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物理提纲沪科版
军队不打无准备之仗,学习物理也是如此。新学期的书发下来,希望你能够拿起物理课本,然后就写一份提纲,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九年级上册物理提纲沪科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九年级上册物理提纲沪科版
密度
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2.定义式:P=M/V
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单位: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1g/cm3=1×103kg/m3
4.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的关系
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而质量与温度无关,所以,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能量与做功
1、做功
物理学中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功的计算方法:
定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功=力×距离,即W=F?s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W的单位:牛?米(N?m)或焦耳(J)
1J的物理意义:1N的力,使物体力的方向上通过1m的距离所做的功为1J。
即:1J=1N×1m=1N?m
注意:在运算过程中,力F的单位:牛(N);距离s的单位:米(m)。
摩擦力
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他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是:与想要运动或已经运动的方向相反。
3.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且有压力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滑动摩擦。
6.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滚动摩擦。
杠杆
1、定义: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很多物体
可以抽象为硬棒)。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把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的连线作为力臂时,该力臂最长,与该力臂垂直的力就是最小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静止状态。
3、杠杆的分类
⑴省力杠杆(即动力小于阻力):因为F1L2。省力杠杆虽然省力,但费距离,即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比阻力作用点大。
例:羊角锤、道钉撬、老虎钳、开瓶扳手、板车、抽水机手柄、手术剪刀、铁皮剪刀、修枝剪刀、指甲剪、汽车脚刹
⑵费力杠杆(即动力大于阻力):因为F1>F2,所以L1
例:火钳、钓鱼杆、筷子、镊子、船桨、裁衣剪刀、理发剪刀、铁锹、笤帚、起重机吊臂、肱二头肌、缝纫机蹋板
⑶等臂杠杆(即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因为F1=F2,所以L1=L2。等臂杠杆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例:天平、定滑轮。
物理学习技巧
1.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如遇到学习的难点、疑点,由于初三阶段的学习较为紧张,不能花很多的时间去慢慢“磨”,应做好标记,跟同学讨论,最好求得老师的解答,理解过程,掌握方法。
2.归纳概括、串前联后,形成综合能力。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并将新学的知识和前面的内容联系起来,注意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做到前后贯通。如学习功率的概念时可以对照已经学过的速度概念进行综合思考。
3.规范解答,注意细节。“规范”在考试中主要体现在简答题、作图题、计算题中。历年中考,因解答不规范而失分的情况屡见不鲜。
物理学习方法
1、比较法
对于概念中有相同字眼的相似相关概念利用相比较学习的方法可以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建立内在联系。例如“重力”与“压力”、“压力与压强”、“功与功率”、“功率与效率”“虚像与实像”、“放大与变大”等。
2、归类法
把相关联的概念进行分组比较便于形成知识系统。例如:
①力、重力、压力、浮力、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②速度、效率、功率、压强。
③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力的作用线。
④熔解、液化、蒸发、沸腾、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⑤串联、并联、混联。
⑥通路、短路、断路。
⑦能、机械能、功能、势能。
3、要点法
抓住概念中关键字眼进行学习,例如“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竖直向上的力叫重力,这个概念中“地球的吸引”“竖直向下”就是关键字眼,值得反复回味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