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古代文化知识>图腾文化>

蒙古民族图腾是什么

蓝俊分享

  不同的民族都有其不同的文化,文化图腾中,不同的民族也有不同,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们看见相应的图腾就会知道是什么民族,而蒙古族的人图腾是什么呢?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蒙古民族图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蒙古民族图腾

  一、民族图腾

  蒙古人所崇拜的图腾有狼、鹿、熊、芒牛、鹰、天鹅、树木等等。 《蒙古秘史》开篇第一句话这样写道:成吉思合罕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儿帖赤那和妻子豁埃马兰勒一同蒙古人所崇拜的图腾有狼、鹿、熊、芒牛、鹰、天鹅、树木等等。

  此外,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蒙古民族也崇拜龙,还有的部族有树木图腾崇拜、芒牛图腾崇拜等等。各种图腾神话反映了蒙古民族特点及与北方各民族、特别是阿尔泰语系各民族神话的许多共通之处,体现出他们之间相互交融的密切联系。

  1、狼图腾

  蒙古族狼毡画蒙古民族的狼图腾最早只是古代乞颜部落孛儿只斤氏的图腾,这在《蒙古秘史》和《蒙古源流》中都有记载。经过数百年演绎,狼图腾被人们当成了整个蒙古民族的图腾。

  《蒙古秘史》开篇明确写道:“成吉思合罕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儿帖赤那(苍色狼)和妻子豁埃马兰勒(白色的鹿)一同过腾汲思海来至斡难河源头的不儿罕山前住下,生子名巴塔赤罕”。反映了唐代末期,两个以狼鹿为图腾的蒙古部落姻族从额尔古纳河西迁的重要史实。而《国语·周语》记载:“穆天子西狩犬戎,获其五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史学家翦伯赞考证:“白狼白鹿是当时的氏族”。

  《蒙古源流》记载,成吉思汗在围猎中特降旨对“郭斡玛喇勒”(草黄母鹿)和“布尔特克沁绰诺”(苍色狼)这两种野兽放生,可见是作为神兽加以爱护的。《多桑蒙古史》记载,窝阔台将一头狼放生希望为自己增寿,不想狼却遭“猎犬群起啮杀之”。窝阔台当时就觉得这是个不祥之兆。果然,他不久就去世了。

  2、鹿图腾

  蒙古萨满认为鹿能显灵,可以驱魔镇邪。内蒙古巴尔虎、察哈尔、科尔沁等地区萨满巫师所戴的帽子都用铁皮制成鹿角加以装饰,所用的青铜镜和法鼓也都刻画着鹿的形象,说明蒙古先民、特别是森林狩猎民曾以鹿为图腾神灵。

  3、鹰图腾

  科尔沁右翼杜尔伯特乌尔图那苏贝是成吉思汗弟弟哈萨尔的第二十七世孙,他们的氏族自称是鹰氏族,各代的长子、长孙都以各种鹰来命名。

  据《蒙古秘史》中记载,成吉思汗10世祖的小儿子孛端察儿蒙合黑,被4个哥哥抛弃后,走投无路时曾靠一只鹰捕猎维生,他的后人孛儿只斤氏就把鹰视为救命恩人,当作保护神敬奉起来。而铁木真在称汗之前,曾被他的“安达”(兄弟般的挚友)札木合所陷害,也是一只猎鹰救了他。

  蒙古萨满传统认为,海青是天的神鸟使者,它受命降到人间和部落头领成婚,生下一个美丽的女孩,把她培养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渥都根”(女巫师)。而布里亚特的萨满神话传说中,男萨满的最早化身也与鹰有血缘关系。

  4、熊图腾

  布里亚特和达尔哈特人常称熊为祖先、神圣的,称呼熊“斡拖葛”,意思是长者、老人,他们认为人是从熊变来的,并直呼熊为祖父、父亲、祖先,这正是人们把熊看成与自己有血缘亲属关系的表现,所以才用相应的亲属称谓称呼它们,像亲属一样对待它们。达尔哈特人在猎熊时遵循一套非常特殊的习俗和礼仪,如公熊四季均可捕猎,母熊则不然,要等到它生养了小熊,春天走出洞穴之后才开始捕猎等等。

