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
历史是高一重要的科目之一,很多人都想在高一历史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所以提前做好相应的复习必不可少。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以供大家阅读。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选择题【1-15】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及时总结教训,探索民主革命道路。据此回答1一6题:
1.大革命的失败,使中共得到的最深刻的教训是
A.无产阶级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和革命武装
B.要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C.要警惕统一战线内的野心家
D.要制定彻底的革命纲领
2.八七会议前后,中共多次发动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的武装起义,这表明中共
A.在城市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B.尚未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
C.还未认识到农民是革命的动力
D.受王明“左”倾错误的影响
3.与南昌起义相比,秋收起义开始使用工农革命军的旗号,这表明
A.革命的动力发生了变化
B.革命的对象发生了变化
C.革命的策略发生了变化
D.革命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4.决定中国民主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最主要依据是
A.共产国际的指示
B.苏联的革命经验
C.中国的特殊国情
D.毛泽东思想
5.国共十年对峙期间,“边界红旗始终不倒”的主要原因是
A.共产国际的支持和帮助
B.地处敌人空隙,有回旋余地
C.坚持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D.敌人忙于混战,无力围
6.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是
A.土地革命战争开始的标志
B.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C.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日本在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加紧侵略中国。抗战时期,正面、敌后两个战场相互配合,互为依存,确保了抗战的最后胜利。据此回答7—12题:
7.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政局混乱
B.摆脱经济危机
C.国民党围剿红军
D.张学良不投靠日本
8.面对“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策,其根本原因是
A.要集中力量镇压中国革命力量
B.幻想国际干预,避免事态扩大
C.慑于日本的军事力量,惧怕战败
D.借以削弱地方军阀的力量
9.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内部爱国力量举起抗日反蒋旗帜,集中说明了
A.日本已开始全面侵华战争
B.蒋介石的妥协政策不得人心
C.抗日符合整个中华民族利益
D.要抗日就必须反蒋
10.抗战防御阶段,发生在正面战场上的战役有①淞沪会战②平型关大捷③台儿庄战役④枣宜会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11.1938年春天,日军进犯徐州,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阻止敌人进攻的地点是
①临沂②雁门关③台儿庄④忻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2.1938年春,在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威胁敌占区北平、保定的是
A.晋察冀 B.晋绥 C.冀鲁豫 D.晋冀豫
面对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共调整政策,据此回答13—17题:
13.中共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充分说明了
A.英美支持蒋介石抗日
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C.国民政府已不急于消灭红军
D.改变了对国民党蒋介石的对抗政策
14.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因素 ①中共的正确方针②国民党亲日派主张③国民党亲英美派的周旋④蒋介石提出抗日主张⑤美国不赞成武力解决
A. ②③④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15.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终于破产的标志性事件是
A.“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取得多伦战役的胜利
B.“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C.红局三大主力都转移到了陕北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选择题【16-30】
16.奠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基础的是
A.“八一宣言”
B.瓦窑堡会议的决议
C.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D.《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7.“一二·九”运动的直接原因是
A.日本策动华北五省自治
B.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C.伪“满洲国”的建立
D.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移,是闻名世界的壮举。据此回答18—19题:
18.1933年,红军打破了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最主要的原因是
A.毛泽东对红军的正确领导
B.“左”倾错误在中国共产党内未占据统治地位
C.周恩来、朱德对“左”倾错误的抵制
D.红军广大指战员的艰苦奋战
19.万里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是指
A.中国革命性质发生了变化
B.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
C.革命中心地区发生了转移
D.中国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统一战线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 国共两党的关系对中国近代史具有重大影响。依据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事实回答20—24题:
2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是
A.维护世界和平
