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论文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WTO的加入,我国期货市场与国际接轨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期货市场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期货市场论文篇1
浅析我国期货市场问题
[摘要]文章指出了我国期货市场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期货市场 发展 的策略。
[ 关键词]期货交易 上市品种 监管
当前,我国期货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与障碍,随着商品 经济 在我国的发展,当前期货市场面临着难得的机遇。站在继往开来的十字路口,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国的期货市场,分析我国期货市场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提供建议。
一、我国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交易主体单一
我国期货市场的交易主体仅限于私营 企业 和 自然 人。国有企业只能限于作套期保值交易, 金融 机构和事业单位不得参与期货交易,并严禁信贷资金和 财政资金进行期货交易。在新的《期货 管理条例》推行之前,期货公司作为市场主体只能代理不能自营[1]。
(二)交易品种少,成本高
目前,我国期货市场上,上市品种只有棉花、小麦、燃料油等13个,一些金融业品尚在基础性研究之中,股指期货推出时间一再延迟。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期货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期货市场上上市品种过少,制约了市场功能的发挥,造成了期货市场的低效率。我国期货交易所收费项目单一,交易费用较高,平均占80%。2006年,上海期货交易所年报显示,手续费收入占92.65%,会员年会费占0.56%,其他收入占6.79%。收费项目还是比较单一,交易成本并未明显下降[2]。因此,交易所收费结构单一,缺乏有效的信息服务、监管服务,期货市场收费结构不合理,成为我国期货市场上的一个大问题。
(三)监管模式不适应期货市场发展趋势
监管方式以行政手段为主;证监会在代表政府实施监管的过程中,一方面缺少对行业发展的宏观决策权,另一方面又对行业内部管理又过于宽泛,过于微观;监管法规以限制性规定为主,严重阻碍期货市场的良性发展。相应的 法律 法规主要考虑的是如何管住市场,而没有考虑如何鼓励交易、发展市场,发挥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使期货市场发展空间受到极大限制,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四)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结合不密切
在 现代 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中,期货市场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现货市场、远期市场共同构成既有分工又密切 联系的多层次的有机整体。从1990年 中国 郑州商品交易所成立的17年来,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并不顺利,一些涉及面广、参与者众、影响大的风险事件时有发生:从327国债到708天然胶,从105绿豆到209大豆,几乎每年都会发生程度不同的风险事件。我国现货市场存在的种种缺陷已影响到期货市场的正常发展。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交易主体方面
我国期货市场与国外期货市场相比,发展层次单薄,期货市场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究其原因在于:我国期货市场不是由现货商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发 组织起来的,现货市场的不发达导致期货市场在合约质量标准和交割环节存在一定的成本,生产者直接进入期货市场特别是农产品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交易不够广泛。
(二)上市品种方面
我国期货市场品种结构单一的现状,主要是由于落后的品种推出机制。我国期货品种推出审批权在证监会之手,这是一种行政性行为。同时,证监会并未建立品种推出长效机制。品种推出审批过程过于繁琐,推出时滞相当长,有些品种甚至在这种冗长的审批程序中被“高高挂起”[3]。金融期货交易在我国期货市场上未能取得成功,原因是在当时的中国金融市场上,主要的金融价格还不是完全的市场决定的价格,基本上不具备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基本条件,汇率虽然已经实现并轨,但是国家对外汇实施严格管制;国家对存贷款利率和国债发行利率存在着正式或潜在的管制,真正的市场化利率也尚未形成。
(三)交易成本方面
我国期货市场上交易成本过高,主要由于期货交易所交易成本过高。交易所交易成本与交易所体制有关。各交易所热衷于交易所的豪华,其房产投资成为期货交易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期货交易所追求利润和 税收,交易所会员的意见对交易所并无约束力[4]。
(四)监管体系方面
法制不健全,在期货交易的各个环节, 法律 手段运用表现为可操作性差、执法力度弱,不能形成完整的期货法规体系;在建立期货市场初期,各地为了各自区域的 发展 ,把本地区办成一个 金融 贸易中心,争办交易所,一哄而上。中央政府开始行政 管理时,已有几十家交易所。 中国 证监会对交易所的高层干部实行直接管理。对于期货市场对国民 经济 的重要贡献认识不足,难以重视它的正面作用[5]。在这种情况下,政策取代了法律,行政干预的过多、过乱,使得期货市场监管机制错位,无法形成严密的监管体系。期货交易所的自律也因政府的干预使效果大打折扣。
(五)我国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关系方面
中国的现货市场极不发达,流通渠道很不畅通,中间环节繁杂,合约履约率低,广大生产、经营 企业 在现货市场中除要承担价格风险外,还在很大程度上面临 合同单方违约、资金拖欠、质量纠纷及货物运输不到位等非价格因素的风险。
