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论文发表
新时期我国成人高等教育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成人高等教育应该继承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传统,吸收国外优秀成人教育研究成果,不断创新发展,加速中国成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成人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成人教育论文范文一:成人教育的特征及实践形式分析
[摘要]成人教育具有独特的属性,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不同的教育模式。根据成人教育所特有的终身教育、悟性教育、拟真型教育、双体式的研究型培养教育等特点,面对当前成人教育所陷入的主体倒置、传统师尊思想等困境,及时矫正成人教育中错位的主、配角思想,有限度地加入恐惧教育的理论,通过建立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教师教学素质评价模式、教育者基金支持模式、鼓励创业教育等模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成人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成人教育;特性;模式
一、成人教育特性分析
对于教育的概念,各国的发展中都有对其不同的解释。在美国托马斯.杰斐逊的教育观点被认为是美国最早、最完整地提出公共教育制度的[1]。作为成人教育的创始人诺尔斯在总结亲身经验的基础上借助于前人的意见,详细阐述了成人教育的差异性及必要性。当今社会中,所谓的成人教育是指教育者对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按照一定的教学计划引导传授教学内容及知识经验的特定行为。当今社会人才的稀缺使得成人教育在各国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是当下国家发展教育的重头戏,同时也是“新常态”下推进我国建立终身学习思想发展的“大逻辑”。
(一)成人教育是对受教育者素养的教育
传统教育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授,而成人教育的侧重点与传统教育有所不同。当代社会,很多受过教育的学者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后,但却缺少与社会良性互动的能力。成人教育在于培养社会之栋梁,不仅在学术上使其具有一定的专业领域地位,在道德上也应是社会的楷模。成人教育的理念不仅是要有大楼,有大师,更重要的要有成人文化,成人精神,成人教育应有矗立不倒的“道德围墙”[2]。
(二)成人教育的基础是一种“悟”性教育,是一种精神上的教育
传统教育多以“听”的形式进行教育,而成人教育则与其不同,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独自领悟知识背后的含义。教育最有效的途径是启迪学生思维,让成人受教育者从学习者变为探究者,创新就成为对学习的最好诠释。成人教育的目的也即如此[3]。成人教育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教育。伽达默尔说,能够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4]。传统教育实际上是一种简单的言语式的教育,但是进步的速度也是被其自身的局限性所遏制。而成人教育则是一种精神的教育,老师只是用言语勾勒画面,具体的内容需要学生在精神层面去体味。传统教育理念的固定思维模式,终将过多地束缚学生的思维,削减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会造成考试作弊等不良风气。而如今我国实行的成人教育,作为一种“悟”性的精神上的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学习兴趣,拓宽学生思维,还可以消除抄袭、剽窃等不良的学术行为,更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术型社会风气。
(三)成人教育是对特定主体进行的平民教育
成人教育的受教育主体,必须是年满18周岁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这与一般传统教育相比,具有一定的限制范围。其必须是具有主观学习意愿的完全行为能力人,而一般传统教育并没有严格的受教主体的行为能力的限制。当然,年龄的限制并不意味着成人教育是一种贵族教育,成人教育也是一种平民教育。早期晏阳初曾提出,惟致予毕生之力于平民教育,一息尚存,此志不渝[5]。在我国,只要是年满18周岁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都有自主选择进行成人教育的权利。只要成年人主观有继续学习的意愿,其便可以进行成人再教育。这种有教无类的思想,迎合了当前经济形势下人才稀缺的国际发展形式,意在培养更多的人才,创建学习型社会。
(四)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
国家富强是源于人才的充裕,因此建立终身学习型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所谓终身学习,是在人类连续不断累积知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潜能,激励并使人民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都有信心、有创造且愉快地应用它们[6]。成人教育是教育到终身教育的过渡,而传统的教育形式大多是“一时性”的教育,不能彻底解决社会发展与人才短缺之间的矛盾关系。只有不断培养成年人的学习兴趣,让其将读书的欲望渲染于整个社会,才能从本质上逐渐实现终身教育的模式。
(五)成人教育是双体式的研究型培养教育
