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语文学习>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

凤梅分享

  高一的同学们在把语文的理论知识复习好的同时,也应该要多做一些语文期末试卷来熟悉考试题型。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必然与偶然

  另一个大家不常谈而我认为还必须认真详谈的就是必然和偶然在文学中辩证统一的问题。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的“序言”里说过:“机缘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要想达到丰富,足消去研究机缘。”其中的“机缘”本有“偶然碰巧”的意思。恩格斯给约•布洛赫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这里表现出这一切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归根到底是经济运动作为必然因素,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而向前发展……

  这就是说,必然要通过偶然而起作用。我就把这种偶然事件和巴尔扎克的“机缘”联系起来。我又联想到普列汉诺夫在谈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时引用过法国巴斯卡尔的一句俏皮话:“如果埃及皇后克莉奥佩屈拉的鼻子生得低一点,世界史也许会改观。”我联想到美学上许多问题,联想到许多文艺杰作特别是戏剧杰作里都有些“偶然”或“机缘”在起作用,突出的例子在希腊神话有伊底普斯弑父娶母的三部曲,在英国有莎士比亚的《罗米欧与朱丽叶》,在中国有《西厢记》和《牡丹亭》。中国小说向来叫做“志怪”或“传奇”,奇怪也者,偶然机缘也,不期然而然也,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偶然机缘,决不会那么引人入胜。它们之所以能引人入胜,就因为能引起惊奇感,而惊奇感正是美感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因此想到正是偶然机缘创造出各民族的原始神话,而神话正是文艺的土壤。古希腊人认为决定悲剧结局的是“命运”,而命运又有“盲目的必然”的称号,意思也就是“末知的必然”。中国有一句老话:“无巧不成书”。也就是说,没有偶然机缘就创造不出好作品,好作品之中常有所谓“神来之笔”。过去人们迷信“灵感”,以为好作品都要凭神力,其实近代心理学已告诉我们,所谓“灵感”不过是作者在下意识中长久酝酿而突然爆发到意识里,这种突然爆发却有赖于事出有因而人尚不知其因的偶然机缘。法国大音乐家伯聊兹曾替一首诗作乐谱,全诗都谱成了,只剩收尾“可怜的兵士,我终于要再见法兰西”一句,就找不到适合的乐调。搁下两年之后,他在罗马失足落水,爬起来时口里所唱的乐调正是两年前苦心搜寻而没有获得的。他的落水便是一种偶然机缘。杜甫有两句诗总结了他自己的创作经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神”就是所谓“灵感”,像是“偶然”,其实来自“读书破万卷”的辛勤劳动。这就破除了对灵感的迷信。我国还有一句老话:“熟中生巧”。灵感也不过是熟中生巧,还是长期锻炼的结果。“能令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力使人感到巧,力产生美感。这种美感从跳水、双杠表演、拳术、自由体操的“绝技”和“花招”中最容易见出。京剧“三岔口”之所以受到欢迎,也许多应付偶然的花招所引起的惊奇感。

  (摘自朱光潜《谈美书简》)

  1.下列对于“偶然”或“必然”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必然和偶然存在于经济发展、历史事件和文学之中,且必然和偶然的关系在文学中是辩证统一。

  B. 巴尔扎克提出的“机缘”的意思是“偶然碰巧”,他的话形象地说明了偶然在小说创作中的意义。

  C.必然要通过偶然而起作用,也就是说,在必然与偶然这辩证统一因素之中,偶然的作用比必然大。

  D.偶然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十分明显,许多文学作品之所以引人入胜,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充满了偶然。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恩格斯认为,经济运动是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必然结果,而经济向前发展的必然性要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来实现。

  B. 普列汉诺夫认为如果埃及皇后克莉奥佩屈拉的鼻子生得低一点,世界史就会发生改变,这表明个人能够影响历史的走向。

  C.偶然机缘对戏剧的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戏剧都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偶然”或“机缘”的因素。