三、完善我国期货市场的建议
期货市场作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中国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上述问题。 提高期货市场监管水平;完善期货市场法律体系,借鉴国际期货市场的三级监管体制,形成市场自律为主的监管体系;完善市场结构,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品种上市机制,不断增加新的交易品种以满足市场经济主体套期保值的需求,加快品种上市的制度改革,为有效控制期货市场的风险;完善处罚制度;明确期货公司定位,加强公司结构治理,完善内控制度,不断增强公司的实力,提高抗风险的能力。
参考 文献
[1]季琼,金融国际化背景下中国市场发展初探[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36:16-21
[2]上海期货交易所.2006 Annual[EB/OL].
[3]吴建平,当前中国期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EB/OL]
[4]汪五一,刘明星,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建议[J],行业资料金融,2006(6):67-68
[5]胡审海,中国证券期货市场的诚信建设[J],新经济,2005(2):15-17
期货市场论文篇2
浅谈我国期货市场发展
【摘要】为顺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在经过一系列先期准备和可行性研究之后,我国期货市场于1990年正式诞生。在20余年的发展中,中国期货市场逐步从小到大、从无序到有序、从萧条逐渐走向繁荣。但在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和不足亟待解决和完善。本文在回顾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着重分析。
【关键词】期货 期货市场 金融市场
一、引言
从19世纪中叶现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产生开始,期货市场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也已经有了20余年的发展历程。我国期货市场自产生以来,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成为现代市场体系和居民投资品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期货市场的两大基本职能,即规避风险和价格发现,对于弥补现货市场缺陷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格体系的完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我国目前处于转型关键阶段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期货市场,不仅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国民经济的稳定,而且有助于增强我国在国际价格体系形成中的主导权。但在我国期货市场交易规模日益扩大、经济功能日益显现的背后,期货市场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由于期货市场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期货市场进行改革与完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显现出来,就此进行详细论述是本人主旨所在。
二、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历程回顾
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步探索阶段、规范整顿阶段、稳步发展阶段。
(一)初步探索阶段(1990年底—1993年)
1990年10月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以现货为主,首次引入期货交易机制,标志着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诞生。在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的示范效应下,全国各地纷纷效仿,大量的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相继创办。截止1993年底,国内各类期货交易所达50多家,期货经纪机构也近千家。由于缺乏统一的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期货市场出现了盲目发展的势头,而且一些市场参与者盲目参与期货交易,造成严重的损失,引发了一些恶性事件和社会问题,市场秩序亟待治理整顿。
(二)规范整顿阶段(1993年底—2000年)
1993年11月国务院下达《关于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国内期货市场的第一轮治理整顿开始。交易所从50余家减为15家,经纪公司数量也减至330家。1998年8月开始,期货市场进行第二轮整顿,交易所数量再次精简合并至3家,分别是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与此同时,钢材、国债等一些期货品种先后停止交易,至2000年真正上市交易的品种只有6个,而且,期货代理机构也进行了相应的治理整顿。在这个阶段,《期货交易暂行条例》、《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相继颁布,期货市场法律法规逐渐健全。2000年12月,中国期货业协会成立,标志着新的自律机制开始进入监管体系。经过两轮整顿后,我国期货市场开始步入平稳发展阶段。
