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会计审计论文>审计>

电大内部审计方面的毕业论文

秋梅分享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企业的内部审计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在审计组织体系中所起的作用日益重要。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电大内部审计方面的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电大内部审计方面的毕业论文篇1

  试论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风险与防范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概述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从1985年12月审计署颁布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要求相关政府部门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以来,内部审计作为企事业单位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重要机制,已经成为我国审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理应发挥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迫切需要其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制度,而内部审计正是保证这些制度得以正常运行的制约机制。目前,中央正加速推进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改革。建立一支独立、高效的内部审计队伍对于促进国有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遵守国家财经法纪、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

  内部审计风险是指由于被审计单位的差错、舞弊或内部审计人员的失察、失职,从而做出错误审计结论和表达错误审计意见,导致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承担法律责任和相应经济损失的可能性。由于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态度、审计方法和程序的选用以及内部审计机构对审计工作的管理等主观因素导致的审计风险,是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完善制度等方法加以控制的,这就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内容。

  二、现阶段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风险存在的原因

  (一)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健全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是内部审计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很多国有企业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多个独立法人资格、不同行业和多级投资形成的企业集团群体。一般而言,内部审计风险与单位的级别存在一定关系,上级公司因为是国家审计的重点,内部审计管理制度的建设及执行情况尚属良好,而单位级次越低,其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与执行力度就比较差,出现审计风险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二)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

  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根据其所隶属企业领导的层次不同,一般分为董事会、监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总经理和财务副总经理四种领导体制。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直接由董事会管理的比例并不高,有些国有企业甚至没有专设的内部审计机构,反映出国有企业集团领导管理层存在理念落后、意识淡薄的现象。而且,对内部审计部门的考核也缺乏标准,容易将审计部门视为普通业务部门,实行同等的绩效考核,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内部审计结论也就很难真实反映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

  (三)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

  我国国有企业多数内部审计机构是在政府干预下建立起来的,而不是出于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有些企业的内审机构纯粹是为了应付检查,人员配备也是临时从各部门抽调,甚至没有年度审计计划,只是被动地开展审计工作,专业的审计人才也很少。现有审计人员的知识积累、专业经验和职业判断能力难以完全适应市场化的要求,就会造成审计结论偏离实际的情况。而国有企业职业与收入的稳定性,也容易造成内部审计人员安于现状,从而缺乏学习动力和进取精神。

  (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不明确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内部审计的内容从财务审计拓展到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投资项目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内控制度评审等。目前,多数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还是以检查经济问题、查错纠弊为主。内部审计职能定位的不明确,导致内部审计人员把工作重点放在低层次的监督检查上,而不能将组织的整体情况、管理决策和重大风险纳入审计范围,也就不能为企业领导提供决策所需的有用信息,内部审计机构存在被“边缘化”的风险。

  (五)审计风险责任监管与追究缺乏标准

  我国当前的内部审计法规并没有明确内部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一般只有当内部审计人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隐瞒审计中查出的问题,或者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玩忽职守,泄露国家秘密和审计单位秘密,给国家和单位造成重大损失时,由其所在部门、单位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并不直接与审计风险挂钩。内部审计报告的使用一般为企业内部管理层,即使真正发现了问题,往往最后也是不了了之,造成内部审计人员风险意识淡漠。

  三、防范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对策

  (一)提升组织治理水平,促进企业价值增值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布的《第1101号――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第二条将内部审计的目标界定为“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这就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的建设性作用,把查处问题与促进国企改革、完善制度、强化管理结合起来。国有企业内审机构应该以高层次、精细化的内部审计服务于企业发展,不断提升内部审计的建议层次和质量。对于内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帮助企业改善和加强管理,真正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

  (二)完善内审机构设置,确保内审工作独立性

  独立、高效的内部审计不仅能帮助管理层对企业经济活动实施风险管理和控制,还能够总结和发掘出更加有效实现企业目标的方式和途径,起到自我促进和完善的建设性作用。因此,国有企业法人应提高现代企业管理意识,充分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内部审计委员会或独立的审计机构,配备专职审计人员,受董事会直接领导,保证内审机构的独立性,确保与被审单位无利益冲突。此外,内部审计机构的内部还应根据企业业务的实际情况和监控要求设置财务、工程、内控、合同等审计小组,以分清责任,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

