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毛概论文>

有关中国基本国情的毛概论文

坚烘分享

  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为目标,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果。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有关中国国情的毛概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国情的毛概论文篇一:《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国情下的指导意义》

  【摘要】文章阐述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国情下的指导意义。从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同构性出发,详细说明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国情下相同的价值导向性,从求同存异的角度阐述不同的思想架构对不同历史、文化、社会状况下国家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同构性;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我国一贯坚持的思想方面的导向著作,一般认为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但是随着对历史的深入研究,在思想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思考。甚至有一部分学着认为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在本质上已然走向了一条不同的道路。而文章所要说明的就是毛泽东思想在本质上与马克思主义的同构性和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国情下的实际指导意义。

  一、毛泽东思想的哲学性解读了国家建设的问题

  毛泽东思想的方面不同的思考主要是来源于毛泽东思想前期和后期的对社会形态的影响。在正视历史方面我们都应该承认毛泽东晚年发动的文化方面的探索性改进有一定的弊病,但是着同样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积累多了积极地经验。同样的我们也应该肯定毛泽东思想符合中国国情的特点。在不同于马克思主义诞生地的不同革命斗争形势和不同社会形态下,我们需要走更符合自己的道路才是实事求是的做法。毛泽东思想在哲学层面很好的解决了我国发展中理想形态的模型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具体做法,所以在哲学层面毛泽东思想所起到的指导意义是远超过马克思主义的。

  不只是国家建设方面,在思想、文学、科学等多个领域我们都会存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简单的摒弃理想或者无视现实都是错误的做法。毛泽东思想的在我国的社会形态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就为我们指明了道路,建国之初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人民对于建设富强民主的共和国,具有广泛的积极性,文化领域也百花齐放,出现了不少思想转变的代表性作品,那就是从哲学层面的现实与理想的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现实的不断努力来实现理想的社会形态。而毛泽东思想无疑是这一理念在国家建设方面的重要指导。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从现实出发解读了国家建设方面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二、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联系

  毛泽东思想在中国过国情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也是众多社会领域研究学者所肯定的。但是怎样去理解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国情下的延伸和发展就成为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事实上,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创造了具有中国特点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型和示范。这就从本质上让我们明白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在本质上的同构性,所以在研究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时候要将两者相结合去互相映证而非简单的对立。

  当我们以这种互相映证的眼光去看待两者之后就会发现,其实毛泽东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本质上的共同点,即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国情下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指导。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在我国占有如此重要的思想指导意义又互相独立的原因,在思想层面的启发和现实实践中的实施就是这样相互依存的关系。

  三、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国情下的现实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国情下的现实指导意义相比较马克思主义有以下特点:(1)毛泽东思想是立足中国本土民族意识的一种思想理论;(2)毛泽东思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从国情出发考虑革命斗争和发展建设问题;(3)毛泽东思想对基于中国社会形态和人民思想层面更深入的认识;(4)毛泽东思想是根据中国社会经济体制发展制定的思想路线;(5)毛泽东思想是符合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规律的思想指导。

  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思想在我国国情的现实指导意义要远大于马克思主义。这主要源于毛泽东思想是从中国国情、民情、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经济体制、历史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对中国社会发展建设的未来进行了指导和规划。毛泽东思想除了在这些方面对中国的发展建设有诸多影响之外,对中国的政治体制建设、文化宣传、生产制造、经济体制的建设、文艺曲艺的创作等方方面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社会发展方面的思想贡献

  就思想层面而言,毛泽东思想的贡献是从现实存在的意义出发来纠正一部分不良风气。例如在解放初期的言论、思想、科学等层面的欠缺都是源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广大人民受到剥削和压迫,没有独立思考和探索的热情和需要。毛泽东思想立足本国的发展需要,从思想层面指导各界、各阶层中国民众进行自身的反省和探索,在新中国建国初期涌现了一大批反应劳动人民生活、工作以及人民生活意识形态的文学、绘画、戏曲、歌曲等文化作品。

  从而由优秀的文化宣传、文艺活动、文学著作等多种形式引导中国国民的意识形态开始进入到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探索阶段;让更多的人开始独立思考和实践自身的价值;让实践、发展、探索、务实等思想成为民族意识形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思想影响了一代代的新中国建设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不断拼搏。

  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国情下的指导意义无疑是巨大的,因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意义在于以我国国情为根本的基础上,指导我们进行生产、生活乃至指导我们形成正确、健康的意识形态。让我们从自身的出发认识自己的不足和找寻自身的发展出路,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从中国国情出发建设、实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雏形。让我们在发展中不断的进行自我的修正。毛泽东思想的贯彻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在方方面都体现出实事求是的思想理念。

