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辩论心理(4)
三、辩论场上的心理控制
在这么多比赛中,辩论赛在本质上与棋赛最为相似,辩论赛在“辩”中对抗,而棋赛却在“谈”中对抗,我们时常把下围棋称为“手谈”。不论“辩”中对抗,还是“谈”中对抗,其中真正在较量的,不是言语和词句,也不是一粒粒棋
子,而是对抗双方的心力、智慧和勇气。任何对抗都是控制与反控制的过程,你不控制对方,就会被对方所控制。在双方的心力、智慧和勇气的较量中,在棋逢对手的情况下,控制对方的心力和勇气往往成为取胜关键。这种控制也就是控制对手的心理。要控制对方的心力与勇气,就要用自己的心力与勇气与之较量并压倒对方。为此,首先就要调配和控制好自己的心力与勇气,使其具有强大的能量。辩论赛与棋赛有点不同,在棋赛中,棋手远离观众,观众的反映不影响比赛;而辩论赛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它需要观众,观众的认同和支持都会对各方的表演产生全面的影响;因此,在比赛中,如何通过与观众的心照不宣的交流,赢得观众的心,观众的认同和支持,是辩论双方都要考虑并采取措施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在一场辩论赛中,心理控制有三个方面:自我心理控制,对手心理控制和观众心理控制。
第一,自我心理控制。自我心理控制是实现对整场比赛全面心理控制的首要前提。如果自我心力不强,勇气不振,即使再怎么有智慧,都是很难战胜对手,征服观众的。中国学把“气”视为生命之本。“气”消命亡。这道理也同样适用辩论赛。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一支真正能战斗的好的辩论队,应该是充满活力和生气的队伍,只有这样的队伍,才会在比赛中展现出排山倒海的气势和攻击力。一个队的气势和战斗力,一方面基于其知识和理论的素养,另一方面则基于其自我心理的控制力,在比赛中,显然后者更具决定性意义。
自我心理控制首先控制的是紧张。紧张是辩论赛的最大敌人,可紧张又是辩论赛所难免的。紧张影响陈述与反驳的逻辑与力度,影响注意力,让对方的漏洞和矛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严重的还会影响辩手的风度,因为过度的紧张会使辩手在发言时,两手发抖,嘴唇发紫,脸色发青。要控制紧张,在赛前,就要充分地自我放松,抛开有关辩论赛的任何私心杂念,并确立牢固的信心。这信心,包括对自己有信心,对队友有信心,对辩词和立论有信心,对教练的指导有信心。这种信心,有时不能靠理性来确立,有时就是靠强烈的取胜欲望来确立。要控制紧张,在比赛开始后,就要争取尽快进入角色,将整个身心融进辩论场。好的辩手能在开口讲话后的瞬间就进入状态,消除紧张,而有的辩手则会从头紧张到尾。
要能尽快进入状态,就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养成一上场就能使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心理素质。如果在场上能很快地调集自己的注意力,并全部投入对方的一言一行,那紧张也就会立刻消除。
其次,要控制急躁情绪。紧张有时会导致急躁,但急躁有时是由于太想赢对方,恨不得将对手一“拳”击倒造成的。辩论是一项艺术、智能化的表演,在辩论场,双方之间的心理关系十分微妙,任何一方一出现急躁情绪,就会给对方造成可乘之机,导致比赛的心理天平倾斜。辩论赛非常强调语言的优美和表达的艺术,如果心理过于急躁,这方面的表现力就会丧失,而流露出争吵的味道。所以,急躁对辩论赛的取胜十分有害。在本届辩论赛的大决赛中,台湾大学队就表现得过于激动。在自由辩论中:
蒋昌建:我还没听清楚,你们论述人性是本的,是在进化论原始社会的本,还是人一生下来的本,请回答!
许金龙:我方早就说过的嘛!孟子说良心啊,你有没有恻隐之心,你有没有不安不忍之心,这就是良心嘛!你怎么不听清楚了呢?