传统教育的观点中,大多数推崇“1+1”式的教学理念,即老师教一遍,学生学一遍的过度依赖的单体教育模式。而成人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双体式的教育,它独特的魅力在于,建立学生与老师教学相长的教育模式,教育者以启发学生、勾勒学生脑海中的知识火花为教育目的,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破除格式教育的禁锢,培养创新思维。这种双体式的教育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旧式教育具有“千校一面”、“万人一面”培养模式的禁锢。更多的在于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六)成人教育是一种拟真型教育
传统的教育理念是一种理论上的教育,虽其传授的是真理,但是缺少了检验真理的步骤。因此,很多接受传统教育的学者,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后,仍是白纸一张,毫无动手能力。当代的成人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拟真型教育,是一种实践型教育。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更多在于让学生亲自动手或模拟进入社会后的现实场景,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原理的基础上,真正地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增加了社会经验。成人教育的独特属性,决定了其必将成为国内发展的热潮。
二、成人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从教育者的角度分析,成人教育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
主要源于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传统教育中,教育者居高临下,具有不可置疑的特性,师尊的思想影响了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原本作为教育的主体与受教育者之间是教与学的普通“民事关系”,却被传统教育观念曲解成类似于主体地位有别的“行政关系”。并且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思想即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将知识看成是永远正确的[7]。使得受教育的成年人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性思维无法全面发挥。教育者还不能完全从传统的思维中转变,这使得当前的成人教育,并非为真正意义上所追求的成人教育。
(二)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分析,受教育者对其主体地位理解存在偏差
实际上,成人教育的主体是受教育者,并不是教育者。而受教育者并不认为其是主体,缺少对知识探寻的渴望,总是基于传统教育思想,过多地依赖教育者,在实践中往往成为了教育者的配角,出现了“主配倒置”的异态。这样的教学模式与开展成人教育的理念相违背,对这种关系错位的理解,严重妨碍了成人教育的发展,阻碍了知识型社会的建立。
(三)从成人教育的环境分析,作为内在环境的学校,其规定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成人毕业的学业规制上,教育课程设置的较少,相关配备不完善;学校在对受教育者保护规则的制定上比较欠缺。从成人教育的外在环境分析,社会风气直接影响到成人教育的效果。由于我国成人教育的普及,很多人对其理解错误,认为成人教育是缴费后所得到的一种特殊服务而已[8]。这样的社会风气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受教育者的主观价值取向,其怀着“病态”的心理接受成人教育,扭曲了成人教育最初的目的。
三、成人教育需要有效的教育实践形式
成人教育相对传统教育有很大不同,其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从以专业教育为主转向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从以结果评价为主转向以结果和过程评价结合的模式[9],迎合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目前,实施成人教育还需要有效的教育实践形式与其相配合。
(一)矫正成人教育中错位的主、配角思想
传统教育的理念大部分还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中,将这样的理念加入到成人教育中是十分危险的。矫正传统教育中错位的主、配角角色至关重要。必须明确,受教育者是教育关系中的主体,占据着主角的位置,教育者是为他们提供服务的,是帮助他们实现价值的外界推力。因此,受教育者应加强其主观能动性,发挥其主观创造性,在教育活动中,主动汲取知识,将所学到的付之于实践。
(二)应有限度地加入恐惧教育的理论模式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的学者最近关于教育提出一种新的观念,即恐惧教育的概念,其认为在教育中适当加入恐惧感,有助于教育模式更好的实现[10]。目前成人教育的普及使得很多人对教育逐渐形成了扭曲的价值观念,适当加入恐惧教育,可以扼杀一些“花钱买教育”的病态思想,提升成人教育的质量。虽然有观点认为不应在教育中加入恐惧教育,因为其会影响受教育者对教育的初始认知。但是,在成人教育中加入恐惧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首先,成人教育的受教育者都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即使恐惧为一种消极的情绪,作为主体的成年人,也应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其次,恐惧可以孕育勇敢的品质,亚里士多德认为:勇敢是恐惧与信心方面的适度[11]。成年人需要这样的打磨。最后,恐惧可以加强人的实践能力。纽曼指出,恐惧在化学成分上与好奇心较为接近,因而许多所谓恐怖的事务对人具有特殊的吸引力[12]。适度的恐惧教育可以提升受教育者的兴趣,加强受教育者的自主实践能力。
