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故事>史记故事>

司马迁史记中故事的概括

燕青分享

  《史记》作为一部体大思精的长篇宏著,亦史亦文,从重视它的史学意义到发掘它的文学价值,从对它的简短评价到长篇评论,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那你知道司马迁史记中故事的概括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司马迁史记中故事的概括,欢迎大家阅读。

  司马迁史记中故事的概括:桓公之死

  公元前645年,管仲去世了。管仲病重的时候,桓公问他说:“群臣中你以为谁可以为相啊?”管仲说:“还是君王知道为臣心中所想啊。”桓公问:“你觉得易牙怎么样?”管仲回答说:“他杀死自己的儿子来迎合国君,不合人情,不能任用。”桓公又说:“那开方如何?”管仲便说:“他离开亲人来迎合国君,不合人情,也不可接近。”桓公想了一下接着说:“你觉得竖刀如何?”管仲摇摇头说:“阉割自己来迎合国君,也不可亲信。”管仲死后,桓公没有听管仲的临终之言,还是亲信这三人,三人因此而专权。

  齐桓公有三位夫人:王姬、徐姬、蔡姬,都没生儿子。桓公好色,有很多宠妾,其中地位等同于夫人的就有六个:长卫姬,生了无诡;少卫姬,生了惠公元;郑姬,生了孝公昭;葛嬴,生了孝公潘;密姬,生了懿公商人;宋华子,生了公子雍。齐桓公和管仲曾把孝公昭托付给宋襄公,立为太子。但易牙受到桓公的爱妾长卫姬的宠幸,又通过宦者竖刀送给桓公厚礼,所以也受到桓公宠幸,桓公答应易牙立无诡为太子。管仲死后,五位公子都各自结党要求立为太子。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去世。易牙进宫,与竖刀借助宫内宠臣杀死诸大夫,立公子无诡为齐君。而太子昭则逃亡到了宋国。桓公死后,五子都在争夺王位,互相攻战,血流成河,以致宫中空旷无人,也没人敢去把桓公装尸入棺。桓公尸体丢在床上六十七天,引来的蛆虫甚至爬出了门外。可怜一代霸主,竟落得如此下场!

  司马迁史记中故事的概括:公子为人

  魏公子,名叫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僖王同父异母的弟弟。魏昭王去世以后,安僖王继位,赐封无忌为信陵君。当时,范雎逃离了魏国,到秦国做了宰相。因为范雎怨恨魏国丞相魏齐,所以,他便率领秦军围攻魏国,在华阳城下打败了魏军。为此,魏安僖王和公子无忌都十分担忧。

  无忌为人仁厚,又能够礼贤下士,所以,天下的士人都争相前来归附他。无忌门下的食客有三千人之多。在这个时期,很多诸侯国因为无忌的贤能和他门客众多,竟然有十余年不敢侵犯魏国。

  有一次,无忌与魏王正在下棋,突然,有大臣报告说从魏国的北方边境传来了烽火警报,赵国的军队南下侵略,就要进入魏国境内。魏王听了之后大吃一惊,就停止了下棋,打算召开紧急会议。无忌对他说:“大王不要担心,这只不过是赵王打猎而已,并不是入侵。”于是两个人继续下棋。但是,魏王心里仍然很害怕,心思早就不在棋上了。过了一会儿,大臣又来报告北部边境的情况,说赵王是在打猎,不是入侵魏国。魏王非常吃惊,问无忌说:“公子为什么知道事情的真相呢?”无忌回答说:“臣的门客之中,有人可以打听到赵王的一举一动,他们总是把这些情况及时地报告给我。因此,我知道赵王是在打猎。”没想到这句话竟然改变了魏王对无忌的看法,他害怕无忌的贤能,担心他早晚会取代自己,于是再不敢把国家大事委托给他了。

  赵国越发得危急,平原君派往魏国的使者可以说是冠盖相望、接踵而至。在给无忌的信里,平原君责备他说:“我赵胜之所以要高攀您,与魏国缔结婚姻关系,就是因为您重义气,能够急人所急。如今,赵国眼看着就要支撑不住了,而魏国的援兵却迟迟不到,试问,您那急人所急的义气在哪里呢?即使您轻视我赵胜,抛弃了我,让我去投降秦国我也不会有什么怨言,可是,难道您竟然不顾自己姐姐的命运吗?”无忌看过书信以后,十分发愁。他多次请求魏王下令军队前进,并且让自己的宾客们千方百计地游说魏王。可是,魏王害怕秦国,始终没有听从无忌的意见。最后,无忌估计终究得不到魏王的帮助,又不愿意看到自己苟活而赵国灭亡,于是,他便率领着门客们乘坐一百余辆马车,前往赵国,决心与之共患难。

  司马迁史记中故事的概括:颠沛流离

  伍子胥到宋国以后,正好遇上宋国华氏作乱,就和宋国太子建一同逃到郑国。郑国君臣对他们很友好。太子建又前往晋国请求帮助,晋顷公说:“太子既然跟郑君关系友好,太子只要能给我们做内应,我们里应外合,一定能灭掉郑国。灭掉郑国后,就把它的国土给太子,到时您就有根据地培植力量报仇了。”于是太子回到郑国后就展开了秘密行动。

  没等到时机成熟,正赶上太子因为个人私事打算杀掉一个跟随他的人,这个人知道太子的计划,就把它告诉郑国。郑定公对他的忘恩负义十分愤怒,就杀死了太子建。伍子胥很害怕,带着太子建的儿子胜一同逃奔吴国。他们到了昭关,昭关的官兵认出了他们,就想捕捉他们,伍子胥和胜被迫各自只身徒步逃跑,差一点儿不能脱身。他们来到江边,无路可走,追兵立马就要杀到。天无绝人之路,江上有一个渔翁得知伍子胥有难,有心帮他们,就用小舟把他们送过江去。伍子胥过江后,解下随身佩带的宝剑说:“这把剑价值一百两黄金,我把它送给您作为答谢。”渔翁却说:“按照楚国的通缉令,抓到伍子胥,赏给粮食五万石,还封给爵位,这难道是只值百金的宝剑比得了的吗?”渔翁坚决推辞,不肯接受。伍子胥还没逃到吴国,中途就得病了,只能沿路乞讨来到吴都。他和胜到达吴都时,吴王僚刚刚当权执政,公子光做,伍子胥就通过公子光的关系求见吴王。

猜你感兴趣

1.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故事概括

2.司马迁史记中的故事概括

3.司马迁的史记故事概括

4.司马迁史记里面的故事概括

5.司马迁史记的故事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