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计算机论文>计算机应用>

中职计算机应用论文相关的范文

诗琪分享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合整理的一些计算机应用相关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希望对你喜欢。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生本教育研究

  [摘要]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下了自己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生本教育体系希望实现这样一种理想。

  [关键词]生本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中职;学习兴趣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各专业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其知识教育由传统的“知识型”向“应用型”“技能型”转变。郭思乐教授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主体”。生本教育所关注和弘扬的理念有三个:(1)人具有学习的天性和本能,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的天性,激扬生命自身去发展自己;(2)人具有发展的需要,人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3)教师高度尊重、信任、依靠学生,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一、培养学生的预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习惯

  生本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预习”(前置性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里预习应该是由教师提供一个最根本、最简单的问题,如,在讲解进制时,可以设置前置作业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逢几进一?让学生得出自己独到的看法并提出问题,这才是我们生本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生本教学时,留出大部分时间,在老师的组织下学生能有见解地讨论。经过热烈的讨论后,再由老师讲解难点、重点,最后布置下一节课的前置作业。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才能更主动地把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下了自己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生本教育体系希望实现这样一种理想。

  二、引导学生学会总结与归纳

  从课程整体上分析,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内容繁多,涉及的问题从计算机基础知识介绍到后面的Office综合应用。为了让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得更好,应该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把整体的各个部分有机联系起来。这对于学生来说,一下子理解是有困难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总结,这不仅对学生学习本门课程很有用处,在今后所有学习活动中,学生也会惯性地总结与归纳,对于学习知识能力的提高是事半功倍的。通过仔细讲解、比较、归纳和总结来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讲授完Word、Excel和PowerPoint后,可以进行一次比较,比较它们的操作界面、操作方法等,这时可以发现它们其实是有很多共性的。

  三、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首先要得到共识,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创新意识,学生要深刻认识到综合应用能力对自己将来就业及创业的重要性,并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方面,来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一)理论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好的方法是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而不是千篇一律,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不枯燥、不乏味,从而有兴趣去思考。

  (二)鼓励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寻找创新的灵感

  引导学生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如:Office高级应用兴趣小组、计算机硬件维修兴趣小组等,让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学生的潜能是永远开发不完的宝藏。生本教育教学要求学生自己要做,主动发现,主动解决,老师的作用只是指导而已。

  四、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与实训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重视理论知识,而轻实践、忽略应用。在现代社会需求创新人才的情况下,在实施生本教学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加强实践教学是至关重要的。而现今中职生缺乏综合的动手能力,尽管在理论课程教学中可以尽可能安排一些实物,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知识。但是只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这个重要的实践环节,极大地提升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以学生为本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每个实践都是学生自己提升思考和动手能力的一次机会。

  五、巧妙设计课后作业

  要真正学好一门课程,仅仅凭课堂45分钟是不够的。对计算机应用学习有兴趣的学生,只有一本教材是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的。因此,在选择一些典型习题作为课后练习的同时,巧妙地安排一些课后思考题也是必要的。学生通过对思考题的思考,可以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或询问相关技术人员,这些题目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保持学习兴趣,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是有帮助的。综上所述,生本教育理论要求学生在教学中逐步形成学生“愿学、想学、乐学、爱学、会学、能学”的氛围。探索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本教育理念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许多弊端,实现教学质量的飞跃。

  参考文献: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06.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分层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近些年,计算机逐渐普及,接触计算机不再仅限于中职课堂上,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的掌握难免有一些差别,针对这一现象及问题,结合学生个体对计算机基础的掌握程度以及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科特点,从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出发,浅要分析了分层教学对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水平的有效性,就分层教学模式开展的意义和具体实施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分层教学;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

  如今,计算机不再是难得的“物种”,大街小巷、每家每户都随处可见,计算机已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层面,很多中职生在入学前就早已不同程度地接触过计算机,再加上学生自身学习领悟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所有的学生都统一对待,不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显然,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下教育的要求。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组织相对应的教学内容,确立不同的目标,这种针对性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状

