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常识>战史>古代著名战役>

对崖山海战的评价如何

卫文分享

  崖山海战直接关系到南宋的存亡,因此也是宋元之间的决战。战争的最后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那么对于这场战役的评价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崖山海战的评价,希望大家喜欢!

  ‍‍崖山海战的评价

  ‍‍‍历史上关于崖山海战的评价是具有双面性的,一方面,宋朝军队在崖山海战中奋勇抵抗,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宋朝军队切断自己的退路,背水一战,与元军决一生死,以此来保卫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虽然宋朝的领土仅剩下崖山这一个地方,但是这些宋朝的兵民没有选择投降。

  历史上关于崖山海战的评价还有另一方面。元朝在集聚了力量后,开始进攻南宋。沿着东南海岸,元军将南宋的皇帝逼到了广东地区。元军打赢了崖山海战,灭掉了南宋,统一了中华地区。北宋虽然统一了中国,但是只是小格局的统一,但是元朝却是大格局的统一。

  元朝的皇帝忽必烈在评价崖山海战的时候,并没有贬斥他的敌人,而是非常赞赏这些南宋军民的抗争精神,他号召蒙古人要学习这样的精神。周恩来在评价崖山海战的时候,说崖山海战显示出了中国人民的不屈精神,崖山海战的遗址要好好保存,要让后代人铭记崖山海战的精神,在极端情况下也不要屈服。

  近年来,网络上有些关于崖山海战的评论很不和谐,这些言论中指出,崖山以后无中国。他们认为,汉人的宋王朝在崖山以后已经灭亡了,新建立的元朝是胡人的王朝,这种言论明显是破坏国家统一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论是汉人的宋朝还是蒙古人的元朝,都是中华民族的朝代。

  张世杰和崖山海战

  张世杰是涿州范阳人,即当今的河北范阳。张世杰是宋代末年的抗元名将,也是个民族英雄。

  张世杰和崖山海战的故事发生在公元1279年,元朝军队的主帅张弘范等人的军队到达了崖山,有人对张世杰说:“北面方向的士兵如果用水军堵住了海口,我们就没办法进退了,我们为什么不在他们之前占据海口呢?假如可以侥幸的取胜,这必定是国家的福份。如果不能取胜,我们也可以向西撤退啊”。张世杰担心士兵们长期的呆在海上,会有涣散的心,就说:“多年航行在海上,到底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现在应该做的是和敌人一决雌雄”。烧毁了皇帝临时驻住的全部集市,把一千多艘大船连结在了一起,做成了水寨,也因为如此,大家都感受到了形势危机。不久之后,张弘范的兵来到了这里,占据了海口,那些打柴、取水的路全部被堵死了,宋军只能吃干粮,一吃就吃了十多天,口渴的时候,只能从海里捧海水喝,海水太咸,大家喝了就呕吐并且会腹泻,宋军感到十分的困顿。

  张世杰率领苏刘义、方兴每天和宋军战斗。张弘范得到了张世杰的一个姓韩的外甥,三次派这个姓韩的外甥前去招降张世杰,张世杰列举了多位古代的君臣说:“我知道如果投降,不仅可以生存,还能富贵,但是我为皇帝死的志向是不可以动摇的”。二月二十日,张弘范这些人攻打崖山,最终张世杰战败。

  崖山海战的背景

  1206年,蒙古族的首领铁木真统一漠北各部,建立蒙古并称成吉思汗。窝阔台汗六年,宋朝未经充分的准备,即遣军收复原宋南京、东京、西京,被蒙古军击败。1271年,元朝建立。次年,元朝派兵分水陆两路南下攻打南宋,这也成为崖山海战的背景之一。

  元军在襄樊之战中大破宋军后,直逼南宋首都临安。德祐二年宋廷求和不成,于是5岁的小皇帝宋恭帝投降。不久,刚满7岁的赵昰登基称帝。自那以后,元朝加紧灭宋步伐。宋端宗景炎二年,福州沦陷,宋端宗的南宋流亡小朝廷直赴泉州。张世杰要求借船,却遭到拒绝,随即早有异心的将领向元朝称降。张世杰等人抢夺船只出海。宋端宗准备逃到雷州,不料却遇到台风,帝舟倾覆,端宗差点溺死并因此大病一场。左丞相建议带宋端宗到占城(今越南南部),并亲自前往占城,但后来二王数次召其不返;最后逃到暹罗(今泰国),最后死于异乡。端宗因落水染病,不久崩逝。继而由弟弟7岁的卫王赵昺登基为帝,年号祥兴。赵昺登基后,左丞相陆秀夫和太傅张世杰护卫著赵昺逃至崖山,并成立据点,打算继续抗元。不久之后,在广东和江西二省抗元的文天祥得不到朝廷的支援,被张弘范部将王惟义生擒,以此为崖山海战的背景下,在陆地的抗元势力就此覆灭。


猜你喜欢:

1.泗水海战过程怎么样的

2.涿鹿之战对历史的影响有哪些

3.宋元庐州之战的结果

4.宋朝的历史介绍

5.史上最悲催妃子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