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2017年高考题答案语文答案_语文适应性测试题试题

刘惠分享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努力复习,辛苦一年,开心一生。高考加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年高考题答案语文,仅供大家参考!

语文适应性测试题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读书与自动研究

宗白华

我们的思想、见解、学识,可以从两个源泉中得来:一,从过去学者的遗籍;二,从社会、人生与自然的直接观察。第一种思想的源泉叫做‘读书’,第二种思想的源泉叫做‘自动的研究’,或‘自动的思想’。这两种思想源泉孰优孰劣?

读书,是把古人的思想重复思想一遍。这中间有几种好处,就是一、脑力经济:古人由无数直接经验和研究得来的有价值的思想,如科学中的种种律令,我们可以不费许多脑力,不费许多劳动就得着了。这不是很经济吗?二、时间经济:古人用毕生的时间得着的新发现,像开普勒的行星运行律令,我们可以在一点钟的时间内就领会了,这不是很经济吗?所以“读书”确有很大的价值。我们不能不承认的。但是它也有很多的流弊,我们不可不知道,不可不预防。流弊中最大的危险,就是我们读书读久了,安于读书,习于以他人的思想为思想,渐渐的把自己“自动研究”、“自动思想”的能力消灭了。关于这一层我记得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得极透彻。

叔本华说:读书是拿他人的头脑,代替自己的思想。读书读久了,当会使自己的思想,不能成一个有系统的自内的发展。我们的头脑中充满了许多外来的思想,这种外来的思想纷呈堆积,东一块,西一块,好像一堆乱石;不比那由我们自己心中亲切体验发展出来的思想,可以自成一个有生气的、有机体的系统。我们既常常以他人的思想为思想,以读书为唯一的思索的时间,离了书本,就茫然不能思索,得了书本,就犹鱼得水,这种脑筋是没有用了,至多不过是一个没有条理的藏书楼。我们要晓得古人留下来的书籍,好比是他在一片沙岸上行走时留下来的足印。我们虽可以从他这足印中看出他所行走的道路与方向,但却不能知道他在道路所看见的是些什么景物,所发生的是些什么感想;我们果真要了解这书籍中的话,获得这些书籍的益,还是要自己按着这书籍所指示的道路,亲自去行走一番,直接的看这路上有些什么景物,能发生些什么感想。

所以叔本华并不是绝对的反对读书,——他自己读书之多,在欧洲学者中要算得很稀少的——不过他极力鼓吹自动的观察,自动地思想,他还有个臂喻说得好,他说书籍中的知识,譬如武士的盾甲,一个强有力的武士,运用沉重的盾甲,可以自卫,可以攻战;一个能力薄弱的武士担负了一身沉重的盾甲,反而不能行动了。所以天才能多读书而不为书籍学问所拖累;普通人多读了书,反而减少了学识,对于社会、人生、自然失去了亲切的了解。

以上我引了叔本华书本中的几句死话。他这话对不对,还要我们亲自去看。不过人家要问我:我们不去专读死书,又怎么样呢?我们怎样去自动地研究,怎样去自动地思想呢?我必答道,我们自动的研究也要有方法,有途径。不是盲动的,乱动的,乃是有条理、有步骤的活泼有趣的动作。这种动作是什么?这种动作就是科学方法的活动研究。这种活动就是走到大自然中,自动的观察,自动的归纳。从这种自由动作中得来的思想,才是创造的思想,才是真实的学问,才是亲切的知识。这是一切学术进步的途径,这是一切天才成功的秘诀。这个途径不唯近代大科学家如是,就是古代天才的思想家也是如此。就看中国周秦时的庄子,我们从他的书中。可以知道他每天并不是坐在家里死读书,他是常常走到自然中观察一切,思想一切,到处可以触动他的灵机,发挥他的妙想。他是中国学术史上最与自然接近的人,最富于自动地观察的人。所以也是个最富于创造的思想的人。我们模仿他的学者人格,再具有精密的科学方法,向着大自然间,做自动地研究,恐怕这神秘万方的自然,也要悄悄的告诉我们几件未曾公开的秘密呢!

注:宗白华(1897-1986),哲学家、美学家、诗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安于读书,读得越多,接受外来的思想越多,就会把自己“自主研究”“自我思想”的能力消灭了。【原文是“渐渐的把自己“自动研究”、“自动思想”的能力消灭了”,此处过于绝对化】

B.要从前人的书籍中获益,正确的方法是按照书籍指定的道路亲自走一遍,而不是仅从书籍中了解他所行走的道路与方向。

C.如果我们以读书为唯一的思索的时间,以他人的思想为思想,那我们的脑筋至多是一个没有条理的藏书楼,是没有用的。

D.天才读书多,仍能正确理解运用书本知识,也能保持自主的观察与思想,这是普通人无法达到的地方

2.下列各项中,其含义不符合原文叔本华的读书观点的一项是

A.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字面,另一只眼睛看到字面之外。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C.读书并不能让我们借助别人的思想和知识,构建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体系。【原文意思是若“以读书为唯一的思索的时间”,则会成为“一个没有条理的藏书楼”。叔本华教我们活学活用,知行合一,学思交替,并不是彻底否定读书对构建自身思想体系的启迪价值】

D.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智慧,长精神:不善吃者吃出病,添烦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叔本华读书很多,却认为读书读久了容易使思想不能成为有生气的、有机体的系统,不过他还是承认读书是有用的。

B.在作者着来,叔本华关于读书的观点是“书本中的几句死话”,这表明作者经过认真思考后并不认可叔本华的观点。【“并不认可叔本华的观点”错误,无中生有】

C.我们若像庄子那样亲近自然,自主观察,富于创造思想,再具有精密的科学方法做自主的研究,应该能揭示更多自然的奥秘。

D.如果读者没有自主的思想,不能自主研究,那么本文作者关于读书的观点也是“书本中的几句死话”。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发迹史部分翻译