  (一)学生学习基础不同、差异太大

  现今,计算机的应用已涵盖全国,中职新生在入学前计算机水平不尽相同,家庭富裕的学生可能很小时就开始接触计算机,也参加过一些计算机方面的比赛、竞技等,这些都为计算机应用基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家庭环境不太好的学生,也许在入学前都完全没接触过电脑,没有一点基础,在后期的学习上难免就会落后一些。面对差异较大的现状,教师的教学内容很难兼顾到全部学生,最终难以达到所有学生都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模式太死板,教学内容对学生难以面面俱到

  学生入学前,其对计算机应用基础各有不同程度的掌握,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做相应策划,但是目前的教学模式多半还是传统的“大锅饭”,课堂教学进程、布置的练习、内容和要求都完全相同,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个体的存在。一个班通常人数众多,学生计算机水平又参差不齐,老师难以掌控全局,做到对所有学生面面俱到,最终使学生间的差异越来越大。

  (三)学校资金投入过少,机源匮乏

  虽然目前计算机已经逐渐普及,但是在不少中职学校里,因资金投入过少,还存在着机源不足的问题,往往不能保证每位学生在每节计算机课都能上机操作,通常是理论课与实训操作课分开进行,要想学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首要的就是对计算机有一个不断操作的过程,没有电脑的计算机课程,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起来无趣,容易走神,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不利,可以说事倍功半。

  (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多,课时少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通常是以三大办公软件:Word、Excel以及Powerpoint软件为主要教学内容,其涉及的内容较多、知识点全、涵盖面广,但是因为相应的课时太少,学生很难把知识全部吸收进去。

  二、如何在课堂上更好的应用分层教学模式

  (一)根据学生存在的差异,合理进行分层建组

  目前,中职生在入学前对计算机掌握程度不同,水平参差不齐,不适应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基础,仔细分析学生的差异性,把计算机能力知识不同的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建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从而有效展开分层教学。比如,可以在新学期开始对学生做一次摸底考核,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通过对学生的单独谈话或者问卷调查,以初步认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爱好。最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兴趣爱好把学生分成1、2、3三个层次的小组,其中1组的学生是学习最基础的小组,2组为成绩中等组,3组则是成绩优秀的小组。对于学生属于哪个层次,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其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综合因素,而不是仅仅简单粗暴地把学生分为优、中、差三种,否则容易打击学生的自尊心,无法做到对症下药。分层并非一成不变,是相对性的存在,要结合学生当下的知识、能力,随时调整。此外,不管是哪个层次的学生,教师都应不带任何偏见,做到公平对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保护好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课堂教学内容、学习目标分层化

  分层分组完成后,教师根据分层结果,并结合本节内容要点,紧扣教学大纲,把握好教学难度,来制定教学目标,以此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建立不同的学习要求。每个问题可以围绕知识中心点设立出易、中、难三个档次,根据作答学生所在的层次布置相对应的问题。若是学生对问题有困惑,无法及时解答,教师也应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的思路。如有必要,教师也可对少数学生进行单个辅导,解决在集体教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同时,对于层次不同的学生,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也应区别开来,对1层次的学生,相同内容与速度下,以基础点为准,重点抓好基础知识的运用,强调基本知识和方法,以讲为主,让学生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对2层次的学生,要培养他们的学习意志与积极性,讲练结合,多让学生进行计算机的实际操作,从而逐渐熟稔起来;对于3层次的学生来说,已经能够深刻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且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难题,学习能力多半都较强,这时候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不再每次都统一布置作业,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表格和文档,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与创新。通过分层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可以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各层次的学生依照各层次的目标来进行不同层次的学习,老师在做到面面俱到的教学时,不同层次的学生也会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不会导致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听不懂课跟不上进度,而学习优秀的学生也不会因觉得教学内容太过简单而不屑于听教师讲课。

