面,这个时期不能再题海战术了,重在整理、反思与总结。但也不能停止做题,刷题最好不要再刷新题,很容易搞崩心态,可根据高考科目时间安排,选择高考真题或者做过的经典试卷,把握一下考试时间和做题进度,以保持题感与思路;另外,一定要回顾错题,尤其是模棱两可的一定要搞明白;这一时期建议回归课本查漏补缺,可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更加全面、直观;还有,最后备考时间,周围的整体氛围比较浮躁,同学们多多少少会受影响,出现学不进去的情况,像之前提到的,同学们可以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比如上午做什么,下午做什么,按着计划来,不给自己留浮躁的时间和机会;学科上可以关注时政,对政治非常有帮助,也建议多看看语文作文素材,这可能是最后几天最容易提分的点了;还有就是考试当天,尽量做到考一门忘一门,不要对答案不要对答案!!且不说考试时神经紧绷,很可能记错答案,而且无论对错你不仅改不了它还影响心态,不如把时间留给下一门要考的科目,切记!

最后就是生活方面,同学们在最后几天一定要保持良好睡眠,但也不必刻意改变作息,打乱生物钟,一如往常即可;饮食上清淡,不要吃生冷食物,避免出现上火和肠胃问题;还有就是很多同学考前紧张到失眠,然后心态很崩,其实,绝大部分同学都存在这种情况,你想啊大家都是一样,你没睡,大家都没睡,是不是就好多了?而且就算你一夜无眠,也不影响你第二天神经紧绷,考场上一样不会睡着。

高考考前一周怎样安排

⒈ 要备齐考试用品。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这是高考成功的先决条件。考试前一两天,要仔细检查一下高考时必备的文化用品,如果用品不齐或有故障,一定要及时解决。

高考的前一天晚上,临睡前要将包括准考证在内的所有必备品,装在一个袋子里(最好是厚而透明的小塑料袋),放在容易见到的桌子上。每天考试出发前,一定要检查一下,必备品是否带齐了。这些看起来是小事,但小事弄不好,有时也会误大事。如每年高考都有个别人忘记带准考证,从而无法进入考场,平添一番烦恼,延误了考试时间;有时,电子表未及时更换电池,在考试中途,考生手表停了,很长时间自己也未发现,造成考生不能合理地分配答题时间;还有的考生,只带了一支笔,答卷不久,笔又不下水了,也十分狼狈,……。

总之,高考也应像打仗一样,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打无准备之仗。

⒉ 要注意养精蓄锐。考生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特别是最后半年的复习,直接的目的就是迎接高考,接受国家的考核和挑选,可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果临考时,突发疾病或体力不支、头昏脑涨,将会造成终生的遗憾。所以,考前要注意“养精蓄锐”。

一要注意科学用脑和用脑卫生,中学生大约50分钟就会出现脑疲劳现象,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习惯,学习1—2小时后,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或轻松散步或闭目养神,休息10—20分钟,万万不可连续学习,更不可搞疲劳战术,开夜车,不再演算那些偏、难、怪题,以免搞得筋疲力尽。

二要注意饮食起居,预防感冒、腹泻等疾病的突发,多补充一些优质蛋白质食品,如鸡蛋、瘦肉、肝、牛奶和豆制品等,多吃蔬菜和水果。这些食品富于营养,有助于增强体力和记忆力。

三要适当参加一些文娱活动。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发生,考试前一天不要参加较为激烈、体能消耗比较大的体育活动,同时不要去离家太远的地方。适当的放松和休息应是考前最后一天的主旋律。

高质量的睡眠永远是最有效的休息方式。考试的前夜有的考生可能会因兴奋而失眠。在睡前应该不喝咖啡、茶之类的刺激性饮料,也不应看紧张、扣人心弦的故事片。到了正常睡觉时间或是稍早一点(大可不必早早上床等着入睡),躺到床上,全身放松,争取迅速入睡。若一时睡不着,千万不能着急,不要责备自己或胡思乱想,只管保持平和心情,其实只要全身非常放松,大脑不兴奋,完全可以获得身心的休息。

⒊ 女生在高考前应充分估计,高考那几天是否是月经期,如果是,应和家长、医生商量一个妥帖的处理方法。尤其是平时月经期身体不适,有痛经或其他不良反应的更应该考虑周到一些,以免到时手足无措,影响考试。

⒋ 由于初次参加如此关系重大的考试,一些考生心理上有时可能承受不了,以至考前常出现心理失常的情况。按照以下的方法进行合理的调治,便可消除这几种心理“疾病”。

⑴ 认真对待高考前几天的失眠。失眠主要是心里太紧张所致,只要放松,把考试看轻一些,便会减轻心理负担。如果硬睡睡不着,不如静静地躺着休息,不要过多去想考试的事情,千万不要对失眠过于担心。如果晚上睡不好,也不要焦虑,第二天一上考场,考生往往会一个激灵,头脑变得清醒,考试还能顺利进行,发挥也不错。所以凡事顺其自然,不可过分要求,造成太大心理压力。试想平时成绩差的同学,睡眠再多,精神再好,也不会在考试时产生奇迹,所以要相信自己的潜力。