辛次膺,莱州人。俊慧【相貌英俊,头脑聪慧】力学【勤力治学】,日诵千言【每天诵读数千字的文章】。甫冠【刚满二十岁】,登政和二年进士第。值【正值】山东乱【战乱,动乱。《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举室【举家】南渡【度过黄河向南方逃亡】。属闽寇【强盗,盗匪,这是站在官方角度对起义农民的蔑称】范汝为【南宋初福建农民起义领袖】陷【攻陷】建州,宰相吕颐浩以【任用】次膺宰【主政】浦城,遏【遏制,抵挡】贼冲【本字是“衝”,侵袭,侵犯】。比至,寇党【起义军同党】熊志宁已焚其邑。于是披【揭开,拨开,分开】荆棘,坐瓦砾中,安辑【安抚】吏民,料【统计】丁壮【的数量】,治【修理】器械,厄【同“扼”,扼守】险阻【关隘、险要的路口】,号令不烦【不厌其烦地发号施令,指挥作战】,邑民便【本义是“有利于”,这里翻译成“配合”】之。数月,韩世忠【军事才华和岳飞不相上下的两宋名臣】破【打败】贼,复建州,除审计司。余党范黑龙破【攻陷】邻邑,闽帅张守檄【古代官府用来晓谕、声讨、征召等的公文,这里作动词,发檄文】次膺,俟【等到】贼平【被平定】而后行。乃募乡兵习强弩,贼至,与之夹水而阵【隔水列阵,夹,本义是“辅佐,辅助”,这里是临、依仗】,矢齐发【万箭齐发】,贼奔溃,生致【生擒】首领五人,余悉宥【宽容,饶恕,这里指释放】之。

中兴史部分翻译

擢右正言。韩世忠男【长子】直秘阁【简称直秘,以京朝官充任,掌秘阁事务】,次膺奏曰:“攻城野战,世忠功也,其子何与【他儿子干嘛了?与,参加,参与】?石渠、东观,图书府也,武功何与?幸【幸(倖),僥倖】门一启【这个后门一开】,援例【拿这个做例子,指效法】者众。”上信纳【相信采纳】。时秦桧在政府,为其妻兄王仲薿(nǐ)叙【按次序排列】两官【提升两个官阶】。次膺劾【弹劾】仲薿奴事【给……当奴才】朱勔(miǎn)【宋徽宗的宠臣,北宋六贼之一】,投拜金酋,罪在不赦。章留中【奏章留下待审】。

求去【请求离职出京】,除湖南提刑。先是【在此之前】,湖南贼龙渊、李朝拥众数万,据衡之茶陵,桧匿【掩藏,扣押】不奏,乃以见阙【缺少主管官员】(为由)处【处置,命令】次膺(上任)。(次膺)既抵长沙,贼势方张【正当扩张】,(然)戍将【戍守该地的将领】抽回【被抽调回朝】,始悟【方才醒悟】桧欲陷【陷害】之。即单车【轻车简从】趋【赶赴】茶陵,擒贼骁将戮之,募贼党毛义、龙麟等,赍【携带】榜【告示,公布的名单】谕以朝廷抽回戍将,务欲招安,宜【应当】亟降【赶紧投降】,待(之)以不死【状语后置:(朝廷)以不死待之,用免死对待你们】。龙渊、李朝相继降,仍【承袭,沿袭,接收】请【召见,邀请】料【统计】精锐【原叛军精锐部队】,可得禁旅【禁军】万余。次鹰笑曰:“是【这些】皆吾民【我们的子民】,正【adv,恰好,正好。《孔雀东南飞》:“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当弃兵甲,持锄耰【农具名,一说锄柄】,趣【通“催促,督促”】令复业【恢复农业生产】。”

金好【想要】成【讲和,和解】,赦书【颁布赦令的文告】至衡阳,次膺极陈【极力陈言,痛陈】其诈,书奏,不报【不被采纳】。金陷三京。次膺罢【被罢免】,秦桧以【认为】其【指次膺这种陈述】负重名【负重大责任】,欲先移书【发布公告】,当稍收用【应当以后再起用】,次膺笑而不答。桧死,起知婺州,孝宗即位,手诏【亲手下诏】趣召【赶赴朝廷,“趣”通“趋”,趋向,奔赴】。隆兴改元三月,同知枢密院事。符离之师【符离,今安徽省宿州市,1163年,符离之战后宋丧失再战之力,遂被迫议和,是谓隆兴和议。】,捷奏日闻,次膺手疏千言,乞持重【行事谨慎稳重,不轻浮】。未几,军果溃。及见,上颜色不乐,奏言:“师溃而归,此上天大儆【使人警醒,不犯过错】戒【告诫】于陛下。”上叹其先见【有先见之明】。

别传部分翻译

次膺孝【孝顺】友【友爱】清【清明,清廉】介【耿介,耿直】,立朝【立朝为官】謇谔【jiǎn’è,正直敢言】。仕宦【官场生涯】五十年,无丝毫挂吏议。为政【从政】贵清静【贵在清静无为】,先德化【以道德教化为先】,所至人称其不烦【繁琐】。

4.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3分)

次膺孝友清介,立朝謇谔。仕宦五十年,无丝毫挂吏议。为政贵清静,先德化,所至人称其不烦。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是指古代男子到十八岁举行加冠礼,表示男子己经成人。【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B.檄是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晓喻或声讨的文书。

C.招安是指古代的统治者劝诱反叛者投降归顺。

D.隆兴是宋孝宗在位时用的一个年号,年号是古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辛次膺勤政实干,临乱不慌。他在贼寇毁城之后,坐在废墟中发布号令,妥善安抚官吏和百姓。

B.辛次膺不畏权贵,刚正直言。他上奏反对韩世忠的儿子无功居要职,弹勃秦桧利用职权为其妻兄加官、投拜金贼等行径。【投拜金贼的行为是仲薿干的,不是秦桧。】

C.辛次膺有勇有谋,刚柔并济。秦桧企图借贼寇之手除掉辛次膺,辛次膺单车直入茶陵,擒拿贼寇将领,顺利招安贼寇。

D.辛次膺知己知彼,颇有预见。他曾指出金请求议和有阴谋,并在战场捷报频传时告诫宋军谨慎,否则易败,后来事情都如他所料。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奔溃,生致首领五人,余悉宥之。(5分)

(2)是皆吾民,正当弃兵甲,持锄櫌,趣令复业。(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小题。

山坡羊·西湖杂咏

薛昂夫①

山光如淀②,湖光如练③,一步一个生绡④面。叩逋仙⑤,访坡仙⑥,拣西湖好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①薛昂夫:元代散曲家,回鹘人。他用[山坡羊]的曲调写了春、夏、秋、冬的西湖四季景色。