  D.中国古代小说之所以引人入胜,正是因为在故事情节的叙述中有许多偶然机缘,这些偶然机缘能够引起读者的惊奇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与许多成功的戏剧小说一样,各民族的原始神话也是偶然机缘创造出来的,这就是各民族神话成为文艺土壤的原因所在。

  B. “无巧不成书”是说文艺创作过程中,只要有偶然机缘就能够创作出好作品,如伯聊兹失足落水而谱写出音乐结尾就是属于这一种现象。

  C.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中的“神”就是所谓“灵感”,而“灵感”具有突然爆发性,是要依靠神力来完成的,是可遇不可求的。

  D.希腊神话中的伊底普斯弑父娶母的三部曲、莎士比亚的《罗米欧与朱丽叶》、中国戏曲《西厢记》和《牡丹亭》中都有偶然机缘的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任忠,字奉诚,小名蛮奴,汝阴人也。少孤微,不为乡党所齿。及长,谲诡多计略,膂力过人,尤善骑射,州里少年皆附之。梁鄱阳王萧范为合州刺史,闻其名,引置左右。侯景之乱,忠率乡党数百人,随晋熙太守梅伯龙讨景将王贵显于寿春,每战却敌。会土人胡通聚众寇抄,范命忠与主帅梅思立并军讨平之。仍随范世子嗣率众入援,会京城陷,旋戍晋熙。侯景平,授荡寇将军。

  王琳立萧庄,署忠为巴陵太守。琳败还朝,迁明毅将军、安湘太守,仍随侯瑱真进讨巴、湘。累迁豫宁太守、衡阳内史。华皎之举兵也,忠预其谋。及皎平,高宗以忠先有密启于朝廷,释而不问。太建初,随章昭达讨欧阳纥于广州,以功授直阁将军。迁武毅将军、庐陵内史,秩满,入为右军将军。

  五年,众军北伐,忠将兵出西道,击走齐历阳王高景安于大岘,逐北至东关,仍克其东西二城。进军蕲、谯,并拔之。径袭合肥,入其郛。进克霍州。以功授员外散骑常侍,封安复县侯,邑五百户。吕梁之丧师也,忠全军而还。寻诏忠都督寿阳、新蔡、霍州缘淮众军,进号宁远将军、霍州刺史。入为左卫将军。十一年,加北讨前军事,进号平北将军,率众步骑趣秦郡。十二年,迁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南豫州诸军事、平南将军、南豫州刺史,增邑并前一千五百户。仍率步骑趣历阳。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

  及隋兵济江,忠自吴兴入赴,屯军硃雀门。后主召萧摩诃以下于内殿定议,忠执议曰:“兵家称客主异势客贵速战主贵持重宜且益兵坚守宫城遣水军分向南豫州及京口道断寇粮运。待春水长,上江周罗珣等众军,必沿流赴援,此良计矣。”众议不同,因遂出战。及败,忠驰入台见后主,言败状,启云:“陛下唯当具舟楫,就上流众军,臣以死奉卫。”后主信之,敕忠出部分,忠辞云:“臣处分讫,即当奉迎。”后主令宫人装束以待忠,久望不至。隋将韩擒虎自新林进军,忠乃率数骑往石子岗降之,仍引擒虎军共入南掖门。台城陷,其年入长安,隋授开府仪同三司。卒,时年七十七。子幼武,官至仪同三司。

  (选自《陈书 卷三十二 列传二十六》)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署忠为巴陵太守 代理、暂任或试充官职

  B.迁武毅将军、庐陵内史,秩满 “秩”指官吏的俸禄,“秩满”指对自己官品级第次非常满足

  C.入为左卫将军 “入”指进入朝廷,在这里指地方官员入京为官

  D.后主召萧摩诃以下于内殿定议 历史上称一个割据政权的末代君主为“后主”,如三国蜀的刘禅、南唐的李煜等均称后主

  5. 给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句是(3分)

