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管理论文代发表(2)
公司财务管理论文代发表篇2
浅谈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国家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标准与要求。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加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为财务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环境。
一、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探究
从整体上来说,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保障。实施内部控制,有利于保证单位资产管理的有效性、真实性,预防财务贪污、挪用、浪费等问题。与此同时,内部控制要求事业单位各部门明确分工、规范各项操作流程,能够有效保证数据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进而形成完善的监督控制机制,提高财务管理的约束力与严谨性,保障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合理、合法开展,最终提高各项财务工作的开展质量。
二、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一)保持内控目标与单位经营目标
一致明确、具体的控制目标,是保证事业单位健康运行的关键。内部控制制度通过设置明确的管理目标,并规范内部控制的流程、意义与目的,加大了对财务人员的约束与管理力度。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会促进单位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并有效规避、控制多种财务违纪问题。同时,各项监察制度的实施,对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监督与约束作用,进而保证各项财务工作开展的合法性。
(二)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
内部会计现已逐步成为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的重点管理对象,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有利于会计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内部控制可以保证资金的安全与完整。以内部控制为切入点,事业单位积极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优化多种规章制度,形成完善的约束与管理机制,能够预防贪污公款、资金浪费等行为;科学统筹单位内部资金,能有效规避无计划、盲目性的资金支出,进而保证了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其次,内部控制可保证各项财务数据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一方面能积极规避财务违纪问题,另一方面能促使各项财务工作精细化,进而获得更加可靠、全面的会计数据,确保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
三、内部控制制度在财务管理中的科学应用
(一)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事业单位实现战略目标的基础与前提。事业单位应本着持续性、长期性原则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从根本上保证内部控制建设的系统性与科学性,进而在财务管理全过程中有效贯彻、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全面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与财务工作质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得单位不同部门之间相互约束、相互监督,优化了内部控制具体流程。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应加大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力度,通过完善的控制制度形成有效的控制体系。一般来说,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应包含资金管理制度、预算制度、筹资管理制度以及财务管理制度等。内部控制工作人员在开展相关财务业务时,应明确不同岗位的权责、业务划分,使得不同岗位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分离,有效避免推诿、扯皮问题,进一步提高财务工作的严肃性与严谨性。
(二)强化会计队伍建设
我国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财务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多数不能满足内部控制工作要求,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必须加大会计队伍建设力度,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养,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术,更好地满足单位内部控制需求。首先,事业单位应加强对会计人员岗位技能与业务水平的培训,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会计人员培训的常态运营管理机制,建立学习型队伍。其次,应对会计人员进行季度、年度考核以及日常岗位练兵,积极开展知识能手、先进工作者、岗位红旗手等活动,加大实用性岗位技术的培训力度,并通过师带徒活动、技术讲课活动,提升会计人员实践业务技能。
(三)健全监督机制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除了需要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支持外,还需要切实、有效的监督检查制度做支持。首先,事业单位需建立健全事前事后监督体制,在传统会计核算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周期性、日常性监督检查,并完善事后监督机制。其次,成立内部审计工作小组,保证内部审计小组的独立性,通过内部审计、常规稽查等方式,及时发现财务偏差,完善财务管理体制,预防事业单位会计风险与经营风险。再次,积极引入审计监督机制,在审计制度的支持下,及时发现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促进财务管理的顺利开展以及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另外,还应加强财务工作的透明度与公开性,鼓励更多的工作人员参与到相关事务中来,加大财务管理的外部监督力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工作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事业单位必须重视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作用,强化内部控制开展力度,以此规范单位财务管理,促进事业单位健康、顺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