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今年语文高考题_语文高考题及答案

刘惠分享

  高考是一场你和自己的较量,你要告诉自己:我行!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语文高考题,仅供大家参考!

  语文高考题第一部分

  一、本大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讴歌/殴打 撩拨/瞭望 笼屉/烟笼雾锁

  B.喑哑/谙熟  绯闻/扉页 委婉/虚与委蛇

  C.脸颊/海峡 炽热/旗帜 叶韵/叶落知秋

  D.慑服/摄影 玷污/粘连 宁愿/宁缺勿滥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记者暗访多条乱摆卖现象的路段发现,“走鬼”常仗着人多势众,一起对抗城管执法。为了打击流动商贩的不法行为,使其伏法;同时维护其合法权益,帮他们度过难关,有关部门苦心孤诣,设置了流动商贩临时摆卖疏导区。广州市城管委主任表示,“疏导区”只是权宜之计,城市管理任重道远,需要市民共同关注并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A.伏法 B.度过 C.苦心孤诣 D.绵薄之力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著名作家马尔克斯逝世,世界各地人们广泛开展哀悼纪念活动。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深受各国读者喜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马航MH370失事后,马政府拖延公布真实信息的做法遭到乘客家属的离席抗议,马政府对失事飞机的搜救态度一开始就特别地引起了中国民众的关注。

  C.为了解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的影响,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进行了电话调查,结果显示:76%的市民认为党风政风的整顿带来了民间风气的改善。

  D.在学校成立的各种社团中,同学们尤其更喜爱“模拟联合国”,“辩论社”等能够锻炼思维和口才的社团。一到招新时节,大家都踊跃报名参与。

  4.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并不想因此来判分那两种精神的优劣,因为求生意志原是人性的,只是这一种意志不能包括人生的全体,却也是自明的事实。

  ②平民的精神可以说是叔本华所说的求生意志,贵族的精神便是尼采所说的求胜意志了。

  ③前者完全是入世的,后者却几乎有点出世的了。

  ④前者是要求有限的平凡的存在,后者是要求无限的超越的发展。

  ⑤贵族阶级在社会上凭借了自己的特殊权利,世间一切可能的幸福都得享受,更没有什么欲羡与留恋,因此引起一种超越的追求,在诗歌上表现为隐逸神仙的思想。

  ⑥至于平民,于人们应得的生活的悦乐还不能得到,他的理想自然是限于这可望而不可即的贵族生活,所以在文学上表现出来的是那些功名妻妾的团圆思想了。

  A.②③④①⑤⑥ B.②④③⑤⑥① C.⑤⑥③④②① D.⑤⑥④③①②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少弟也,幼有业尚①。除著作郎,不就。兄弟分财,昙首唯取图书而已。辟琅邪王大司马属,从府公修复洛阳园陵。与从弟球俱诣高祖,时谢晦在坐,高祖曰:“此君并膏粱盛德,乃能屈志戎旅。”昙首答曰:“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晦曰:“仁者果有勇。”高祖悦。行至彭城,高祖大会戏马台,豫坐者皆赋诗;昙首文先成,高祖览读,因问弘曰:“卿弟何如卿?”弘答曰:“若但如民,门户何寄?”高祖大笑。

  昙首有识局智度,喜愠不见于色,闺门之内,雍雍如也。手不执金玉,妇女不得为饰玩,自非禄赐所及,一毫不受于人。太祖为冠军、徐州刺史,留镇彭城,以昙首为府功曹。太祖镇江陵,自功曹为长史,随府转镇西长史。高祖甚知之,谓太祖曰:“王昙首,沉毅有器度,宰相才也,汝每事咨之。”

  及太祖即位,以昙首为侍中,诛徐羡之等,平谢晦,昙首之力也。晦平后,上欲封昙首等,会宴集,举酒劝之,因拊御床曰:“此坐非卿兄弟,无复今日。”时封诏已成,出以示昙首,昙首曰:“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臣等虽得仰凭天光,效其毫露,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陛下虽欲私臣,当如直史②何?”上不能夺,故封事遂寝。

