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二学习方法>高二语文>

高中语文读本必修苏教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解读(3)

凤婷分享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忽听得林冲叫一声苦,却不知有何灾难临头,让读者大出意外,大为心惊,好比十二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金圣叹赞道:“意外,惊才怪笔!”]原来天理昭然①,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①天理昭然:指老天爷明明白白,能主持公道。这是封建的宿命论思想。昭然,明白的意思。)[此处交代事由。雪大、雪密、屋旧、吃酒时间长,四者相加,压倒草厅。这个偶然的变故,却使林冲意外地绝路逢生、免于死难。所以,作者忍不住兴致大发,感慨系之。]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写花枪葫芦,又带写雪,一石三鸟。自林冲来到草料场,文中前前后后写花枪处不下七次,真是人在枪在,枪在人在,但读者不厌其烦,不厌其详!因为这样写,既符合林冲枪棒教头的身份,又表现了他的谨慎、警惕、细心的性格特点,为后文枪挑仇人埋下伏笔,使故事情节肌理缜密,天衣无缝,合情合理。]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首先想到的不是行李物品,不是今夜何处投宿,而是担心“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这个细节突出地写出了林冲性格精细的一面。前写林冲离开草场“盖上火盆”,此处写林冲回到草场又探摸火盆,两处提到“火盆”的细节,这不是作者信笔写来,而是独运匠心的安排,知微显著,以小见大。就情节而言,盖上火盆,火种浸灭,说明草场起火,不是因火盆之故致使自行失火。无此交代,读者会生疑问;经此轻轻点笔,就让人不生歧义,明了必是陆谦放火无疑,情节合情合理,严密周到,无懈可击。再就性格而言,林冲一盖火盆,二寻火种,说明他管草场,战战兢兢,不敢造次,事事留意,处处小心,生怕由于自己不慎而酿成大祸,吃罪不小。长期的曲折遭遇,培养了他心细如发的性格特征。这里的两处火盆细节,就是出色的点染。明代评论家袁无涯认为,这样的交代“不独用心细腻,又伏后火种无根”。]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为一夜计,唯此为急。]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黑”字极关紧要,紧张气氛越来越浓,所谓风高放火、月黑杀人,陆谦、差拨这类夜游的魑魅魍魉蠢蠢出动了。]寻思:“又没打火处①,怎生安排?”(①打火处:烧火做饭的地方。)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 “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再提古庙,与前呼应,才知刚才“神灵庇佑”乃是掩护,目的旨在为后文安排一合适场所。]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①将过来靠了门。(①掇:duō,拾取。这里是搬的意思。)[掩门、掇石,用以防盗防风雪,既合情理,又为少顷陆谦、差拨推门不开,林冲得以隔墙偷听埋下伏笔。]入得里面看时,殿上朔着一尊金甲山神①,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①金甲山神:披着金色甲衣的山神。)[此为下文林冲祭神埋下伏笔。]团团①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①团团:周围。)[虽然天黑,但值雪夜,故能看见。前文交代山神庙离草料场仅半里之隔,此处又交代周围没有邻舍,这便说明了林冲为何只能夜宿山神庙,而陆谦等人也为何独来此处观火,为仇人最终相遇于此作了周密交代。]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①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①上盖:上身罩着的外衣。)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林冲脱衣铺被,放枪取笠,饮酒吃肉,这些细致的动作描写,表现此时悠闲到了极点,根本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来应付突发的事变,正所谓与人无患,与物无争,而不知大祸已在数尺之内。如此盘马弯弓,蓄势待发,便于表现下文情势急转,林冲长久压抑在内心深处的仇恨之火猛然爆发。]

  正吃时,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仅半里路程,故能听见。]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跳”的动作,写出武人特有的警觉;“壁缝里看”,表现林冲特有的细心。]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地烧着。[前面一再写火盆内之火乃是虚火,直至此时方引出回目题中之真火。]当时林冲便拿了花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林冲就伏门边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直奔庙里来;[先听说话声,后听脚步响,写林冲细致处。]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与前写林冲掇石照应。因有此石压门,才有下面隔门偷听之戏。]三人在庙檐下立地①看火,数内②一个道:“这条计好么?”(①立地:站着。②数内:其中。)[本是走卒向主子表功,但却道出了全部阴谋,原来假惺惺提拔林冲来管草料场就是要用火将其烧死,然后再栽诬是林冲自己不慎失火所致。]一个应道:“端的①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②没得推故了!”(①端的:真的、确实。②张教头:林冲的岳父。林冲刺配以后,高太尉的养子高衙内屡次威逼林冲妻子嫁他,张教头总是以尊重女儿的意愿,等林冲回来团聚为理由推托。)一个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①!”(①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这回可真被我们收拾了。吃,被。)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①,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②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①应承:答应。②央浼:恳求,请托。浼,měi,央求。)[从陆谦、富安之口补写东京林冲家中及高衙内近况,交代高俅派人赶来沧州谋害林冲的原因。]又一个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①!”(①待走那里去:能逃到哪里去。走,逃跑。)[走狗献媚邀功。]那一个道:“这早晚①烧个八分过了。”(①这早晚,这时候。)又听得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此语暴露了这伙奸人计谋的歹毒:要林冲死也是死,活也是死。林冲已经被逼到无路可走的境地。]又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不仅要将林冲害死,而且竟然要拿了他的尸骨去向主子邀功,此语最充分地暴露奸人的残忍狠毒,也最能激发林冲的深仇大恨。请读者在意了,如果没有这句话,读到前面,精细的读者也许会想,林冲不是正可以将计就计,假托被烧死而从此隐姓埋名吗?但现在告诉你,林冲的这条路也被堵死了!所以,这句话最能显示作者文思的周密。这段文字写林冲隔墙听声,是非常重要的一段文字,等于是贼人的自我招供,一连九个“一个道”,字字分明,声声不漏,句句入耳,使林冲终于真相大白,猛然觉悟,一下子点燃起胸中的复仇烈火,不顾一切地挺枪杀死仇人,思想性格发生飞跃的突变,故事立即进入高潮。]