②淀:青黑色染料。

③练:白色的丝织品。

④生绡:没经过漂煮的丝织品。古人用来作画,所以也指画卷。

⑤逋仙:林逋(967-1028),字君复,北宋著名诗人。性孤高自好,终生不仕,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赏梅养鹤,也不婚娶,人称他“梅妻鹤子”。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山,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归。

⑥坡仙:指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诗人。他任杭州刺史时在西湖筑堤,夹堤广植柳桃。人称苏堤。

【译文】远山一片青翠,湖面就如白娟般光洁,每走一步都都如同一幅山水画。去寻访林逋的梅花仙鹤,再去苏堤游玩。把西湖美景都游个遍。明月高高升起天色已晚,回路还远也都不去管它。向前行水和船儿啊不要转头,对着如此美景,酒杯可不要停着。

8.这首元曲写到的“西湖好处”有哪些?(5分)

9.同是表达游湖之感,元曲中的“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与唐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尾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进取或沮丧的句子是:

(2)李白《蜀道难》表明蜀国长久以来交通不便的句子是:

(3)陆游《游山西村》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诗句是:

乙 选考题(25分)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5分)

选文是删减版的,此处是全文

湘绣旗袍

薛媛媛

薛师傅的案板上云集一堆红红绿绿的布料,都是些真丝布料。这些真丝布料经过他的手,变成一件件女人旗袍。这些旗袍就像云彩一样,在大街小巷甚至全国各地飘。某些时候,这些旗袍还有它的特殊意义,或被展示在舞台上,或被展示在晚宴上,也有深陷在某大公司黑色的或红色的皮沙发里,像水一样润泽。

薛师傅戴上老花镜,想把案板上的面料分成两类。那些纯色的缎而真丝, 质地柔软又不失挺括,是绣湘绣的好料子。一般是那种有品位的中年女人做的。也是这种女人最能穿出旗袍的韵味了。而那些花色真丝是不要绣湘绣的,一般是那些年轻女人做的。这种旗袍,无领无袖,露出整个背部和半个胸部,两侧衩开得很高,按女儿薛蓝的话说,是一种新式旗袍。

什么是新式旗袍?活了大半辈子的薛师傅似乎没有真正弄懂。他只知道40年代末流行的低领连袖圆摆的旗袍,古朴、典雅、清丽。与当下穿在年轻女子身上的敞胸露背,看见大腿根的旗袍有着天壤之别。在薛师傅眼里,做这样的旗袍容易多了,没有那些精致手艺。但旗袍的贵族气也就在这精致的手艺上,少了那种贵族气就少了旗袍的韵味。薛师傅做这类旗袍时,有种成就感。但是他已经有三年没有做过这种类型的旗袍了。

薛蓝今天穿了件吊带旗袍,圆润的肩部以及半个胸部端出来,腰部间夹了大块薄如蝉翼的雪纺,隐约看到肚脐和整个腰部。薛师傅鼓起眼睛看,火就要从眼睛里冒出来。薛蓝大声说,独特的花形,轻薄的雪纺,使人穿着舒适,飘然若仙。薛师傅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埋头理案板上的布料。他准备把案板上的布料做完就给自己退休,他只能退休,他是越来越看不懂这些时尚了。年轻女人模仿薛蓝的派头,薛蓝穿什么,她们做什么,这样一来,找薛蓝做旗袍的人越来越多,而他却成了摆设的古董。薛蓝不无骄傲地说,现在是旗袍的春天,也是她的春天了。

再过几天就是薛师傅的六十大寿,过完大寿就准备不碰针了,让薛蓝去做,她爱怎么做就怎么做。薛师傅虽然也对薛蓝能有这么好的生意感到欣慰,但薛蓝做旗袍的姿态又让他感到压抑和别扭。薛蓝做旗袍总是放音乐,放古典音乐也就罢了,偏偏放的是一些节奏感很强的摇滚,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有时,随着音乐摇头摆脑。做旗袍是全神贯注的事,哪有这样做的?他总觉得薛蓝的心还浮躁,难成大器。也难怪,年轻人嘛!她母亲年轻时不也是把别人的出国旗袍剪了一个洞?当初,也是剪了那个洞她才成了他的老婆。

门口站着一个女人,手里拿着一块翠绿色缎面真丝布料。说要找薛师傅。薛师傅取下眼镜望着她。

您就是薛师傅?

我就是。

我想请您做件湘绣旗袍,做那种低领连袖圆摆。

你还喜欢那种旗袍?薛师傅疑惑地看着女人,又说,可是我的眼睛有些不济了。

薛师傅有好几年没碰到做这种旗袍的女人了。薛师傅又看了女人一眼,这女人身材颀长,气韵好,是个能够把旗袍穿出韵味的女人。

女人把布料拿到薛师傅面前,边打开边问薛师傅,你看这种布料好吗?薛师傅正准备说好料子时,他女儿薛蓝抢着回答,快嘴快舌地说,我父亲眼睛不好,做不好这种旗袍了,我给你做吧!

女人望了望薛蓝,几分狐疑。

不相信年轻人能做好你的旗袍?薛蓝心里想,我还不愿意做这种老式旗袍呢。

不是,不是!这件旗袍要求比较高,挺繁琐的。女人还有句话存在心里,做旗袍的就像医生看病,越老越精。

薛蓝见那女人瞧不起她,也不再理那女人,忙自己的活去了。女人见薛蓝不理她,也不恼,站在门边,微笑着看他们做旗袍。薛蓝没好气地说,你可以走了。女人倒沉着,没有走,只是她不再看薛蓝,专看薛师傅做旗袍。

薛师傅对女儿的生气有些悚,这种悚不是一两日了。他想撒手让女儿挑起做旗袍的大梁,又总觉得女儿在哪个地方未遂心愿。这样,父女之间常生些龃龉。薛师傅越来越力不从心,女儿冲劲儿足,一天比一天自信。薛师傅说,不是我不做,我的眼睛怕把你的旗袍做坏。

