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故事>民间故事>

湘西民间故事

燕青分享

  湘西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那你知道湘西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湘西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湘西民间故事篇【1】

  很久以前,大山里生活着一只母熊。她经过上千年的修行,终于修炼成精。成精后的母熊到处胡作非为,无非作歹。山里的动物们见了她,无不闻风丧胆。就连老虎们见了她也俯首称臣。因为熊精会法术,还会变成各种东西,一会儿变成一颗树,一会儿又变成一块石头。没有人知道她下次又会变成什么。

  熊精经常出没在人类村子附近,因为她说村子里有非常美味的食物,那便是她常说的小孩,她说吃掉一个小孩,可以增加500年法力。于是,她经常想着法的去寻找那些善良的小孩。把自己变化成一个可怜的老奶奶,欺骗小孩说是他们的外婆,要带他们回家,稍不注意的小孩上当之后,很快就会被吃掉。于是,村子附近就会经常徘徊着一个可怜的老奶奶。有聪明的小孩见了她撒腿便跑,熊精虽然厉害,却也害怕人类的猎枪。所以不敢轻易进入村子。

  久而久之,大家都管她叫熊娘嘎婆。

  一天,有一对姐妹要课行婆家去。但是外婆住的远,要经过一座山才能到。 没想到在半路却遇见了熊娘嘎婆。熊娘嘎婆拦住两姐妹问:“妹子妹子,你们这是去哪儿?”

  大妹回答:“我们行外婆家。”

  熊娘说:“我就是你外婆啊!”

  小妹说:“不是的,我外婆脸上有颗痣。”熊娘嘎婆反手变了颗羊屎沾在脸上说:“我脸上的也有颗痣呢!”

  “你不是,我外婆头上有个大髻子。”

  熊娘嘎婆顺手抓了陀牛屎沾在头上,说:“我有个大髻子。”

  于是,姐妹俩就相信了熊娘嘎婆,都非常的高兴。这时,熊娘嘎婆便要带姐妹俩去她家,聪明的大妹似乎察觉到去嘎婆家的路由点不对,就问:嘎婆,嘎婆,我们上次行你屋好像不是这条路。

  “米有嘞(没有)就是这条路,是你记错了。“熊娘嘎婆欺负他们小没有当回事。

  可是,聪明的大妹去过很多次外婆家,她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没有记错。她本来就觉得在半路遇见嘎婆有点不对劲。开始怀疑嘎婆是熊娘嘎婆变得。想跑!可是年幼的小妹肯定会被抓住。所以,只有等机会再和小妹一起逃跑。

  于是,两姐妹跟着熊娘嘎婆进了深山老林中“嘎婆”的家。下午做饭的时候,熊娘嘎婆杀了只鸡迷惑两姐妹。到了晚上,熊娘嘎婆和两姐妹围着火坑烤火,熊娘嘎婆对两姐妹说:“你们俩今晚谁要是跳过了火坑,就跟我睡一头,我给她吃好的,跳不过的就睡我脚那头,闻我的脚臭味。”

  大妹假装跳不过去,小妹贪吃,一下子就跳过去了。

  到了半夜,大妹醒了。忽然感觉脚那头湿湿的,就问熊娘嘎婆:“外婆外婆,为什么你那头有点湿啊?”

  熊娘嘎婆说:“小妹吃的太多,尿床了。”大妹伸手摸了一下,闻了闻:不对,这是血的问道。原来小妹被熊娘嘎婆杀死了,流了一滩血。

  过了一会儿,大妹又听到熊娘嘎婆“喀嚓喀嚓”的吃着东西。又问:“外婆外婆,你在吃什么,给我分点吧!”

  “不给你分,不给你分!”熊娘嘎婆回答。

  “分点分点!”大妹不依不饶。

  “不分不分,啊料牙儿噶掐不得。”(这个小孩子吃不得)

  “分点分点!”大妹想知道究竟,不停的烦她。

  “哎呀,给你分点吧!”熊娘嘎婆烦了,随手扔过来一点东西。大妹一摸,原来是一截手指头:原来小妹真被吃了,这可怎么办?大妹开始害怕起来,但她忽然又想到个主意, 于是,她说:“外婆外婆,我要去茅房解手。”

  “茅房有鬼,去不得。”熊娘嘎婆故意吓唬大妹。

  “那我去灶屋解手。”(乡下叫厨房叫灶屋)

  “灶屋有神仙,解不得。”

  “那我去堂屋解。”(堂屋相当于大厅)

  “堂屋有无常鬼。”

  “那我去楼上解。”

  熊娘嘎婆想:去楼上还不是要下来,不怕你跑掉,于是就说:“去吧去吧!”

  大妹在楼上好久都还没下来,原来她想找根绳子逃跑。

  熊娘嘎婆起身点灯去找,灯一点燃,就被楼上大妹吐的口水滴灭了,然后又点,又被滴灭了。熊娘嘎婆不知道是大妹搞的鬼,以为是老鼠在撒尿,就自言自语地说:

  “老鼠精,老鼠精,你莫滴灭我葛灯,捉到大妹你也有份。”大妹一听,就赶紧住窗外使劲一跳,立即跑了。跑来跑去跑累了,就迷迷糊糊的爬到一口井边的大柳树上躲了起来。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熊娘嘎婆为追大妹,找了一夜。头发稀乱稀乱,正想到井里洗个脸。突然看到井里有个人影,抬头朝树上一看,原来是大妹在上面。不等熊娘嘎婆开口,大妹就喊:

  “外婆外婆,这里好凉快,您老人家上来我给您梳梳头。”

  熊娘一想:反正你是跑不掉的,你给我把头梳好了,我会让你死得痛快点。于是爬上去让大妹梳头。大妹给熊娘一边梳一边念:

  “梳支头,绑支头!梳支头!绑支头!把外婆绑12个髻子头!”

