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历史>

高中历史的必修一的复习提纲分析(2)

夏萍分享

  高中历史必修一的复习资料

  第五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1、五四运动

  (1)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

  (2)过程:第一阶段:5月4日—6月初 中心:北京 主力: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具有反帝反封性质)、“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第二阶段:6月5日以后 中心:上海 主力:工人(工人阶级由此登上政治舞台)

  (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7、五四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①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②各阶层的作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的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③显示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成立

  (1)条件:经济: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政治: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组织:各地共产党组织的建立。

  (2)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共的诞生):1921年7月23日、上海、 嘉兴

  主要内容:①党的名称 ②党的奋斗目标 ③中心任务 ④领导机构

  (大会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3)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中共二大1922年、上海)

  条件:对中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性质(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分析。

  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制定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4)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①性质:新型工人阶级政党;

  ②特点: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利益,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影响: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第六课:国共十年对峙

  1、国民革命

  (1)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1924年初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2)北伐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过程:歼灭孙、吴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迁都武汉

  工农运动发展:农民建立农民政权;工人组织武装举行罢工;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3)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1927年):

  失败标志: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局部失败)。汪精卫发动的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彻底失败)。

  失败原因:国民革命的失败是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客观)和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主观)。

  国民革命运动的意义: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2、土地革命

  (1)南昌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第一次工作重心转移)

  A、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南昌起义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今年80周年纪念。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年10月毛泽东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2) 红军长征主要史实(1934—1936)

  长征原因:博古、李德等人执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致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长征过程: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在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意义:①红军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②红军长征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③红军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火种。④长征中红军将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乐于吃苦的奉献精神,为后人流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3) 遵义会议:(1935年1月)

  内容:①纠正博古等人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②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③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④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七课 伟大的抗日战争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1、 侵华日军的罪行

  屠杀中国人民,蹂躏中国妇女,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用活人试验并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对沦陷区进行殖民统治、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等。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建立的原因:日本大举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建立的过程: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发表宣言,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帝出中国。②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2月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③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④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要抵抗暴力。⑤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⑥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建立的意义:使抗日战争发展成为有工、农、兵、学、商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3、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

  正面战场:①凇沪会战:1937年8-10月。坚守宝山县城的姚子青营长率500官兵全部牺牲,谢晋元副团长坚守四行仓库。②平型关伏击战:1937年太原会战中八路军115师开赴山西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③台儿庄战役:1938年徐州会战中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取得的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④枣宜会战:1940年国民党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

  敌后战场:百团大战: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发动,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5)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抗战胜利的意义:①国内: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②国际: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胜利的原因:全民族抗战是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八课:解放战争

  1、解放战争

  (1)挺进大别山和三大战役

  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1948年秋开始-1949年春结束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为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

  (2)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1949年春、河北西柏坡展开(第二次工作重心转移)

  指出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并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2、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国内:A、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B、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国际: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专题六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的统一

  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

  (2)内容:

  ①规定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文件。《共同纲领》是新中国初期的施政纲领,规定国家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

  ③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④确定了首都、国旗、国歌、公元纪年。

  (3)意义:为建立新中国作了重要准备。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新中国诞生:1949年10月1日 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2)意义:

  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者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②新中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③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④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时间、地点:1954年9月、北京。

  (2)内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性质:是新中国的本大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内容: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③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意义:宪法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3)意义: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它结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国家宪法的过渡状态: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b c)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一届人大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初步确立:49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正式确立:①确立: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②职能和地位: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3)新阶段: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4)进一步完善:1982年中共十二大,确立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背景: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②目的: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平等地位与共同发展。

  ③法律保障: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根本制度,同时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④五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x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x藏自治区(1965年)。

  ⑤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二课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了解““””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1.““””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受摧残,国家的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北京。

  (2)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中国共产党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实际上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3)内容:

  ①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②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及时果断地把全党和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④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中国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

  (4)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它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从此进入一个新时代。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形成