  (三)根据差异,课堂教学考试分层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经常使用考试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测试,采用分层教学后,教师也应依照学生个体的差异,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测试内容进行灵活调配。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课程,测试应对理论与实训分项进行。1层次的学生测试以理论测试为主,题型多半是计算机中的基础运用;2层次学生应结合理论与上机实训,难度程度在中间地位;3层次的学生则主要以上机实训来进行测试。此外,3层次学生的上机实训内容可以作为2层次学生的选填题,2层次学生的上机实训内容可以作为1层次学生的选填题,答错不扣分,答对可以获得额外奖励分数;3层次学生的选填题则可以由教师自行出题,在现有知识点上扩宽题型,增加难度,或者可以出还没学到的下一章节的内容,以此鼓励学生多思考、多预习。

  (四)分层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课堂作答情况、学生作业、考试情况做出分层式评价,对于1层次的学生采取表扬式评价,即使是细微的进步,教师都应及时肯定和表扬,让他们克服掉自卑心理,从而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对2层次的学生采取鼓励性评价,有褒有贬,先抑后扬,让他们在看到自己的成绩时也认识到自己哪方面还存在问题与不足。对1层次的学生则采取竞争性评价,以防学生产生骄傲之心,不放松对学生的高标准、高要求,让他们不断地挑战自己,争取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同时,在一学期末,或者一个阶段学习结束后的考核中,教师可对学生进行一个整体性评价,即依据学生平时课堂中的作答情形、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学习态度,再结合学生的考试成绩做一个总体评分,平时的总体表现可占考核成绩的六成,考试成绩则占四成。这样既可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重视考试,更注重平时的学习与积累。

  三、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上的分层教学效果

  (一)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经过分层分组后,各层次学生的起点与水平基本一致,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做出相对应难度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教师讲课时不用再顾虑学生之间的差异,可以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提高学生自信,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

  当分层教学模式开始后,不同层次的学生基本能完成对应层次的教学任务,不再有当初完不成任务的挫败感,这样就有效提高了学生对成功的情绪体验,一旦学生有了对成功的体验,也会提高对自己的自信心,同时很大程度上就会增强对计算机的热情度,提高学习的兴趣。

  四、分层教学模式中的注意事项

  (一)分层时要照顾到学生心理

  将学生以组分层时可用数字或字母简单命名,千万不可用好、中、坏;优、中、差这类太过直白的名字命名,这样容易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对学习或教师产生抵抗心理。同时,教师分层时也要注意不能让优等生产生自满情绪,不能让差等生产生自卑感。

  (二)学生可自愿选择分层层次

  进行分层分组前,教师应对学生详细说明分层后不同层次的目标与任务,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分层情况,知道低层目标要求以及可选择的高层目标,增强学生的达标意识和选择意识。

  (三)针对具体情形,及时调整分层

  随着课堂学习的进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肯定也是在不断变化的,针对这种情形,教师应及时调整出相应的分层模式。分层是充满灵活、多变性的,如果分层层次一成不变,教学效果就无法体现出来,分层教学模式也会失去其存在的实际意义。

  综上所述,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中,分层教学模式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对于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分层教学有着对应的教学形式与考核内容,不但有效减少了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了教师授课时的难度,同时学生也能听懂教师的授课内容。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关注了学生的整体发展,更加重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打破传统“大锅饭”一锅端的教学模式,它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基础,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提高学习能力有较大促进作用,也为学生以后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雯洁.分层互动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探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7):115-117.

  [2]钟燕.分层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广西教育,2014(14):20-21.

  [3]李昕.分层教学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29-131.

  [4]孙莉莉.分层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制作,2014(21):102-103.


计算机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1.计算机专业论文范文3篇

2.计算机应用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3.计算机专业论文精选范文

4.有关计算机方面的论文

5.计算机应用专业自荐信范文

    406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