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金融证券论文>金融研究>

有关金融方面的论文精选(2)

秋梅分享

  有关金融方面的论文精选篇2

  浅谈金融风险管理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摘要:目前,国外对于金融风险管理的研究与运用已经非常成熟,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匮乏。本文在金融风险管理相关理论与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风险管理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金融体系;风险管理;演变趋势;发展趋势

  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金融,金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枢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合理的金融发展模式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市场在金融系统中的作用不断加强,一方面其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加大投资者对公司的监管与分析度,便于有效的控制公司管理者的经营效益与收入,同时还可以将金融风险进行横向分散,提高金融系统的抗风险能力;但另一方面还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投资行为有盲目性、市场信息不对称等。

  近些年来,中国对金融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如汇率并轨,实现了人民币经营项目的可兑换;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不断好转;金融机构进行改制,加速完善中资银行结构的治理;资本市场重新步入健康的发展轨道;全面对外开放中国金融体系,使其融入全球金融市场。以上改革的成绩毋庸置疑,但是,在这些成绩的背后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金融风险,如在进行汇率机制改革后,很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金融危机,同样股权分置改革也面临着潜在的风险。因此,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可以规避一部分风险,但同时也会引发更大的风险。本文在金融风险管理相关理论与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风险管理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一、金融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一)金融风险管理的历史

  法国管理学家Henry Fayo在《一般工业管理》中最早提出风险管理,而一直到1950年,风险管理一词才形成并发展成为一门学科。金融风险管理是1955年英国经济学家布兰查得和莫伯瑞在《保险论》中首次进行了阐述与系统性研究。美国学者赫斯奇与梅尔1963年在《保险手册》上发表的《企业的风险管理》,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之后,各国对于金融风险管理的研究越来越专门化、系统化,使金融风险管理成为金融企业管理的一门独立学科。

  (二)国外对金融风险管理的界定

  要想明确金融风险管理的界定,首先应明确风险管理的定义,风险管理的经典定义是Christopher Marrison 在《Fundamentals of Risk Management》中提出的,“风险管理是企业或者组织为了控制偶然的损失风险,以确保获利能力和资产而做出的一切努力”;另外,C.A.Williams与R.M.Hens在《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中也提出了风险管理的定义,顾名思义,金融风险管理指的就是在金融业中,为确保金融行业的获利与资产而做的一切努力。

  (三)国内金融风险管理发展现状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就已经开始对金融风险管理进行研究,一些旅美学者将这一理念引入国内,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袁宗蔚在《保险学》中提出“金融风险管理包括识别、衡量、管理、有效处置与妥善处理金融风险所带来的损失”。自1980年,国内恢复保险业务以来,我国研究与应用有关金融风险管理的人才越来越多,2008年由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开启了对中国企业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序幕。

  二、金融风险管理的演进趋势

  通过分析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笔者根据个人体会,认为金融风险管理趋势呈现以下特点。

  (一)金融风险理论多元化发展

  早期对于金融风险管理的研究多来自于保险界,而具有实用意义的风险管理手段通常是针对纯粹的风险,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随着世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金融风险管理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使其成为了一门专门的学科。受理解力与认识力的影响,以及其所处的行业与研究领域的不同,导致金融风险管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国外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比较系统,二国内的研究相对落后,仅仅将损失与风险相联系。

  (二)金融风险管理论迅速发展的路径

  金融风险管理始于中世纪的欧洲,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萌芽,30年代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为了应对经济不稳定对企业造成的重大打击,各企业开始成立风险管理部门,当时的金融风险管理主要依靠保险手段。金融风险管理中的重大事件主要有:雷曼兄弟破产、安然事件、美国汽车之城破产等,这些都极大地催化了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目前,中国的金融风险管理正向着缜密性的知识体系发展,重视理论分析,缺乏实际应用研究,因此,中国金融风险管理的研究还需要有关学者的继续努力。

  (三)金融风险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对于企业来说,金融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其有效性是一个状态,金融风险管理是否有效是基于企业各项管理要素完好的基础之上的,在这个基础上,还要保证金融风险管理设计的完整性,通过对构成企业风险管理各要素的评估,就可以获得该企业金融风险管理的能力,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三、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的金融业已全面对外开放,金融创新力度不断,创新业务迅速发展,金融风险管理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

  (一)加大金融风险的文化管理

  美国一位银行家曾说过,对于一个金融机构来说,如果缺少一个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其他的信用管理再好,也注定是失败的。因此,对于一个风险管理好的企业来说,一定会做好金融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与塑造,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的树立,员工风险管理意识的增强,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系统、高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对于金融风险中的文化管理,主要是通过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和理念、建设“以人为本”的全员风险管理文化两方面来实现。树立风险管理的意识就是在风险来临之前,建立预警机制,制定相关的政策,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调查,定期对日常的工作进行审查,规避金融风险的发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本主义逐渐地在企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人本主义的一个必然要求就是以人为本,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用三句话归结人本管理,既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采用以人为本的全员风险管理模式,才能更大限度的减小风险发生的机率。

  (二)不断加大金融风险管理技术的提升

  为实现风险管理目标,通过风险评价结果可知,金融风险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最佳风险管理技术的选择与实施,目前,金融风险管理技术分为财务法和控制法两大类,财务法主要是事先做好吸纳风险成本的财务安排,而控制法主要是降低损失频率和减少损失程度。金融企业通过规范业务与管理流程,一方面根据经验进行判断,另一方面加大对金融事故资料与记录的分析,逐步提高风险控制与识别的科学性,受金融风险可变性的影响,风险管理者应密切关注原有风险的变化情况,并随时注意发现新的风险。另外,金融企业通过创新风险计量机制,采用资本挖潜和风险监控两种方法,实现经营资本的优化和风险事故的规避。

  (三)金融风险管理体制的重构

  当前,我国的经济处在高速增长的阶段,经济与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原有社会结构的变化,都将给市场所带来的一定的风险。而最先表现出来就是金融风险的发生,这也是最直接的一个表现方面。因此,国家将进行金融风险管理体制的重构,如向专业化、集中化的金融风险管理方式转变,优化金融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立考核制度,理顺前、中、后台关系,建立科学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总之,随着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一体化,金融风险管理在金融行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各个国家应从金融风险管理的演变与发展趋势的研究出发,尽可能的降低金融风险的发生,确保金融企业的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 沈永伟,夏梦.风险管理研究现状及其演变过程[J].管理观察,2010,10(中旬刊):198-199.

  [2] 杜晓蓉.我国金融创新的风险分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11:345-346.

  [3] 周美超.浅析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J].成才之路,2009,9:1-2.

  [4] 唐旭.金融理论前沿课题[H].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5] K.H Spenser Pickett.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M]. John Wiley and Sons, Inc,2006.

  [6] Harrison, T. Financial Services Marketing[M].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0.

有关金融方面的论文精选相关文章:

1.关于金融方面的论文

2.关于金融的论文

3.有关银行金融的论文

4.有关金融改革方面论文免费下载

5.金融类论文范文

3430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