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课前预习>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课文预习教案

素雯分享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这篇课文有哪些重点知识需要同学们掌握?大家可以提前预习。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课文预习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课文预习教案第一课时

  第一步:宏观阅读

  首先扫清文字障碍,例如宋元白话中常用而今天不用或意思发生变化的词语:

  不合、过卖、下饭、将、汤、伴当、物事、结果、转背、消耗等等。

  其次弄清楚朗读时要注意的读音,例如有的需要儿化处理,有的要读轻声:

  酒生儿(儿化)、过卖(轻声)、下饭(轻声)、伴当(轻声)、物事(轻声)等等。

  再次弄清楚残留的话本语言特点,例如:

  话说、且把闲话休提、只说正话、话不絮烦、只说、再说等等。

  一、情节归纳

  在课前充分阅读课文、课堂朗读(教师范读、学生朗读)的前提下,归纳情节:

  第一部分——引子(1自然段): 林冲沧州遇故交。情节主干包括插叙李小二情况和林冲、李小二的对话。作用: 交代主要人物、事情起因。点明林冲与高俅的尖锐矛盾,说明林冲、李小二的亲密关系,留下李小二感恩图报的伏笔。

  第二部分——开端(2-5 自然段):林冲买刀寻仇敌。情节主干包括:林冲刺配沧州后,高俅派陆谦追踪而来,密谋策划,新的冲突酝酿。

  酒店来人,是通过李小二夫妻的观察写出的:来人鬼鬼祟祟,说话偷偷摸摸,手段卑鄙阴险。再写林冲根据李小二提供有关来人的身材、相貌、年龄等分析断定是陆谦,使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林冲买刀寻仇敌,矛盾进一步激化。

  这一部分体现了林冲的性格特点是: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对仇人认识不清,复仇心理并不强烈。

  第三部分——发展(6-9 自然段):林冲接管草料场。情节主干包括:接管草料场——交割——沽酒。本部分是由陆谦的谋害到林冲杀人报仇的过渡,表面看,紧张形势缓和下来,实际上,事态正按照陆谦的预谋发展。表面上的平静掩盖着一场生死搏斗,预示着矛盾即将进入高潮,为后文埋下伏笔。

  这一部分体现了林冲的性格特点是:随遇而安,委曲求全,心存幻想。

  第四部分——高潮和结局(10-12自然段):林冲山神庙复仇。情节主干包括:破庙借宿、偶听真情、报仇雪恨。

  林冲性格变化的转折点,与前文照应,让陆谦等人通过对话把阴谋的主使者、原因、内容、执行经过,不打自招作了全盘交代,促使林冲性格发生根本转变。

  这一部分体现了林冲的性格特点是:忍无可忍,彻底绝望,终于出手。

  林冲由安于现状到奋起反抗,完全是被一步步逼出来的,本来他有一个幸福的家,但是就因为妻子漂亮,被高干子弟看上,导致自己被百般陷害,最后家破人亡。终于被逼得无家可归而走上梁山。有力突出“官逼民反”这个主题。

  这个步骤不必过细分析情节和人物,只是大体上把握,使学生对情节有一个大致的轮廓即可。

  二、人物归纳

  在朗读课文、归纳情节的同时,设计规范的板书,顺便写出涉及到的人物:

  林冲:主要人物,一切矛盾纠葛都围绕他展开

  李小二夫妇:过场人物,属招致则来,挥之则去的次要人物,但他们的出现从侧面表明林冲性格中的善良,他们的感恩行为在情节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陆虞侯、福安:未出场人物俅球的爪牙,献计迫害林冲者兼实施迫害者,其中陆虞侯还是与林冲交往多年的朋友

  管营、差拨:同李小二夫妇一样的过场人物,同林冲无仇无恨,却在利诱下成了帮助陷害林冲的主谋

  从以上人物分类中可以看出人物安排的特点:

  第一,两个阵营,林冲一方是弱势群体,没有靠山,无人帮助,处在明处,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只能任人宰割,按照这样了逻辑,他本应该走向死亡,结果却是报仇雪恨、雪夜出奔。

  高俅一方是强势群体,身居高位,爪牙成群,但主脑并不出场,出场的都是小楼罗,他们为非作歹都是经过主脑批准的。按照必然的逻辑发展,其阴谋应该得逞,结果却是毒计败露,楼罗被杀。

  第二, 人物的对称性。一个是两个阵营的对称,一好一坏;一个是出场的对称性,林冲一出场,引出李小二夫妇,李小二夫妇引出陆虞侯等人的同时高俅就在暗中出场。这种特点可以看出话本和戏剧的痕迹,好处是简捷而严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课文预习教案第二课时

  第二步:微观阅读

  对描写手法和语言特点的品鉴,同样是在品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提出要求,师生朗读课文时请大家把相关描写勾画出来。

  一、景物描写

  首先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第一,直接描写风雪。课文有三处对风雪进行直接描写:

  第一处:“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纷纷扬扬”,写雪花之大;“卷”,写朔风之烈;“一天”,写范围之广。这是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为全文情节发展定了环境景物基调。

  第二处:“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选题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这是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

  第三处:“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这是林冲沽酒返回时,又进一步突出雪势之大。

  这两处的两个“紧”字,还有“正”“越”两个词的修饰,就把一场越下越大的雪,描写得非常清楚。

  其次分析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第一,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林冲看住处时,只见:

  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林冲沽酒回到草料场:

  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

  第二,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如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是用人物感觉暗写风雪。写林冲在神庙里,“先取下毡签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身”。

  总之,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二字。

  以上分析、归纳必须在朗读的基础上,通过对文本的品读自然归纳,切不可生硬灌输、简单举证。

  还要恰当地分析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

  课文中描写风雪虽然着墨不多,但非常精彩,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雪大天寒,迫使林冲外出沽酒以抵御严寒,因此躲过一劫——未因草厅被雪压倒而被压死;大雪压倒草厅,又迫使林冲只能到山神庙住宿,因此又躲过一劫——未被陆谦等烧死;雪大风劲,又迫使林冲用大石头靠住庙门,陆谦等人放火烧草料场之后也来到山神庙避风雪看火势,因推不开门便立在庙门外谈话,冤家路窄,狭路相逢,隔门相对,因此又意外得知真相——于是报仇雪恨。

  风雪的描写,为情节发展提供了合理的条件,推动了情节发展。可以说风雪把情节推向高潮,风雪渲染了苍茫、雄浑的气氛,风雪映衬着人物形象。

  二、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对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的一种描写手法。细致描写是作品刻画人物性格、叙述事件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主要分析有关林冲的细节描写:

  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

  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

  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

  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把门拽上,锁了。

  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再看林冲进了山神庙:

  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

  除了连杀三人又很讲次序的一连串动作之外,还有一个省略的细节,就是:

  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了白布衫……

  教材编者可能顾虑林冲杀人太过恐怖故而删去,却也删去了林冲性格变化的有力证据。试想,“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这个动作该是多么潇洒、简捷!可见林冲并非不会杀人、不敢杀人,只是没逼到份儿上,实在逼急了,杀几个人易如反掌。一旦出手,就已经忍无可忍了。我觉得这个细节要比按顺序杀仇人更精彩。

  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具体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有的细节描写则使故事情节前呼后应,使作品布局更加严谨;有的细节描写同时兼有以上两方面作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课文预习教案相关文章: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案及原文

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案及原文

3.高二语文必修5第一课预习资料

4.高三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5.高三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235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