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一学习方法>七年级历史>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反思

妙纯分享

  教学反思是促进七年级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反思,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反思范文一

  世界历史已基本教完,在复习之际,回顾世界历史上的五次瓜分,谈谈对五次瓜分的理解与总结。

  在人类历史上,列强对世界的几次主要的瓜分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5世纪-16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对世界的瓜分。

  1494年,葡、西两国签定了“托尔德西里雅斯条约”,规定在佛得角群岛以西370里加处,自北极向南极划一条假想的分界线。此线以东新发现的土地归葡萄牙所有,以西归西班牙占有,此即臭名昭著的“教皇子午线”。1529年,西、葡两国又在萨拉哥萨签订新约,将西属土地的西界定在摩鹿加群岛以东17度处。根据以上两个条约,西班牙独占了除巴西以外的整个美洲,葡萄牙则将亚非狂妄地纳入了自己的殖民范围。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对世界的第一次瓜分。

  从这一次瓜分中,无论是葡萄牙还是西班牙,所凭借的是先进的军事技术、武力统治、海盗式劫掠和欺骗性贸易。尤其是葡萄牙,它本是一个落后的国家,但是它侵占了地域宽广、文化发达、人口稠密的广大地区,这充分体现了军事技术、武力威胁在当时的绝对作用。

  第二阶段:17世纪初—18世纪末,英、法、荷对世界的瓜分,最终是英国取胜。

  1581年获得独立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荷兰,以商品和大炮为武器,沉重地打击葡、西的殖民势力,并取代了西、葡。与此同时,英国积极向外扩张,并于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建立海上霸权。随着自身势力的膨胀,英国几次颁布《航海条例》,打击荷兰,从而引发了三次英荷战争,结果是英国取代了荷兰,成为世界殖民霸主。随后,法国起而与英国竞争,最终通过“七年战争”,英国打败法国,稳居世界殖民霸主地位,号称“日不落”大帝国。从此,世界历史进入了“英国时代”。

  从这一次对世界的瓜分中我们可以看出:英、法、荷取代西、葡两国,以及英国打败法国,都充分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战胜封建制度。同时,英、荷之间,虽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但是,最终是以工业资本为基础的英国战胜了以商业资本为基础的荷兰,从而体现了工业资本对商业资本的必然胜利。可见,在这时期的争斗中,所凭借的不仅仅是武力和军事技术,社会制度的先进与否、经济力量的强与弱也在其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三阶段:19世纪初—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与俄国对世界的瓜分与争夺。

  俄国采用武力扩张的方式对外进行侵略,最终成为一个地跨欧亚大陆的大帝国。英国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为了满足对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的需求,以经济侵略为主、军事力量为辅,先后侵占了印度、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阿富汗、缅甸、中国等地,对新生的拉美国家也加紧了经济渗透。俄英之间,争夺最激烈的要数1853-1856年进行的克里米亚战争。结果英国打败了俄国,维护了它的世界殖民霸主地位,同时也暴露了俄国社会制度的落后,促使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可见,社会制度的先进与否、经济力量的强与弱,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取代了单纯的武装力量的绝对优势,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第四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三次帝国主义战争,即1898年的美西战争、1904-1910年的日俄战争、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体现了其瓜分世界的性质。

  德、意是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企图凭借雄厚的经济力量与老牌的英、法等国家展开争夺,瓜分世界,于是形成了以德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和由英、法、俄组成的协约国这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经过四年多的争夺,结果是同盟国失败,他们不仅没能瓜分世界,而且连已有的殖民地和自身的领土都被协约国一一瓜分。俄国则建立了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美国则趁此机会,大发横财,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但在综合实力上,仍屈居于英法之下,国际联盟被英法所控制就是一个典型史实。

  从这些国家的失败中我们不难发现,单纯的经济优势已失去了决定性的作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必须是以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资源等多方面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美、德虽然在经济方面位于世界第一、二,但是在综合国力上还赶不上老牌的英法国家,所以在争夺中失败。

  第五阶段:20世纪中期—20世纪末,美国和苏联对世界的瓜分。

  “二战”期间,苏军是抗击德军的主要力量,在打败强大的法西斯德国后,其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受其影响,中国、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朝鲜等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而形成了一个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而美国在“二战”前,就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二战”后,随着西欧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英法等西欧国家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两国控制着华约和北约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针锋相对,不断争夺,瓜分世界。

  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1991年,苏联在与美国的以高科技为核心的军备竞赛中拖垮了经济实力,导致综合国力的衰退,所以最终是以苏联失败、美国胜利而结束。可见,在综合国力方面,经济是基础,起决定性作用,但高科技是龙头,是整个综合国力强与弱最直接的表现。同时,也说明了社会制度需要不断的改革、发展和完善。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反思范文二

  在校科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经过一两个月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用“五四爱国运动”这堂课来进行全市的教学方法的探讨。谈不上什么经验,只是在转变教师的教及学生学习方式的做法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关键在教师,核心在理念引擎,重心是提高课堂效率,而中心落脚点确是每节课导学提纲和导学案的设计。只有在优质、科学、高效的导学提纲的引领下,才能真正唤醒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也才能真正体现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下面我就从如何设计导学提纲和导学案两大板块说一下我的具体做法。