许金龙回答问题的口气和他最后那句话,都给人一种发急的感觉,而不是理直气壮的感觉,而且,这种口气和表达方式也缺乏美感。在这场比赛中,台大代表队的急躁和激动情绪影响了比赛的正常发挥,也影响了其自身的整体风格。对此,杜维明教授在评决中以十分委婉的语气点明道:“在语气
方面,正方是严厉质问,恳切坦诚,有的时候情绪比较激动。”在比赛中,能控制住急躁情绪,就能使自己的心态保持沉稳和冷静,而这却是辩论赛所最最需要的,因为在这种唇枪舌剑的较量中,语言的表达都比较巧妙,而且一来一往的对辩速度比较快,要想找到对方的漏洞并予以打击,就需要有明察秋毫和快速判断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发挥完全需要沉着和冷静。在这场大决赛中,台大队从台面上看,显得十分热闹,猛打猛攻,气势逼人,但由于缺乏冷静,对复旦代表队的立论没有很仔细的分析,所以他们实际上一直攻不到复旦代表队的要害上,以至于台大四辩在总结陈词时,把复旦代表队最基本的立论搞错,他所攻击的论点,正是复旦代表队做过有力论证的论点。台大队是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最终失利有多方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队员自我情绪控制不好,不够冷静,过于激动。
最后,要鼓足最大的勇气,在敢于同对手斗智的同时,还应敢于同对手斗勇。两军对垒,勇者胜。辩论中的勇气,不简单来自激情,它更主要来自高度的自信和高度的理性。辩论基本上还是辩“理”,理直才能气壮,有高度的自信和理性,辩手就能回击来自任何方面的进攻,就能将自己的立论视为无坚不摧的矛,用其大胆地攻击对方。在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队的比赛中,复旦代表队就充分利用“社会系统工程”这一立论的核心概念,大胆地攻击对方:
姜丰:医学已经搞了几十年,但是还没有搞出来,我们看到,社会系统工程出台后已经取得了有效的效果。
正方:什么有效效果啊?
姜丰:有效效果是有目共睹的。我们从来没有否认过医学也要参与其中,但不是说医学参与就是医学问题。我在报纸上看到奎因街发生了五次火灾都有医生参加,但是不是这五次火灾都是医学问题呢?
正方:你说社会问题可以参与其中,但是社会问题就等于是医学问题嘛。
蒋昌建:对方终于退出了一步,认为医学是没法解决的,只有靠社会系统工程,论证了我方的观点,谢谢。
正方:现在是绝症就能证明以后就是绝症了吗?在历史上,黑死病、糖尿病、肺结核都曾是绝症,但在医学的发展下都一一迎刃而解了,对方怎么解释?
季翔:医学就真的解决了吗?东南亚现在不还在流行瘟疫吗?这还是个社会问题呀!
正方: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医学知识,没有足够的医疗设备呀!
严嘉:不是有了钱就能解决问题的!艾滋病这个绝症现在是个社会问题,解决以后就不是个社会问题吗?感冒是个可以治疗的,大规模的感冒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呀!
正方:那我倒要问对方同学,如果我们今天发明一种可以控制艾滋病的疫苗,那会有什么社会问题,请说明。
季翔:如果的话,整个巴黎都可以装在一个瓶子里,如果人类不存在,艾滋病还有没有啊?
在这几个来回中,可以看出复旦代表队的队员对自己的立论和核心概念十分有信心,有把握,并用其紧逼对方,不让对方有喘息机会。有了信心,有了一往无前的勇气,不仅能够进行大胆地进攻,而且能有效地回应对方的攻击。在大决赛中,我方的立场是:人性本恶,于是对方一开始就进行猛烈攻击:
许金龙:对方辩友,他要有人勤加于灌溉,我想请问对方辩友,请您正面回答我,你喜不喜欢杀人放火?
