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派八卦掌的特点与区别
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各派八卦掌的特点与区别。欢迎阅读!
樊式八卦掌与尹式、程式八卦掌的区别
尹式八卦掌讲求瞬间爆发的干冷劲儿,刚劲突出,富弹抖力。走自然步,趋于急行,以足碾转,横开斜进。
程式八卦掌托盘搬扣劈进多横劲儿,步行曲腿淌泥,用掰(摆)扣步进行身形转换。
樊式八卦掌拳势紧凑,脆快灵变,刚柔相兼。以三角步,打四面,踩八方为主,内圈外圈辅佐。走踩步,落地生根。
八卦掌各流派,只是尊重传统的需要,以区别不同风格。各流派技艺上的差异,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
八卦掌简介
八卦掌的流派有较大影响的五大流派:尹派,梁派,程派、张派、史派等。八卦掌是我国流传很广的拳种,是内家拳三大名拳之一,也是道家养生、健身、防身阴阳掌的一个体现。[1]它以八大桩法为转掌功,又集八大圈手于一体,下配一至八步的摆、扣、顺步法为基础,以绕圈走转为基本运动路线,以掌法为核心,在走转中全身一至,步似行云流水,身法要求:拧转、旋翻协调完整,走如游龙,翻转似鹰。手法主要有:穿、插、劈、撩、横、撞、扣、翻、托等。八卦掌是融养生和技击于一炉,涵养道德的拳术,是董海川先师将武功及内功融为一体,博采众长,加上自己的丰富经验,独创以掌为主的技术手段。以沿圈走转和“趟泥步、剪子腿、稳如坐轿”,扣掰转换以及避正打斜等为运动形式,有别于其它拳术。并且在治病、内功、技击和涵养道德方面,有明显的效应。尤其在内功和涵养道德方面,表现更为突出。
国务院第二批公布八卦掌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9月国务院任命任文柱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八卦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八卦掌特点
八卦掌是身捷步灵﹐随走随变﹐与对方交手时身体起伏拧转﹐敏捷多变。拳谚说它“形如游龙﹐视若猿守﹐坐如虎踞﹐转似鹰盘”。其基本功以桩步﹑行步为基础。身型要求顶头竖项﹐立腰溜臀﹐松肩垂肘﹐实腹畅胸﹐吸胯提裆。步法要求起落平稳﹐摆扣清楚﹐虚实分明﹐行步如蹚泥﹐前行如坐轿﹐出脚要摩胫(两脚踝关节相贴而过)。走圈时﹐内脚直进﹐外脚内扣﹐两膝相抱﹐不可敞裆。身法讲究拧﹑旋﹑转﹑翻﹐圆活不滞。手型有龙爪掌﹑牛舌掌两种。主要手法有推﹑托﹑带﹑领﹑搬﹑拦﹑截﹑扣﹑捉﹑拿﹑勾﹑打﹑封﹑闭﹑闪﹑展16法。要求能进能退﹐能化能生﹐虚实结合﹐变化无穷。每掌发出﹐皆要以腰作轴﹐周身一体﹐内外相合﹐外重手眼身法步﹐内修心神意气力。
八卦掌的动作要求顺颈提顶,松肩垂肘,畅胸实腹,立腰溜臀,缩胯合膝,十趾抓地。八卦掌以“滚钻争裹,奇正相生,走转拧翻,身随步走,掌随身变,行走如龙,回转若猴,换势似鹰,威猛如虎”;以曲刹直,以动扰静,以静刹动为修炼原则。
八卦掌分为“定架子”﹑“活架子”﹑“变架子” 3步功夫。“定架子”是基础功夫﹐要求一招一式﹐规规矩矩﹐宜慢不宜快﹐以求姿势正确﹐桩步牢固﹐行步平稳﹔切实做到“入门九要”﹐即塌(塌腰)﹑扣(含胸)﹑提(尾闾上提﹑谷道内提)﹑顶(头上顶﹑舌上顶﹑手前顶)﹑裹(裹臂)﹑松(松肩﹑沉气)﹑垂(垂肘)﹑缩(胯根﹑肩窝内缩)﹑起
钻落翻(臂内外旋)等要领﹔切忌挺胸提腹﹑努气﹑拙力(称为 3大病)﹐“活架子”主要练习动作协调配合﹐使基本要领在走转变换中运用娴熟。“变架子”要求内外统一﹐意领身随﹐变换自如﹐随意穿插﹐不受拳套节序限制﹐做到轻如鸿毛﹐变如闪电﹐稳如磐石。
看了“各派八卦掌的特点与区别”文章的人还看了:
1.宋派八卦掌的介绍
4.八卦掌的训练
5.八卦掌之单换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