  (三)提高内审人员素质,充分利用计算机审计

  首先,内部审计人员必须专业过硬,具备充分的审计经验。其次,内审人员不仅要有相关财务知识和法律知识,还要懂得工程、计算机、企业管理等。再次,内审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能坚持原则,不为利益所诱惑,敢于提出问题、剖析问题,不搞打击报复。国有企业集团要加强内审人员的后续教育,组织定期培训,更新知识;要为内审人员创造了解集团内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条件,使内审人员不再局限于对财务资料的了解,而能够从全局出发提出有价值的审计意见。内部审计人员还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实施远程审计,及时发现问题,从原来的事后审计为主,变为事前、事中控制及全过程的监督,既能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节约人力成本,又可以降低人为错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规范内部审计程序,改进审计方法

  审计程序是保证实现审计目标的手段,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最关键是要按审计程序执行,把审计风险降至最低。在审计证据收集和评价中要严格把关,获得的审计证据应具备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适当借鉴社会审计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从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及其控制环境并评估其重大错报风险入手,对评估出的风险进行分类和分级,对风险系数高且发生频率高的事项进行全面审计;对风险系数一般且发生频率中等的事项进行重点审计;对风险系数低且发生频率也较低的事项实施抽样审计。把有限的审计力量集中在高风险领域,以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五)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防范内部审计风险的关键,如果质量得不到保证,审计结果就不被信任和采用,整改和创新也就无从谈起。首先,国有企业集团内审机构应根据国家内部审计准则及相关国际内部审计标准,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规范内审机构和人员的行为,促使内审人员按照专业标准和程序开展审计工作,减少或消除人为审计差错。其次,建立具有内部审计成效的评价机制,如采用平衡计分卡模型对内部审计的绩效成果进行考评,并与奖惩制度相挂钩。最后,要转变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理念,树立内部审计的服务意识,注重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沟通。

  电大内部审计方面的毕业论文篇2

  试谈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信息化浪潮之势已无法阻挡,大数据已经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企业内部审计也在浪潮的推动下发生着不可逆转的改变。在大数据环境下,审计的程序、方式、风险、证据、时间、内部控制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方式的改变也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对审计制度的要求、对审计人员的要求、对应用技术的要求、对硬件的要求等。因此,笔者在此对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讨论,希望可以明确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改革方向。

  关键词:大数据;风险;审计

  在这短短数年来,大数据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迅速发展,深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马云在一次演讲中曾说过:“大家还没搞清PC时代的时候,移动互联网来了,还没搞清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大数据时代来了。”确实,在互联网时代下一切更新太快,现今企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大数据,离不开互联网,而作为公司内部治理的重要环节的审计也应该顺潮流方向,与时俱进,在享受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的同时迎难而上,克服困难。

  一、大数据与内部审计

  1.什么是大数据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猝不及防,让人无奈接受的同时不禁思考到底什么是大数据。迄今为止对大数据并没有准确、权威的定义,只是在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库克耶所著的《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指出大数据就是指不用随机分析法而是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数据具有5V特点(Volume、Velocity、Variety、Value、Veracity)。总的来说大数据就是对海量的数据进行逐一分析得出结论,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2.什么是内部审计

  IIA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一种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的独立客观的咨询活动。它可以通过系统规范的方式对组织内部进行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和治理过程,帮助组织实现自身的目标。

  二、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内部审计的机遇

  1.审计证据被改变

  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空间资源且不能实现长期保存。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下这一切都可以被解决,审计可以使用大数据和云计算,不仅可以实现长期保存还可以降低保存成本,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大数据必将改变传统的审计方式,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随时利用云端数据进行工作,不必受到地点和时间的影响。在大数据时代下,远程审计势必成为未来审计的主要工作方式,比如不用专程出差去外地进行审计工作等,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审计经费还可以为审计人员节约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

  2.审计程序被改变

  观察、检查、询问、函证、计算、执行和分析是传统的审计程序。在信息时代下,传统审计程序已经不能满足审计的需求,而利用大数据不仅可以简化传统审计的程序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方向建模,以便从海量数据中快速获取需要的数据进行分析,更加高效快速的抓住问题所在。

  3.审计方式被改变

  在信息爆炸的社会,审计方式实现了从“抽样审计”到“全面审计”的转变,解决了传统审计被大量数据采集困扰的难题。传统审计主要是依赖于抽样分析,由局部推断整体,这样得出的结论必定会和真实情况有所偏离。而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审计方法是建立在全部数据挖掘的基础上的,也就是由传统的局部到整体变为了整体到局部。这样一来数据的精确性就大大提高,而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的分析计算更加简便快捷,准确度也值得信赖。利用大数据进行审计分析使审计人员不再受限于少量的抽样样本而是着眼于整体数据,使得审计更加具有整体性与全面性。