  A.兵家称客/主异势/客贵速/战主贵持重/宜且益兵坚守宫城/遣水军分向南豫州及京口道/断寇粮运

  B.兵家称客主异势/客贵速战/主贵持重/宜且益兵坚守宫城/遣水军分向南豫州及京口道/断寇粮运

  C.兵家称客主异势/客贵速战/主贵持重/宜且益兵/坚守宫城遣水军/分向南豫州及京口道/断寇粮运

  D.兵家称客主异/势客贵速战/主贵持重宜/且益兵坚守宫城/遣水军分向南豫州及京口道/断寇粮运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任忠与萧范世子萧嗣联军讨平胡通后接着随率众入援,正赶上京师陷落,于是他旋即戍守晋熙。

  B.太建初年,任忠随章昭达讨伐欧阳纥于广州,因功授任直阁将军,多次升迁,最后入京任右军将军。

  C.太建五年,任忠率兵取西道出发,在大岘击退高景安,接着又攻下多地,因功封为安复县侯,食邑五百户。

  D.任忠被隋军打败后,建议后主准备舟船到上游军中,他来誓死护卫后主,在后主等待任忠时,任忠却率军投降。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少孤微,不为乡党所齿。(5分)

  ②及皎平,高宗以忠先有密启于朝廷,释而不问。(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小题。

  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

  陈子昂

  忽闻天上将,关塞重横行。

  始返楼兰国,还向朔方城。

  黄金装战马,白羽集神兵。

  星月开天阵,山川列地营。

  晚风吹画角,春色耀飞旌。

  宁知班定远,犹是一书生。

  8.诗中三、四联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将军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9.虚实结合是本诗的重要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揭示一个国家灭亡原因的两句是:“ , ”。

  (2)《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 , ”。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乙 选做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悼夏丐尊先生

  郑振铎

  夏丐尊先生死了,我们再也听不到他的叹息,他的悲愤的语声了;但静静的想着时,我们仿佛还都听见他的叹息,他的悲愤的语声。

  他住在沦陷区里,生活紧张而困苦,没有一天不在愁叹着。是悲天?是悯人?

  抗战胜利到来的时候,他曾经很天真的高兴了几天。我们相见时,大家都说道,“好了,好了,”个个人的脸上似乎都泯没了愁闷,耀着一层光彩。他也同样的说道:“好了,好了!”

  然而很快的,便又陷人愁闷之中。他比我们敏感,他似乎失望,愁闷得更迅快些。他曾经很高兴的写过几篇文章;很提出些正面的主张出来。但过了一会,便又沉默下去,一半是为了身体逐渐衰弱的关系。

  他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反对一切的压迫和统制。看不惯一切的腐败、贪污的现象。他自己曾经说道:“自恨自己怯弱,没有直视苦难的能力,却又具有着对于苦难的敏感。”这便是他的性格。他表面上很恬淡,其实,心是热的;他仿佛无所褒贬,其实,心里是径渭分得极清的。他反对中国人传统的调和与折衷的心理。他常常说,自己是一个早衰者,不仅在身体上,在精神上也是如此。

  这是他的悲哀,但他的并不因此而消极,正和他的不因寂寞而厌世一样。他常常愤慨,常常叹息,常常悲愁。他的愤慨、叹息、悲愁,正是他的入世处。他爱世、爱人、尤爱“执着”的有所为的人,和狷介的有所不为的人,他爱年轻人;他讨厌权威,讨厌做作、虚伪的人。他藏不住话,有什么便说什么,所以大家都称他“老孩子”。他的天真无邪之处,的确够得上称为一个“孩子”的。

  他从来不提防什么人。他爱护一切的朋友,常常关心他们的安全与困苦。我在抗战时逃避在外,他见了面,便问道:“没有什么么?”我在卖书过活,他又异常关切的问道;“不太穷困么?卖掉了可以过一个时期吧。”