  一、导学提纲的设计

  制定切实可行的导学提纲,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和保障,它是一节课教学内容的路线图,是教师对教材的重新加工、处理和提炼,学生了解了学习的路线图,自己就明白每一步去干啥,也就是用以指导学生依纲自学。

  导学提纲的设计分为五步:一是学习目标;二是学法指导三是;知识梳理;四是知识理解与运用;五是知识结构的构建;六是达标检测。

  每一步的具体要求是:

  1.学习目标:认真钻研教材,制定学习目标,使学生在自学前就明确本节

  课的学习目标。

  2.学法指导:根据学生情况、教材内容等,提出学法建议。供学生参考。

  3.知识梳理:历史学科的特点是知识琐碎,点小而多,不便于学生把握,

  课前把知识框架用填空的方式整理出来印发给学生,以此方式阅读教材从而达到对知识的了解目的。

  4.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并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去创设一些问题,问题要遵循“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原则,具体来说①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②问题不要太多太碎。③问题应能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④问题的叙述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

  总之,通过“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的环环相扣、逐层递进的导学提纲设计,意在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而要使教师设计的问题有价值,达到导学之目的,我觉得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所以在设计的导学问题必须真正达到让学生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探究,学会自学,学会合作。

  5.知识结构的构建:在学生掌握本节课基础之上,你将如何设计本课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动脑手的能力。

  5.达标检测:注重基础,突出重点。面向全体,关注差异。

  以上是我在导学提纲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那么如何把导学提纲各个环节的任务落到实处,我想导学案的执行就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谈一下导学案的操作。

  二、导学案的操作

  导学案的操作我主要是围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指导思想来进行的,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操作。具体包括“学一学、用一用、议一议、动一动、做一做”等五个环节。

  (一)学一学

  依据高一学生的情况,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围绕课标要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完成导学提纲中的任务。课堂中将完成不妥当之处讲解。使之明确答案。

  (二)用一用

  1.让学生围绕知识点,自己学着设计题目。这个环节必须是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完成,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课堂上,将学生设计选择代表性问题展示,针对问题设计是否合理,进行评议,营造一个互帮互助、互相交流、合作交流的平台。之后教师根据学生所评点拨正确设计题目的原则、方法。

  (三)议一议

  教师提前设计的题目,依据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的学科特点,让同学互相讨论、议论,从而达到历史为现实服务的目的。

  (四)动一动

  在知识学习结束时,组织学生设计知识结构,提升概括能力。通过比较展示同学们的设计,大家评议,教师点拨,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五)做一做

  针对全班同学进行检测,试题要注重基础,突出重点,以便更确切的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

  总之,设计好导学案是上好课的前提。课堂上教师的机智灵活运用导学案又是上好课的关键。每一个环节中都不能离开教师的点拨疑难问题的解答。

  下面我就“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谈一些感受,一点思考。

  1.进行探究的前提是教师理念的转变,多研究些理论,多借鉴些别人的做法,要找到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有效方式,而不是机械的模仿形式。每个学科有区别,每个年级有差异,每一课也都不相同。

  2.历史一向被学校、学生视为小科。在历史课堂上总有个别学生有写别的学科作业的现象,这一课我在几个班级试讲,这种现象没有了。因为人人有事做,事事需动脑动手。

  3.无论是自学还是展示,采取激励和赏识的态度,这样学生的参与度就有了保障。学生能全程参与,就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4.课堂上应该有利于各种学生的培养。思维活跃者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更加优秀,平日不愿意发言的人也能感受到了关注、感受到了赏识、感受到了帮助,思维也被带动了。

  5.高效的课堂呼唤高标准,严要求的老师,学生要学习,老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只有老师站得高,才能带学生看得远。

  对我来讲这只是新的教学方法的刚起步,还有许多的不足。我会继续认真探索研究!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反思范文三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来组织教学,而且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完成了教学目标。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为增强知识的系统性,我打破了教材编写的顺序,将教学内容设计为秦完成统一和巩固、维护统一两大内容,在处理第二项内容时,又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关系)等方面来归纳秦巩固统一的措施。这样做,不仅线索清晰,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创新问题设计上有突破,能联系生活实际,引起学生共鸣。

  本课教学中,我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课文内容,然后学生思考、讨论、作答,教师点拨、同时辅以材料展示。我还注重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机会,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发挥、去创造。如:我指导学生到黑板上设计秦的疆域示意图,以帮助学生压缩信息,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这节课也体现了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一定的转变,由原来的讲述者转变为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学生会的,允许学生自由发挥,互相补充,教师及时评价;学生不会的,教师进行激励、引导,然后共同解决。

  这节课最大的不足就是:不敢放开手脚,给学生以机会,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其它细微之处,还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释疑过程中,有些小问题的设置稍显牵强;过渡语,有个别之处,不够自然;习题设计过于单调死板,以后应力求多样化、趣味性,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分析秦完成统一的原因出现困难时,教者引导的语言有些罗嗦,没有做到简明扼要;对学困生的关注明显不足;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学生方面:在讨论秦始皇的历史作用时,他们的回答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非常透彻、全面。尤其是说说他们原先印象中的秦始皇时,学生的反应特别积极,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是比较关注历史的,我们有理由对历史教学充满信心。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川教版及教学反思

2.七年级历史我们的远古祖先教学反思

3.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4.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反思

5.初一历史三国鼎立教学反思

    2379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