(三)稳步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进入新世纪以来,期货市场规范化程度和市场规模继续提高,期货品种和交易量逐步增长。在该阶段,2006年5月,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成立,2006年9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挂牌成立,并于2010年4月适时推出了沪深300指数期货,同时,黄金等其他商品期货品种也在有序增加和完善,期货品种体系逐渐完备,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大,这些现象标志着中国期货市场开始进入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共同发展的新阶段。2007年4月15日,国务院颁布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开始施行,此外,《期货经纪公司治理准则》等相应的法规和自律性文件相继发布,三级监管体制开始形成,我国期货市场逐渐步入法制化和规范化发展阶段。
三、我国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期货品种不够丰富,市场规模和国际化程度有待提升
目前,我国四个期货交易所上市的品种总计仅有32种,还远远不能满足实体经济的避险需求,导致一些具有关键性作用的现货商品和金融产品尚没有对应的期货品种来进行套期保值。在市场规模方面,虽然我国期货市场的交易量已经迈进世界一流行列,但相对于我国实体经济,期货市场规模依然偏小,对实体经济的补充和服务作用尚待提升。此外,我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低,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期货市场和国际商品定价的影响力小,在国际市场中难以形成较大的话语权。这种状况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严重不符,影响了期货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方面重要作用的发挥,也是制约期货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交易者结构不合理,市场投机性强
长久以来,我国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不尽合理,个人投资者所占比重过大,而机构投资者和进行套期保值的企业所占比重过小。个人投资者投资理念不成熟,偏好短期投机,而且,对于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较弱,因此,期货市场容易出现过度的投机。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对机构投资者的准入限制依然存在。一方面,社保基金、保险公司、证券投资基金、QFII、证券公司等机构投投资者尚不能全方位的进入期货市场进行投资、套利和避险;另一方面,期货投资基金和期货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尚未得到实际发展,也是市场中机构力量的一大损失。此外,参与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相关企业数量和规模都较小,也是目前期货市场投机性较强以及与现货市场关联性不太理想的重要体现。
(三)监管力度较弱,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充实
随着期货市场的逐步发展,我国期货市场的监管体制逐渐形成目前的中国证监会、中国期货业协会和期货交易所的三级管理体制的模式。该监管体制对于维护和形成良好的期货市场秩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较多的问题。一方面,《证券法》对于期货监管方面的惩罚规定不够具体,造成目前监管方式以采取行政手段为主,而且期货业协会和期货交易所的自律管理能力比较弱;另一方面,监管法规以限制性规定为主,严重阻碍了期货市场的良性发展,强化风险监视和期货公司信息披露方面的规定也亟待完善。此外,在监管制度的国际化和开展投资者教育、健全公众监管机制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力度。
(四)期货公司实力不足,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强化
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但我国期货经营机构“散、小、弱”的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在公司规模方面,与国际大型期货公司相比,我国期货公司在公司注册资本金、客户保证金、分支机构数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从全行业来看,注册资本超过1亿元的期货公司仍然数量不多。在专业化和创新技能方面,期货公司提供的相关专业化服务较为单一,大多数期货公司仅充当一个交易代理机构也就是通道服务商角色,仅小部分期货公司可以承担起信息咨询、客户账户管理和交割服务等职能,而且,期货公司整体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还不完全匹配,战略定位仍较不明晰,核心盈利和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此外,期货公司人才仍然严重缺乏,人才结构也有待进一步优化。
四、总结语
回顾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在经过早期坎坷曲折的探索之后,我国期货市场已逐渐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优化资源配置、完善金融市场和服务国民经济方面的积极作用日益显现。但就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方面而言,国内期货市场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完善的地方仍然大量存在。与发达国家较成熟期货市场相比,我国期货市场具有后发优势,在保持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符合国情的前提下,合理的借鉴较成熟市场的发展经验,全面推进各项基础性制度建设和市场参与主体的成熟,从而完成建设一个成熟、完善的期货市场的历史任务。
参考文献
[1]祝合良,中国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2007(02).
[2]常远,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与背景分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