女人说,我相信你会做好,我也是访问了许多人才找到你的,这条旗袍对我来说有种特殊的荣誉,意义重大。

“意义重大?”薛师傅又认真地看了女人一眼,心里咯噔一下。他这一辈子经历过许多意义重大的事。那时候在服装厂上班,市里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要演出,赶制演出服;学生要学军,赶制军装;市里的干部要到北京开大会,赶制四个口袋的中山装;省里领导要出国,订做一批毛料西装;特别过瘾的是,湖南湘剧团要到美国演出,订做一批旗袍。每当接到这些活的时候,厂长总要慎重地对他说,一定要做好,这些服装意义重大。后来,最能显示他手艺绝活的还是那些出国演出的湘绣旗袍。也是做了那批旗袍后,他的旗袍在长沙发扬光大。所以,对于意义重大的事,薛师傅向来看得认真。于是他问,旗袍要得急吗?女人说有些急,女人又补一句,只要你做,我愿意出高价钱。薛师傅说不是钱的问题。

薛蓝犯倔了,又冒出硬邦邦的一句:现在不是服装厂了,你也用不着去完成那些意义重大的事了。

薛师傅瞪了一眼薛蓝,薛蓝不服地“嘁”了一声。薛师傅颤了一下,没有表态做还是不做,只是盯着女人手里的布料,好像女人手里的布料是一双柔软的手,正在触摸他心底里的某种东西。薛蓝很仔细地看着父亲,又说,她的荣誉与你有什么关系?

住嘴!

薛师傅怒了。他想起他的旗袍店。他的旗袍店能支撑到现在,就是靠了这些荣誉。他突然想明白了,女儿倚仗的是技术而不是艺德,这是手艺人最忌的,也是女儿这一代人无法理解的。他必须让女儿明白,无德便无技。薛师傅站起来,要女人站到当亮的地方,自己眯一只眼,把女人从头到脚看了一眼说,把布料放在这里,你可以走了,七天后来取。

女人没有走。她觉得薛师傅没给她量身!不量身做出来的衣怎么是她的?女人以为他和其他裁缝一样,要用一条有星星点点的皮尺,在她身上量来量去,然后记在本本上。女人当然不可能知道,薛师傅的眼睛就是皮尺,只淡淡地瞄上两跟,就默记在心,就像熟悉自己身体给自己做衣服一样准确。

女人费解地看着薛师傅,可薛师傅又说一次,七天后来取。

薛师傅把女儿卧室的门卸下来,洗干净,搁到自己卧室的铜环床上。铜环床不同于席梦思,它三侧有小圆柱支撑的床墙。门板搁到床墙上,正好成了个案桌。这是他和老婆共同的床。老婆一见床被盖了盖,就问,我怎么睡?他对老婆说,这是我做最后一件旗袍了,我要集中精力做,你就和薛蓝挤挤吧!说完,他一进门,就把自己关在门里,老婆关在了门外。老婆虽然一时转不过弯,也只好由他去。

卧室光线有些暗,薛师傅吩咐薛蓝到街上买只60瓦的灯泡换上,然后把薛蓝也关在门外,卧室这个小世界就完全属于他了。吃饭时候,他也不出来。老婆对薛蓝说,你爸爸又开始不正常了,他是有胃病的,我真担心他再搞出什么毛病来。薛蓝说,随他吧!他饿了自然会出来的。

薛师傅开始裁剪旗袍,旗袍的领口不能歪也不能大,领口要像蛤蚧夹肉一样夹着脖子,脖子才衬托出修长而秀丽。旗袍的腰部要收好,这是关键。腰收到增一分肥减一分瘦的地步才能衬托出腰部的曲线来。下摆的两侧不能露出大腿。中年女人走路看见大腿,有失庄重,当然也不能开得过低,要看得见整个小腿,这样,女人走路,既能走出风采,又不失典雅。

旗袍的剪裁和针脚是要靠眼力的。特别那些针路,不是缝纫机一响,踩出来的,而是靠手工一针一线缝出来。如果眼不好,手不匀,面子上就会浮出线头或“蜈蚣虫脚”。蜈蚣虫身子小脚很长,是湘绣的大忌。如果蜈蚣虫脚出现在他的旗袍上,就等于蜈蚣虫吞进他肚子般难受。

薛师傅在那个世界倒腾了几天,又打开了房门,拿出了他裁剪的旗袍。旗袍上还画了一只金凤凰的图案,凤凰的头从旗袍的胸部开始,到旗袍下摆正好是凤凰漂亮的凤尾,深红和黄黑颜色搭配,可说是世界上的绝配。他把老婆拉进房,然后又关上门。他要老婆坐在他跟前绣旗袍上这只凤凰。老婆在案前摆好布绷子,绷上绣件,然后坐在他面前不用戴花镜就捏起了绣花针。老婆捏针的样子,让他想起老婆年轻时,她的拇指和食指粉嫩粉嫩,捏着针,合成一个圆环,剔透得像枚玉佩。他再也看不到老婆那样的手了。老婆虽然没有了那样的手,但比自己年轻。成熟的男人找老婆是找能干聪明的老婆,不一定要漂亮,但要年轻。他就是找的这样的老婆。可以说他的旗袍一半依赖了老婆的湘绣。如果没有老婆湘绣的好手艺,也出不了这么漂亮的旗袍。

薛师傅觉得这辈子运气好首先有个好师傅,然后是有个好老婆。记得他30岁了还在挑老婆。他是桃花江美人窝里出来的男人,相貌堂堂不用说,但对那种找上门来又没有一点本事的漂亮女人,他一点不感兴趣。也是那次,省湘剧团到美国演出,演员一律穿湘绣旗袍,厂长把做旗袍的任务交给他,由他统一裁剪,再拿出湘绣。长沙有四大湘绣厂。沙坪湘绣厂是四大湘绣厂的发源地。他拿了布料去了沙坪湘绣厂。当时沙坪湘绣厂还只有个小厂房,接了业务就去找那些农村姑娘。那里的农村姑娘从小就绣花挑朵的,个个是湘绣能手。沙坪湘绣厂把业务分到姑娘手里不到几天,一位姑娘跑到服装厂找薛师傅,说这件旗袍被她剪线时不小心剪了个洞,说完就哭起来了。薛师傅发现姑娘绣得非常不错,而且找上门赔礼道歉已很有责任感了,就重做了件旗袍给她绣。后来有了零散的旗袍业务就专门让她绣,一来二去,这个比他小十多岁的姑娘就成了他的老婆。