  (1)领导年度的改革:1980年,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2)制定1982年宪法: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实行依法治国方略: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意义:使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高度,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4)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第三课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1.“一国两制”的构想

  (1)含义: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形成过程:①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首先建议在海峡两岸实现“三通”,宣布尊重台湾现状、争取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②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③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④确立:1984年,全国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并获得大会通过。

  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香港:中英会谈(1983年)——联合声明(1984年)—胜利回归(1997年7月1日)

  (2)澳门:联合声明(1987年年)——胜利回归(1999年2月20日)

  (3)意义:

  ①洗雪了百年耻辱。

  ②开创了香港、澳门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③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④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1979年后,党和政府公开宣布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开创了两岸关系的新局面。

  (2)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不断加强,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3)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海峡两岸 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4)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以推动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5)199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4、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两岸统一 功在千秋

  (1)政治上首先是实现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中国有过太多的灾患,两岸骨肉同胞荣辱与共,携手并进,致力于使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老百姓对国富民强的祈求;其次是寻求安全保障的立足点,让大家过上国泰民安的舒心日子,同祖同根的兄弟姐妹才能永远和睦融洽,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什么都可以谈,没有逾越不了的鸿沟,否则民众将无法摆脱紧张局势的困扰,甚至动武的危险;再次台湾人民在“一国两制”下能充分地当家作主,港、澳民众安居乐业,以雄辩事实即可证明;(2)经济上首先两岸可以互补互惠,大陆拥有潜力巨大的市场、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台湾占有资金、技术、管理的特长,为21世纪社会持续稳步发展提供坚固的支撑点,注入新血液,推动经济转型;再次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挑战,增强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并减少对西方的依赖,进而可拓展更为广大的生存空间和回旋余地;其次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的崛起,更加依赖于海内外华人的协作,那么几十年后我国势必迈进一流的经济大国行列;(3)军事上不仅能共同维护国防安全,防范外敌入侵,因为台、澎、金、马战略地位极其险要,被称为东南钥匙、海路要冲,而且将节省巨额国防开支,化剑为犁,直接转向民用;(4)外交上既可增进亚太和平与稳定系数,缓和对峙甚至局势趋向升级的气氛,又可消除外来干预,不再仰仗任何大国,同时极大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享受中国人应有的尊严,还可以抵御当前世界民族分离主义势力的影响;(5)文化上一方面能焕发国民的爱国信念与民族认同感,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融会贯通,以迎接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另外还可提高全民族素质;(6)世界历史经验证明。德国完成统一后迅速崛起为欧洲强国;日本消灭割据奠定称雄亚洲基础;美国内战结束后加快马力赶超英法。总之祖国统一百利而无一害,完全符合两岸一致利益,国家统一与民族振兴相辅相成,上可告慰列祖列宗,下可泽被子孙后代,何乐而不为呢,“台独”分子该及早从黄粱梦中惊醒,

  专题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1.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与修改:1953,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先提出。1954年、1955年两次修改。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意义: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2.中国代表团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万隆会议

  (1)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2)1955年,万隆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 方针(“同”是指 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压迫;“异”是指 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不同),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万隆精神” 指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

  第二课 外交关系的突破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1.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原因: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②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③中国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2)史实: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意义:①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年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③改变了联合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

  (1.)中美关系正常化

  过程:①1971年4月,“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②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③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④1978年12月,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⑤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2.)中日邦交正常化

  (1)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2)史实: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战争状态,建立外交关系。

  (3)意义: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世界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3、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1)对中国: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同中国建交,在国际上掀起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局面,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

  (2)对国际:有利于中国、美国、日本人民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缓和了世界紧张的局势,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新秩序起到积极的作用。第三课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1、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主要活动

  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合理、公正地解决。(两伊战争问题、柬埔寨问题);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积极倡导和实行裁军;作为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2、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主要活动

  (1)中国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APEC);(2)加强与东盟的合作:1997年,对东南亚金融危机采取“感同身受,同舟共济”的态度;加强与欧盟的合作;(3)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领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在上海成立。六个成员国: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2001年上海峰会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