(三)建立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
当前的社会是一个网络的时代,教育也应加入时代的要素。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成人教育的形式多样化。一些正在接受成人教育身处创业阶段的受教育者,不用再担心没有时间进入课堂接受教育者的理论指导。利用网络资源,利用云环境以及当前最流行的自媒体--微信[13],建立公共授课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同时,这样灵活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国际化教育的传播、普及。成人教育中的成年人具有一定认知能力与实践水平,课后自学也是成人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建立公共学习的平台的方式学习知识,在提高学生兴趣方便学生学习的原则下,实现知识的共享。
(四)建立高校教师教学素质评价模式
深化综合改革,坚持依法治教,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缓解教育主要矛盾、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必由之路[14]。目前成人教育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中,还包括教育者的自身文化素养低下等问题。很多教育者虽然经历过高等教育的洗礼,但是其作为受教育者的时代,教育的理念仍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较深。因此,很多教育者缺少相应的实践能力,这就为施教带来了一定困难。建立高校教师教学素质评价模式,从主观上激励教育者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改正其自身的不足。
(五)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教师应重视调解学生的情感因素和心理活动,为学生提供无意识心理活动的环境条件,让学生在无意识活动中升华心理和情感上的愉悦体验[15]。其实,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主观上不仅仅依赖教育者,受教育者也是关键因素。接受成人教育的受教育者均为成年人,价值观念形成固定模式,很难在靠外界的力量予以改变,只有依靠受教育者个人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用同理心去感染身边的受教育者,才能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六)鼓励创业式教育模式
任何教育都需要走进社会进行实际演练,成人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受教育者更好地融入社会。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合当下社会的需要。成人教育应为受教育者搭建校园与社会之间的桥梁,鼓励受教育者在经过一定知识技能的传输后,自行创业,在短时间内提升受教育者的实践经验与社会阅历。
(七)建设教育基金项目
在成人教育中,创立教育基金以支持成年人入学教育及创业教育。社会人才的培养主要来源于成人教育,因此,应对成人教育进行一定比例的支出。虽然成人教育在我国以各种形式的样态呈现的较为普及,但仍然有一些贫困地区、家庭的孩子无法接受成人教育;一些正在进行成人教育的受教育者,因缺少创业实践的机会,使得其缺少实践能力,无法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应当由政府引导,在一些法人、社会组织的支持下,建立教育基金,让更多的人才回馈社会。综上所述,科教可以兴国,人才可以强国,一个国家要想繁荣富强,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必不可少的。成人教育的出现,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促进了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成人教育在于提升每个公民的教育文化素养,使每一个受教育者以一种正确的态度来面对成人教育事业,在提升自我价值的同时,促进国家教育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露茜.托马斯•杰斐逊教育观中的经营话语释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5(11):167.
[2]谢和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什么[J].中国大学教学,2015(6):4.
[3]陆国栋.构建“六个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4(18):52.
[4]Gadamer,Hans-Georg.TruthandMethed[M].trans-latedbyBarden&JohnCumming.NewYork:ThecrossroadPublishingcompany,1975:432.
[5]宋恩荣.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晏阳初卷[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37.
[6]高志敏.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
[7]张红霞.从国际经验看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J].高等教育研究,2006(12):60.
[8]秦惠民.高等学校法律纠纷若干问题的思考[J].法学家,2011(5):105.
[9]彭南生,刘建清,曹阳,胡中凌.信息化推动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8):12.
[10]章乐.论恐惧的教育功能及其限度[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177.