  “又要卖书了么?”他见我在抄书目时问道。

  我点点头:向来不作乞怜相,装作满不在乎的神气,有点倔强,也有点傲然,但见到他的皱着眉头,同情的叹气时,我几乎也要叹出气来。

  “丐翁老了,”朋友们在背后都这末说。我们有点替他发愁,看他显著的一天天的衰老下去。他的营养是那末坏,家里的饭菜不好,吃米饭的时候很少;到了办公的地方时,也只是以一块面包当作午餐。那时候,我们也都吃着烘山芋、面包、小馒头或羌饼之类作午餐,但总想有点牛肉、鸡蛋之类伴着吃,他却从来没有过;偶然是涂些果酱上去,已经算是很奢侈了。我们有时高兴上小酒馆去喝酒,去邀他,他总是不去。

  在沦陷时代。他曾经被敌人的宪兵捉去过。他在宪兵队里,虽没有被打,上电刑或灌水之类,但睡在水门汀上,吃着冷饭,他的身体因此益发坏下去。他说,日本宪兵曾经问起了我,“你有见到郑某某吗?”他撤了谎,说道,“好久好久不见到他了。”其实,在那时期,我们差不多天天见到的。他是那末爱护着他的朋友!

  他回家后,显得更憔悴了;不久,便病倒。我们见到他,他也只是叹气,慢吞吞的说着经过。并不因自己的不幸的遭遇而特别觉得愤怒。他永远是悲天悯人的。

  他从事于教育很久,多半在中学里教书。他的对待学生们从来不采取严肃的督责的态度。他只是恳挚的诱导着他们。

  他对于语文教学,有湛深的研究。他和刘薰宇合编过一本《文章作法》,和叶绍钧合编过《文章讲话》、《阅读与写作》及《文心》,也像做国文教师时的样子,细心而恳切的谈着作文的心诀。他自己作文很小心,一字不肯苟且;阅读别人的文章时,也很小心,很慎重,一字不肯放过。

  古人说“文如其人”。我们读他的文章,确有此感。我很喜欢他的散文,每每劝他编成集子。《平屋杂文》一本,便是他的第一个散文集子。文章毫不做作,只是淡淡的写来,但是骨子里很丰腴。虽然是很短的一篇文章,不署名的,读了后,也猜得出是他写的。在那里,言之有物;是那末深切的混和着他自己的思想和态度。他并不堆砌,只是平平的说着他自己所要说的话。然而,没有一句多余的话,不诚实的话,字斟句酌,决不急就。在文章上讲,是“盛水不漏”,无懈可击的。

  想到这里,便仿佛听见他的叹息,他的悲愤的语声在耳边响着。他的忧郁的脸、病态的身体,仿佛还在我们的眼前出现。然而他是去了!永远的去了,那悲天悯人的语调是再也听不到了! 1946年

  (摘自《郑振铎文集》,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抗战胜利,夏丐尊很高兴说道:“好了,好了!”一是对中国抗战胜利感到高兴,二是对中国的前途抱有希望。

  B.抗战胜利之后,夏丐尊满怀希望地写文章提出了一些正面主张,后来沉默下去,主要是因为身体逐渐衰弱的关系。

  C.夏丐尊询问我卖书的情况,我在表面上对他关心我卖书过活装作满不在乎的神气,其实在心里还是十分的感动。

  D.夏丐尊永远是悲天悯人,总是愤慨、叹息、悲愁,但绝大多数不是为个人的遭遇悲愁,而是为国家和人民担忧。

  E.以小见大是本文的特点之一,文章选取了生活中的一些细小事情和一些细节描写来展现夏丐尊爱国者的形象。

  (2)结合文章倒数第二段内容,分条说明夏丐尊的文章具有什么特点?(6分)

  (3)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展现夏丐尊先生的形象?请结合文本分条梳理。(6分)

  (4)夏丐尊自己曾经说道:“自恨自己怯弱,没有直视苦难的能力,却又具有着对于苦难的敏感。”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和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形势格外严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

