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古代文化知识>图腾文化>

古代龙的图腾

蓝俊分享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文化的象征。远古人们认为应当有一个力大无穷的,与“水”相关的“神物”主宰着指挥着操纵着管理着这些动物和天象,龙作为一种崇拜现象,一种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一种“理解”,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开始了它的“模糊集合”。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古代龙的图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古代龙的图腾

  龙,起源于距今八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商周时初步成形,秦汉时基本定型。后来经过不断地演变和完善。龙的状貌非常奇特,集各种动物的行貌于一身。如此这般形态,你在生物界里是找不到它的原形。既然大自然里没有,就只好以“神物”称之了,那么,这种神物到底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是最引人注目的了。所以,很多学者投注精力最多的“龙的起源和本质”问题了。从本世纪初到现在,面世的有关龙的起源和本质的论著、论文已超过百余种,观点五花八门,莫衷一是。

  关于龙的实质的问题,我国学术界大致有两种意见:一是认为龙不是图腾,而

  是水神或动物神(朱天顺先生为代表);一是认为龙是图腾(闻一多先生为代表)。

  前一种观点《辞源》和《辞海》里有记述。《辞源》中说“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风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辞海》中说“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有鳞有须能兴风作雨的神异动物”。另外还有朱天顺先生的观点:“龙是具有很多神性、很神秘的动物神”、“是中国古人幻想出来的动物。”这些都是证明这一观点的。

  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闻一多先生。他在《伏羲考》中认为,龙“是一种图腾,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本文赞同此观点。

  中国的龙,具有图腾的基本特征,它是各民族共同崇奉的图腾神。在中国的古老传说中,很多内容都与龙有关。直至今日,我们还常说“龙的传人”或“龙的子孙”,这些都是图腾祖先观念的残余。至于龙图腾神观念,更为普遍,大多数民族都曾把龙视为保护神。

  总的来说,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龙无疑是古人的一种艺术创造。它是从鱼、鳄、蛇、和云、闪电、虹等一个个“具象”而来,经过由众多人参与的模糊集合,形成一个建立在各个“具象”之上,又蕴涵着各个“具象”的新的形象。其间渗透着灌注着古代的神话猜想、宗教体味、审美快感和艺术情趣。

  龙的文化

  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

  作为龙的传人,不能对中国的龙文化一无所知。不了解龙文化,就无法了解古老的中华文明。龙的原形是什么?龙的概念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形象与文化含意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龙在中国文化中有何影响?这些问题在远古时代就不断地以不同方式困扰人们,至今也未全部解决,还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

  龙的起源

  【探究】

  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不少于八千年。这个时期,原始先民已不单纯地、被动地依靠上天的赏赐了,他们把猎获的野马野牛野猪等等畜养起来;也不单单吃那些是采拾得来的野果了,而是有选择地种植谷物以求收获。他们能够熟练地取火用火,学会了用木头搭简单的房子,开始磨制石器、骨器,手工制作陶器,逐渐定居下来,从事生产活动了。生产活动使人们同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宽泛,自然界作为人之外的不可思议的力量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撞击也越来越大。

  为什么鱼类穿游不居,湾鳄声形俱厉,蛇类阴森恐怖,蜥蜴形色怪异?为什么云团滚滚,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大雨倾盆?为什么海浪翻卷,虹贯长空,泥石流咆哮而下,吞吃人畜,所向披靡?……这些动物的行为和变化不已的自然天象对古人来说,是无法科学解释的。

  他们模糊地猜测到,应当有那么一个力大无穷的,与“水”相关的“神物”主宰着指挥着操纵着管理着这些动物和天象,像一个氏族必有一个头领那样;或者说,这些动物和自然天象是这个“神物”的品性体现,像人要说话,要呼叫,要吃喝拉撒睡,要嘻笑怒骂一样。

  龙,作为一种崇拜现象,一种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一种“理解”,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开始了它的“模糊集合”。

  【考古发现】

  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龙形堆塑”,为我们的“时间定位”提供着证据。查海遗址属“前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8000年。“龙形堆塑”位于这个原始村落遗址的中心广场内,由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堆塑而成。龙全长近20米,宽近两米,扬首张口,弯腰弓背,尾部若隐若现。这条石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有文章称,山西省吉县柿子滩石崖上有一幅距今达一万年的鱼尾鹿龙岩画,当是龙的最早的雏形。这幅岩画未见发表,其面目如何,还不得而知。)

  接下来还有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出土的距今达七八千年的陶器龙纹,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距今达七千年的彩陶细颈瓶龙纹,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距今六千四百多年蚌塑龙纹等。

  【历史故事

  夏代刘累养龙的故事,之后,《山海经》制造了龙家族的一批新类型。道教里有许真君御龙的神话故事,佛教里有天龙护法的故事。

  【历史发展】

  龙的模糊集合过程的起点在新石器时代,经过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长足发展,到秦汉时便基本成形了。这个“基本”有两个意思,一是说构成龙的框架、要素、样式,秦汉时都基本具备了;二是说龙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纳新的系统,它并不满足秦汉时的基本成形,之后的历朝历代,直到今天,还都在不断地加减、变衍和发展。

    上一篇:古代凤凰图腾

    下一篇:古代麒麟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