  时兄弘录尚书事,又为扬州刺史,昙首为上所亲委,任兼两宫。彭城王义康与弘并录,意常怏怏,又欲得扬州,形于辞旨。以昙首居中,分其权任,愈不悦。昙首固乞吴郡,太祖曰:“岂有欲建大厦而遗其栋梁者哉?贤兄比屡称疾,固辞州任,将来若相申许者,此处非卿而谁?亦何吴郡之有?”时弘久疾,屡逊位,不许。昙首劝弘减府兵力之半以配义康,义康乃悦。

  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节选自《宋书•王昙首传》)

  【注释】①业尚:学业品德。②直史:秉笔直书的史官。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除著作郎,不就         就:赴任

  B.豫坐者皆赋诗       豫:预先

  C.近日之事,衅难将成       衅:祸患

  D.岂有欲建大厦而遗其栋梁者哉   遗:舍弃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此君并膏粱盛德,乃能屈志戎旅 义康乃悦

  B. 高祖览读,因问弘曰 岂可因国之

  C. 喜愠不见于色 形于辞旨

  D. 时封诏已成,出以示昙首 以昙首居中,分其权任,愈不悦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是一项是 (3分)

  A.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B.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C.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D.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昙首自幼很有才学,在高祖一次设宴上,宾客们即席赋诗,王昙首才思敏捷,率先完成了诗作,高祖阅览后,很是高兴。

  B.宋高祖十分赏识王昙首,认为他沉稳坚毅、有识见、有器度,是宰相之才,更叮嘱宋太祖日后遇事要多听取王昙首的意见。

  C.王昙首在平定内乱中立下大功,太祖认为,如果没有王昙首兄弟俩,自己就不会有今天的皇位。于是便下诏封赏了王昙首。

  D.王昙首为了消除彭城王义康的不满,一再请求到吴郡任职,但未获准;于是又劝说兄长王弘将府中一半兵力分给了彭城王。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手不执金玉,妇女不得为饰玩,自非禄赐所及,一毫不受于人。(4分)

  ②陛下虽欲私臣,当如直史何?(3分)

  (2)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直接体现王昙首“美德”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过苏州

  苏舜钦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

  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①暮亦行。

  【注】①区区:即“仆仆”,形容旅途劳累困顿。

  (1)简析“东出盘门刮眼明”中的“刮”字的妙处。(3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积雨空林烟火迟,______________。 ,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2) ,谁怕? 。(苏轼《定风波》)

  (3)斜阳草树,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4) ,冷冷清清,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中国古典诗学里钟声

  刘士林

  中国古人写“钟声”的诗句很多,其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杜甫的“晨钟云外湿”、张继的“夜半钟声到客船”等。在这些诗句中,“钟声”以其自身特有的存在方式,构成中国古典诗学一个饶有兴味的审美意象。

  钟声从一开始就与人类的文化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黑格尔说:“塔楼上的钟塔是专门为宗教仪式而设的,因为钟声特别适合于__的礼拜,这种依稀隐约的庄严的声响,能感发人的心灵深处……”在欧洲,钟声所传达的缥缈、崇高、严静的宗教意味,是自始至终贯穿下来的。

  在中国,情况则有不同。在有关记载中,钟声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的宗教祭祀仪式中的钟声,这种宗教音乐带给人的心理感受是恐惧、松弛和宗教性迷醉。另一类是与古代庆典活动相关的钟声,多用来表达一种阔大、热烈的气氛,如《诗经·关雎》中的“钟鼓乐之”。后来这类钟声又演变成显示身份地位的象征信号,如王勃《滕王阁序》的“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随着这层意义的出现,钟声也就逐渐具有了审美属性。

  但这些都还不全是古典诗学中那种发人深省、令人超升、使人有所领悟的“钟声”意象。它的生成还有一个更为直接、也更为深层的原因,这就是:钟声昭示着时间。

  无论中西,钟声都与时间有特殊的关系,或者说,钟声常给时间一种特殊的内涵。在西方,《圣经》中就常用“丧钟”一词提示尘世的虚幻。在__的生命观里,钟声能提醒人类:生命的短暂和上帝的永恒。钟声的这层时间含义实质上包含了两种意义:一是表示日常生活时间,如早钟、晚钟;二是表示带宗教色彩的时间,如丧钟,我们可称之为“精神时间”。钟声的这两种意义,在中国古代也有昭示,但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积淀成分。

