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故事>史记故事>

史记里面的人物故事概括

燕青分享

  《史记》是中国史学上第一本记传体通史,而且是司马迁走遍大江南北,经受了各种打击,呕心沥血在公元前91年完成的旷世巨作。那你知道史记里面的人物故事概括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史记里面的人物故事概括,欢迎大家阅读。

  史记里面的人物故事概括:赵良的劝告

  商鞅出任秦相十年,很多皇亲国戚都因为他的变法剥夺了自己的世禄特权而怨恨他。一个名叫赵良的人去拜见商鞅,表示了自己对他的不满。商鞅说:“我觉得我对秦国的治理成果是很显著的,现在秦国社会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家富足,版图也比以前扩大了许多,您有什么抱怨的呢?”赵良说:“上古圣人虞舜曾说过:‘谦虚的人才能被人尊重’,您不如遵循虞舜的主张去做,何必来问我呢?”商鞅说:“当初,秦国是何等落后,就像那未开化的野蛮夷狄,是我使他们懂得礼教,男女有别,国家富强。您看我与五羖大夫相比,谁更有才干?”赵良说:“五羖大夫是楚国的乡下人,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想去当面拜见,但却没有路费。他就把自己卖给秦国人做奴隶。整整过了一年,秦穆公才知道这件事,把他赎买出来,加以任用。五羖大夫出任秦相,劳累不坐车,酷暑不打伞,视察全国,没有随从的车辆,不带卫士护从。他出任秦相六七年,就使秦国称霸天下。他死时,秦国上下不论男女都痛哭流涕,连小孩子也感到悲伤,不唱歌谣了。您靠秦王宠臣的举荐,才得以面见秦王,这就说不上什么名声了。您身为秦相不为百姓造福却大建宫阙,这就说不上为国家建立功业了。您惩治太子的师傅,制定严刑酷法残害百姓,这是积累怨恨、聚积祸患。教化百姓比命令百姓更深入人心。如今您却违情背理采用严刑酷罚,这实际上不是对百姓施行教化啊!您一出门,后边跟着数以十计的车辆,车上都是顶盔贯甲的卫士,您让身强力壮的人做贴身警卫,持矛操戟紧随在身后。这些防卫措施缺少一样,您必定不敢出门。您的处境就好像早晨的露水,很快就会消亡。您要想延年益寿,就把商於封地交还秦国,到偏僻的地方浇园自耕,劝秦王重用那些隐居山林的贤才,教化百姓尊老爱幼,使父兄相互敬重,依功序爵,尊崇有德之士,这样才可以稍保平安。如果您还要贪图商於的封地,把独揽国政视为荣耀,到时候一旦秦王去世,秦国想要报复您的人不计其数,您马上就要命丧黄泉了。

  史记里面的人物故事概括:仁慈的帝喾

  帝喾高辛氏,是黄帝的曾孙。他的父亲名叫峤极,祖父玄嚣是黄帝的儿子。帝喾是颛顼大帝的堂侄。

  帝喾是个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一出生时就能够说出自己的名字。即位以后,帝喾对老百姓广施恩泽,而对自己的事情却很少顾及。他能够明辨事物的是非曲直,预知未来的事情,懂得治国爱民的道理。凡事不管大小,他都能够做到体察入微。帝喾顺从上天义理,知晓民众急难,仁厚而威严,慈爱又笃实,通过自身修善来使天下民众归附自己。虽然他拥有大量的土地和财富,但却从不奢靡浪费,而是谨慎地节制利用。此外,他还观察日月星辰、修订历法,恭敬地侍奉鬼神。帝喾神态庄重、道德高尚、衣着朴素、平易近人,他在决定事情时总能够顺应天意,他的恩泽就像水流灌溉农田一样,没有达不到的地方。因此,凡是日月所能照射到的地方,风雨所能吹淋到的角落,老百姓没有不服从他的。

  史记里面的人物故事概括:成汤仁政

  成汤是契的第十三代孙。从契到成汤的这段时间里,殷人迁徙过八次国都。成汤即位以后,为了效仿古代圣人的事迹。把都城又迁到帝喾曾经定都的地方南亳(今河南省商丘县城)。

  成汤有征伐诸侯的权利。诸侯葛伯不奉行祭祀,成汤听说以后,立即去征伐他。他告诫葛伯说:“你不能恭敬地顺从天命,我就要重重地惩罚你,绝不会有半点宽恕。”葛伯因此改邪归正。成汤曾经说过:“人以水为镜就可以看见自己的形貌,君主观察民众的状况就会知道国家治理情况的好坏。”臣子伊尹听了这番话,赞美他说:“英明啊!如果君主能够听从进谏的言语,治理国家的方法就会得到改进。而君主爱护百姓,那么凡是有善良品行的人也会因此受到他的提拔,在王府里任官。因此请您多多努力吧!”

  有一次,成汤出行,看见野外捕猎的人张开了四面大网。他对此感到困惑不解,就向捕猎的人请教。捕猎的人说:“我这样做是希望从天上、地下和四方来的猎物都进入我的网中。”成汤慨叹道:“你这样做太绝情了,会把所有的猎物都捕尽的!”于是成汤命令他去掉捕网的三面,并且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想从左边逃去的猎物,就让它从左边逃去。想从右边逃去的猎物,就让它从右边逃去。那些不按照我的想法逃去的猎物,就进入我的网中。”后来四方诸侯听说了这件事,无不赞美说:“成汤的仁德达到了极点,竟然把恩惠布施到了禽兽的身上。”

猜你感兴趣

1.史记中人物故事概括

2.史记人物的故事概括

3.史记人物故事概括

4.史记里的人物故事

5.史记的人物有哪些故事

6.史记故事中有哪些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