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性发展论文
人的社会性发展是贯穿于每个人一生的始终,从婴儿期开始,通过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到老年期。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儿童社会性发展论文篇1
试谈父亲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
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关于父亲在幼儿成长中作用的研究始于二战之后,最初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父亲缺席”产生的结果。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父亲教养的研究结果表明,父亲在儿童智力、人格特征、社会性、性别角色等方面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在我国的家庭中,通常是由母亲担负着更多地儿童教养工作,父亲往往只是“养家糊口的人”,对儿童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发展过程较少关注,只有当儿童犯错或失误时才会出面惩罚儿童,扮演着强势、不可接近、令人恐惧的负面角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社会领域的目标包括两个维度:社会关系维度和心理结构维度。结合父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影响作用,若要实现儿童社会领域两个维度的目标,需要父亲改变一贯的教养方式。
一、概念界定
父亲教育,就是为孩子提供充满父亲角色特征的教育,由父亲来实施、体现父亲人格的家庭教育。父亲教养方式就是父亲开展父亲教养的有效途径。
所谓社会性,一般可以理解为个体,一个作为特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群体、社会机构及社会制度下的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对人、对己、对社会的认识、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的特征。学前期儿童(0~6岁)的社会性发展有启蒙性的特点,包括幼儿的社会认知(如性别角色认同感等)、社会情感(如自我意识、依恋等)和社会行为(如同伴关系、亲社会行为等)三个方面。
二、关于父亲教养的两项研究成果
美国的保罗・阿马托是最早强调需要对父亲身份进行概念化的研究者之一。他提出了一个关于“父亲身份的资源定向模型”,这个模型分析出了父亲能提供的三种资源,即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可以简单地用父母所受的教育层次来界定;经济资本可以简单地用父母的经济收入来解释;社会资本是一种资源,它附着在家庭成员之间及家庭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上,特别包含为了维护和促进孩子情感、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方面,它同时强调了父母之间的关系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瓦西里沃斯・费纳克斯通过研究,根据对父亲养家的作用与社会和工具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态度上的个体差异,归纳出两种父亲类型――教育者型的父亲和养家者型的父亲。教育者型的父亲认为社会和工具作用比养家作用更重要,即认为父亲应该教给孩子知识及进行全面的普通教育、了解孩子的发展和成长,要对孩子的问题保持开放等。养家者型的父亲认为赚钱养家、争取一个稳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更重要。
三、不合理的传统父亲教育方式
1、棍棒之下出孝子。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中认为,孩子不打不成器,于是很多儿童在做错事后都会遭到父亲的暴力“教育”,父亲一厢情愿的以为,只要打了,孩子就能改正错误,却不知道这种惩罚性强化不仅不能帮助孩子真正认识到行为的错误,反而会给孩子的心理蒙上永久的阴影。
2、男主外,女主内。“男主外,女主内”是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认为父亲只要做好“养家糊口的人”就算合格了,教育子女是家庭内部的事情,应由母亲一人承担,这种观念与当前的社会运行模式不符。
3、无言的爱。现当代文学中父亲这个角色往往是忍辱负重、惜字如金的性格,他们总是用行动来证明自己对家庭、对子女的珍视和厚重的疼爱,而且,当我们想起自己的父亲时往往也都会用“言语不多”来形容他的性格。这种无言的爱也许可以熏陶出善良、上进的孩子,却无法帮助孩子认清社会的复杂与矛盾,从而导致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各种社会关系,不能自如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四、合理的现代父亲教育方式
1、为儿童性别角色发展做榜样。
性别角色是社会规范和他人期望对男女两性的行为模式的要求,性别角色的发展是儿童社会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父亲为男孩提供了一种特有的角色示范和行为强化模式,女孩能在与父亲的相处和关爱中获得安全感和特有的保护性心理,并从父亲那里获得关于异性品质的参照。有研究发现,如果父亲缺失发生在4岁前,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非常不利,尤其是对男孩。也有研究发现,父亲缺失会导致女孩青春期的提前到来,并能增加女孩过早性行为和未成年怀孕的风险。
2、成为儿童的第一游戏伙伴。
游戏是儿童的第一天职。Pauuette认为,游戏是父子激活关系的核心内容,父亲在与孩子的打闹游戏中不断地鼓励孩子,使孩子获得更多成就感。父亲与儿童的游戏诱发了儿童对外部物理世界和社会环境的好奇,成功经验的积累使儿童获得信心,并能在面对陌生环境时表现出勇气,提高了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了儿童社会技能的发展。通过游戏,可以建立不同于母子依恋的父子依恋,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父子关系,从而强化父亲在儿童各项社会性发展中的引导作用。
3、做儿童积极个性品质的培养者。
父亲的个性中往往带有母亲所不具备的性格特征,如勇敢、冒险、合作、进取、沉着、冷静等。儿童在与父亲的交往过程中,会发生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儿童接受父亲的影响并潜移默化地对父亲的品质进行学习、模仿;另一方面,父亲也会按照自己的理想来要求和培养儿童。父亲在与孩子的交往中,较多采用平行、平等的形式,采取积极、鼓励和平等的态度,单独在对儿童的行为问题上通常采用更权威、更严厉的教育方式,这种行为方式有利于儿童对道德准则的认识。Hwang等研究发现,与父亲有良好关系的儿童具有更强的心理调节能力,更少的反社会行为,拥有更多的亲密伙伴。
4、构建和谐美满夫妻关系。