B.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C.团结抗日
D.壮大抗日力量
21.毛泽东同志说:“……使阶级斗争服从于今天抗日的民族斗争,这是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则。”下列中共的政策体现了这一“根本原则”的有: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②“三三制”政权的建立③坚决回击国民党的高潮④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⑤召开党的“七大”,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革命统一战线的相同点在于①共产国际的促进②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③目的都是反帝反封建④实现了所承担的历史任务
A.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依然存在的原因是:①日本的政策不变②中共坚持抗战反对投降③蒋介石集团既想,又不敢彻底决裂④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4.国共两党合作的共同基础是
A.社会性质决定的
B.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
C.两党的阶级性质决定的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中共建立后,在长期的民主革命斗争实践中,十分重视党的建设工作,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据此回答25-26题:
25.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共的指导思想是在
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26.抗战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的实质是
A.建立抗日战争的物质基础
B.变革农村的生产关系
C.解决根据地严重的经济困难
D.限制农村的封建剥削
“一个政权的覆亡大都首先是由于内部原因,而政治上的反动是决定性因素”,结合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统治政策及结果,回答27-29题:
27.国民政府实行片面抗战路线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人民抗日力量的壮大
B.维护英美在华利益
C.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D.防止抗战成为人民的抗战
28.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标志着国民政府的政策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其原因不包括
A.日本侵略策略的变化
B.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阶级本质
D.中共力量的增强
29.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官僚资本主义的状况是
A.日本侵入长江流域,动摇了官僚资本主义的根基
B.大量企业毁于战火,导致官僚资本主义实力大大衰落
C.伴随国民政府迁都,在西南地区重新发展起来
D.实行统制经济政策,聚敛巨额财富
1938年,日本首相发表声明:“日满华三国应以建设东亚新秩序为共同目标而联合起来,共谋实现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为此,中国方面首先必须清除以往的偏狭观念,放弃抗日的愚蠢举动和对满洲国的成见。同满洲建立完全正常的外交关系。其次……签订日华防共协定……。”据此请回答30题:
30.这个声明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B.日本扶植建立伪“满洲国”
C.汪伪集团公开叛国投敌
D.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1935年12月25日)
材料二:按:在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全国抗日浪潮不断高涨的形势下,1936年7月13日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上曾表示要“御侮救亡”。对此,沈钧儒等人发表如下声明。
蒋先生处于全国最高地位,应该赶快设法作抗日救亡的真正准备。真正的准备抗日,决不是所谓“先安内后攘外”,而是联合国内各党各派,开放民众运动以共纾国难。
——摘自沈钧儒等《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1936年7月15日)
材料三: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1936年9月1日)
请回答:
(1)在材料一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把蒋介石看作当时的主要敌人之一?(1分)
(2)根据材料二(含按语)和三,说明中国共产党在1936年9月认为“抗日反蒋”的口号已经“不适当”的原因。(2分)
(3)参照材料二,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采取“逼蒋抗日”的方针。(2分)
(4)中国共产党贯彻“逼蒋抗日”方针取得了什么成果?(2分)
(5)根据当时对蒋策略的调整,指出中国共产党制定政策的依据是什么?(1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内一部分人士正在策动所谓新的高潮,欲以所谓中日联合“剿共”结束抗战局面。……兹奉电示,限期北移。德等再三考虑,认为遵行命令与府顺舆情,仍请中央兼筹并顾。对于江南正规部队,德等正拟苦心说服,劝其顾全大局,遵令北移。
——1940年11月9日,朱德、彭德怀等复何应钦电文
材料二:1940年12月10日蒋介石给顾祝同密令:“应不准其(指新四军)由镇江北渡,只准其由江南原地北渡……该战区对江南匪部,应按原定计划,妥为部署,并准备如发现江北匪伪竟敢进攻光化或至限期该军仍不遵命北渡,应立即将其解决,勿再宽容……”
材料三:1940年12月27日东京《国民新闻》报社论:“重庆对中国共产党势力的不断增长确实感到担忧。……蒋介石集团现在应有所抉择。……如果重庆不能镇压共产党,那么日本不得不考虑共产党势力增长的后果。”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中共对“北移”存在顾虑。它为什么还要让部队“遵令北移”?(1分)
(2)有人说:“皖南事变只不过是一次偶然的事件”。你是否同意?依据材料说明。(3分)
(3)据材料三说明蒋介石集团制造这一事件的原因。(1分)
(4)事变发生后,中共采取了什么政策?目的何在?(2分)
三、问答题
33.简述1935年至1937年,日本侵华和中国国内先后有哪几次事变?(4分)国共两党是如何调整关系,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形成的。(8分)
34.1941年—1942年,抗日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局面,就有关内容回答问题:
(1)困难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3分)
(2)为巩固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上采取了哪些政策和措施?各有何作用。(10分)(每点2分)
看过“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