  毛泽东思想在我国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军事、政治等多方面事业的蓬勃发展成果就足以说明毛泽东思想在我国国情下深刻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更加灵活、深刻的贯彻和坚持毛泽东思想。

  中国国情的毛概论文篇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国情的融合与发展》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国情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学者基于时代和中国国情的变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进行创新发展的过程。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国情完美结合的核心。结合社会实践的发展和时代主题的转变,科学地认识当今中国国情,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国情融合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哲学 国情 融合 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国情的融合与发展,就是把理论中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中国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创新并不断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现

  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源泉,而且对于整个现代中国哲学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国情的关系

  1、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性质

  中国革命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实践经验来解决遇到的问题并上升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水平。只有不断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运用,又对现代中国实践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并总结出符合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理论,才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国情的完美结合。因此,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就明显地表现为它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衍生物,也是中国社会实践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国情的实践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而且后者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中国特殊的国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根本

  国情是一个国家及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它决定和制约着国家及社会的发展脚步。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先进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殊国情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正确带领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思想基础,客观地认识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和人民内部的基本矛盾,把社会主义革命作为中国获得民族自由解放的根本途径。可以说,中国革命的全面胜利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确立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才能取得全面的成功。因此,中国特殊的国情就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

  3、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关键是全面科学的中国国情观

  全面科学的中国国情观是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发展的关键。如果脱离中国国情单独来讲,我们就不能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真谛。邓小平理论在科学地认知中国国情,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下产生的。中国共产党在经过长期的探索之后,终于形成了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离开了中国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特殊国情,离开了当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实际和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我们就不能够真正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国情融合的历史必然性

  从社会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国情的融合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国情的主旨下,融合世界各地先进文化,结合民族先进文化的一个互相渗透的过程。民族先进文化的结合与发展实质上是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前提下,实现文化的演变,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当民族文化发展与世界文化紧密融合在一起时,民族文化的渗透与发展就成为避免不了的历史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第二次放眼看世界,将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新的举动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20世纪末期,西方文化的大力入侵,是第一次“西学东渐”所无法比较的。中国政府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与19世纪到20世纪初期相比,也有天地之别。五四运动后,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否定,特别是在经历“”之后,中国本土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强劲冲击下显得更加薄弱。于是,西方文化思潮几乎在毫无障碍的情况下传遍中国。文化开放为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但其中的挑战远大于带来的机遇。随着中国加人世贸组织之后,随着交通的日趋便利和通讯手段的科技化,世界文化将会肆意膨胀,各种文化思潮的汇集更加波涛汹涌。因此,融合世界各地先进文化,发展民族文化,促进国家及社会与时俱进就成为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国情融合发展的关键。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国情的发展方向

  科学全面的中国国情观,必须要有远大的见识,即对时代的变迁、对世界格局的发展有正确客观的认识和了解。只有掌握世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清晰地看到自我的历史方位,才能真正了解本国的客观实际,才能形成科学的中国国情观,才能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具体来说,实现与时代精神的结合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一大突出的特点。从经济全球化这个当今世界最明显的特征及发展态势中,我们党充分认识到要确立我党坚定的执政地位,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社会实践在发展,时代在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前进,中国国情也随之而不断发生深刻的改变,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同中国实践相结合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不断从当今社会的时代特征出发,与时俱进,深入探索中国社会实际,以解决当今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时代主题为源头,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中国国情的融合与发展。具体来讲,就是要真正做到两个方面的转化:

  一是由原有理论性的研究转化为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问题的研究,在研究中要不断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国情融合发展的研究意义和方向,实现政治上的明确与坚定,实现理论上的正确与客观。

  二是由保守传统型研究转化为开放前瞻性的研究,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国情融合发展的前提下,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实际理论,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水平,为中国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增加最宝贵知识财富,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史实践中学习和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国情融合发展的理论成果,学习其创造性、统一性、前瞻性。

  结语:

  我们要不断提高对社会实践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树立牢固的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理论,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使党的工作全面体现时代气息,依据科学发展规律,积极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国情融合发展的新乐章。

  参考文献:

  [1] 陶德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两个问题的理解[J].中国社会科学, 2009(1).

  [2] 安启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 何萍.论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性[M]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学报, 2008(6).

  [4] 陶德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5] 张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哲学建设[J].江汉论坛, 2008(12).

