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三学习方法>九年级化学>

2016初三化学期末必考知识难点

陈哲凡分享

  化学课是我们各位同学在初中阶段较晚接触和学习的一门学科。下面由学习啦小编整理的2016初三化学期末必考知识难点,祝同学们考试顺利!

  2016初三化学期末必考知识难点(一)

 1.天然水的净化实验用品:天然浑浊水、明矾、木炭(或活性炭)。

  2.净化水的步骤、原理及作用

  (1)沉降

  ①原理: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将杂质吸附,并沉降下来。

  ②作用:除去不溶性杂质

  (2)过滤

  ①原理:把液体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

  ②装置及注意事项:

  ③作用:除去液体中不溶性杂质或用于固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3)吸附

  ①原理:利用木炭(或活性炭)的吸附性,把自然水中的一些杂质和臭味除去。

  ②作用:除去不溶性杂质和部分可溶性杂质。

  (4)蒸馏

  ①原理:利用液体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②作用:除去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

  注意:对于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

  (1)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蒸馏、吸附、过滤、静置。

  (2)要达到更好的净水效果,其先后顺序为:静置、过滤、吸附、蒸馏。

  2016初三化学期末必考知识难点(二)

  1、碱性氧化物+酸→盐+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CuO+H2SO4==CuSO4+H2O  ZnO+2HNO3==Zn(NO3)3+H2O

  2、碱+酸→盐+H2O

  Cu(OH)2+2HCl===CuCl2+2H2O  Cu(OH)2+H2SO4===CuSO4+2H2O

  NaOH+HCl===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NaOH+HNO3===NaNO3+H2O  Mg(OH)2+2HNO3===Mg(NO3)2+2H2O

  Ba(OH)2+H2SO4===BaSO4↓+2H2O

  Al(OH)3 + 3HCl =======AlCl3 + 3H2O 白色固体溶解 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3、酸+盐→新盐+新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实验室制取CO2 、除水垢

  Na2CO3+2HCl===2NaCl+H2O+CO2↑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泡沫灭火器原理

  HCl+AgNO3===AgCl↓+HNO3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氯化物类似反应)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

  H2SO4+BaCl2===BaSO4↓+2HCl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 - 的原理

  Ba(NO3)2+H2SO4===BaSO4↓+2HNO3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Ba2+的原理

  NaHCO3+HCl===NaCl+H2O+CO2↑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泡沫灭火器原理

  4、盐1+盐2→新盐1+新盐2

  KCl+AgNO3===AgCl↓+KNO3  NaCl+AgNO3===AgCl↓+NaNO3

  Na2SO4+BaCl2===BaSO4↓+2NaCl  BaCl2+2AgNO3===2AgCl↓+Ba(NO3)2

  5、盐+碱→新盐+新碱

  CuSO4+2NaOH===Cu(OH)2↓+Na2SO4 蓝色沉淀

  FeCl3+3NaOH===Fe(OH)3↓+3NaCl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Ca(OH)2+Na2CO3==CaCO3↓+2NaOH有白色沉淀生成 工业制烧碱、实验室制少量烧碱

  NaOH+NH4Cl===NaCl+NH3↑+H2O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铵根离子

  2016初三化学期末必考知识难点(三)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373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