费纳克斯在研究中发现,父亲身份的概念在一生中十分稳定,但在家庭生活的转折时期也会发生变化。当个体婚姻质量较高,夫妻关系美满,夫妻之间沟通顺畅的情况下,父亲更容易成为“教育者型”,否则,父亲倾向于转化为“养家者型”。而当父亲体现为“教育者型”时,婚姻质量相应较高,当父亲体现为“养家者型”时,婚姻质量会变得糟糕。这说明,在家庭关系中,当夫妻关系和谐美满时,父亲角色更多地表现为“教育者型父亲”,会更多地参与家庭活动,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能带给儿童更多地幸福感和安全感。家庭生活的幸福,将促使儿童形成更多地亲社会行为,有助于儿童社会性健康发展。如今,已有许多研究者发现离异家庭背景下的儿童,在社会性发展中存在更多不良行为,因此,构建和谐美满的夫妻关系,对儿童、对家庭、对社会,均意义重大。
5、不断提升自身教育素养。
教育素养包含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也包括父亲对家庭和婚姻的态度、为人处世的风格、言行举止的特点等。“言教不如身教”,若想促进儿童社会『生的良好发展,父亲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热爱儿童,尊重儿童,关注儿童。同时需要父亲与母亲一起,分工合作,共同承担教养儿童的职责;需要父亲投入更多的时间给家庭和孩子,不能只重视物质营养,忽视精神营养;需要父亲向孩子学习,做孩子的“同龄伙伴”,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瓦西里沃斯・费纳克斯,重新界定父亲的角色及其对教育和家庭政策的含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
[3]蒲少华,卢宁,父亲教养的研究进展,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0)
[4]董光恒,杨丽珠,邹萍,父亲在儿童成长中的家庭角色与作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10)
[5]陈建翔,应该重视的父性教育,中华家教,2007(1)
儿童社会性发展论文篇2
浅谈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摘 要:儿童的成长和全面发展离不开其社会性发展和教育,首先介绍了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涵,并分析了影响因素。其中,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集中于:家庭、学校和同伴关系这三个方面。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趋势,如研究观念转变,注重认知因素,研究方法多样化等,并对以往的研究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
儿童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使其成为符合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教育必须关注儿童社会性发展。但是,我们对此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自20世纪80年代后,社会性这一概念的使用频率猛增。中国由儿童发展中心主持的《中国3~9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这一大型协作性课题,系统、全面地考察了中国3~9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情况[1]。由此看出儿童社会性发展在中国也已得到重视。
一、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涵
在心理学文献中,社会性发展是以个人成长发展的角度,强调个体发展的一个主要内容侧面,它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儿童个体发展的三大主题[2]。中国学者周燕 [3] 指出:西方学者注重的是分析社会性的结构,相比之下,中国学者对界定儿童社会性的关注更高。
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表述如下:陈会昌[1]认为,广义的社会性指人在社会上生存过程中所形成的全部社会特性的总和,包括人的社会心理特性、政治特性、道德特性等。而狭义的社会性是指由于个体参与社会生活,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在努力实现自我完善过程中积极地影响和改造周围环境。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儿童社会学所说的儿童社会性指的是后者,这也是本文所采用的概念。
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研究侧重点,总的来说,包括:(1)个体对自我、他人和人际关系的认知;(2)儿童的社会情绪发展和变化;(3)性别角色的分化;(4)儿童道德的发展;(5)儿童成就动机与成就行为的发展;(6)儿童交往技能的形成和发展等。
二、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研究较多的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家庭、学校和同伴关系。
1.家庭。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家庭因素是影响其社会化程度的首要因素。家庭结构、家庭规模、性别、出生顺序、同胞关系、母亲就业等因素对儿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家庭影响中,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作用尤为突出。俞国良[4] 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不良儿童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自我概念和社会行为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并在大多数维度上都呈显著相关;并且家庭资源会影响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关颖等 [5] 研究数据显示,受到民主型教育的儿童比受到宽容型和专制型教育的社会性得分高。宽容型教育方式给孩子较多自由,对其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有一定好处,但也会导致其社会性发展不成熟。采取专制型的教育方式的父母,对孩子过多干预、过分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此外,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自我效能感和良好情绪的培养起着一定的作用[6]。