  中国国情的毛概论文篇三:《浅谈中国国情下的绿色建筑》

  摘 要: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推行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共识。中国是一个能源短缺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的现实国情,发展绿色建筑,实现能源的节省和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摆在中国建筑师们目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绿色建筑 节能 环保

  一、绿色建筑的概述

  人类的发展一直以来强调对自然的征服,城市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杰作,又是改变自然环境最大的地方。在城市中,人们修筑了建筑,作为栖息和生活的场所。然而,现代的钢筋混凝土和硬化的地面破坏了自然原有的生态系统,改变了各种生态循环,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程度正日益增加。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也应运而生。

  1、绿色建筑的涵义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2、绿色建筑的建造特点

  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绿色建筑还要根据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

  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来看,建筑需要从开始施工、建造、使用到最后拆除的全过程都与环境相和谐。这就要求建筑从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都要精心对待。需要评估设计的建筑是否能够与内外部环境相和谐,使用的材料是否“绿色”,建筑施工的过程能否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如果建筑废弃不用需要拆除时能否尽

  量恢复原有的自然环境,拆除的材料是否可以循环再利用。

  二、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1、节约能源

  绿色建筑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建筑的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

  2、节约资源

  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

  3、回归自然

  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创造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三、中国建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历年的建筑面积和竣工面积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一方面说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推进的速度很快;另一方面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的生态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给居住其中的人们造成更大的伤害。

  建筑能耗巨大,制约经济发展。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建成完工只是第一个步骤。如果建筑的设计、施工不合理,建成后仍会有大量的能耗。我国幅员辽阔,各种资源分配极为不均,总体上仍处于能源短缺的局面。传统的建筑物只考虑是否结实耐用,能耗如此巨大,对于需要保持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中国而言,是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要不断开发新的能源,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有效利用现有资源。逐步改造现有建筑、降低能耗,在设计、建设新建筑时考虑节能和环保,是时不我待的重要任务。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形式,早一些入手就能够少走弯路,避免更大的浪费。

  四、发展绿色建筑应注意的问题

  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目标模式。建造更多的绿色建筑,对于中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准则,应注意解决好一些问题,少走弯路。

  1、加深对“绿色建筑”的认识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的基础性职能更为重要,负责规范市场行为,建设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市场经济固有的竞争的自发性和无序性必须由政府加以规范和协调。例如,在建筑物建设开工之前,必须由城市的规划部门进行总体规划。城市的规划者首先就需要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城市的建设必须与其所处的环境相和谐,各级领导必须转变传统观念,认真领会党中央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深切认识“绿色建筑”的含义和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性,严格控制审批程序,按照绿色建筑的建设标准批准新项目,以减少新建建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2、提高绿色建筑的设计水平

  传统的建筑设计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筑的物理特性必须要满足特定的要求。二是要满足人们对美观的要求,采用各种外形设计和装饰材料给人们视觉更大的冲击力。绿色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并不是完全颠覆现有的建筑理念,而是在现有建筑理念基础上的改进和提升。要求设计者拥有多方面的知识和素养,在设计的时候考虑更多的因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设计建筑,力争使得建筑与内外界环境能够和谐共处。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使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尽量实现设计的目标。整个施工的过程也应该尽可能地削弱外部性,减少排放废气、废水、噪音及其他污染。

  3、避免盲目改建原有建筑,造成巨大浪费

  对原有建筑的拆除和重建所需要花费的成本相当大。盲目地为了追求绿色建筑而大量把原有的建筑物推倒重来不仅不能达到原有的节约能源、资源的目的,反而会造成更大的浪费,得不偿失。

  绿色建筑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种简单的模式。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应该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策略。例如,可以采用种植绿色植物的方法改善建筑物周边及内部的生态环境,改造内部的通风和供暖系统以减少能源的消耗,改造建筑的排污系统以对办公和生活产生的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在日照充足的地区应该充分利用太阳能,在河道密布的地区则特别要注意对污水的处理。

  4、提升“绿色”意识

  绿色建筑强调的不仅仅是对建筑建设过程的管理,建筑的全寿命周期都应该贯穿“绿色”的理念。一个建筑物的建成只是其生命周期的开始,如何在使用该建筑的时候贯彻其设计和施工的理念,不是单单依靠建筑企业能够完成的,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积极行动。

  建筑只是一个载体,给居住其中的人们提供了生活的平台。提倡全民的“绿色”意识,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合理、有效使用绿色建筑提供的功能,避

  免因为追求一时的享受而破坏了环境,影响了绿色建筑原本设计的功能。

  五、结论

  绿色建筑的观念已经收到各个阶层人员的重视。绿色建筑的本质在于循环利用资源,其直接效果就是节约了资源,有利于资源的自然循环,保护了自然环境和地球环境。但是绿色建筑的观念并未步入平常百姓,因此政府大力宣传绿色建筑带来的各种效益,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强人们的绿色意识,从而逐渐增加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 Top Energy.绿色建筑评估[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 王有为.实施绿色建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J].浙江建筑.2008(9).

  [4] 薛明.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探讨[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9(5).


猜你喜欢:

1.关于文化的毛概论文3000字

2.有关文化的毛概论文3000字

3.2017毛概论文1500字范文

4.中国梦为主题的毛概论文1500字

5.浅谈中国梦的毛概论文1500字

    240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