  在中国文化里,钟鸣常与桑榆之年等特定意象连用,表达对时光消逝的感觉和对生命的领悟。尤其在佛教东渡,带给中国传统思想以“空”的观念后,寺院的钟声被赋予了一切皆空的佛教思想,从而逐渐变成人们反省、忏悔、探视内心和领悟生存的象征。钟声作为一种信号,它展示出生命在时光中消耗、磨损的程度,从心灵深处提醒人们:夕阳西下或早晨到来,旧的结束或新的开始,以及“我们向何处去”或“何处是归宿”等。钟声又常与年华已逝、风尘碌碌的惆怅心情联系在一起,其缥缈而又严静的音律也最易把精疲力竭的生灵,引入宗教的虚幻精神境界。

  在西方,对“钟声”意象最为关注和凝神思考的当推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他晚年一直思考用“诗”去追寻在现代社会中“隐去”的上帝。他认为,对诗来说,重要的是“说出”(蕴含)“精神能量”。这蕴含的精神能量,被他比喻为“沉寂的钟声”。他要求诗人用这“钟声”去寻回上帝和神性事物,让人们通过诗,聆听到内心深处“沉寂的钟声”,最终完成向上帝皈依的历史旅程。

  中国人真正悟出这“沉寂的钟声”的悠长意味的,则应首推唐代诗佛王维。诗如: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过香积寺》)

  谷口疏钟动,渔樵唯觉稀。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归辋川作》)

  这些可以说是古典诗学中“钟声”意象的最佳表现。它充满了一种真正经心灵领悟、体验到的空寂。它具有那种令人大悟的“精神能量”。与海德格尔“沉寂的钟声”不同的是,它不是召唤人们皈依上帝,而是皈依佛家宣扬的空寂的世界本原,回归自然。如唐人于良史云:“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钟声借助它积淀在人类心灵深处的宗教情感,往往能一举将人从现实世界引入虚幻王国。这对那些在实现世界中遭受挫折、困顿的人们来说,尤其如此,如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钟声”已失去原始宗教内容,也部分失去佛教内容,而成为一种特定的审美意象。

  (选自《文史哲》2003年第2期,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上填写答案。(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钟声都有一种传递宗教意味的作用。

  B.中国“钟声”的审美属性是伴随宗教属性同时产生和发展的。

  C.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钟声”常用来表达一种超越生命的情感。

  D.在真正悟出“沉寂的钟声”的意味这方面,西方要早于中国。

  E.“钟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已失去宗教内容,仅存审美属性。

  13.下列诗句中的“钟声”,与“精神时间”无关的一项是(3分)

  A.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B.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C.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D.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4.中、西文艺作品中的“钟声”,在文化内涵上有什么不同?(4分)

  15.赴考落第的张继,在羁旅中写下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为什么此时诗人会在诗句中写到“钟声”?请运用文中的观点加以分析。(4分)

  语文高考题第二部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相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胜利者的胜利

  一个退休的十四等文官①的故事

  在忏悔节那天,大家都到阿历克塞·伊凡内奇·柯祖林家里去吃油饼。您不认识柯祖林;对您来说,也许他无声无臭,不算什么;对我们这班没有飞黄腾达的人来说,他可就算得伟大、万能、绝顶聪明了。凡是做他的所谓“喽罗”的人,都上他那儿去了。我也跟着爸爸去了。

  油饼好得很,简直没法跟您形容。还有酸奶酪啦,鲜鱼子啦,鲑鱼啦,碎奶酪啦,葡萄酒和伏特加多得像是汪洋大海。吃完油饼,大家又喝鲟鱼汤,又吃酱汁鹧鸪。饭后,他老人家柯祖林侃侃而谈,而且分明想卖弄俏皮。我不知道他讲了什么可笑的事没有,我只记得爸爸一个劲儿地戳我的腰,说:“笑啊!”

  我就把嘴嘻得大大的,笑一下。有一回我甚至尖声笑起来,引得大家都注意我了。

  “行,行!”爸爸小声说,“有你的!他正在瞧你,而且笑了……这挺好;真的,说不定他会给你一个助理文书的位子呢!”