2.学校。在学校(包括幼儿园)儿童开始减少对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情感依赖,获得许多前所未有的经验。教师对幼儿积极的社会强化促进幼儿获得各种新技能。幼儿喜欢模仿、认同教师的行为,把教师的态度、信仰、价值观等作为他们自己的参照系。在幼儿园,幼儿学会了判断、理解别人的观点、情感、态度,遵守规则与道德要求,互相帮助,幼儿从自我为中心转化到以别人、以社会为中心。学校老师对学生的支持和关爱会对儿童的良好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对学生过于严厉的控制和训诫则不利于儿童对学校生活的顺利适应,这一结论基本上得到了研究的普遍支持。在学业表现方面,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支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正向预测学生的学业成绩,并且能够增强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7]。
3.同伴关系。同伴关系也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同龄或者相近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发展有着潜在的影响,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各种知识技能的获得,尤其是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首先,同伴关系能够满足儿童所具有的团体归属感的需要,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自我意识。其次,儿童成就感的需要同样可以通过发展同伴关系得到满足。儿童正是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与别人沟通和合作、如何理解与宽容别人、如何关心与帮助别人,这些都有助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Watson(1999)等人的研究发现,儿童与同伴间积极交往与其心理理论能力呈正相关,即儿童与同伴间积极交往的频次越高、时间越多,就越有利于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获得和发展[8]。桑标、徐轶丽[9]的研究发现幼儿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不同的儿童,其交往表达与交往敏感不同。李燕燕、桑标[10] 通过亲子互动游戏研究考察发现主动参与游戏和积极分享情感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
三、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趋势
首先,研究观念有了很大转变。其一体现在把儿童看做自身社会化过程的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仅仅考察社会对儿童的单向影响。研究观念的另一转变是注重用系统的观点,将儿童的发展放在社会生活和文化历史的大环境中加以考察,如布郎芬布伦纳关于发展心理学的生态系统理论。这一观点反映到新近的研究中,表现为现场研究、跨文化研究和多变量实验设计被广泛采用。其次,注重认知因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如社会化研究中的情绪识别、性别角色意识、道德认知等。在研究同伴关系、性别化、社会行为等领域都注意考察认知成分的作用机制。此外,社会化研究的方法更趋于多样化,出现了将多种研究手段和方法结合运用的倾向,新的研究手段也不断出现。
四、已有研究的评价
综合已有研究,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问题的研究增多,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已有研究中有多项维度的研究,也有某一方面的专门研究,如专门针对社会性发展中的攻击性行为、同伴关系、自我概念、自尊心等的研究。主要研究了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包括社会、学校和家庭环境等。这些研究结论已经给家长和幼儿教师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是值得借鉴的研究成果。
但是从研究现状来看,对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往往是描述的多,深入研究的少;呼吁的多,实质性的发展性干预少;单学科探讨的多,心理学、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整合研究的少;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跨文化研究很少;已有的研究更多的关注特殊群体儿童,如学业不良儿童、家庭处境不利儿童、攻击性儿童等,而对广大普通群体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研究少。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借鉴国外有关研究方式和研究成果,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范式和干预策略。
参考文献:
[1] 陈会昌.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测量——《中国3~9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课题总报告[J].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4):1-17.
[2] 周宗奎.儿童社会化[M].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
[3] 周燕.中国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1998,(2):3-7.
[4] 俞国良.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心理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J].心理科学,1999,(5):389-477.
[5] 关颖,刘春芬.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4):47-51.
[6] 王才康,何智雯.父母养育方式和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的关系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1).
[7] 郭伯良,王燕.班级环境变量对儿童社会行为与学校适应间关系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5,(2):233-239.
[8] 马伟娜,洪灵敏.同伴交往、亲子交往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9,(1):81-84.
[9] 桑标,徐轶丽.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与其日常同伴交往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1-6.
[10] 李燕燕,桑标.亲子互动游戏中游戏参与方式、情感交流和儿童心理理论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7-12.