成人教育论文范文二:高等师范院校成人教育师德建设研究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它是教师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我国在《教师法》中对教师职业道德有明确的规定,主要内容为:爱党爱国,献身教育;爱岗敬业,严谨治学;遵纪守法,为人师表;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关心集体,团结协作;与时俱进,务实创新。
一、师德是国民道德面貌的影响源
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民满意教育”目标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未来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发展。教师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在教育及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以其优良的品质、高尚的情操、良好的道德修养教育学生。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把教师道德称为国民道德面貌的影响源。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的教师道德就是将来的全民道德。教师的业务素养和道德品质是教育学生最直观的“教科书”,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具有示范性、广泛性、深刻性和持久性。中小学教师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主力军,他们的道德素养更关乎国家培养德才兼备建设者的百年大计,以身立教是教师职业的客观要求。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工作。高等师范院校成人教育承担着对部分现任中小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重大任务,在提高广大学员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的同时,更要对他们加强师德教育。
二、高等师范院校成人教育师德建设任重道远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教育部于2008年重新修订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新时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2015年9月9日,在第三十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对他们提出殷切希望。强调,发展教育事业,广大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老师们牢记使命、不忘初衷,服务学生,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为祖国下一代健康成长继续做出自己的贡献。当今时代,人民大众迫切需要优质的教育,更期盼敬业、乐教、爱生的好教师。总体而言,广大中小学教师的道德素养和业务水平是良好的。他们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他们秉持既教书又育人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了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赢得了社会的尊重。但是,在看到中小学师德建设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悄然抬头。学校,已不再是原来人们心目中的象牙塔。少数中小学教师的奉献意识开始淡化,师德出现了较明显的滑坡现象。主要表现在:个别中小学教师再也不愿做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再也不甘于“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的生活,他们受市场经济和不良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价值观、道德观失衡,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中小学教师中存在只教书、不育人,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有些教师擅自办辅导班并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把大部分精力用于“有偿家教”或“有偿兼职”,放松甚至敷衍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的教师收受学生家长的财物,甚至有老师在朋友圈晒教师节学生送的礼物,声称便宜的礼品不收;个别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与教学无关的内容或者发表一些不当言论;还有的教师上班时间玩游戏或网上聊天等。由此看来,高等师范院校成人教育中的师德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既要更新学员的知识和提高其业务能力,更要强化师德建设,加强对他们进行敬业爱生、为人师表的教育,进一步增强其事业心和人格魅力。
三、高等师范院校成人教育师德建设的路径
(一)把师德建设融入成人教育教学和管理中
成人教育工作中的师德建设,主要是对学员进行师德教育,要以师德教育统领成人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全程。在制订教学计划和设置课程时,都要优先考虑师德教育的内容,要根据学员实际情况和新形势的要求,在教学内容、方法、形式等方面不断创新,增强针对性、实效性。首先,要引导学员进一步确立正确而全面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要培养他们健康的职业道德情感和过硬的业务能力,使他们成为敬业、爱生、乐教、“善业”的合格教师。
(二)成教工作者以身示范塑师德
1.多一份理解和关爱。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所在。成教学员大多是在职中小学教师,他们既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又是家庭生活的主角。重新走进大学校园“充电”,对他们来说,机会难得,但同时又心挂两肠,工学矛盾及家庭的实际问题时常困扰着他们。这就需要成教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对他们多一份理解和关爱,并通过网络远程教学、答疑等方式尽量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使其在备感温暖的同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优良师德。
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成教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的精神境界、个人信仰、思想品德、治学态度等,都会对学员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成教工作者在管理和教学工作中,一定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到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优良的业务素质。要以自身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和无私奉献去感染、激励学员。
3.精心备课,严谨治学。针对成教学员集中面授时间较短的实际情况,任课教师不能照搬全日制的教案和教学方法,而应结合成教学员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认真备课,高度提炼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追求“点石成金”的教学效果。同时,还应注重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把严谨治学、终身学习的师德体现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
4.教书育人,引路导航。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使命。新时期的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崇高理想和高尚道德的培育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和导航人。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受教育者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其人格的塑造、心灵的感悟都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形成。古有“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之说,“人师”是教师修养的最高境界。高等师范院校的成人教育在抓好教学的同时,绝不能放松育人工作,要广泛深入地了解学员的思想状况,加强沟通,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向学员多提供正能量。同时,还要积极探索教书育人的新方法,为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中小学教师贡献一份力量。
(三)完善师德教育机制以抓落实
为了增强高等师范院校成人教育师德建设工作的实效性,必须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可操作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要把师德教育列入考试内容,让学员牢记师德标准并严格自律。还要把师德教育内容作为评选优秀学员的主要条件,对职业道德良好、心理素质健康、敬业爱岗又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优秀学员,要予以表彰和奖励,树立师德典范。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高等师范院校的成人教育肩负着师德建设的特殊使命,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师德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把师德教育作为对中小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成教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的道德水平、业务能力,使高等师范院校真正成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基地。
参考文献:
[1]赵少英.系统论视野中的高校师德建设路径探讨[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2]韦冬雪.当前高师院校师德教育现状与对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3]呼禾.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等师范院校师德教育[J].前沿,2012,(7).
[4]冯亚丽.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分析[J].学院学报,2007,(4).
[5]胡忠仁.论师范生的师德教育[J].师范教育研究,2001,(1).
[6]蒋西艳.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3.
[7]张卫卫.论高中历史教师的人格魅力及其对教学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3.
[8]李玲.中职生品德行为培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9]杨浩.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10]章莉.论大学教师人格魅力对大学生成长成材的影响[D].武汉工程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