  3、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会晤

  2000年9月,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在江泽民的倡议下,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法、俄、英、美)首脑举行了首次会晤。

  4、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①全面参加联合国的各项事务

  ②倡导召开了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历史性首次会晤

  ③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

  ④倡导和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专题五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一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客观条件: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②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

  ③理论基础: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实践和理论研究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和重大意义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使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发展。

  第二课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巴黎公社成立的背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3月18日革命

  成立时间:1871年3月28日

  革命措施:①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

  ②民主选举和监督

  ③最高年薪的规定

  性质:无产阶级政权

  失败原因:①根本原因:生产力未达到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②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领导③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④没有可借鉴的经验

  历史意义: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经验宝贵,教训深刻,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第三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1、历史条件:

  客观条件:俄国已经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俄国资本主义具有浓重的军事封建色彩,软弱的垄断资本对沙皇政府和西欧资本有很大的依赖性;

  俄国各种矛盾尖锐;

  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主观条件: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布尔什维克党成立,标志着列宁主义诞生。)

  2、过程:①二月革命:目的: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沙皇制度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作用: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

  ②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的)工兵代表苏维埃(监督性的)

  ③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④七月事件: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表明革命和平发展不可能

  ⑤十月决议:提出武装起义

  ⑥十月革命: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苏维埃二大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十月革命性质: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

  3、历史意义:国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国际: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在一个大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一课 美苏争锋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背景:二战后期,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二战后,美苏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矛盾加剧

  2、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① 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冷战”的序幕②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③1947年,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④苏联采取反击措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和经济互助委员会⑤1949年,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建立,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美苏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3、影响

  消极影响:

  ①两国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

  表现:德国分裂;朝鲜分裂和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等

  积极影响:

  ②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③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收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④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了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第二课: 新兴力量的崛起: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欧共体的成立:

  背景:二战使欧洲失去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美苏两极格局下,西欧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欧洲政治家认识到,欧洲各国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和发展。

  建立过程:

  ①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③1967年,以上三个组织合并,统称为欧共体

  影响:经济一体化,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化;大大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

  2、迅速兴起的日本:

  原因:经济发展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重视教育;加大发展高科技产业。

  表现:①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高速发展

  ②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③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④90年代出现“泡沫经济”,但日本作为经济强国地位没有动摇

  中国:⑴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1956):巩固新生的政权;恢复发展经济;抗美援朝;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957年,完成“一五”计划。

  ⑵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直发展(1956-1978):

  ⑶改革开放后(1978— ):综合国力迅速增长;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不结盟运动:

  条件:

  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南斯拉夫、印度、埃及三国领导人的推动

  诞生标志:

  1961年召开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意义:

  ①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②有力冲击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两极格局

  第三课:走向多极化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⑴东欧剧变:原因:

  ①东欧国家自身积重难返

  ②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

  ③西方国家长期推行和平演变

  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⑵东欧剧变,新政权纷纷投靠西方、1991年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全线崩溃。

  ⑶苏联解体:过程: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②八一九事件大大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国家政权发生了根本的质变(导火线:《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签订。)

  ③1991年,《阿拉木图宣言》的发表

  影响:两极格局崩溃,冷战局面结束。

  鼎足之势话西方:

  美国:①综合国力世界第一

  ②试图实现“美国领导世界”

  ③推行霸权主义:发动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

  欧盟:1993年,“马约”生效,欧盟成立;1999年,欧洲统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企图成为军事大国。

  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背景:苏联解体后,面临重重困难

  1993年,叶利钦推行全方位外交,以确保大国地位;普京的务实措施

  俄罗斯仍然是对美国的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

  风云际会看东方:

  ①第三世界国家力量进一步发展②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结论:目前,世界政治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正在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

  ①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②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③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⑤有利于大国关系缓和;

  ⑥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⑦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猜你感兴趣:

1.2016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2.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归纳

3.2016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4.2016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5.高中历史的必考考点分析

377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