儿童社会性发展论文篇3
试谈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
[论文关键词]家庭教育儿童社会性发展社会化
[论文摘要]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启蒙性、持久性、感染性和情感性等特点。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存在着价值观狭隘、教育方式偏失、教育内容片面和教育行为背离等现象。应该自觉加强家庭教育社会化、拓宽社会化的内容,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连动的教育网络,以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一、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家庭教育将家庭生活与教育活动交织在一起,以其独特的方式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具有启蒙性、持久性、感染性和情感性等特点。
1启蒙性与持久不间断性。
家庭是抚育儿童的摇篮,既是儿童的第一个社会环境,也是儿童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其中父母是儿童社会化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儿童智力、体力的成长和最初道德观念、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奠基的作用。同时,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是一个长期不间断的教育过程,而家庭教育天然的连续性为其提供了重要保证。个体从出生到独立生活必然经历学校教育场所和教育者的变更,每一次变更,个体都有个适应过程。如,个体要适应新的教育环境、适应新的教育方法和风格、适应新的教育者等,而家庭教育就不存在这一问题。家庭这所“不变的学校”和父母这个“终生教师”对个体的影响是持久不间断的。
2感染性与潜移默化性。
家庭教育与家庭生活相互交织着,家庭中的多种因素,如自然结构、经济结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活习惯等均会在耳濡目染中渗透到孩子们的思想意识中去;同时,家长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他们的人生态度、性格脾气、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消费行为、待人接物的处世方式是儿童最直接、最经常的仿效榜样,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中接受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
3灵活性和及时性。
家庭教育没有固定的教材和场所,也没有固定的时间,家长主要是通过生活过程或与孩子的共同活动中有意无意地根据社会规范、价值标准、风俗和传统习惯去引导、要求儿童,如讲究卫生,尊敬长辈,不打断他人谈话,恰当地向他人问候,不随便将他人的东西占为已有等,并对不合理的行为予以限制和惩罚。因此,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教育的方式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同时,个体生活的基础在家庭,长期的朝夕相处使个体在家庭中的言谈举止是真实自然的,其优缺点、思想状况、个体特征在父母面前一览无余。父母比任何人都能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子女。家长可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孩子的言谈举止等实际表现,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并且可以通过带有血缘伦理权威性的教育来引导孩子。
此外,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人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中。家庭教育这种广泛性是其他任何教育都难以比拟的。
以上特点可以看出,家庭教育以其与家庭生活相交织的独特特点,对儿童的个性、情感、思维、认知、技能、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起着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不可取代的作用。另外,家庭教育的各个特点又在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与影响家庭教育的人际关系、经济条件和家庭文化等几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地影响着孩子社会化的过程。
家庭教育总是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之中来进行的,在此过程中,社会生活对儿童的影响往往主要是通过家庭的人际关系来进行的。家庭的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家庭中的亲戚之间、朋友之间和邻里之间等,而在众多的人际关系中,儿童与父母的关系是儿童最早接触并且对其社会化影响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据有关研究,父亲在男女儿童性别角色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的作用,那些早年未与父亲有接触的儿童,在其性别社会化方面往往是不安全的。
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日本心理学家认为,父母如果对儿童采取保护、非干涉性、合理、民主及宽容的态度,儿童就显示出具有领导的能力、积极的情绪、态度友好等个性品质;相反,儿童则显示出适应能力差、依赖、情绪不安等个性品质。也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具有情绪传导、性格形成和行为规范等作用。父母采取民主型、放任型、专制型等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儿童行为特点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采取民主型的教育方式下的儿童其社会化程度高。
此外,家庭教育还受家庭的物质环境和家庭的精神文化影响。经济决定着家庭教育的物质环境,如家庭环境优美、整齐、清洁的能时刻熏陶、启迪着孩子。家庭的精神文化包括家庭的教育观念、学习氛围、行为规范、管理方式等,它通过几种相对独立的心理机制影响着儿童,具有强化、认同、理解等功能。强化,也就是父母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奖励他们认为正确的儿童的行为,惩罚他们认为违反规定的孩子的行为,同时将一定的系统的规范灌输到儿童的意识中,并且使得遵守这些规则逐渐成为儿童的习惯和内部的需要;认同,即儿童不断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模仿父母,以父母为榜样,并努力成为像父母那样的人;理解,父母有意识地观察并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敏锐地回答着他们的问题,从而帮助孩子不断形成自我意识以及交往的品质。