薛师傅在旗袍上打好的图样,在老婆眼里只是个轮廓,她要在轮廓上配线绣出层次。一根线劈成16根,每根的颜色,从最深到最浅的分成13种。将花线、绒线、丝线、织花线、桃花线,金银线,分清楚后,老婆开始飞针走线。对接掺针、拗掺针、挖掺针、直掺针、横掺针、排掺针、毛针、隐针、游针、盖针、花外、打子针、钩针、扎针、刻针,她绣得轻重徐疾,有板有眼。粗的细的各种颜色的丝线在她的手中飞舞着,两朵艳丽的蝴蝶结,翩跹在领口上,既作为点缀又起领导作用。那只凤凰,深红的凤头,红黑的凤身,金色的凤尾,活灵活现,就像随时会从绣屏上飞出来。

旗袍做好后,薛师傅将旗袍穿在迎门的一个模特儿身上,旗袍从上往下挂,像水一样滑下来。薛蓝很用心地给模特儿头上戴上一顶荷叶造型的绸缎阳帽,在脸前像个倒s形,一边遮住了一只眼睛,一边闪出晶亮的光芒。长发披在帽檐下,像是一朵荷花下垂着的穗。翠绿色的旗袍,就像出水的荷叶。一阵轻风吹过,闪烁而流动,泛出幽幽的色彩。在那些花花绿绿视为土气的时候,在讲究格调的白领丽人沉迷于低调的,高级灰的世界里,这件旗袍忽如一夜春风,开着绚丽的花朵,引来翩跹的蝴蝶,一扫笼罩在世纪的灰色迷惘,为女人构筑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薛蓝在给模特装饰时,薛师傅的眼睛一直盯着薛蓝看。薛蓝今天穿了件红印花超短旗袍,下摆的短比阿婆的短裤长不了多少。薛蓝几分得意地说,你不要这样看我,这是改良。传统的印花织布,标准的中国红中加入金色花纹,体现了浓浓的中国情结。黑色琵琶扣点缀,内配金色小吊带,硬朗中又不失女性的柔美。现代的尖角翻领与露背元素,中西合璧,性感妩媚。纵使薛蓝讲得天花乱坠,薛师傅也只能是越看越生气。可是越是生气越没有足够的理由说服薛蓝。他只好不去看薛蓝了,搬了条板凳坐在店门口,等女人来拿旗袍。

女人没来。女人没有来,他就盯着模特身上的旗袍看,越看越欣慰。他做了一辈子的旗袍,好像还没有这样认真看过。

薛师傅60岁,做了四十多年旗袍。他觉得他比他父亲幸运,他父亲想做旗袍,但没有做成。父亲15岁从乡下到镇上学裁缝,学费是从乡下带几升白米,由于父亲的好学,做了师傅的上门女婿。那时镇上不知道旗袍是怎么回事,但做裁缝的父亲还是知道旗袍的,希望自己学会做旗袍。师傅却说镇上没人穿旗袍,你学它做什么? 师傅没有告诉父亲做旗袍,但父亲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做旗袍。就在薛师傅长到15岁时,父亲把他送到了长沙拜师学做旗袍。父亲说,我从山沟里到了县城,你要从县城做到省城才叫有出息,我们的祖先薛仁贵也是走出去才干出大事的。父亲识字不多,喜欢县剧团演的古装戏薛仁贵征西。就这样,他带着父亲的愿望,来长沙拜师学旗袍了。师傅没有儿子,身体又不好,薛师傅就挑水劈柴洗衣样样都做。师傅离不开他,就认他做干儿子。合作化时,他以儿子的名义和师傅一块进了服装厂,吃起了长沙户口。师傅做旗袍是祖传。不久,师傅死了,他就成了一代名师。

每天一早,薛师傅就去挂旗袍。他将叠好的旗袍轻轻打开,往模特儿身上一穿,旗袍又像水一样滑落下来,他喜欢看这种水样滑落的感觉。一到晚上,他又把衣服取下来,折叠好,放到一个精致的四方盒里,薛师傅盯着盒子里的旗袍看,那个女人不断地在他眼前晃动。女人做旗袍是去参加一个盛大的宴会?还是和一个旧情人约会?女人是40岁还是40多岁?女人的年龄是看不准的。

燥热的夏天就在薛师傅的等待中过去了,女人还没有来。这时,薛师傅有些坐不稳了。薛蓝怕父亲急出什么病来,觉得父亲有些痴了,不满地说,爸,到里屋歇着吧!那女人来了我会叫你的,薛师傅固执地说,我为啥要到里屋歇着?然后直直地望着女儿。薛蓝一撅嘴:你也太认真了,不就是一件旗袍吗?你也不想想,或许那个女人犯了病,出了车祸呢?

你别在这里胡说八道,你怎么能咒人家?

本来嘛。她不来,还要我们打广告找她啊!你没见现在人的那德性,有钱神气到天上去了。说不定她早忘了她的旗袍呢?

我相信她会来的。

其实旗袍这种衣,说看重就看重,说不看重,不过是女人衣橱里多件衣罢了。再过段时间还不知有没有人穿这种旗袍,既繁琐又不适用。如果我有个好的工作,也不会把青春浪费在这一针一线上。

薛师傅身体里猛然扎了一下。他知道薛蓝从心底里没有真正地喜欢过旗袍。她能做,是靠了她一股子灵性。女儿要的只是旗袍外而的世界,而不是旗袍的内涵。喜欢旗袍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薛蓝高中毕业那年没考上大学,在家待业,他发现他很无能,他的旗袍做得再好也没人帮他把女儿招出去。他认命,老婆却不认命。老婆说,你给市长夫人做旗袍,你去和他夫人说说,给女儿找个合适的工作吧!薛师傅口里答应着,就是不行动,他认为女儿到一定的时候。也会认命的。现在女儿虽然认命,很不情愿地跟他学做旗袍了,但要想让她死心塌地做好旗袍,还是差一段工夫的。