⑵ “猫头鹰”型的人如何应付上午考试。

有些考生习惯于夜间用功学习,夜越深精力越好。还有些考生为争取时间,拼命熬夜,以至形成习惯。这两种情况,都会使考生在白天,特别是上午精力不佳。而考试又都是在白天举行,不会在夜间举行。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必须事先进行人体生物钟调整工作,逐步改变生活习惯,以适应考试的时间安排。

调整生物钟,从临考前两周就要开始矫正作息时间,坚持晚上9点30分睡觉,早晨6点起床。开始时可能怎么也睡不着,不过没关系,睡不着也不要看书,但第二天早上6点,铃一响一定要起床。这时一定不可赖在床上,坚持起床,到附近公园、街道、运动场上跑跑步,边跑边背些单词。几天过后,就会慢慢适应早睡早起的习惯了。

临考前一周应按考试时间安排作息,早6点起床、运动、吃饭,8点钟准时开始复习,上午中间休息20分钟。最好按考试科目时间复习。这样经过一段适应训练,临场考试就不会有异常感觉了。

⒌ 大多数考生考前都有神经质现象,一听说考试了,一听说考试可能较难,或一进考场就心慌得厉害,连别的同学心情比自己沉重都会加剧自己更加恐慌的心理。这些都是神经质的表现。

神经质表现一般是由强烈的竞争心理和凡事一定追求完美心理所致,也是过于谨慎的反映。神经质大多是由于对考试过于重视、求胜心切所致,如果满不在乎或根本不关心,当然就不会产生神经质。

因此,考生在考试来临前(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后),不妨把高考当作学校的一次普通考试,或者权且作为实力摸底考试,看看自己实力到底如何,这样反而会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实际上是在心里降低考试的作用,这样就会减弱你的神经质。但从更好地接受竞争挑战角度来说,有点神经质并非坏事,它可以使你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有利于临场发挥。

⒍ 保持“自信”十分重要,千万不要过分地要求自己。临考前考生情绪多半不稳定。其实,压力亦非突如其来,而是持续存在的。所不同的只是程度差异而已。有些考生临考前一周就感到极度恐惧;有些考生考试前一天才有些感觉;有些考生因过度紧张而变得惊慌失措了;有些考生只是稍微有些压力而已。

应该靠增强自信心来抵御消极的压力。考生应该认识到,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这时只有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困难中开创新局面。另外,考取与否并不完全说明自己实力存在。所以只要能正确评估自己,正确对待考试,就能从容应试了。

⒎ 制定最后一周的学习计划。高考前几天,作为复习可以说大局已定,此时再大量做习题,企图在茫茫题海中碰到高考试题,只能是大海捞针;再对知识内容进行详细地复习,对技能的提高也无大的补益,倒不如抓住知识主干,进行强化记忆,将复习收缩到教材上来,着重看书上的目录、标题,自己平日勾画的重点,学习中的错误,知识的误区,还可以看自己整理的提纲、图表,做过的试题,重温重要的公式、定理等,进行知识的回忆、翻新。对容易忘记而又重要的知识点,高考的热点,也应重点地复习,对那些已经熟练掌握了的内容,则可以一带而过。此外,还应着重浏览一些识记性的常识和一些平时应用不多的重要知识。

⒏ 在高考前一二天,考生应该熟悉考场。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学校的考生可能到另一个学校去考试,对这样的考生,熟悉考场尤为重要。熟悉考场内容有:所在考场离居住地点有多远?用什么方式抵达比较迅速和安全?在路上要花多少时间?自己在哪个教室?在哪个座位?座位上是靠近门窗还是贴近墙角?教室是向阳还是背阳?厕所及其他服务设施在哪儿?附近有无可以休息和饮食的地方?这些问题在临场准备时都应该尽可能弄得一清二楚。否则,临到考试时由于没有准备,一些意外情况可能会让人陷入混乱迷茫,破坏你的注意力集中和思维的灵活性。譬如出发过晚,气喘吁吁地赶到考场再匆匆忙忙找自己的座位,这样会耽误你做题的时间,也影响你做题的质量;如果你在开始考试时才发现窗户透进的阳光直射你的座位,这时抱怨着急只会起消极作用。还有门口附近就坐的考生,更易受到巡视员进出的影响。对这些事情早有准备的话,它们所引起的心理冲击和注意力分散作用可以减少到最低程度。熟悉考场、早作准备,会给考生带来信心和安全感。

高考前一周应该怎么做

一、要制定作息时间计划。

在高考前的最后一周,很多考生离校回家复习。 建议考生合理安排每日复习课、文体活动、休息和睡眠时间,避免在家复习忙而乱,按期行动,增强生理节奏感和心理节奏感。

二、要把生物钟调向高考时间。

生物钟的调节对高考也很重要,按照高度(考上下午开始时间和下午开始时间复习课程,有助于进入高考状态,充分发挥已经掌握的知识。

三、要抓住最佳记忆时间。

研究表明,早晨起床后30分钟和晚上睡觉前30分钟不受前照抑制、后照抑制的影响,记忆效果好。 建议考生在早上起床后30分钟和晚上睡觉前30分钟复习最重要和重要的课程内容。

四、要以高考心态做卷子。

一些考生认为自己已经做了好几个月的卷子了。 考试前一周不做,看就行了。 那个有可能在考试中出手,影响发挥。 老师建议在考试前以高考的心情做试卷。 一到大学入学考试就以平常心做卷子。

    1909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