二、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家庭教育的误区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迫切希望下,我国绝大部分家庭虽然非常注重对子女的教育,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却存在教育价值观的狭隘,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名次和能否升学,不关心思想品德等其他方面教育的现象;也不难发现存在着教育方式偏失、方法单一的状况,导致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的误区不得不引起我们重视。
1教育观念重智轻德。
在应试教育“考试至上”观念的引导下,许多家长对子女的个性、情感、道德等方面的发展不以为然、不屑一顾,认为智力发展才是关系子女整个一生发展的实用能力。子女的学习成绩始终是父母关注的焦点和家庭间彼此谈论的热点,看书做作业是子女生活的唯一内容。频频见诸于大众传媒的家教热、各种培训热、择校热等问题说明了家庭对子女智力教育的关注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在一项家庭教育状况调查中,当问及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你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及“你最关心孩子哪方面的事情"”时,68%的家长把孩子的学习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其次是身体健康,第三才是子女的个性及道德品质。殊不知父母在把子女培育成“人中之龙”的过程中要先成“人”,而人格及道德品质是成“人”的重要要素。
2教育方式偏失。
独生子家庭容易产生娇惯溺爱;经商家庭和不完整家庭容易对子女放任不管;家长的自身素质和性格特征等原因也会对子女采用粗暴专制的管理方式。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娇惯溺爱、放任不管和粗暴专制的教育方式往往对孩子造成不良的个性特征;父母对孩子采取怎样的教育方式将直接关系到孩子在家庭中所受到的教育效果。
3教育内容单薄片面。
为了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未来社会,家长普遍重视对孩子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孩子的独立能力的培养和勤俭品质的养成,忽视家务劳动的锻炼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有的家长不太注重对子女进行关心他人和社会、关心环境和自然、关心集体和服务等更高一层的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灌输,这对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4教育行为背离示范。
家长往往对孩子正向引导,要求较严,而自身的行为榜样与教育内容不一致甚至相反,使初步具有评判能力的儿童易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或者对教育产生怀疑、厌恶,甚至会产生不满情绪和逆反心理的现象,直接影响儿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心态的形成,甚至导致人格的缺陷。
三、提高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力的理性思考
考察家庭教育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剖析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是很有必要的。而家庭教育促成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在于良好的教育观和有效的教育方式。
1确立以发展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家庭教育观。
观念指导和制约着人的行为。家长不同的教育观念支配着不同的教育方式,形成不同的教育氛围,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狭隘的家庭教育观念培育出来的是有缺陷、有隐患的个体。因此,家长应从理念上树立起与时代相符的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的教育观念。如,孩子的健康和人格的增进,孩子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孩子有效参与民主的社会技能以及创新精神等。
2提高家长的社会化程度。
子女是家长的镜子,子女从来不会忘记模仿他们的父母。家长必须明确自己在孩子社会性发展中所执行的责任,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从道德觉悟、知识水平、教育能力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全面提高自己。一项道德社会学的应用研究表明,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和教育方式与子女道德人格形成及人生价值取向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因此,要实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必须在思想修养和文化知识方面进行再社会化以提高自身素质。只有高素质的家长才能运用灵活创新的教育方式,营造道德与文明的家庭氛围,培育出德智双优、人格健全的子女。
3拓展家庭社会化教育的内容。
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家庭应根据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突破传统的重智和育才的局限性,将体、美、劳、技的训练纳入到家庭教育的范围。尽可能提供现代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家庭物质条件,并利用这些条件,将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信息技术、旅游观光、阅读视听、体育活动和家务劳动等方面来拓展孩子的社会化内容,使孩子在家庭活动中陶冶性情、增强体质、丰富生活,从而促进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连动的教育网络。
个体的社会性是家庭、学校、社会综合作用的结果。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拥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教育者,可以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向家长介绍教育学专业知识以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社会是个人力、财力、信息等丰富的资源库,可以借助社会的力量开设家庭教育辅导机构或制定和实施指导计划。例如:美国密苏里州通过实施“父母作为老师(PAT)计划”对父母进行辅导;英国在中学普遍开设家政课;日本很早就为家长开办了学习班和讲座,政府还定期编辑和发送家庭教育参考资料。在我国上海一些学校也通过家长集会、“星期天学校”、“家庭教育咨询”及“家庭教育报”、“教子有方”有奖征文等活动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运用家庭、学校、社会的综合力量,形成三者连动的教育网络,共同推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注释:
[1][2]孙杰远)论学生社会性发展[J]教育研究,2003(7)
[3][5][4][8]高芹.家庭教育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1)
[6][7][9]吴俊.论家庭教育对个体道德社会化的影响[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