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教师资格证考试方法指导-简答题记忆口诀
简答题,说难不难,好像只要背过记得,就能拿分,说易又不容易,有很人就在简答题上面丢分严重。那么如何解简答题,又该记哪些内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简答题记忆口诀
1.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记忆口诀:两再一新促生产)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教育的政治功能:(记忆口诀:人鱼公主促政治)
(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3)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来为政治服务
(4)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教育的文化功能:(记忆口诀:两传选新促文化)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2.简述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简述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4.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道德素养:教师的道德素养是从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集体、对待自己的态度上体现的。具体来说,对待事业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待学生要热爱学生;对待集体要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对待自己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知识素养: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3)能力素养:教师的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此外,教师还应该具备教育科研能力、学习能力、观察学生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4)心理素养:一个优秀的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
5.《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基本理念中师德为先、能力为重?
(1)师德为先:(记忆口诀:两爱两人)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能力为重:(记忆口诀:学习理论、研究学生、实践反思)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6.简述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记忆口诀:墓里多组戏精)
(1)明确记忆的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有目的才会有动力,才会有责任感和主动性。
(2)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研究表明,意义记忆的材料保持时间长,利用提取快,受干扰少。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即理解材料的意义,对材料进行分析,把它的观点、论据以及逻辑标示出来,然后概括并确切地叙述出来。精加工的材料组织得好,提取的线索多,利用起来也更容易。
(4)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材料。利用组块化就记得牢,有系统。
(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加工质量。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适合记忆储存。研究表明,既有语义编码又有形象编码的材料易记忆。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7.简述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
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重视非逻辑思维。
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发散思维训练。
2推测与假设训练。
3自我设计训练。
4头脑风暴训练。
8.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记忆口诀:思恋良方)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9.简述良好性格的培养?
(记忆口诀:我的三观在集体,强化榜样因材施)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10.简述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
(1)课程计划。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科展开。
(3)教材。是教师与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
11.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教学行为的转变?
学生观:(记忆口诀:两独一发)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教师观:(记忆口诀:见醋放盐)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教学观:(记忆口诀:学习过人)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教学行为的转变:(记忆口诀:你它我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12.简述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和表现?
(1)原因:(记忆口诀:三有一训练,控制很全面)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2)表现:(记忆口诀:严规范,塑个性)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3.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启示?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拔苗助长”“陵节而施”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进行教育。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1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知识观
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并不能拿来就用,一用就灵,而是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2)学生观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每个人在自己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了自己个性化、独特性的经验,每个人有自己的兴趣和认知风格。
(3)学习观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15.简述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
(2)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兴趣在第一课堂及第二课堂中共同培养
(5)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16.简述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特点和培养策略?
主要特点:(记忆口诀:小学生习惯模仿姐犯贱)
(1)学习习惯的广泛性
(2)学习习惯的实践性
(3)学习习惯的阶段性
(4)学习习惯的模仿性
培养策略:(记忆口诀:课堂活动中引导正强化,家长个别评价)
(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堂中正确引导
(3)注重激励与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合力
(6)分层渐进,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7)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评价体系
17.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记忆口诀:长多活动)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18.德育的原则及其要求
疏导、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记忆口诀:陶行知积极疏导一连学生,积极守纪律,才有尊严)
(一)导向性原则
(二)疏导原则
贯彻要求: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四)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贯彻要求:
(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
(2)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
(3)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
(五)因材施教原则
(六)知行统一原则
(七)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八)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贯彻要求:
(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19.简述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20.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记忆口诀:有客官叫李可)
(1)教育性原则
(2)客观性原则
(3)有效性原则
(4)可接受原则
(5)冷处理原则
方法:(记忆口诀:积善成公)
(1)沉着冷静面对
(2)机智果断应对
(3)公平民主处理
(4)善于总结引导
教师资格考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