季翔:我当然不喜欢,因为我受过了教化。但我并不以我的人性本恶为耻辱。我想请问对方,你们的善花是如何结出恶果的?
吴淑燕:我想先请问对方同学,您的教育能够使你一辈子不流露本性吗?如果您又不小心流露本性,那我们大家可要遭殃了。
严嘉:所以我要不断地注意修身自己啊!曾子为什么说“吾日三省吾身”呢?所以,我再次想请问对方辩友,你们说内因没有的话,那善花为什么会从恶果里产生呢?
很显然,台大这两轮进攻都是针对我方立场,有备而来,而且直指辩手本身,在这样情况下,我方辩手稍有迟疑,不正面迎接,他们即刻得势。好在我方辩手在对辩中具有非凡的勇气,不仅正面回答了问题,阐明了我方基本态度,而且还直接向对方立论的核心点发起进攻,两次追问对方:善花如何结出恶果,正是这种勇气,保证了这场比赛的最后胜利。
第二,对手心理控制。辩论赛就是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在比赛中,创造并保持心理上的优势十分重要。要创造并保持心理上的优势,除了要很好地控制好自己心理状态外,就要努力用辩论赛中表演的技巧、辩论的技巧去不断地冲击对方的心理防线,或去迷惑对方,使对方的信心动摇,从而全面地驾驭对手的心理。因此,在比赛中,要敢于与对方开展心理战,并争取在这无声的战场上赢得优势。在新加坡举办的前后四届辩论赛的决赛录像,我看过多遍,我一直有这种强烈的感觉:最后胜利的队,都不仅胜在台面上的唇枪舌剑,而且还胜在台面下的心理之战。我认为控制对手的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用眼神和表情控制对方。这是控制对手心理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辩论是面对面进行的,辩手的一手势,一表情、一眼神,都会影响对手的心理。如果能有意识地利用手势、表情和眼神所能表达的语言来影响对方,迷惑对方,那就等于在与对方辩论时,除了用嘴和对方论辩外,还用眼神与表情和对方论辩。当然,后一种的论辩要十分恰当,绝不能过火,否则适得其反。一般来说,在对方发言时,辩手的眼神和表情,要表现出全神贯注的神态,用目光直视对方发言者,并适时地流露出怀疑的神情,这些表现主要要给对方一个信息:我正在非常仔细听你的陈词,任何漏洞和矛盾都逃不过我的耳朵,对你发言中的有些地方我已感到怀疑,我极可能要抓住反驳。对方如果看到这种眼神和表情,接受到这种信息,就有可能紧张、发慌,甚至可能开始自我怀疑,怀疑自己什么地方说错了或说漏了。在大决赛中,作为评委的杜维明教授对双方的陈词都听得十分仔细。从录像中可从看到,他在听辩手陈词时,那个眼神极其特别,斜着眼,眼睛动也不动地直盯着,显得十分认真和投入,好像在仔细琢磨辩手所说的每句话,我想在场的辩手中不论哪一个看到大教授的这种眼神,多少都会感到心里发慌的。听对方发言是这样,在自己发言时,则就通过语气、手势和神态,显示出十足的信心和在立场与观点上的坚定不移态度。复旦代表队与剑桥大学代表队关于“温饱问题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的辩论进入总结陈词阶段后,复旦四辩首先总结陈词,他一开口就用严肃而坚定的语气说道:“经过刚才一番唇枪舌剑,我的肚子的确有些饿了,但是我仍然要把道德问题谈清楚。”他的话音刚落,全场掌声四起。在这形象化的朴素语言中,他不仅再次表明了反方的基本立场,即不论在任何时候,只要人存在就能谈道德,而且表明了反方在这立场和观点上坚定不移的态度。这掷地有声的话语和观众的掌声无疑给对方造成了一点心理冲击。应该注意的是,辩论赛中神态、眼神和手势的表现,一定要恰到好外,否则,不仅不会有效果,而且会使人产生反感。 其次:出其不意,打乱对方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