  林冲听那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①。(①富安:高衙内身边的帮闲,与陆谦一起参与谋害林冲的勾当。)[前文猜出陆谦,此处补出富安,行文前后照应,疏密有法。]自思道:天可怜见①林冲!(①可怜见:向人乞怜的词,就是“可怜我”。)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照应上文“天理昭然,佑护义士善人”句,林冲把这使自己死里逃生的偶然巧合当作天意,天不灭林冲,天要林冲灭恶人,这与《水浒》反复宣扬的高举义旗,替天行道的主张吻合。]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前文反复叙述花枪全是为此一笔。]左手拽开庙门,[胸中有万丈怒火冲天,行动却是轻风掠地,悄无声息,这掇、挺、拽,动作蝉联而下,表现了林冲临阵谨慎心细,如此才可出敌不意,一击而制众敌于死命。]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三个人都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空旷苍茫的荒野,寂静无声的夜晚,这声张正义的猛然一声“大喝”,如火山爆发,如五雷轰顶,这是林冲造反的宣言,复仇的号角,排山倒海,惊天动地,那些丧尽天良、心虚胆怯的贼人不由不吓得呆若木鸡。]林冲举手,肐察①的一枪,先搠②倒差拨。(①肐察:形容枪扎下去的声音。肐,gē。②搠:shuò,刺,戳。)陆虞候叫声“饶命!”吓的慌了手脚,走不动。[差拨、富安,皆一气叙完,独陆谦作两半叙述,此先顿下半句。笔法摇曳多姿。]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得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劈胸①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①劈胸:照准胸口。)[自李小二店中吃酒买刀,来草料场之日带上刀,此后草料场买酒来往文中,只勤叙花枪葫芦,更不以一字及刀。直至杀陆谦时,忽然掣出刀来。前后遥遥相照,细针密线,天衣无缝。]便去陆谦脸上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①’!”(①杀人可恕,情理难容:成语,意思是说,即使杀人可以饶恕,你这种作恶多端的行为也是情理难以宽容的。)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①,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①剜:wān,挖、削。)[林冲杀陆谦,先用脚踏住胸脯,把那口刀搁在他的脸上,来一番义正辞严的训斥质问,这等于是正义的法庭对死有余辜的奸贼所进行的罪行判决和道德审判,“杀人可恕,情理难容”八个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受尽奸贼迫害的英雄,举刀杀人行动的理直气壮,正义凛然;充分揭露了高俅、陆谦这些封建统治者及其走狗的卑鄙、狠毒和罪恶。接着写林冲不仅将其杀死,而且掏出他的心肝,处之以人世最残酷的极刑,旨在看看他是怎样的一幅狼心狗肺,表明了林冲对这个趋炎附势,攀龙附凤,因而背亲弃友,恩将仇报的奸佞小人的切齿之痛,不如此不足以解心头之恨。]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①,且吃我一刀!”(①恁的歹:这样坏。)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以上写林冲击杀仇人时,动作干练利落,迅雷不及掩耳,几声大喝,威震敌胆,气撼五岳,其英武之态,活现眼前,使林冲的性格在连贯性的动作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写陆谦三人惊呆,连用两次“走不动”,生动地表现了这些惊弓之鸟在气丧胆破之余的痴呆。对于在精神崩溃时的人物,这样刻画,确是于事合理,于情不乖的传神笔致。金圣叹评论这段描写:“以一个人杀三个人,凡三四个回身,有节次,有间架,有方法,有波折,不慌不忙,不疏不密,不缺不漏,不一片,不繁琐,真鬼于文,圣于文也。”]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与前文“神明庇佑!”句照应,在林冲心中,此次逢凶化吉,报得大仇,全是神灵庇佑,因此以仇人头颅祭告神灵,以示虔诚,同时也向世人显示,自己手刃仇敌,是得神灵暗示的神圣之举。金圣叹评点:“三个人头,安放得好,又算示众,又算祭奠,又算结煞。”]再穿了白布衫,系了搭膊①,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①搭膊:一种布制的长带,中间有个袋,可以束系在腰间,又称“搭包”。)[前文写林冲脱衣,逐件叙述一遍,表现他的悠闲,此处叙林冲穿衣,又逐件叙述一遍,显出林冲杀人之后沉静坦然。后来林冲辗转到柴进家,躲避官府的追捕。由于官兵追杀很紧,要挨家搜查,柴进就把他介绍到梁山泊白衣秀士王伦处。从此林冲加入到农民起义的队伍。]

  第四部分(从“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至末尾)写林冲杀人报仇。这一部分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作品先写草厅倒塌,林冲借宿山神庙,借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草料场火起,把故事引向高潮。陆谦、富安和差拨三人在庙门外得意忘形地对话,把高俅、陆谦等人的阴谋和盘托出。林冲隔门倾听,血淋淋的事实,打破了林冲的幻想,封建压迫者的步步紧逼,使他认清了封建统治者的真面目,思想性格发生了根本转变,由动摇到坚定,由忍让到斗争。面对着残忍狠毒的仇敌,长期积压在胸中的满腔怒火象火山一样迸发,化为反抗的行动,亲手杀死仇人,终于在逼迫之下不得不走上了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道路。

高中语文读本必修苏教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解读相关文章: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课文预习教案

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案及原文

4.高中语文必修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5.高二语文复习资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6.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预习作业

2509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