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
常亮分享
一、前言
机械电子工程是机械、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技术有机结合的一门复合技术,常被称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它代表着机械工程技术革命的前沿方向。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学科,它以其强大的应用潜力培养出一大批高技术的人才。
当今社会需要“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当数量的在实际工作部门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工程应用型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的迫切任务。因此,必须针对机电类专业宽口径的特点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制定合理、高效的人才培养方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和其他一些新兴学科一样,它所要求的人才及人才知识结构、技术素养等明显不同于传统的机械工程人员,又不同于传统的电子工程人员。目前在这方面对人才的培养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体系,还处于一个逐步完善阶段,其培养模式及课程群优化设置与建设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二、目前课程设置存在的误区
1、重“机”轻“电” 由于目前不少学校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由机械院系主办,因传统学科专业认识的偏向性,使很多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也是以机械学为主,占用了多半的教学时间,由此造成微电子及相关课程安排的不足,形成了一种重机械而轻电子的现象。这显然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内涵不相符,也是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总趋势认识不足的一种表现。
2、重“电”轻“机” 也有一些学校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由电信院系主办,开设计算机应用、电子线路设计等纯“电”课程相对较多。这多半是因为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具有封闭性的特点,可以独立完成一个小型电子产品的设计、元器件的采购和装配调试全过程,时间短、见效快。电子学、计算机方面知识可以在学校里得到充分锻炼,学生容易较快成材,成效立竿见影。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则需要多人配合,过程长,机械设计和制造方面知识的掌握特别强调实践环节,需要实际锻炼,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
三、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群的构建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服务对象是机械工程,从课程安排上讲,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确实应该涉及机械工程的传统课程,但对这些传统课程要求的深度和广度也应该是不同的。机械电子工程人员更多的是考虑机械电子系统的整体,使学生学到更多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所必需的知识内容,给学生留下一定的空间,每个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去钻研相关的课程深度内容。在课程的设置上,既要做到一定的宽度,对专业主要技术课程更要有一定的深度。尤其是要为学生提供工程训练的机会,使学生在学校能接触到更多的工程实际,从而能更快地进入工程技术人员的角色。
1、应用型机电类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本专业培养能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宽厚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理论基础,适应机械、机电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与控制及工程管理工作,并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机械行业和其他与机械相关的行业内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和制造,机电一体化设备(系统)调试、检测和维护,生产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
2、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综上,机电一体化是一个既涵盖传统专业又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多学科综合学科,由此对设置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总体方案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既要考虑该专业综合性、多学科的特点,又要考虑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既让学生学到基础知识,又让学生掌握各个体系的基本技能。这是目前各个高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那么,如何设置和安排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呢? 笔者认为,在制定其教学计划的时候,必须先明确如下几点:
2.1明确本专业的特点,选准重点方向。本专业的重点学习知识应该是在控制及与控制相关的学科方面。
2.2明确认识本专业学生的毕业就业方向。现在许多由机械院系主导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以数控技术为主要培养和发展方向的,这顺应了社会发展的一种需要,但体现的是把机电一体化技术狭义化。作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由于必学知识的多样性,使其不可能在机械加工方面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要对机电一体化产品有全面的了解与掌握,必须学习大量非机械类的课程。那么,机电一体化培养的学生的就业流向如何呢? 由实际就业趋势可以得出:他们主要是在机械行业和其他与机械相关的行业内面对机电产品设计和制造,机电一体化设备(系统)调试、检测和维护,生产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
2.3正确把握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以盐城工学院为例,该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除了学习必要的文化知识外,应以安排专业基础学科为主。按教育部对普通本科院校学生教学时数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主要安排3个学科领域的教学实践活动,这主要包括机械学、电工电子学、计算机应用等学科。
总之,培养机电一体化人才应抓住“以机为主、以电为用、机电结合”的方向,从应用的角度讲授电工电子知识,强调机械、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相结合,提高学生从系统工程的角度,综合解决机械行业及其相关行业中机电一体化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迎春,宁立伟,邓奕,等.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4,14(3)
2 邱自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课程群建设[J].机电工.