  大妹梳的太舒服了,熊娘嘎婆都快睡觉了。等大妹把熊娘的头发一把把都绑在树枝上,绑好后,大妹故意把梳子住树下一丢,说:

  “外婆外婆,梳子掉了。”

  湘西民间故事篇【2】

  相传几千年以前,苗族的祖先阿普(苗语:公公)蚩尤率带兵在黄河边与敌对阵撕杀,直至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打完仗要往后方撤退,士兵们把伤兵都抬走后,阿普蚩尤对身边的阿普军师说:我们不能丢下战死在这里的弟兄不管,你用点法术让这些好弟兄回归故里如何?阿普军管说:好吧你我改换一下装扮,你拿符节在前面引路,我在后面督催

  于是阿普军师装扮成阿普蚩尤的模样,站在战死的弟兄们的尸首中间,在一阵默念咒语祷告神灵后,对着那些尸体大声呼喊:死难之弟兄们,此处非尔安身毙命之所,尔今枉死实堪悲悼故乡父母依闾企望,娇妻幼子盼尔回乡尔魄尔魂勿须彷徨急急如律令,起!原本躺在地上的尸体一下子全都站了起来,跟在阿普蚩尤高擎的符节后面规规矩矩向南走

  敌人的追兵来了,阿普蚩尤和阿普军师连手作法引来五更大雾,将敌人困在迷魂阵里因是阿普军师所司(实施操作意)之法术让大家脱的险,大家自此又把他叫老司;又由于阿普老司最后所用的御敌之实乃雾术,而雾 笔画太多难写,于是改写成一个巫字取而代之其实,这巫字也是个象形文字:上面一横代表天或者雾,下边一横则代表地,而中间的那一竖就表示符节了;竖的两边各有一个人字,右边那个代表阿普蚩尤,左边那个代表阿普老司,意思是要两个人联合起来才能作巫术

  湘西民间故事篇【3】

  上世纪50年代初,湘西地区刚刚解放,但形势极为复杂。两个便装的解放军战士在执行任务时,忽见两个打扮怪异、行踪诡秘的黑衣人。怀疑这二人可能是犯罪分子,解放军战士遂跟踪他们行至一家客栈。

  客栈老板告诉解放军战士,这伙人是赶尸的,前面的是赶尸匠,后面的是尸体。解放军战士不信这个邪,决定敲开门一探究竟。

  门敲了半天才打开,开门人是赶尸匠,而尸体仍戴着斗笠,站在墙边黑暗处。检查后,解放军战士未发现异常,只得离开。

  回到房间的解放军战士琢磨这件事,仍觉得十分蹊跷:难道尸体真会站立行走吗?突然,一个战士想到,当时赶尸匠的饭桌上摆着两副碗筷,难道死人能吃饭?

  解放军战士决定继续跟踪调查。然而,跟踪了很久,仍未发现异常,两人终于按捺不住,截住了赶尸匠。这时,他们有了奇怪的发现。

  这则见于当时的报道,证明了赶尸现象存在的真实性。那么,赶尸到底是起于何时,又缘于何故呢?为何唯独只有湘西苗族才赶尸呢?

  相传几千年前,苗族的部落首领蚩尤在黄河岸边与黄帝部落厮杀,直打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要撤退时,蚩尤对身边的军师说:“我们不能丢下战死的弟兄不管,你用点法术,让这些弟兄魂归故乡。”军师在尸首中间默念咒语,祷告神灵。作法后,原本躺在地上的尸体都站了起来,跟在蚩尤高举的符节后面向南行走。追兵赶来,蚩尤和军师联合作法,引来五里大雾,将敌人困在大雾之中。

  传说,由于蚩尤的军师最后使用的是雾术,而“雾”笔划太多,于是后来写作巫术。“巫”字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中间的一竖代表符节,两边的人,右边的代表蚩尤,左边的则代表军师。

  这个传说的真实性已不可考了,但是巫术在苗族地区盛行却是不容置疑的。研究表明,苗族是我国较早发明兵器、刑法和巫术的民族,在一些苗族聚居区,至今仍保留着浓厚的巫文化传统。赶尸,某种程度上正是湘西巫文化的体现。

  湘西地处湘鄂川黔交界的武陵山区,土地贫瘠,人们多赴川东或黔东一带以采药或狩猎为生。那些地方多崇山峻岭,山中瘴气很重,恶性疟疾流行,除了湘西苗人,没人愿去。人若死在那里,怎么办呢?

  在传统中,湘西人运尸归葬的观念很深,他们相信,如果客死异乡的游子不能回故土安葬,他的魂魄就会变成孤魂野鬼。但是,在上千里的崎岖山路上,即使有钱也很难用车辆或担架运输尸体。于是,在巫术盛行的湘西,由于有实在的需求,大概从明清起,赶尸出现了。赶尸的范围从湖南常德到靖州,西南可到云南、贵州边境,向西可到重庆涪陵。

猜你感兴趣

1.湘西民间故事

2.湘西赶尸的故事

3.张家界的民间故事

4.关于土家族的民间故事

5.张家界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