  4.审计时间被改变

  传统审计主要是定期审计和周期审计,而在大数据时代下主要是持续性审计。前文提到过传统审计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审计人员的时间与精力有限,因此只能够采用定期审计来推测整体情况。而在大数据时代下,持续性的审计成为现实,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利用云数据实现对企业内部业务的长期关注,掌握企业内部最准确的业务运行情况和风险变化等。这样一来就可以在企业可能出现审计风险问题时及时进行预警,将其扼杀在萌芽中。

  5.审计风险被改变

  传统审计主要是采用抽样的方法,这样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可能会由于掌握的信息过于局部而出现误判情况。而在大数据时代下,利用整体数据进行审计分析则会大大减少甚至消除类似的风险。

  6.审计内部控制

  被改变在传统审计中,审计主要是采用人工控制的方式,而在大数据时代下,科技被应用的更为广泛。自动化控制被应用到审计中,日常的数据分析、风险显示等都是通过机器来完成,这样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内部审计的挑战

  1.审计制度存在问题

  大数据是信息革命的标志,在现阶段我国审计制度无法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审计的程序、方法、时间、风险、证据和内部控制无法在现今审计制度下实现转变,主要是由于当今审计制度不仅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而且很多审计方式无法被实现,比如联网审计等。这样就限制了审计数据的充分使用,导致数据资源的浪费。另外,当前的审计缺乏统一的数据整合环境,各个企业只会针对单纯的某个业务进行审计系统开发,比如烟草公司的财务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物资采购系统等都是单一的,分开的。

  2.审计技术人员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进行审计的人员主要是审计业务人员,但是很多审计业务人员的审计水平较低,不合格。在现今的大数据时代下,这种不合格的审计人员更是会给审计工作带来阻碍,他们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技术操作不熟练,大大延长了审计工作的时间。比如专业的数据分析人员、专业的统计分析人员、专业的程序编写人员等,都是一个完善的审计团队需要的,这样才能使审计跟上时代的发展。另外,审计团队中存在很多人员安排不合理的情况,人员年龄普遍较大,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就算进行了专门的审计培训仍旧改变不了审计人员技术知识缺乏的状况。部分审计人员的思维较为僵化,达不到大数据要求的灵活状态,不了解大数据的基本特征更别谈应用,这些由审计技术人员带来的麻烦将严重阻碍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

  3.审计技术不过关

  大数据中含有大量的视频、位置信息、图片等非结构数据,这些数据需要用过软件来获取、转换,因此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必定要对大数据中信息的获取技术熟练掌握。其次是传统审计系统的信息分析技术应用水平较低,系统落后,使得审计系统不能满足审计工作的需求,导致数据分析不够全面准确。除此之外,系统版本较低会导致防御系统不够完善,大数据的应用很容易造成信息资料泄露,使用这样的审计系统不仅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审计效率还会为企业带来风险。

  4.审计的硬件存在问题

  在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内部审计所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成倍增加,海量的数据对储存方式提出来更高的要求。现在大部分企业拥有的数据系统和硬件较为落后,运行缓慢耗时长,完全无法适应超强度的工作。

  5.审计独立性存在问题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不仅可以进行内部审计,还可以通过大数据间的相互关系来对未来企业的发展进行预测,这样一来审计的独立性就遭到了质疑。6.云审计平台的建立问题有学者指出大数据时代发展的主要障碍就是数据的流动性和可获取性。这就要求企业的信息工作人员建立起覆盖范围广泛的云审计平台,具有完整性和全面性。

  四、总结

  大数据为审计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其发展创造了新的挑战。在大数据时代下,审计技术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现阶段,我国审计行业对大数据的应用还处在初步阶段,很多问题急需解决。在当今时代,我们应该打破部门之间存在的壁垒,进行良好的沟通,这样有利于实现产品、业务、风险信息之间的关系整合,更好的捕捉到数据背后隐藏的真正含义,提前预测风险,提出前瞻性的防范与整改措施。但是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信息系统各自独立,数据信息间的传递远远不够,这不符合大数据的要求,阻碍了审计行业的发展。在大数据时代下,审计行业应该抓住机遇进行脱胎换骨的转变,作为审计人员的一份子应该要努力提升自己,不仅要加强专业领域内的学习还要适当扩展,获取广泛的、多领域、多学科的知识,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复合型审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海霞.大数据时代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体系构建[J].河北企业,2016(4):72-73.

  [2]张颖,黄金花.大数据时代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3).

  [3]郑国洪,朱芳芳.大数据时代公司治理视角下的内部审计[J].审计月刊,2014(6):26-27.

猜你喜欢:

    3514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