机械电子工程是机械、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技术有机结合的一门复合技术,常被称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它代表着机械工程技术革命的前沿方向。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学科,它以其强大的应用潜力培养出一大批高技术的人才。
当今社会需要“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当数量的在实际工作部门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工程应用型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的迫切任务。因此,必须针对机电类专业宽口径的特点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制定合理、高效的人才培养方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和其他一些新兴学科一样,它所要求的人才及人才知识结构、技术素养等明显不同于传统的机械工程人员,又不同于传统的电子工程人员。目前在这方面对人才的培养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体系,还处于一个逐步完善阶段,其培养模式及课程群优化设置与建设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二、目前课程设置存在的误区
1、重“机”轻“电” 由于目前不少学校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由机械院系主办,因传统学科专业认识的偏向性,使很多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也是以机械学为主,占用了多半的教学时间,由此造成微电子及相关课程安排的不足,形成了一种重机械而轻电子的现象。这显然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内涵不相符,也是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总趋势认识不足的一种表现。
2、重“电”轻“机” 也有一些学校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由电信院系主办,开设计算机应用、电子线路设计等纯“电”课程相对较多。这多半是因为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具有封闭性的特点,可以独立完成一个小型电子产品的设计、元器件的采购和装配调试全过程,时间短、见效快。电子学、计算机方面知识可以在学校里得到充分锻炼,学生容易较快成材,成效立竿见影。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则需要多人配合,过程长,机械设计和制造方面知识的掌握特别强调实践环节,需要实际锻炼,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
三、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群的构建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服务对象是机械工程,从课程安排上讲,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确实应该涉及机械工程的传统课程,但对这些传统课程要求的深度和广度也应该是不同的。机械电子工程人员更多的是考虑机械电子系统的整体,使学生学到更多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所必需的知识内容,给学生留下一定的空间,每个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去钻研相关的课程深度内容。在课程的设置上,既要做到一定的宽度,对专业主要技术课程更要有一定的深度。尤其是要为学生提供工程训练的机会,使学生在学校能接触到更多的工程实际,从而能更快地进入工程技术人员的角色。
1、应用型机电类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本专业培养能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宽厚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理论基础,适应机械、机电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与控制及工程管理工作,并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机械行业和其他与机械相关的行业内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和制造,机电一体化设备(系统)调试、检测和维护,生产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
2、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综上,机电一体化是一个既涵盖传统专业又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多学科综合学科,由此对设置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总体方案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既要考虑该专业综合性、多学科的特点,又要考虑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既让学生学到基础知识,又让学生掌握各个体系的基本技能。这是目前各个高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那么,如何设置和安排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呢? 笔者认为,在制定其教学计划的时候,必须先明确如下几点:
2.1明确本专业的特点,选准重点方向。本专业的重点学习知识应该是在控制及与控制相关的学科方面。
2.2明确认识本专业学生的毕业就业方向。现在许多由机械院系主导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以数控技术为主要培养和发展方向的,这顺应了社会发展的一种需要,但体现的是把机电一体化技术狭义化。作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由于必学知识的多样性,使其不可能在机械加工方面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要对机电一体化产品有全面的了解与掌握,必须学习大量非机械类的课程。那么,机电一体化培养的学生的就业流向如何呢? 由实际就业趋势可以得出:他们主要是在机械行业和其他与机械相关的行业内面对机电产品设计和制造,机电一体化设备(系统)调试、检测和维护,生产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
2.3正确把握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以盐城工学院为例,该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除了学习必要的文化知识外,应以安排专业基础学科为主。按教育部对普通本科院校学生教学时数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主要安排3个学科领域的教学实践活动,这主要包括机械学、电工电子学、计算机应用等学科。
总之,培养机电一体化人才应抓住“以机为主、以电为用、机电结合”的方向,从应用的角度讲授电工电子知识,强调机械、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相结合,提高学生从系统工程的角度,综合解决机械行业及其相关行业中机电一体化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迎春,宁立伟,邓奕,等.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4,14(3)
2 邱自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课程群建设[J].机电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