  蒙古族宗教信仰

  萨满教是蒙古人古老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崇拜多种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成吉思汗信奉萨满教,崇拜腾格里汗“长生天帝”。直到元时期,萨满教都在蒙古社会占统治地位,在蒙古皇族、王公贵族和民间中仍有重要影响。皇室祭祖、祭太庙、皇帝驾幸上都时,都由萨满主持祭祀。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对各种宗教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政策。流行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萨满教等。蒙哥汗时期,蒙哥汗和皇族除信奉萨满教外,也奉养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道教弟子和佛教僧侣,并亲自参加各种宗教仪式。元朝时也采取同样的政策。元朝时期伊斯兰教徒的建寺活动遍及各地,基督教也受到重视和保护。国师八思巴曾向忽必烈及其王后、王子等多人灌顶。佛教取代了萨满教在宫廷里的地位。但佛教的影响仅限于蒙古上层统治阶级,蒙古人大多信奉的仍然是萨满教。

  16世纪下半叶,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阿拉坦汗迎进了宗喀巴的藏传佛教格鲁派。1578年俺答汗和__三世索南嘉措在青海仰华寺会面,召开法会,在法会上索南嘉措被俺答汗封为“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__喇嘛”,__喇嘛称号由此产生。此后,在明、清两朝的支持和提倡下,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兴盛起来。但萨满教在东部地区以祭祀、占卜、治病的活动形式不同程度地保存了下来。

  在清政府倡导下,整个蒙古地区大造寺院,雕刻佛像,绘制壁画,铸造神像以及各种金属工艺随之发展起来,喇嘛教在蒙古地区成了麻痹蒙古人民的工具。

  蒙古族语言文字

  蒙古人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科尔沁四种方言。

  传统蒙文要追溯到公元1204年,回鹘人掌印官塔塔统阿被蒙古人抓获后,成吉思汗非常嘉许他忠于国家的行为并绶之同等官爵,由此蒙文诞生于回鹘文字。开始是横写,后来变成了竖写。对此蒙古人的解释是,需要在马脖子上书写的时候,竖行更加方便。

  该世纪末叶,元太祖忽必烈另制了“八思巴字”,并令之通行。这是种错综复杂的书写方式,是由忽必烈的国师,来自西藏的僧侣洛哲坚赞·八思巴创造的。他期冀通过这种文字为元朝境内的汉语、藏语和蒙语带来统一的书写沟通方式。但这种文字只通行于上层之间。

  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云南的蒙古族会彝语和汉语,其蒙古语与北方的蒙古语大致可相通。1368年,元朝覆灭后,八思巴字也一并退出通用体系 。

  20世纪40年代,蒙古国在苏联影响下,成立了以达木丁苏伦等作家参加的“文字改革委员会”,不久后正式废弃回鹘体蒙古文,开始使用以斯拉夫字母为基础创制的西里尔蒙古文。80年代后,蒙古国曾有部分初中和高中开设回鹘体蒙古文课程,但推广效果并不理想。蒙古国仍然只有部分学校开设回鹘体蒙古文课程,但无论家长还是学生都不重视这一课程的学习。

  1979年中国正式确定了蒙古语基础方言和标准音。1980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转发了“八省区蒙古语文工作协作小组”《关于确立蒙古语基础方言、标准音和试行蒙古语音标的请示报告》,决定以察哈尔土语为标准音。1977年八省区第二次蒙古语文专业会议上通过了“关于蒙古语文标点符号的规定”。1991年自治区民语委下发了“关于试行蒙古语文缩写和略写法的通知”。1996年规范了“蒙古文字母顺序”。1997年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文正字法委员会”,并召开第一次会议,将3000多条不规范的基本词条规范为1500余条,并统一了其派生词的书写形式。

  2010年,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下达关于恢复扩大回鹘体蒙古文使用的命令。命令规定,蒙古国总统、国家大呼拉尔(议会)主席、以及政府官员等在与外国同级别官员进行交流时,公文和信函必须使用回鹘体蒙古文;蒙古国公民的出生及结婚证明、各级教育机构颁发的相关证件、毕业证书等必须同时使用回鹘体蒙古文和西里尔蒙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