  “是啊!”我们的领袖柯林祖呼哧呼哧地说,“现在我有油饼吃,有挺新鲜的鱼子吃。住宅吗?嘻嘻嘻!……瞧瞧这所房子!你们呢,现在你无声无臭,不算什么,可是,谁知道呢?也许慢慢有那么一天你就……你就交运啦!”

  柯祖林顿一顿,摇摇头,接着说:

  “讲到先前,先前是什么样啊!我的天!脚上没有靴子,身上只穿一条破衬裤,……要挣一个卢布,往往要做两个星期的工。而且就是这一个卢布,人家也不是好好地给你,不是的!他们把它揉成一团,往你脸一丢:拿去!人人都可以糟蹋你,欺负你……有一回,我带着呈文去进见,一瞧,门道里坐着一条小狗。我就向这条小狗走过去,想要握握它的爪子。我说:‘对不起,让我走过去。早安!’可是小狗却对着我:汪汪汪……不过顶要命的是这条薰鲑鱼……是这条鳄鱼,我为他受了多少罪啊,挨了各式各样的骂!都是为了这个小人物,为了库里岑!”

  柯祖林指着一个跟我爸爸并排坐着的、伛偻的小老头。那个小老头一看见那根向他指着的手指头,就十分窘,在椅子上扭动起来。

  “承这个小人物的情,我受了不少的罪!”柯祖林接着说,“要知道,我一开头就做了他的部下。他们带着我去见他;我呢,低声下气,一副寒酸相;他们把我安置在他的桌子旁边。他就开始虐待我……每一句话都像一把尖刀,每看一眼都像一颗射进胸口的子弹。现在他看起来像一条蛆,样子可怜,可是当初他是什么样子啊!他把我折磨了好久!我为抄写,跑去买肉包子,修笔尖,陪他的老丈母娘去看戏。处处讨他的欢心,嗯……样样都为讨他的好……‘不行啊,’我想,‘我得经常随身带着鼻烟盒,防他万一要用。’库里岑,你还记得吗?我妈现在是去世了,老太太生前有一回上他那儿去,求他准她儿子,也就是我,两天假,好到我伯母家去分遗产。他呀,数落她,瞪起眼睛,哇哇地叫:‘可是你儿子是个懒汉,他是个寄生虫……’他说,‘非送到法院去不可!’……”

  柯祖林一口喝干了杯中的葡萄酒。

  “从前是什么样子!现在呢?呸!现在,我……我在他上头啦……该他陪我的丈母娘上戏院去,他给我鼻烟盒,他自己抽雪茄了。嘻嘻嘻!……库里岑!”

  “你有什么吩咐?”库里岑站起来,挺直身子问道。

  “表演悲剧!”

  “是!”

  库里岑挺直身子,皱紧眉头,举起手来,做出一脸的苦相,用嘎哑的、破锣样的声音唱道:“死吧,变心的女人!我要眼看着你死!”

  我们笑得前仰后合。

  “库里岑!把这块面包加点胡椒,吃下去!”

  已经吃饱的库里岑,拿起一大块黑面包,洒上胡椒,在大家的哄笑声中嚼着。

  “可是现在不同……嘻嘻嘻!……可是喂,你!你啊!我跟你说呐,没留胡子的!”

  柯祖林伸出手指头戳了戳我爸爸的腰。

  “绕着桌子跑,学小公鸡叫!”

  我爸爸陪着笑脸,快活得涨红了脸,踩着碎步绕桌子跑了起来,我也跟着他跑。

  “咯——咯——咯——!”我们两人叫着,跑得更快了。

  我一边跑,一边想:

  “我就要做助理文书了!”

  (选自《契诃夫短篇小说》,有删改)

  注:①十四等文官,是帝俄时期最小的官。

  16.作品成功地描写了库里岑在不同的处境中的不同表现。请根据作品的描写,概括库里岑的性格特点。(4分)

  17.幽默与讽刺是契诃夫小说的显著特色。请以下面的文字为例,赏析这一特色。(5分)

  我爸爸陪着笑脸,快活得涨红了脸,踩着碎步绕桌子跑了起来,我也跟着他跑。

  “咯——咯——咯——!”我们两人叫着,跑得更快了。

  18.“我们这班人”为什么会对柯祖林这个“退休的十四等文官”诚惶诚恐?请分析其中的原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