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会计审计论文>审计>

试论如何加强与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

陈静分享
摘要:内部审计在完善企业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在实践与发展科学发展观中,完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对上市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及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当前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加强与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上市公司迎来收获的季节,2009 年创业板块印证了这一时刻的到来,其对于确保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优化产业经济结构、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上市公司鱼龙混杂,大多数为中小企业发展而来,使得公司内部审计体系的设立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缺乏系统性。这就导致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着诸多弊病。因此,加强与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关键因素。
一、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内部审计在上市公司经营管理中处于极其重要又特殊的地位, 它既是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的主要手段。在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中, 随着外部环境不断变化, 各种风险也相应增加, 内部审计在改进公司风险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及提高公司经济效益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内部审计为上市公司履行守约责任提供保障。
2. 内部审计可以协助上市公司完善风险管理, 减小上市公司风险。
3. 内部审计可以协助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结构。
4. 内部审计是促进管理, 提高效益的推动力量。
  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1、审计业务不规范。由于我国对上市公司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与指导,致使内部审计理论研究较少,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缺少统一的行业规范和实务操作标准。导致审计工作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审计前不下达审计通知书,只凭口头通知;不编制审计计划,听证不完整,审计结束后不与被审计对象沟通等。
  2、审计定位不准确。由于上市公司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与定位还处于一种非理性的阶段,他们认为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是企业的内部行为,内部审计机构是否设立以及如何设立等均取决于公司领导的个人意愿。我国一些上市公司在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时,有的是照搬国有企业,而有的是照搬西方企业,进而导致了内部审计机构在设置上五花八门。有的将审计机构与财务部门合并,或在财务部门配备审计人员,有的虽然设置了独立的审计机构,但是与其他职能部门处于平行的地位;有的受董事会、监事会领导,有的受总经理领导,有的受财务总监领导等。
3、内部审计力量薄弱。当前我国很多中小上市公司与创业板公司大多是由最初的个体、合作企业发展而来的,发起人或其亲属往往成为企业的主要高层管理人员,导致一些上市公司的审计部门负责人都由创始人或他们的亲信担任。有的审计人员还兼任其他职务,学历层次低,缺乏必要的审计专业知识和技巧,从而难以适应审计工作的需要。
4、审计方法手段落后。我国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还没有从传统审计的“阴影”中走出来,尽管形式上有“经济效益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但基本上都是财务审计的翻版,主要职能仍然是“监督”,还停留在“查错防弊”的阶段上。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人员大多对计算机还不太熟悉,许多审计还停留在传统手工查账的基础上,没有将计算机审计技术充分应用到企业的内部审计实际工作中去,缺乏对先进电子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吸收和利用,致使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丧失其应有的效率,不但增加了审计难度,而且准确率差,进一步影响到内部审计的整体质量,严重影响了审计作用的发挥。
5、面临的审计风险增多。目前的上市公司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多,如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企业之间竞争存在的风险,内部信息失真及财务舞弊存在的风险等。
三、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建议
1、完善上市公司相关的内审法律体系。
为提高内部审计制度的法律地位,使内部审计跟上形式的发展,有必要制定一部《内部审计法》,以此为基础,来制定内部审计的专业法规和各项制度。另外,国家审计机关要从上市公司内审需求出发,改进业务指导和业务培训方法,增强业务指导和业务培训的针对性。可以采用年度审计工作会议等形式,向内部审计人员传达审计机关的工作计划、工作重点及工作方式,以引导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计划和方向。并不断总结和推广内部审计的技术方法和先进经验,大力表彰、宣传内部审计先进单位和人物,通过试点,以点带面,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深入发展。
2、明确上市公司内审职能和权利。在我国很多大型上市公司中,由于集团组织结构的特点及其寻求集团协同效应的要求,母企业必须对下属各子企业的业务活动、管理效率及风险管理等内容有所掌握,因此我国大型上市公司必须加强母企业审计中心的地位和权威,形成集团内部统一的监督管理体系,完成对集团整体情况的客观把握。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健全独立的、协助董事会工作的企业审计委员会并要求各子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不得阻挠或妨碍委员会的工作。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应该是隶属于集团董事会领导的专业监督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和内审业务的主要范围。母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向上对本部董事会负责,向下实行垂直型管理。内部审计委员会首席审计员由本部董事会任命,负责整个集团的审计工作。集团子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是相应区域内设立的内审特派处,直接对总部委员会负责,独立于被审计对象,按照母企业委员会的统一的部署,负责辖区的审计监督及评价,形成“两级或多级”的内部审计结构。
3、加强上市公司内审队伍的自身建设。
我们知道,素质良好的内部审计人员是内部审计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上市企业应该吸引优秀人员加入内部审计队伍,同时现有的内部审计人员也必须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尤其是要加强新的内部审计准则的学习和培训,要使内部审计人员逐步实现职业化,从而为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实行上市公司内审监督电子化。在信息时代下,运用网络技术可以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更及时、更高效的进行。大型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在集团各企业间建立内部网络,建立审计业务电子化平台,使审计信息在内部审计各级部门之间、内部审计部门和被审计对象之间及时传递实现业务流程电子化、数据处理电子化。通过网络加强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对象的联系和沟通,不仅可以帮助内审部门发现问题,还可以监督被审计对象对审计意见的反馈及实施情况,使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有效落实。
5、积极进行风险管理审计。
面对上市公司日益增多的风险,我们有必要加强风险管理审计。风险管理审计是对风险管理、控制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预警,它既是风险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风险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做好风险管理审计工作,需要设计一个合理可行的风险管理审计框架,我们提出如下建议:(1)合理界定风险级别。风险级别的界定工作应在审计前期和风险识别阶段开展,通过风险产生的后果及概率将风险划分等级,并根据风险等级安排审计抽样。(2)制定风险管理审计的操作指南。操作指南是在日常风险管理审计过程对于依赖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对于审计对象的选择取决于管理层的决策,对企业风险管理没有形成系统的审查和评价。(3)加强对风险预警系统的审查。风险预警系统对企业发现风险、在风险临界点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通过审查评价风险预警系统才能提供更加完整的审计报告,为企业提供更加有用的风险管理评价。
总之,在市场经济下,随着上市公司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的管理层次日益多层化,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经营方式日益多样化,经营范围持续扩大化。内部审计制度作为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随着上市公司的发展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思维, 王会金等. 审计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3] 陈希晖, 邢祥娟. 审计制约权力的局限性[J]. 审计与经济研究,
    4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