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历史>

全国卷高考历史选择题总结

刘惠分享

  高考历史的选择题是高考历史试卷的重点题型,主要考察学生的历史基本能力。那么历年高考历史选择题都出过什么题目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全国卷高考历史选择题总结,仅供大家参考!

  全国卷高考历史选择题总结

  24.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所以“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认为“制礼义”的目的是 ( )

  A.消灭人的欲望 B.维护社会稳定 C.满足物质需求 D.调节社会纷争

  25.汤其领在《西汉郡国并行论》一文中指出,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后,国家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表明郡县制 ( )

  A.确保了皇权至上 B.避免了地方割据

  C.有利于中央集权 D.建立了官僚政治

  26.宋朝明确规定,地主打死佃客,减罪一等,发配邻州。而在《明律》中规定:“富豪之家,役使佃客抬轿者”,不仅要“杖六十”,还要“各计一日追给工钱六十文”,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明代法律的内容更加细密严苛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佃农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D.社会矛盾日趋缓和

  27.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在其著作《镜花缘》中借才女卢亭亭的口说:“将来若花姊妹做了国王,我们同心协力,各矢忠诚,或定礼制乐,或兴利剔弊,或除暴安良,或举贤去佞,或敬慎刑名,或留心案牍,辅佐他做一国贤君,自己也落个女名臣的美号。”在此,作者意在表达的思想是 ( )

  A.反对专制统治 B.主张男女平等 C.彻底批判儒学 D.赞同女子参政

  28.郭嵩焘《条议海防事宜》:“以中国之大,土田之广,因地之制,皆可使富也;用民之力,皆可使强也:即吾所谓处治也。舍富强之本图,而怀欲速之心,以急责之海上,将谓造船制

  器,用其一旦之功,遂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据此可知,郭嵩焘意在强调

  A.实行地方自治 B.反对仅学西方技术

  C.重视发展海防 D.大力发展民用工业

  第15 / 19页

  29.某地一清代官署衙门旧址现存一副气魄阔大的楹联:“北吞大漠,南亘黄河,中更九水合流,五洲称雄,西岳东瀛一屏障。内修吏治,外肄戎兵,旁兼三口通商,一代名臣,曾前李后两师生。”由此可推测此官署应为 ( )

  A.两江总督衙门 B.直隶总督衙门

  C.理藩院衙门 D.各国事务衙门

  30. 1945年10月17日,毛泽东从重庆回到延安以后,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指出:“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材料体现了重庆谈判的主要意义是 ( )

  A.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 B.增强了中共消灭国民党的实力

  C.国民党没有理由发动国内战争 D.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

  31.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范围内一度兴起“俄语热”。1964年,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提出:中国学习英、俄语人数的比例,由现在的一比二调整到一比一,然后再逐步调整到二比一。这一变化反映了 ( )

  A.外交环境的变化 B.国内政局的稳定

  C.教育体制的改变 D.经济水平的提高

  32.智者学派中许多人都宣称,所谓的正义和公平仅仅是一种独断传统的表达或是独断统治者强迫人民接受的,没有什么确实是正义的。这表明智者学派 ( )

  A.主张相对主义的价值标准 B.追求个人功利的思想倾向

  C.注重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 D.倡导理性自由的生活态度

  33.学者阿尔蒙德指出:“政治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政治参与问题,即各种社会集团施加压力,要求参加政治体系的政策制定问题。”为此,近代英国 ( )

  A.确立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 B.逐步完善了责任内阁制度

  C.开启1832年议会改革进程 D.进一步扩大内阁行政职能

  34.1933年,美国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凡是遵守该法规的企业,美国政府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责任”的蓝鹰标志。当时的美国企业应尽的“责任”是 ( )

  A.遵守公平经营规章 B.大力兴办公共工程

  C.实行全面计划经济 D.做好社会福利事业

  35.图5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发展的四个阶段:从工业1.0到工业4.0,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A.市场的全球化依存度正日益加深 B.西方发达国家正逐步放弃重工业

  C.知识经济推动了工业化版本升级 D.工业化版本的升级速度不断加快

  全国卷高考历史选择题总结参考答案

  24.B(在荀子看来,“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就会产生争夺和混乱。制定“礼”是为了调节人的欲望,以避免纷争,保持社会安定。故B项正确。C项不符合题意,较易排除;A项中的“消灭欲望”不正确,荀子认为应该调节人的欲望;D项“调节纷争”不正确,苟

  子认为应避免纷争,而不是出现纷争之后依靠“礼”去调节。)

  25.C(中央集权和皇权至上(专制主义)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两个重要内容,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受控于中央,专制主义是一种中央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分析材料可知,题干强调的是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

  26.C(对比材料中宋朝和《明律》的规定可以看出,明朝佃客的地位有所提高,地主不能随意役使佃客,这反映出佃农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故C项正确。)

  27. D(材料“做了国王”“定礼制乐”“做一国贤君”“女名臣”等信息均体现了女子参政的愿望,故D项正确。)

  28.B(由材料可以看出,郭嵩焘认为仅仅“造船制器”,“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即反对反对仅学西方技术,故B项正确。)

  29.B(楹联上联内容实为地理概念,指向京津、河北、山西方位.下联则点明“三口通商”、曾(国藩)、李(鸿章)等相关史事,由此可判断为直隶总督衙门。)

  30. D(由材料“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可以看出重庆谈判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

  31.A(新中国初期,美苏“冷战”,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全国范围内兴起“俄语热”。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外语教育出现新的转机,故A项正确。)

  32.A(材料中智者认为公平、正义只是对统治者而言的,普通百姓则不这样认为,故正义是相对的,故选A;个人功利思想指人通过自身努力获取利益的思想,与材料主题不符,排除B;材料怀疑公平、正义的存在,无法提升公民道德水平,也是非理性的行为,故排除C、D。)

  33.C(解析:材料强调的主题是“政治参与”,1832年议会改革减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给予新兴工业城市议会席位,体现政治参与的扩大,故选C;A选项体现的是限制国王的权力,无法体现主题,故排除;B选项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削弱国王行政权,与题意无关,故排除;D选项强调内阁权力的膨胀,与主题无关,故排除。)

  34.A(本题实际上是考查《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内容,《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企业要遵守公平经营规章,只有如此政府才颁发蓝鹰标志。)

  35.D(从图中看不出全球化;图中反映的不只是西方发达国家;知识经济只在工业3.o中显现作用。工业化版本的升级速度从图下面的时间轴上可以反映出来。故答案选D。)