又过了一段时间,女人仍然没有来。

这时,坡子街要扩建,所有的旧房要拆。薛师傅的旗袍店和他以前的服装厂正在这条街上,都属于拆迁范围。薛蓝是个能干的姑娘,很快在另一条巷子找到了门面,准备在拆毁之前搬过去。这下薛师傅寝食不安了。他想女人来了怎么找旗袍店?他很不愿意搬。薛蓝说,我们在原地方钉块牌子,告诉我们的新地址。薛师傅搬到新门面后,他又不放心了。他说,那牌子起什么作用?我还是到那里去等吧!反正我不做旗袍了,有的是时间。薛蓝惊讶地望着他。老婆说,让他去吧!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固执得像牛。他要做的事,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

薛师傅端了盒子里的旗袍,蹲在薛蓝钉的牌子旁,看人家拆屋。好端端的屋被一个个拆得乱七八糟了。当他看到服装厂“轰”一声巨响,成了一堆钢筋水泥时,他的老眼冒出了泪花。没了,彻底没了。服装厂刚成立时,他为厂里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旗袍。有一天,服装厂突然受到了冲击,那些漂亮的旗袍都被撕成了布条,说是过去地主太太穿的封资修的东西。在全厂都不做旗袍的时候,他偷偷给一个女人做过一件旗袍。那女人精致地穿在身上,走到河码头去看龙船时候,被几个造反派盯住了,那女人一下河码头,她的旗袍被造反派撕成了条。那女人哭着往家走,薛师傅偷偷跟在她后头哭,一直哭到她回到家。后来,市面上又风行一种的确良的布料,手感挺滑,穿着不起皱,凉爽,是夏天做衬衣的好料子,也是一种很昂贵的布料。当时只有两种颜色,水红和纯白。水红是姑娘的专利,白色是男人和老年人的专利,后来市面上出现了花的确良,那女人意外地拿来花的确良面料。要薛师傅给她做棉衣罩衣。薛师傅很懂得这个女人,他用了类似于旗袍裁剪,在领口上用了做旗袍的那种领口,扣子也是按旗袍那种布纽扣去点缀。那女人穿出去后,姑娘们一窝蜂地请他做这种款式,他白天做不过来,就带回家,晚上在灯下做那些蝴蝶结,饺子形,菊花瓣的纽扣。再后来,长沙平空冒出许多服饰公司和数不清的个体裁缝店,外省的名牌也源源不断打进长沙,服装厂就接不到业务了。老厂长退休后,新厂长把厂卖给一个服装公司。工厂卖了,断了工人的生路,工人跑到厂里骂娘。薛师傅没有骂娘,他拿了那笔可怜的买断金做了件大事。他把两室一厅的住宅进行了改造,先把当街的门改成双合页门,把横着的那间夹成小两间,做了他和女儿的两间卧室,再把外屋和里屋连着的两间打通,成了一间大房子,做了门面。门口挂了块“薛师傅旗袍店”的牌子。这时,街上那些丽人,在街上大大小小的旗袍店里挑来挑去,挑到薛师傅旗袍店的时候,就再也不想走了。

坡子街的旧房拆毁后,变成了一条空巷。薛师傅蹲在尘土飞扬的空巷里,每天如此,跟单位上下班的人一样准时。那些民工不可思议地看着他,时间一长,把他看成了活路标。有人问地址了,就说那里有个卖旗袍的老人。于是,过路人劝他,这条街成了空巷,你蹲在这里卖给谁呀?开始他还和他们解释,发现他们那嘲笑的目光,就不作声了。

坡子街开始重建一栋栋新房,薛师傅蹲在那里,像是看景,又像在看人,眼睛却空洞地一直望到巷子的尽头,目光游离而迷惘。渐渐地,他饭也不想吃了,觉也睡不踏实了,话也不想说了。这天,他终于倒在了那块牌子前。

在医院,薛师傅被诊断为晚期胃癌。

病床上,薛师傅还在问,女人来了没有?老婆急了,对薛蓝说,这件旗袍会把你爸爸活活折腾死的,快想个办法吧!薛蓝没作声,脑瓜子一转,第二天,她在晚报上登了一则领取旗袍的消息。她把这件事告诉薛师傅时,病得不成样子的薛师傅咧嘴笑了。

可是一个星期过去了,仍然没有人领旗袍。薛师傅只好又不断地追问薛蓝。薛蓝说,哪有那么快呀,再等等吧!

见父亲还是那么焦急,薛蓝心里也暗暗不安起来。这一天,她又找出那张报纸细看,突然看见,在她的那条消息旁边,还有一条讣告:全国著名民族学学者,省政协委员夏玉珍女士因患白血病,医治无效,于昨日去世,享年48岁。薛蓝第一次没看到这条讣告,现在看到了,心里就很不是滋味。讣告与认领旗袍的消息挨在一起,冥冥中是不是有一种什么联系?

这天中午,薛师傅接到了一个女人打来的电话,说她就是那个订做旗袍的女人的女儿,并解释说,当时因为妈妈急于出周考察,把这事搁一边了。薛师傅听了说,我还以为你妈妈不要了呢,你妈妈什么时候来拿旗袍?电话里满口赔不是,又说,妈妈一年半载回不来,前不久她打电话过来,叫我抓紧拿了给她寄去,她等着穿。薛师傅在电话里约好在他原来的旗袍店见面。

薛师傅送走那件旗袍后,就像脱掉了一件被雨淋得透湿的旧棉袄,穿上了一件新棉衣,有种说不出的轻松和舒适。他兴奋了大半个晚上,才迷迷糊糊睡着。结果,这一睡,薛师傅就永远睡过去了。

薛蓝伤心至极,边哭边喊:父亲是我害死的,我这个主意馊啊!