  ②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匮乏危机已经 了,我们必须给予应有的关心和重视。

  ③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各广大干部要善学习,讲法治,比团结,抓落实,重效果,以 、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推动工作。

  A. 迫在眉睫 刻不容缓 时不我待

  B. 时不我待 刻不容缓 迫在眉睫

  C. 刻不容缓 迫在眉睫 时不我待

  D. 时不我待 迫在眉睫 刻不容缓

  1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大学校训被称为一所大学的“精气神、育人纲”,我国909所高校的校训只用到了605个汉字,其中“学”和“德”两字出现频率较高。

  B.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16日宣布,人造反式脂肪对公共健康构成威胁,将在3年时间内,彻底消除美国食品体系中的人造反式脂肪。

  C.最新一期的英国《自然》杂志指出,目前全球近视流行,主要原因是青少年户外活动时间严重不足造成的,这与我们之前了解的不太一样。

  D.青州市委宣传部一工作人员表示,青州确实是在试实行市属机关单位周六上班的制度,执行这项制度的初衷是为了方便群众办事。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人的记忆分两种。一种是不自觉的,一种是自觉的。 。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中也都有这种自觉的记忆。

  ①前者是自然的,松散的,不经意的

  ②全是一任自然,具有感性的色彩

  ③不论记住还是没有记住

  ④后者——也就是自觉的记忆,则是理性的,刻意的,是为了不被忘却

  ⑤我们在日常而平凡生活中的记忆大致如此⑥不管日久便忘或历久难忘

  A.①④③②⑤⑥ B.①④③⑥②⑤ C.①③⑥②⑤④ D.①③②④⑥⑤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 ”这句话,见于所谓伪古文《尚书》,好似“玩物”和“丧志”是有必然因果关系的。近代番禺叶遐庵先生有一方收藏印章,印文是“ ”六个字。表面似乎很浅,易被理解为只是声明自己的玩物能够不至丧志。其实这句印文很有深意,正是说明玩物的行动,并不应一律与丧志连在一起,更不见得 。

  17.生活充满着辩证,针对一个相同的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会得出相反的结论。请仿照下面的例句,另写三个句子。(6分)

  例如: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俗话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1)俗话说: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屈;可俗话又说:

  (2)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可俗话又说:

  (3)俗话说:有仇不报非君子;可俗话又说:

  五、写作(60分)

  18.请以“生命因你而美丽”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必须写成记叙文。(60分)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答案

  1.C(“偶然的作用比必然大”这一说法在文中找不到依据)

  2.B(“世界史就会发生改变”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是说“世界史也许会改观”)

  3.D(A“这就是各民族神话成为文艺土壤的原因所在”因果关系推论缺乏依据。B“只要有偶然机缘就能够创作出好作品”弄错条件,文中的“没有偶然机缘就创造不出好作品”说的是“偶然机缘”与“创作好作品”之间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C“是要依靠神力来完成的,是可遇不可求的”理解错误,根据“像是‘偶然’,其实来自‘读书破万卷’的辛勤劳动”则说明其有必然性)

  4.B(“秩满”指官吏任期届满)

  5.B(兵家称客主异势,客贵速战,主贵持重。宜且益兵坚守宫城,遣水军分向南豫州及京口道,断寇粮运)

  6.A(联军讨平胡通的是任忠与主帅梅思立。)

  7.①(任忠)小时候低微贫贱,被乡里人看不起。“孤微”“为……所”“不齿”各1分,大意2分。)

  ②等到华皎叛乱平定后,高宗认为任忠在华皎起兵之前密告朝廷,便放了他而不治罪。(“平”“以”“释”各1分,大意2分。)

  8.写将军骑着黄金装饰的战马,挥动系有白旄牛尾的令旗,调集威武神勇的士兵,排列成象星空一样壮观的军阵,又借山川之便巧妙地安置了营寨,突出表现了将军的指挥才能,(3分)刻划了一个威仪堂堂、谙熟韬略,足智多谋、善于用兵的将军形象。(2分)

