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孔门七十二贤>

孔门七十二贤颜回

炜基分享

  颜回是孔子的学生,在颜回存世的短短四十年里,大部分的时间是作为孔子的学生,追随着孔子走在寻求儒家思想实现的路上,颜回没有留下太多的故事,也没有做过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孔门七十二贤颜回,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门七十二贤颜回

  颜回,字渊,或者子渊,所以又称为颜渊,生于公元前521年,卒于公元前481年,现在山东曲阜人,十四岁的时候入孔子的门下学习,在其后的25年里颜回一直追随着孔子,直到其三十八岁才由于生活所迫独自开堂讲学,收获一点微薄的收入维持家用,可以说起一生都是非常清贫的,

  颜回十三岁入学,史书称其六年学业基本上就已经完成了,但是出于对老师的崇拜和对儒家学问的痴迷,颜回一直追随着孔子。在其完成学业之后有短暂的时间西游至卫国,并且经由卫国去宋国迎娶戴氏,与戴氏完婚后在其二十一岁的时候生下了儿子颜歆。做了父亲的颜回并没有将自己的精力转归自己的家庭,去挣钱养家,而是继续跟随者孔子去周游列国,希望找到能够实现孔子的政治抱负的国家,经过漫长的十四年的游历,颜回一行人并没有找到可以实施儒家思想的国家。儒家思想在那个战乱纷纷的年代完全不能适应当时的需要,但是颜回并没有因此而对儒家的思想学说产生任何的怀疑,坚定的支持自己的老师。

  颜回跟随孔子完成列国的游历后回到了鲁国,这个时候已经是公元前479年,颜回已经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父母已经衰老,养家的重担必须要由颜回挑起来,颜回不得已结束了对孔子的追随,自己开堂讲学,以获得微薄的收入维持家用,但是长期的刻苦学习加上长期的营养不良,颜回在公元前481年,四十岁的时候就英年早逝了。

  颜回生前的生活可以说是潦倒的,但是去世后却得到了历代统治阶级的认可与推崇,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祭孔的时候颜回配享。历代统治者追加的谥号更是展现了对颜回的荣宠,唐太宗尊颜回为“先师”,唐玄宗尊颜回为“兖公”,宋真宗加封颜回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将其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颜回为“复圣”。山东曲阜至今还有“复圣庙”。

  孔子对颜回的评价

  孔子是颜回的老师,颜回十三岁的时候入孔子之门学习,颜回的一生之中都是在孔子的身边度过的,只有人生的最后两年有余生活所迫独自开堂讲学,但是仅仅短短的两年时间就去世了,可以说孔子对于颜回的了解是非常透彻的,在颜回跟随孔子的25年里,孔子多次对颜回做出夸奖,颜回是唯一的。

  首先最著名的对颜回的评价就是孔子的那句“贤哉回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颜回贤德啊!孔子作为一代宗师,门生三千,独独对没有任何政绩,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业的颜回做出如此的评价可见其观点是与我们今天的很多世俗看法非常不同的。

  孔子评价颜回的再一句就是颜回死后孔子痛哭失声,并且做出了对颜回的评价“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于别人,一个错误不会犯第二次,这看起来是非常普通的一个优点,但是真正要想做出来,并且长期坚持是非常难的。

  另外,孔子还评价颜回“三月不违仁”,也就是说,颜回可以三个月的时间之内不会犯任何违反“仁”的行为,这也就是孔子将“仁”归于颜回的证据,想想我们能够在一天之内所行所说不会违反“仁”的要求吗?

  在孔子被困于陈国语蔡国之间,与弟子七天七夜没有吃一粒米的状况下,孔子自己都觉得郁闷了,问子路、子贡和颜回自己为什么会到了如此境地,只有颜回表示出了对孔子思想体系的坚定拥护,孔子喟然长叹:“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意思说,有这样的学生值得满意了,颜回如果有财富的话,自己愿意给他当管家。

  从上面孔子对颜回的这些评价可以看出,孔子与颜回的关系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师生关系,实际上,两者已经是惺惺相惜的,志同道合的儒家思想的积极推进者。

  孔子与颜回之间的故事

  孔子是一代大儒,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与颜回是老乡,也是师生,孔子一生中据说有弟子三千,但是孔子却称颜回是自己最得意的弟子,言语之中处处表现出对颜回的喜爱,对颜回的评价非常的高,称其为“三月不违仁”,称其“贤哉回也”,颜回去世的时候孔子已经是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痛哭流涕,说再也没有颜回那样的好学生了。

  颜回,春秋时期鲁国人,是鲁国没落的旧贵族,到了其父亲颜路一代已经是徒有虚名,颜回十三岁拜孔子为师,可以说其一生都在追随孔子,与孔子朝夕相处的时间从其十三岁入学到其三十八岁自己开堂讲学长达二十五年之久,可以说孔子对其是非常了解的,其对孔子也是非常了解的。不仅仅孔子对颜回推崇有加,颜回对孔子也是非常的崇拜,即使是在孔子学说不能被所有的国家接受作为施政纲领的时候颜回还是坚定的相信自己老师的思想,颜回说:“‘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可见颜回是孔子坚定的信徒。

  孔子对颜回也是非常信赖的,《吕氏春秋》记载的《颜回攫其甑》就很好的说明了孔子对颜回的信赖,孔子见到颜回从甑里面取食,但是还是相信了颜回的说法,相信是由于炭灰弄脏了米饭,所以颜回才拿出来吃了。从这里可以见到颜回的品德,也可以见到孔子对颜回高度的信赖。

  从颜回与孔子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两个人的师生情谊是非常难得的,彼此互相信赖互相推崇,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师生情谊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