原来,晚报登出消息后,还是无人问津,而父亲又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晚报上,薛蓝便突发奇想,找来自己的女友,扮成那个取旗袍女人的女儿。旗袍取走了,本想让父亲了却这桩心事,安度晚年,没料到反而加速了父亲的死亡。

火化父亲和父亲的遗物时,薛蓝拿着那件旗袍,泪汪汪地盯了半天。母亲说,这是你父亲一生做得最用心的一件旗袍。他走了,让你爸带走吧!女儿明白母亲要将旗袍烧掉。她急忙抱过来.对母亲说,我要留着它。

旗袍仍然挂在模特身上。这条旗袍就成了路人永远注意却无人领走的绝品。

【作者简介】

薛媛媛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长沙市作协副主席,长沙市作协专业作家,长沙市政协委员。已出版长篇小说《我开始烦恼了》、《我是你老师》、《六三班成长报告》,中短篇小说集《湘绣旗袍》,散文集《那个女人那个雪夜》、《城域外的呐喊》,《平平安安》巳拍成电视剧,有小说被翻译到日本、韩国。曾获湖南青年文学奖、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草原文学奖等十多个奖项。

11.(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薛师傅开始没答应给女人做旗袍,一是因为自己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怕把旗袍做坏;二是因为女人要做的低领连袖圆摆旗袍过时了。

B.小说善于从细微处写人,从薛师傅做旗袍时把自己关在房里可以看出,薛师傅对待这件旗袍非常认真,他要全神贯注把它做好。

C.女人访问了许多人才找到薛师傅,她相信薛师傅会做好她的旗袍,她也一定能把旗袍穿出韵味,可惜因为身患白血病,未来得及取回旗袍就去世了。

D.薛蓝并不喜欢旗袍,只是凭着一股子灵性,改良创新,给旗袍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拓宽了旗袍的用途和领域,也拓宽了旗袍之外的世界。

E.这篇小说对旗袍样式和湘绣旗袍的制作工艺描写细腻、生动,在增强作品真实性的同时,也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2)小说多次写到薛师傅父女之间的冲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在刻画薛师傅这个人物形象时,突出了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结尾为什么要写薛蓝留着父亲做的最后一件旗袍?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张岱年:将爱国之心转化为求真之志

张岱年1909年出生,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1995年,86岁高龄的张岱年忆起一生中几个难忘的“第一次”时说:“最有意义的第一次是1945年8月15日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这是平生感到最大快乐的第一次。”

张岱年在《八十自述》中说:“我少年时期,对于民族危机感受极深,痛感国耻的严重,于是萌发了爱国之心,唤起了爱国主义的情感。深知救国必须有知,于是确立了求真之志,培育了追求真理的热诚。自审没有从事政治活动的才能,于是走上了学术救国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张岱年始终把对哲学理论、中国哲学史和文化问题的研究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

上世纪30年代,张岱年发表多篇哲学论文。1933年,他在《大公报·世界思潮》上发表《论外界的实在》,用经验证明和逻辑分析的方法来论证“新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的一个基本原理:外界的客观实在性。此文发表时,编者特附有按语:“切望平津读者不可因敌迫城下,心神不宁,遂尔忽之。同时更宜信:有作出这等文字的青年的民族,并不是容易灭亡的。”当时,日本的铁蹄已迫近平津城下。

1935年,《国闻周报》分两期连载张岱年的《论现在中国所需要的哲学》。他在文中说:“中国民族现值生死存亡之机,应付此种危难,必要有一种勇猛宏毅能应付危机的哲学。”“惟有赖文化之再生,然后中华民族才能复兴。”“中国若不能创造出一种新哲学,则民族再兴只是空谈。”张岱年厚重的历史使命感跃然纸上。

1937年7月29日,日军入侵北平。清华师生纷纷离校,张岱年与学校失去联系,未能随校南行,滞留北平。虽然时局动荡,生活艰辛,但张岱年和滞留北平的一些学者抱定一个信念:不与敌伪合作,不到伪北大和伪师大去教书。

张岱年后来回忆:“我当时想,今日固然是国家艰难之秋,实亦民族中兴之机,个人不应颓唐丧气,因此勤力攻读,专心撰述,以期有补于来日。”他为什么怀有如此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坚定的胜利信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对“自强不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切的理解。上世纪80年代,本人曾听张岱年讲过,当时也有少数文化人投入敌伪政权,成了汉奸。他们之所以丧失民族气节,误以为中华民族会亡,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太肤浅”。1942年,张岱年会晤私立中国大学校长何其巩。何其巩得知张岱年著有《中国哲学大纲》,恐他在战乱中遗失,建议其到中国大学讲课,借此将《大纲》印为讲义。张岱年欣然同意,《大纲》作为讲义第一次排印。此书历经坎坷,先后以“宇同”和“张岱年”的署名公开出版。后又多次重版,至今仍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代表性著作。

最近,张岱年家人在其遗物中发现他在抗战时期写的几篇诗稿。其中大多是旧体诗,但也有一首新诗。诗中说:“东南起太平洋之滨,西北越昆仑山之巅,吾族经营此大地,已逾五千年。我们创造了崇高的伟大文明,我们从来有光辉的革命传统。我们的成就是人类的光荣,我们的努力将永久延续以至于无穷。我们的理想是世界大同,我们的愿望是永久和平。然而我们的疆土与文明不容许任何侵犯,我们誓以神圣的血液为之作干城。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照耀一切的巨星。”一位哲学家在抗战的艰难岁月中写出这样的诗句,可想而知,他抱定必胜的信念。因而,当他听到抗战胜利的消息必定欢欣鼓舞,以至成为他一生中最快乐的一天。

12.(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在日本侵华期间,张岱年还能两耳不闻窗外事,潜心哲学研究,因为他坚信知识能改变国家命运,学术能拯救危难中的中国。

B.张岱年在哲学研究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跟他学生时代对中外哲学典籍的深入研究、名师的指导、好学深思的品性有关。

C.“中国若不能创造出一种新哲学,则民族再兴只是空谈”,张岱年这话表明唯有创造新哲学我们民族才有振兴的希望。

D.何其巩建议张岱年到中国大学讲课,借此将《中国哲学大纲》印为讲义,以防此书稿在战乱中遗失,可见其爱才之心及书稿的价值。

E.把对哲学理论、中国哲学史和文化问题的研究同民族复兴联系在一起,是张岱年哲学研究的特点,因而他被誉为最有远见的哲学家之一。

(2)张岱年在听到抗战胜利的消息时,感到了平生最大的快乐。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6分)

(3)张岱年认为“救国必须有知”,他是如何践行这一主张的?请结合材料分析。(6分)

(4)真实性是传记的生命,本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请结合材料分析。(8分)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见到落水者在苦苦挣扎时,有人担心做好事反被讹作,出于_______而袖手旁观,也有人挺身而出,出手相救。

②公众人物的一言一行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对社会风气舆论有重要影响,作为公众人物,更加应该_______,以身作则,奉公守法。