  9.前二联为实写,写将军从“楼兰国 ”返回,又要奔赴 “朔方城”,写出了将军为国事奔波的情景,突出了将军急国家之急的高尚情操。(3分)中间三联为虚写,通过想象,写将军排兵布阵以及唐军英勇雄壮、声势震天的军阵情景,表达了对将军的赞扬和唐军必胜的信心。(3分)

  10.(1)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3)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每空1分)

  11.(1)AD(A项3分,D项2分,E项1分,BD两项不得分。B“主要是因为身体逐渐衰弱的关系”说法错误,原文是说“一半是为了身体逐渐衰弱的关系”。C“我在表面上对他关心我卖书过活装作满不在乎的神气”说法错误,“装作满不在乎的神气”是我以前一向的表现,而对夏丐尊先生关心我卖书过活这一件事,我“几乎吧出气来”。E项的“夏丐尊爱国者的形象”概括不全面,还展现了作为教师、朋友、作家的形象)

  (2)①风格朴素,文章毫不做作,只是淡淡的写来。②极具思想,文章骨子里很丰腴,混和着他自己的思想和态度。③简洁精炼,字斟句酌,没有一句多余的话。④有真情实感,平平的说着他自己所要说的话。(每点2分,答到三点即可)

  (3)①国家方面,为国土沦陷而愁叹,抗战胜利后提出了一些正面主张,为国家没有消除压迫和统制、腐败和贪污而慨叹,展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正直的知识分子形象。②对待朋友方面,爱护一切的朋友,常常关心他们的安全与困苦,展现了一个天真无邪、表里如一的“老孩子”形象。③教学方面,恳挚的诱导学生,认真地研究教学,展现了一个和蔼可亲、认真负责的教师形象。④写作方面,极具思想,言之有物,风格朴素,是一个毫不做作的作家。⑤性格方面,爱恨分明,俭朴节约,永远是悲天悯人。(每点2分,答到三点即可)

  (4)答案示例一:同意,夏丐尊之所以说自己怯弱,没有直视苦难的能力,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对社会的不公,国家民族的苦难却不能够奋起抗争,而只是一味地愤慨、叹息、悲愁,如面对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和自己遭受日本侵略者的迫害,他虽然不满,但没有奋起反抗;(4分)之所以说自己具有着对于苦难的敏感,是因为他具有正义感,对世间的一切不公正的现象都分得十分清楚,都看不惯,都反对,而且让他感到十分愁苦,如对抗战胜利后中国出现的压迫的专制、腐败的贪污现象,他就选择了沉默的做法。(4分)

  答案示例二:不同意,夏丐尊说自己怯弱,没有直视苦难的能力,这其实是有谦虚的成分在其中,如他在抗战期间欺骗日本人来保护朋友,在抗战胜利之后就写篇文章提出正面的主张,这些做法都表明夏丐尊并不怯弱,有直视苦难的能力,只是选取的直面苦难的方式不同罢了。(4分)夏丐尊说自己具有着对于苦难的敏感,说明他是非分明,极具正义感,并且反对中国人传统的调和与折衷的心理对社会的黑暗,因而这些都使他十分的愤慨、叹息、悲愁,但其实这正是他积极入世,敢于抗争的表现。(4分)

  13.C(要注意“时不我待”与“紧迫感”的搭配)(3分)

  14.A(B成分残缺,应在“将在3年”前加上“美国政府”。C句式杂糅,应去掉“造成的”。D重复赘余,应去掉“的初衷”或者“为了”。) (3分)

  15.C(3分)

  16.玩物丧志 玩物而不丧志 每一个玩物者都必然丧志(第1空1分,其余2空各2分)

  17.(1)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 (2)浪子回头金不换 (3)宰相肚里能撑船(每空2分)

  18.按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给分。

猜你喜欢:

1.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2.高一语文期末考试答案

3.高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4.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5.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383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