③气候变化无国界,面对全球性气候危机,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独自解决气候问题,同样,也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在这场危机中_______。

A.洁身自好独善其身明哲保身

B.明哲保身洁身自好独善其身

C.洁身自好明哲保身独善其身

D.明哲保身独善其身洁身自好

明哲保身: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现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独善其身:独:唯独;善:好,维护。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

洁身自好: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日前,中国足协主席蔡振华表示,中国足协自第一次会员大会以来,足球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B.遵循市场化、法制化理念,新一届政府加快推进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三张清单”,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C.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斯托尼鲁克分校的研究人员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大脑,研究人在睡眠时大脑清理废物的复杂过程。

D.珠海市斗门区南门村被誉为“幸福村”, 幸福村居的创建是珠海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个缩影。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语言是通过口、耳交际的,本质上是通过声音来实现交际过程的。声音一发即逝,距离太远听不见,过去的话也听不见,交际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果仅有语言,人类已有的经验很难完整地保留和传递。人类大脑这个“加工厂”的材料来源也只能限于个人直接经验和口耳相传的间接经验。这样一来,因信息量有限,_________________。因此,仅有语言的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就会存在诸多不便。

A.大脑的能力完全不能发挥,大脑的进化过程渐渐停止

B.大脑的能力无法充分发挥,大脑进化过程也会放缓

C.大脑的能力无法充分发挥,大脑进化过程被迫停止

D.大脑无能力充分发挥,进化过程也被放缓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在中国历史上,①_________________:火的发明使用,②_________________,从此茹毛饮血的时代成为历史;农业的出现,人们由采集变为栽培植物,有目的地生产出自己的食物;面食的输入,使中国饮食文化由“粒食文化”进入“粉食文化”;美洲农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等)的传入,增加了粮食的种类,③_________________;第五次的饮食变革,则是食物生产和制作的工业化、标准化。

17.下面是世界互联网大会徽标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两个流浪汉在街边举着牌子,上面写着“破产,无家可归,很饥饿,求帮助”。

一位先生上前说:我可以给你们一份工作。流浪汉拒绝了。

于是,这位先生也举了一块牌子,站在他们身后,牌子上面写着:“我给他们提供了工作机会,但他们拒绝了。”

流浪汉很尴尬,想要换个地方,这位先生又跟了过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9分)

1.(3分)A 2.(3分)C 3.(3分)B

二、(36分)

(一)(19分)

4.(3分)D 5.(3分)A 6.(3分)B

7.(10分)

(1)(5分)贼寇逃跑溃散,(辛次膺)活捉贼寇头子五人,(对于)其余的贼寇,全都宽恕了他们。

译出大意给2分;“生致”“悉”“宥”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5分)这都是我们的百姓,正应该放弃兵器(和铠甲),拿起锄头和耰,赶快让(他们)恢复原来的职业。

译出大意给2分;“是”“兵甲”“趣”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二)(11分)

8.(5分)

①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如青翠的远山、白绢般的湖面,并且一步一景、风光如画。(3分)

②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能让游者遥想当年林逋的梅花仙鹤和苏东坡的踪迹。(2分)

意思答对即可。

9.(6分)

元曲间接抒情,虽夜深路远,还不愿返回,劝友人继续饮酒,从侧面烘托出作者游西湖的喜悦和兴奋。(3分)唐诗直抒胸臆,绿荫下白沙堤的“行不足”,直接表达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愉悦之情。(3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6分)

10. (6分)

(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2)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3)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25分)

11. (25分)

(1)(5分)

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D给1分;答A、C不给分。

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2)(6分)

①展现两代人对待湘绣旗袍的传承与发展的理念不一致;②表现出父女俩的个性,使其形象更鲜明更丰满;③引发读者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思考和对民间艺术继承与创新的关注;④为下文写女儿逐渐理解父亲、珍视旗袍和尊重传统作了铺垫。

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6分)

①技艺高超。他不用量身就可裁衣,眼力好,手工好。②对人真诚,讲究诚信。他为顾客的信任而感动,坚持在原地守候顾客来取旗袍。③对事业专注、执着。他做了一辈子旗袍,将旗袍做到极致。④坚守传统。他接受不了女儿对旗袍的改良与创新。

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8分)

①表现她的内心有了触动:她重新审视父亲看重的湘绣旗袍蕴含的内涵与老一辈艺人的艺德;②使小说的结局意味深长,给读者一种想象和期待的空间——年轻的传人将选择回归到旗袍的内涵与意韵,湘绣旗袍的技艺或将后继有人;③与上文写她不理解父亲对传统的坚持形成对比,突出她认识上的转变。

答出①②点的,各给4分;答出③点的,给2分。给满8分为止。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四、(25分)

12.(1)(5分)

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

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2)(6分)

①少年时期,亲历民族危机,痛感国耻,对抗战胜利有着殷切期盼;②对中华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抱有抗战必胜的信念。

每答出一点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3)(6分)

①少年时就立下了学术救国之志,深入研究古代哲学典籍;②民族危难之时,提出确立勇猛宏毅的哲学以应付危机;③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有深刻的认识,坚决不与敌伪合作,保持民族气节。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4)(8分)

①文章多处引用传主的原话、诗文、编者按等,多方面表现了传主的品格、志趣、学术追求等,丰满了传主的形象,使传主形象更加真实立体;②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具体明确,真实再现了传主所处的时代背景,使传记反映的人物生平事迹显得真实准确;③在叙述具体事件时,穿插传主的回忆和作者听到的张岱年本人的讲话,多角度印证传主始终如一的爱国之心和民族气节。

每答出一点给4分,给满8分为止。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五、(20分)

13.(3分)B

14.(3分)C

15.(3分)B

16.(5分)

示例:

①有五次重要的饮食变革

②使人们开始熟食

③改变了粮食生产结构/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两处给3分,写出三处给5分。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可酌情给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17.(6分)

示例:

整体构图是艺术化的“互”字。“互”字中心是一个由许多线条交织而成的圆形,“互”字整体形似眼睛,既寓意互联网信息的纵横交错,互联互通,把地球连成一个整体,同时还寓意开阔视野、拓展见识。

答出构图要素,给2分;答出寓意,给3分;句子通顺,给1分。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可酌情给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六、(60分)

18.(60分)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